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4b_20201025_s
400 400 FAMOUS_SAYING
Stories Behind Popular Sayings
2020.10.23
Say cheese
When you take a photo of your friends or family, what do you normally say if you want to make them smile? " Say cheese " is commonly used in different cultures although it is an English phrase.  While posing with a happy face in front of a camera takes only a couple of seconds nowadays, photography was very expensive and time-consuming in the 19th century. Thus, the photographer would tell people to sit still and keep their faces neutral.  We do not know when and why " say cheese " became a photographer's instruction. In terms of phonology,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word " cheese " helps our lips to expose our teeth and form a grin on our face.  The first written record of " say cheese " appeared in an American newspaper, The Big Spring Herald, in 1943. During a photoshoot, Ambassador Joseph E. Davies, suggested " saying ‘cheese’" as it is an automatic smile. He had probably learned this phrase from President Franklin D. Roosevelt. 當你給朋友或家人拍照的時候,如果你想令他們笑,你通常說甚麼呢?Say cheese雖然是英文短語,卻在不同文化中普遍使用。 現今在照相機前面擺出一副開心的樣子拍照只花兩秒的時間,但是攝影在十九世紀是非常昂貴和耗費時間的。因此,攝影師會告訴人們一動不動地坐著,而且要木無表情。 我們不知道say cheese何時及為甚麼成為了攝影師的指令。從語音學而言,cheese一字的發音幫助我們的嘴唇露出牙齒,並且使我們的臉上展現笑意。 Say cheese的首個文字記錄出現於一九四三年美國報章《大泉先驅報》(The Big Spring Herald)。約瑟・戴維斯(Joseph Davies)大使在記者給他拍攝專業照片期間,提議「說『cheese』」,因為它是一個自然的笑容。大使可能是從富蘭克林・德・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那裡學到這個短語的。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00517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0.05.15
伍華小學「數神團隊」 拍片融合數學與抗疫
(本報專題)全港學校因疫情停課多時,學生要上網聽書及交功課,天主教伍華小學「數神團隊」於四月推出六段「數神數王抗疫錦囊」影片,把數學知識融合抗疫資訊,鼓勵學生多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數學;該團隊五月亦會聯同其他科目,舉行「數神數王齊抗疫比賽」,讓學生待家抗疫期間發揮創意,並從中明白齊心抗疫的重要。 「數神數王抗疫錦囊」影片以有趣的歌舞等方式,由教師扮演「數神」等角色,說出數學、社交距離、清潔雙手及電子圖書等主題;除了團隊的教師外,該校校長及副校長亦有參與拍攝。「疫情期間,我們人與人之間要保持1.8 米距離。」其中一個角色「數王」在影片中解釋說,「數神雙手攤開的距離就是1.8 米」、「大概就是三個同學仔的距離」。 數學秘訣融入生活 數神團隊成員劉曉音主任四月廿八日對本報說,「對小朋友而言,距離的感受就是『厘米』較短,『米』較長,他們的空間感比較弱」,老師便把抽象化為具體。 劉主任指把數學與抗疫知識融合拍成影片,可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並在日常實踐數學秘訣。該校本學年的學習主題為「恆常運動,飲食健康」,劉主任說,影片主題亦配合學習主題;團隊改編歌曲配以舞步,提醒學生留家期間多做運動。 學生參賽與父母同樂 數神團隊於二○一六年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在停課前,該團隊也會拍攝影片,提出學生數學上容易犯錯的地方,協助他們改進;並創作「九因歌」和「乘數英雄傳」,幫助學生以歌曲學習數學。劉主任說,他們每年也會開設演唱會,為一、二年級學生演唱數神歌曲。 而在本年五月,數神團隊會推展一項跨學科計劃,舉辦七個以防疫為主題的創作比賽,包括《不一樣的笑容》防疫故事結局創作、《與數神抗疫同行》講故事比賽、《防疫說說數》說數比賽、數神記者「防疫生活」攝影比賽等,讓學生與家長一同發揮創意,明白齊心抗疫的重要,在停課期間充實學習生活。(吳)  
kjy01_20200209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0.02.07
《紙納乾坤》地圖展覽 從地圖與遊戲 分享地理知識
