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81125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11.23
聖博德學校借助小白馬 推動跨科學習釋放創意
(本報專題)聖博德學校十一月九日邀請特別嘉賓,幫助學生作跨學科學習——小白馬「Madonna」活潑的表現,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意。 當日學校舉行「『德』意小白馬」跨學科學習活動,讓學生透過接觸馬匹和聆聽國際騎術中心教練的講解,認識騎術運動和馬匹特性。動物到校機會難得,聖博德學校校長張作芳說:「活動獲『永恆教育基金』資助,該基金與國際騎術中心合作,提供騎術運動介紹和馬匹到校讓學生接觸」。 張校長借助以往的學校經驗,促成這個跨學科學習活動。她說,「舊校學生跟我分享難忘的片段,其中之一就是馬匹到校的情景」,「而當老師知道馬匹原來可以吃硬糖,感到十分驚訝」;而這次馬匹前往聖博德學校,同樣喚起師生的學習興趣。   馬匹增添學習趣味 引領同學主動學習 聖博德學校的跨學科學習活動幾乎涵蓋所有學科,包括讓宗教科與圖書科的活動配合,需要從新編排課堂時間表,課程主任王詠儀說,「活動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藉著馬匹引領同學主動學習」。王老師認為,主題式學習是現今的教學趨勢, 而校內設有恆常的主題跨科學習活動,如一年級會參觀動植物公園,以園內設施配合不同學科知識。 其他科目的課堂亦以「馬」為本,學習有關知識。中文科低年級學習以馬為部首的字,三年級的李彥晞說:「最深刻是中文堂,學到新字如駱駝、 驢、騙子」;同是三年級的陳森愉表示: 「老師把我們學到的新字,編成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讓我記得馬字部的字。」而高年級則學習有馬字的成語。 視藝電腦科拍攝馬匹 視藝與電腦科結合,學生操作平板電腦利用程式軟件,為小馬填色及畫上背景,完成後拍攝照片再存放到雲端系統,課程主任王詠儀解釋,「兩科結合使學習更流暢完整,因時間限制,需要非本科老師先學習其他科的內容,才能完成教學」。三年級的廖煒童與姚戈指平板電腦學習活動印象深刻, 廖同學說:「我們可以發揮創意,在背景加上適合馬生活的草地與太陽。」姚同學說:「我把檔案放到雲端與家人一起欣賞。」 此外,課堂讓學生回答問題或作口頭滙報,以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王老師說, 「馬匹主題融入不同學科後,學生更主動學習」,「較被動的學生也在愉快學習的氣氛下,願意開口作滙報或回答老師的提問」。 教材方面,學校為每級設計主題學習冊,內容包括不同科組的題目,部份題目需要學生預先搜集資料,再在課堂上與同學商討,經老師講解後,再於騎術講座中,共同找出正確答案。張作芳校長說,「同學能夠以求知求真的精神,求證自己在網絡上找到的資料真偽,不要過份信任網上資訊」,學生都踴躍向專家求證,證實自己所搜集的資料。  親身接觸認識馬匹 小馬來到學校後,馬夫帶來馬匹糧食、 馬蹄鐵、休息的禾草及清潔馬匹的工具讓學生觸摸,繼而講解馬匹的特性及結構,以及與馬匹接觸的注意事項。學生亦有機會為小馬「Madonna」擦毛及餵食紅蘿蔔,以及每班與小馬合照。學生林可晴表示,「親餵小馬十分難忘,初時感害怕,老師鼓勵後就投入參與」。 在講解活動中,高年級同學化身為小記者,以平板電腦記錄現場情況,準備在當日下午的課堂作相架設計,並學習用相片製作成短片。 