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2a_20200920s
歲月輕狂
2020.09.18
一位音樂家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男孩,童年時予人感覺是文靜、內向,但其實他是患有「選擇性緘默症」,即是擁有正常說話能力,但在特定環境底下總是因焦慮而說不出口。有好處的:上課時老師一定不會主動問問題,因為知道他一定答不出;他總是被人說乖巧,因為從不吵鬧駁嘴。雖然無法自發地發出聲音,卻無意中造就出三項比常人更敏銳的能力:觀察力、聆聽、和利用其他物件製造出聲音!一切,都是從教堂開始。 三歲開始,父母已帶他到聖瑪加利大堂參與彌撒,他當然聽不懂神父在說甚麼,不單是年紀太輕,更是因為教堂內的迴音太大,聽出來的只是朦朦朧朧的聲音,有點像自己在家玩弄兩隻啤啤熊時,所交談的語言。突然電風琴奏起、歌詠團起唱,就是那一刻,改變了他一生,他愛上了!他當然不知道這就是音樂,只覺得如果自己可以做出這個聲音,別人便會知道他在想甚麼。小學階段上了慕道班,但每逢週日參加彌撒時, 他會把禮儀小冊放在一旁,卻興奮地翻閱那兩本《心頌》和《頌恩》歌集。一小時的彌撒對他來說特別珍貴,因為從來都沒足夠時間讓他把歌集從頭到尾研究一遍。領聖體的時候便更忙,既要排隊領聖體、手上又拿著歌集、聽著歌詠團的歌聲、電風琴的和弦配樂、配對著手上歌集的音符。 初中父母為了提高他的英文水平,改為參與英文彌撒,那就更不得了!全新的音樂風格:兩支結他、敲擊樂、和音,徹底開拓了他對音樂的思維。因為沒有歌集,於是他每次都帶同紙和筆,把彌撒內的音樂都抄成曲譜,回家再研究為何天主經可以那麼好聽。大學到了加拿大升學,選修了生化學,但始終對音樂念念不忘,最後決定回流香港,選修了音樂。於是他立刻加入聖瑪加利大堂歌詠團,擔任司琴,終於可以發揮多年來對彌撒音樂的研究。團中除了有爸爸參與外,更有一位中六女學生,擁有天籟之聲,於是他們一拍即合,完了他的初戀夢。 一伴便伴奏了多年,直至結婚生小孩。到了今天,他同樣帶著自己兩個女兒參加彌撒,大女兒一定要選擇看得到指揮的位置;小女兒排隊給神父祝福後,堅持要繞過歌詠團的位置回座。傳承,是時候了。他就是我,鋼琴王子——陳雋鶱,初來報到。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6_20181007s
DoctorSSworkerParentsHeart
醫.社父母心
2018.10.05
缺乏自信的孩子
男孩今年十二歲,父母老師都覺得他自信心不足,孩子在學校沒有好朋友,而且非常怕事,不會得失任何人,也不曉得如何與人交往;在家中,他是獨子,也很少與父母談話。少時父母曾懷疑他是自閉症,但醫生說不是,老師說只是自信心不足,父母不知道如何協助這孩子。 父母對男孩是否患有自閉症的懷疑是可以理解的。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是一種廣泛性的發展障礙,症狀包括持續的社交溝通 和社交互動障礙,以及限制性和重複性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而這些症狀一般於孩子早期發展時期已經出現,並且對社交以及其他生活功能構成明顯的障礙。因此,假如這位男孩在小時候沒有這種少說話的情況,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可能性是較低的。 他的行為表現的其中一個可能性,就是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又名為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假如孩子在跟朋輩一起時,表現明顯的恐懼或焦慮,這可能是由於他擔心自己的表現被別人批評,憂慮出現尷尬的情況,擔心得罪他人或被別人排斥,所以孩子傾向逃避出現於這些場合, 當這恐懼、焦慮或逃避的行為持續超過六個月或以上,對日常生活構成顯著的障礙時,便達到社交焦慮症的診斷。假如父母懷疑男孩有這個情況,便應盡快向精神科醫生求診。 另一個很少說話的可能性,就是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這情況較社交焦慮症罕見,有時也會被誤診為自閉症譜系障礙。