(本報專題)香港海事博物館於今起至本年二月廿四日(至二月二日仍如常開放),舉行全新的專題展覽《紙納乾坤:從天圓地方到寰宇天下》,展示中國航海和地圖測繪的發展史,並透過遊戲分享地理與航海知識。 乾坤是中國古藉《易經》上的卦名,亦代表「天地」,小小地圖內藏天地與海洋裡的知識。明清時期,西方傳教士帶來科學和地圖測繪等知識, 這影響了中國的思想和科學發展,也從中豐富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 上述展覽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別介紹中西航海及製圖的發展史、傳統中國地圖測繪、明清時期中外地圖史上的相遇,以及中國地區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製圖歷史,當中展出多幅地圖及海圖、清末民初的書籍以及多種地圖測繪儀器,介紹中國在古時候如何建構對世界的理解。而當中不少重要地圖,正是由明末來華的天主教傳教士所繪製呢。 中國人認為天圓地方 傳教士:地球是圓的 「天圓地方」是中國古代其中之一影響深遠的宇宙觀,而這種「地平」的觀念亦令當時的地圖難以正確地繪製出弧形的地面;但這些傳統的地圖精細而豐富,會以圖案及符號形容河流及道路等。 到了明清時期,西方傳教士例如艾儒略、南懷仁、湯若望及利瑪竇等,在中國傳教的同時,帶來了科學、地圖繪測及繪圖知識,包括地圓說、經緯度及數學等知識。 博物館董事局委員譚廣濂向記者分享這些地圖的故事。談到展覽中由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於一六○二年在北京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譚廣濂指在明代,歐洲的世界地圖大多以歐洲為中央,美洲及亞洲在兩則,但在這張以漢字寫成的世界地圖中,利瑪竇以東亞作為地圖的重心,美洲及亞洲在兩旁;讓中國士大夫認識到世界之大。 這張地圖亦因中國及日本間的貿易及文化交流活躍,而傳入日本,成為當時日本吸納西方知識的其一重要來源。譚廣濂說,雖然當時日本已有一些世界地圖,但都是以荷蘭文所寫;而當時中日都處於漢字文化圈,日本人能閱讀以漢字寫成的《坤輿萬國全圖》,此地圖在當時的日本十分受歡迎。 傳教士製作世界地圖 在海事博物館展出的《坤輿萬國全圖》屏風,亦是於十七世紀在日本製造。另一張同類的展品《坤輿全圖》,則由另一位傳教士南懷仁於一六七四年繪製。 譚廣濂說,傳教士為中國帶來新的地理知識,其中利瑪竇在《坤輿萬國全圖》採用的一些地理名詞如:「太平洋」、「地中海」等,至今仍有使用。 此外,傳教士除了把西方的知識帶到中國外,他們亦把從中國取得的地理資訊帶回西方,豐富世界對中國的認識, 展品《中國新圖志》便是由意大利耶穌會的傳教士衛匡國在一六五五年繪製。 這次的展覽由香港科技大學李兆基圖書館及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等協辦,梵蒂岡圖書館等借出電子地圖;譚廣濂亦借出多件文物。 地圖上的知識 譚廣濂認為,「地圖就是歷史」,讓人認識古時的世界面貌; 即使是香港的地圖,不同年代都有著明顯的轉變,而隨著世界不斷的發展,大眾可透過比較今、昔的地圖去了解社會轉變。 若細心觀察,地圖及海圖中有一些特別的符號和奇怪生物。是次展覽中設有些特製小箱,向大眾介紹這些圖案的意思;並有「DIY蓋章明信片及親子創意填色紙」活動,當中的蓋章亦採用了這些在地圖裡的特別圖案。我們不妨仔細觀察,再在展覽中尋找答案吧!(吳) 
kjy01_20191020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10.18
香港新聞博覽館 介紹傳媒工作與使命
(本報專題)你喜歡看甚麼新聞?是議會選舉等社會大事?還是小賣部零食的營養真相等民生事情?「香港新聞博覽館」集合本地歷來不少重要新聞資訊,同時介紹新聞工作及其發展,讓青少年了解新聞報導的由來及其價值。 位於中環必列者士街的香港新聞博覽館早前向公眾開放,設專題展覽區, 向參觀人士介紹香港自開埠以來新聞行業的發展過程;同時播放新聞片段,講述香港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變化,彰顯新聞自由對香港發展成國際大都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區是華人報紙行業的發源地,許多報社於早期都在該區設立辦事處。而香港新聞博覽館前身為一九五三年興建的必列者士街街市,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批落成的公共街市,這所三級歷史建築物已改建為傳媒教育中心,以保存新聞資料,讓青少年在新聞中找到很多歷史及價值觀,從而了解社會。 香港新聞博覽館的常設展覽中從多角度介紹新聞業,以及新聞媒體種類, 包括報紙、電台、電視台的歷史背景,以及它們如何連繫香港社會的變遷;而最新的專題展覽主題為「內地採訪七十年」。 設互動體驗區 介紹新聞製作 香港新聞博覽館設有好玩有趣的新聞體驗區,參觀者可以玩小遊戲,感受擔任新聞主播的滋味,如置身新聞現場,面對鏡頭,體驗挑戰;另外可以透過互動新聞問題遊戲區,認識新聞資訊與歷史事件。  從文物認識新聞生態 此外,博覽館收藏不少新聞資料,它們主要來自社會各界的捐贈,其中展出著兩份十分珍貴、有逾一百年歷史的報紙,分別是香港第一份論政的中文報紙 —— 1878年出版的《循環日報》; 另一份則是《華字日報》。 博覽館亦展出文物,例如舊報紙、舊錄音機、咪牌、新聞圖片、新聞短片及新聞漫畫等。我們今天看報紙,多透過手機或電腦瀏覽,昔日人們只透過紙本,故此博覽館呈現五十年代報紙印刷的流程,同時也帶出當今的新媒體平台,介紹今、昔的新聞生態。 展品亦提及本地的突發新聞曾經歷重大轉變,昔日突發新聞的主要消息來源,是傳媒監聽自警方及消防處的通訊系統,有時記者會比警員更早到現場,拍下第一手圖片,不過,自千禧年代通訊系統數碼化後,傳媒需要尋求其他消息來源了。 重現香港歷史大事 歷史事件的展覽資料方面,該館的「當日頭條 今日歷史」展示香港開埠以來十宗新聞大事,以反映新聞與社會變化息息相關及資訊自由流通的重要。開館初期展出的十件大事是根據今年四月經公眾及該館委員投票選出,分別是1953年石硤尾大火、 1963年制水、1965年華資銀行擠提、1967年六七暴動、1972年六一八雨災、1975年越南船民事件、1989年六四事件、1997年香港回歸、2003年沙士及2014年佔中事件。 最近,香港新聞博覽館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出「香港新聞博覽館賽馬會傳媒素養教育項目」,為學校及團體提供導賞及媒體素養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會由現職或退休的資深新聞工作者擔任義工導賞員,帶領參加者認識香港報紙行業的誕生和變化。(鄧╱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