在等待合照的時間,學校亦為學生安排英文科、宗教科和圖書科活動,英文科在操場準備一幅馬匹結構圖,教授馬匹各部位的名稱,該校英文科主任陳智恆說,「當學生近距離看著馬兒學習,能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如馬有四隻腳,但前後腳有不同名稱, 實地講解再比對結構圖,學生會有深刻印象」。 該校牧民助理在宗教科活動中,與學生分享聖經中出現的馬及驢,因為在聖經中出現馬的章節集中於舊約的戰爭記載,故此他們與學生分享新約中出現驢的場景,如耶穌進耶路撒冷城的時候騎著驢子,還特備驢的紙板向學生介紹,帶出有關和平與謙遜的信息。 這次以馬匹為主題的跨學科活動內容繁多,課程主任王詠儀認為「十分值得,看到同學的反應高興及投入,同時增加學習經歷、擴闊眼光,最重要鼓勵同學主動學習」。(游) 
kjy02_20180930s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09.28
旅遊作家上田莉棋 遊走非洲 當動物保育義工
(本報專題)每年的十月四日是動物主保聖方濟亞西西瞻禮,也是普世教會響應教宗方濟各所定「受造界時期」的最後一天,鼓勵人去愛護受造物、度簡樸生活。有青年為了解天主創造自然界的美麗,遠赴非洲的野生動物保育中心關懷瀕危動物,同時反思地球暖化問題。 上田莉棋是嘉諾撒聖瑪利學校及書院舊生,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曾任職旅遊雜誌記者,後來辭掉工作到中南美洲厄瓜多爾及哥斯達黎加的野生動物保育中心當義工,也到過南非了解犀牛盜獵情況等動物議題。去年四至十一月,她到非洲的納米比亞、南非、馬拉威的動物保育中心當上動物義工,「動物保育不止是直接照顧動物,還要協調野生動物與當地村民之間的衝突」。 人與動物之間的愛是? 選擇隻身到非洲,是受中小學的宗教培育所啟發,「宗教教育教我在生活中追求向善、愛與關懷的精神:這包括對人及動物友善,因最終受益的也是人類」。 上田莉棋說,保育中心會使用紅外線偵測相機追蹤動物出沒,或為動物套上頸圈追蹤儀器為動物提供「不在場證明」。 保育動物 人類社會同樣受益 非洲農民為避免野生動物入侵,會自製陷阱去保護家園,而面對連年乾旱難以耕作,惟有牧放牛羊採食灌木。然而,受著地球暖化影響,好些野生動物如羚羊數量減少,肉食性動物便轉到農村內吃掉牛羊充飢;飲水量大的大象為尋找水源而走進農村的儲水池喝水,並毀掉水池以方便小象喝水,或吃掉農民種植的柑橘。 當農民認定野生動物影響其家園,會視之為「問題動物」而殺掉牠們,「保育員要設法協助大象轉換棲息地,避免農民因損失慘重而殺死象群」。   從狒狒反思對動物的愛 在義工體驗中,上田莉棋體會到,人類對動物的愛應不分外表、特性、瀕危與否,也應用心去愛護。她曾照顧一歲以下的年幼孤兒狒狒,牠們喜歡在她的頭上捉蝨;晚上需要共睡以代替媽媽的身份,可是年幼狒狒非常活躍,她每朝醒來會發現,整個房間留下大小二便,更試過被咬致全身瘀痕。 為何仍要照顧牠們?上田莉棋說,狒狒並非瀕危動物,更會入屋「搗蛋」而傷害到農民,農民也不喜歡牠們。「照顧狒狒因為失去了原本的棲息地,沒有糧食便到民居覓食。為何他們會有今天的局面?這是因為人類破壞環境,故此我們有義務去幫助狒狒。」 「我們很可愛,但不是寵物」 本年六月,上田莉棋寫成《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我在非洲野生動物保育現場》一書,紀錄她在動物保育中心的所見所聞。在保育中心內,不少動物獲救前被人當作寵物非法飼養,例如是狐、疣豬、非洲艾虎、箭豬、岩蹄兔等,「儘管有些野生動物體形細小,但仍不能當作寵物,牠們有一定攻擊性,飼養也是剝削牠們的自由空間」。 談到動物保育,她認為一切自有天主的計劃,「大自然與萬物也有其獨特之處與由來,例如禿鷹頭上沒有毛,為方便把頭伸入動物屍體啄食,不用清潔頭毛,亦避免滋生細菌」。