在選擇性緘默症的情況下,孩子在一般被期待說話的場合中不會說話,這情況對學習過程及社交溝通構成明顯影響,假如這情況持續一個月或以上,便符合診斷的要求。 除了一些精神心理的問題外,少說話和缺乏自信心也可源 自孩子成長過程的經歷,以及父母的管教模式。父母可留意跟孩子溝通的方式,以及孩子的成長經過,以找出合適的途徑,來幫助孩子重建自信心。 黃宗顯 今天大多數的家庭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於是孩子在家中成了寶貝,無論大小事情,都有父母或家傭姐姐代勞,久而久之,孩子連最小的事也不能勝任,連自己 出的主意也拿不定,因為長久地一切都由父母安排;而父母卻一直認為他們為孩子做的安排是最好的,更認為孩子跟著他們的意願去做便萬無一失,因此便處 處為孩子作決定,就算孩子有意見也沒有聽進心裡。  其實,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只不過父母沒有仔細的留意,這些想法很多時甚至被父母忽略;如果孩子的意見經常被忽略,他會把自己的意見收起來, 不再向父母表達,因為他知道就是說了也沒有人會理會。我們試想想,一個沒有己見的孩子會是怎樣的?我想他只能收起自己的想法,不再向任何人表白,變成一個內歛的孩子,形成自信心低落,最明顯的是與其他同學格格 不入,沒有要好的朋友,因為在班中是另類,更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要協助這類孩子,需要一個漫長的歷程,因為要重拾孩子對自己的信心,並不是簡單地要家人重視他的看法便可以,因為忽然間接受孩子的想法不容易,連孩子自己也不適應突然要拿決定,反而更打擊要建立的自信心。所以,第一步是要讓孩子自己完成他應該可以勝任的事,再沒有父母或家傭姐姐效勞;第二步要讓孩子嘗試些新的事物,例如參加畫班、童子軍或球隊,學習過有紀律的生 活,從而領略初步的成功感。父母也應讓孩子在他自己的事情上自行作決定,如果父母真的覺得他的主意行不通的話,就要仔細向他 解釋和說明,再由他自己作出修訂。 要為孩子重建自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簡單地由父母處理便可解決,我建議父母應找專業人士幫忙,一步一步去做,才 可收到預期的效果。因為在處理的整個過程中,要不斷作出評估及 修訂跟進計劃,這並非一般家長可以處理的事。  徐邦雄
kjy06b_20180318s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8.03.17
選擇性緘默
陳先生有一位八歲的兒子,自小較沉靜,很少說話,但他會聽取及服從指示。例如當陳先生帶兒子出席公司聚會時,兒子可以在整個聚會沒有一句說話,同事以為他是有說話問題,建議陳先生帶兒子看醫生,但因為兒子在家中跟家人有言語溝通,所以陳先生不認為其兒子的說話能力有很大問題,只認同兒子沉默寡言,但為了安全起見,他也有帶兒子看醫生。之前見家庭醫生時,在十分鐘的診症時間中,儘管醫生多番嘗試跟兒子溝通,兒子都是垂下頭玩手機遊戲,沒有太多眼神接觸,也沒有言語上的回應。 因為家庭醫生未能有效地跟陳的兒子溝通,於是轉介兒子到精神科醫生跟進。兒子第一次見精神科醫生時,雖然診症時間有半小時,但兒子面對醫生時也保持緘默,不發一言,醫生跟陳先生說兒子有自閉症,情況不能根治。陳先生對診斷抱有懷疑,於是向另一位精神科醫生求診,醫生花了較長時間了解兒子的語言發展和溝通能力,知道他在學校跟同學有不少語言溝通,但有選擇性的,較有興趣跟女同學說話,與男同學說話則較少,但也建立了一些好朋友的關係,特別是與一些有共同打機興趣的同學。 他的情況不是自閉症譜系障礙, 而是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這情況有時會被誤會為自閉症。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社交焦慮,是一種極端的害羞,目前在醫學上的病因不太清楚。患者在特定社交場合會持續不說話,但在其他場合卻有正常的說話,這情況有機會影響人際關係,甚至影響學習表現。假如出現這情況,應盡早向醫生求助,假如太遲才介入治療,影響可能很大。醫生可以心理治療介入,有些情況下更可考慮處方針對焦慮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