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10620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1.06.18
高主教書院 著重科學與自主學習
夏天流汗能幫助身體散熱,但你有否想過汗液中鹽份的濃度會如何影響血液的稀稠程度?排汗時鹽份多少的變數是甚麼?會否因而影響人體腎功能?在拋波時,你會計算重力及空氣阻力,如何影響球類的移動?就讀高主教書院的中五生鄭逸朗喜歡以科學探究精神,查找生活中常見的科學原理。他認為從科研中了解到自然定律時,已令人滿足,也成為他追求知識的動力。 逸朗剛於本年5月17日至24日,代表香港參加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比賽,為香港的聯校隊伍取得其中一面金牌。礙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今年的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比賽在網上進行,逸朗和另外七位港隊代表,與來自22個國家及城市、約180位學生在網上作賽。每次參賽對他而言,「是為增進知識的機會,讓我了解更多科學知識。」 他愛好科學,跟學校由中一開始發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有著密切關係。所有中一學生首年便會參加「國際聯校學科評估及比賽」(ICAS)的科學範疇,以測試學生在科學方面的推斷能力。當年逸朗在此ICAS的成績屬優秀等級,中二起他接受科學培訓,又參與了國際初中科學奧林匹克(IJSO)的培訓,課餘時深入探討生物、化學與物理的知識,也加強了他的邏輯思維。 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獲金獎 中三那年他獲校方推薦參加IJSO香港選拔賽;中四參加生物奧林匹克的香港區賽事;同年代表香港到卡塔爾首都多哈參與IJSO賽事,在全球200參賽者中,他是20位金獎得主之一。 提起今次為香港校際隊伍取得一面金牌,他意猶未盡。提及比賽試題時,他便興緻勃勃地說: 「在日常生活中,大廈水缸的水管接駁到各單位時,在開水喉並快速關水喉時,便會發出『啪』的聲響,這現象便關乎水波的傳播⋯⋯」他說,每次研究科學問題時,好奇心會驅使他去找答案,「大部份的科學理論由實驗結果觀察而來,由實驗結果到推論科學理論時,也要運用邏輯去解釋所觀察到的不同現象。」 電子教學啟發自主學習 學校著力推動學科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近三年校方陸續在科學科、數學科及英文科全面推動電子教學,讓學生在課餘時加強所學。 任教生物科的助理校長盧家盛在課外電子教學平台中,會為學生提供「翻轉教學」的學習,由教學團隊預先製作教學影片,讓學生於課後自學,「學生按其能力去學習,他們可以在網上提問,教師則可透過作業了解學生的程度。」電子學習平台亦有助教師照顧班上的學習差異。 校長楊世德表示,多元學習模式有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自主學習則讓學生發掘自己的長處;但在學術以外,他更希望學生從小留意自己的發展方向,學校由初中起會為學生提供生涯規劃活動,每年訂下自己的志向、興趣與目標,到中四時更有特定的教師作指導,讓學生盡早找尋人生方向。 楊校長說:「天主賦予每個人潛能,當有學生在學習上比別人優越,也希望他們懂得善用這些恩賜,加以發展,作出有益於社會的事情。」(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0_20210314_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1.03.12
喜樂幼小 動態 2021.03.14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網上繪畫比賽 (本報訊)馬鞍山聖若瑟小學於2月6日主辦「藝術在家之第一屆全港小學在線數碼繪畫比賽」,讓小學生善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停課的時間,發揮天主所賦予他們的視藝潛能和創意。 當天,有來自25間小學、共122位學生透過Zoom, 在家參與是次比賽。學校邀請了數碼藝術畫家Vincent Chu和創意藝術家黃浩斌擔任評判,並派出十多位同事協助監賽和技術支援,冠軍由來自天佑小學的學生獲得。(喜)  華富邨寶血小學•家長學堂 (本報訊)華富邨寶血小學本學年舉辦六次「家長學堂」,讓家長與學校共同栽培孩子,也幫助家長建立正向人生觀,亦提升親子關係。 