她希望紀錄這趟旅程,讓更多人關心動物保育與環保課題,「日常生活對於大自然的消耗息息相關,直接影響氣候暖化,不止影響自己,事實上在地球的另一邊,以至整個地球也會受苦」。(高)    動物主保聖方濟亞西西 聖方濟是動物、商人及生態保育者的主保, 他於一一八二年在意大利亞西西的山城出生,父親從商、家境富裕,年輕時揮金如土,更為晉身貴族而參戰,可惜戰敗兼患病,其後他返回亞西西時,從祈禱中尋求指引下轉變其思想,愈發去關懷貧困與邊緣人士,甘願度清貧生活,他熱愛萬物,視動物為兄弟姊妹。聖方濟於一九七九年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封為環保主保。     
kjy11_20180624sa
newpotato
新丁日記
2018.06.22
回頭一看
寫了這個專欄已一年,數數手指,當記者也有一年多的時間,已經不再是新丁而是老丁。回想過來,從實習記者到正名記者, 從最初由同事帶領工作到後來自己一手一腳完成整個採訪,這些經驗都見證了自己的成長。從小到大,我都沒想過當記者,卻成了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我不是讀傳理系,也不是一個外向的人,感恩天主的安排,也感恩公司給我嘗試的機會,讓我看到自己的另一面。 在這段時間,我走遍香港各處,留下不少腳毛,有些甚至是我從未踏足過的地方, 看到不同的人與事、學生的燦爛笑容,總叫我想起我小學時的愉快回憶,但最令我滿足的,是受訪者在報導結束後的回應。工作初期,我跟對方的聯絡只限於受訪當天,直至有一次,我收到受訪者回覆電郵道謝,令我十分驚喜,自此間中也會收到一些簡短的回覆。驚喜在於有人讚賞我用心寫的文章,對我來說已是一種肯定。想起最初寫得不好, 讓同事大篇幅地刪改,也因此感到羞愧而發惡夢。看到這些回應,那些滋味已經不再重要了。 一年多的回憶匆匆就過,連鄰座也換了兩個人,現在只餘空櫈一張;我也快將離開這公司,踏上人生新旅程。未來的路是怎樣,我不知道,但相信「祂能照他在我們身上所發揮的德能,成就一切,遠超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在這公司、出外採訪等的段段回憶,將銘記在我心中。
kjy11_20180429sb
newpotato
新丁日記
2018.04.28
成長的蛻變
一、 「Hi!」 「Hi?」 「⋯⋯」 這群小孩在幹甚麼?原來他們見我準備錄音,感到十分有趣,便七嘴八舌地向著錄音機打招呼。 「糟糕了,這樣記者之後便聽到我們剛才說甚麼。」 剎那間,小朋友全都閉上嘴巴。 二、 「我⋯⋯不想⋯⋯說話⋯⋯呀⋯⋯」一位幼稚園生在回答問題時這樣說。但當我問其他同學而他們不敢回答時, 他又搶著答: 「咪XXXX囉!」當再追問時,他又尷尬地望著媽媽,跟她悄悄話。 三、 我進入一年級課室進行拍攝,一位女生看著我大叫:「午安,記者姨姨!」(我才剛畢業一段時間而已⋯⋯)  雖然被喊作「姨姨」令我傷心了一陣子,但每當我寫稿前重聽錄音,聽回小朋友可愛的聲音都感到特別溫暖,總覺得這些聲音就是推動我繼續工作的動力,亦令我想到週日照顧主日學小朋友的經歷。他們有的會因為很小事,甚至很無厘頭的事便咯咯大笑,有的年紀比較小卻很用力地渴望表達意見。在主日學裡,看著他們一星期一星期的進步;聽著錄音也幻想到這群受訪學生的未來,亦會蛻變成長。 一次小型朗誦比賽中,有名學生正在台上朗誦,他初期無論聲線、語速都表達得很好,及至中段突然停頓,大概記不起要說甚麼,便在台上「唉!」的嘆氣,台下傳來不少笑聲,他最後很快讀完便尷尬地下台。這對於他來說,大概是個不愉快的經歷,但卻是個很好的成長歷程,或許他升上中學後以這次比賽為鑑,會有更佳的表現呢。小孩子並不急於一時成長,卻是靠著這一點點經歷,才會蛻變成美麗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