在主題為「親子伴讀」的家長學堂中,家長學習伴讀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為自主學習打好基礎。此外,「升中準備」家長學堂課程,讓五、六年級的家長,知道子女升中前的準備,並引領孩子克服困難。 學校關心家長和子女的相處,所以「家長學堂」亦安排了「正面管教」、「衝突處理」等課程,讓家長學習管教方法,了解親子衝突的成因和應對,也懂得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樂)  天主教博智小學•新學期開學祈禱會 (本報訊)天主教博智小學2月8日早上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新學期的開學祈禱會,由聖母潔心會戴潔瑩修女主持。  祈禱會開始時,先播出介紹修女的影片,讓學生認識她。接著是讀經,當日選用了路加福音(十25-29),講述法學士問耶穌如何可得永生,以帶出愛近人如自己的信息。然後由戴修女與學生交流答問,然後再播出撒瑪黎雅人的故事,點出何謂近人以及如何愛近人。修女又教導學生如何在校園及日常生活中活出愛近人的態度。 在祈禱環節後,校長陳碧琪與學生分享她在以色列朝聖之旅的片段,讓學生將書本上學習的聖經內容與現實結合,亦令同學更加明白聖經記載的信仰意義。(少)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老師心靈塑造日  (本報訊)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於2月9日舉行「老師心靈塑造日」活動,主題為「疫情下的信仰反思」,為經歷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年多的老師,提供一個與天主共聚及喘息的時機,讓他們重新得到力量,去面對疫境的困難與挑戰。 當天的活動以祈禱形式進行,讀經選自列王紀上篇第八章——撒羅滿王的祈禱詞。其後學校播放林祖明神父早前為「沸點」錄製的視頻短片,幫助老師反思在疫症中與天主之間的關係。(年)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10207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1.02.05
荃天小與柴天小 聯校聖經比賽 齊來讀聖經 認識福音與天主教常識
(本報專題)你能在短時間內說出答案嗎? 答對嗎?荃灣天主教小學與柴灣角天主教小學最近合辦網上聖經問答比賽,考考同學對聖經及天主教常識的知識。 鬥準鬥快爭取分數 這次比賽,兩校各派出12名學生,聖經問題圍繞馬爾谷福音以配合禮儀年。奪得冠軍的荃灣天主教小學小六生黃葉新原來不是教徒,比賽時他一直領先,他答對所有問題,最短的作答時間只用上一至兩秒。 問到葉新比賽的要訣,他謙虛地說,本身對聖經故事感興趣,每天課餘時會抽幾分鐘時間閱讀聖經。這位非教徒視聖經有如故事,「每當看到耶穌顯奇蹟的聖經故事,既感到神奇,也會覺得超乎現實,但當明白到耶穌所作的一切也是為他人設想,體會到神蹟背後都是有意義的。」比賽燃起了他對天主教的興趣,也令他希望能成為學校的宗教大使,與其他同學一起參與宗教活動的相關服務。 另一參賽者小六生楊昌寶身兼宗教大使和風紀隊長,他平日已很留意天主教的知識,早已有留意原來聖經是本打破了很多世界紀錄的書籍: 最高銷量、最高印刷量、最多翻譯版本等等, 「天主教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原來香港共約有62 萬名教友,沒想過會是這麼多;香港首幾位主教的名稱也令我難忘,例如恩理覺主教,這不似人名,說是詞語更貼切,後來才知道傳教士來港服務後也會有屬於自己的中文名字。」 認識聖經可以很有趣 宗教大使團長小六生許世韜認為聖經中帶有不同的小故事、大道理,有時神奇的故事令他有如在看科幻小說,「喜歡聽聖經,不會感到沉悶,有些聖經故事更是一聽便不會忘記。」小四時他聽過老師講耶穌驅魔的故事,也教學生查聖經,今次比賽也有問及耶穌驅魔,即使他事前未及溫習這段內容,他仍記得那故事,「這是我自己翻查聖經的第一個福音故事,所以印象深刻。」 代表該校參賽的唯一天主教徒雷詠天是基督小先鋒成員,對於眾多非教徒參賽而且對聖經感興趣,他感到訝異。他說,平日在宗教課或上主日學時,少有機會接觸天主教知識,是次比賽令他大開眼界,「天主教有如此多樣的資訊, 比賽所學的知識,讓我日後也想知道更多有關教會的事。」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這兩間荃灣區內的小學希望藉著聖經問答比賽,讓學生在家學習的生活中增添樂趣。這次比賽由荃灣天主教小學構思,再邀請同區內友校合辦,荃灣天主教小學校長馬國良說,現今教育著重自主學習,這類比賽讓學生自由參與,賽前要自行準備,從中提升學習效能。 比賽採用了限時問答遊戲程式,共22條問題內,每條問題學生要在限時20秒內作答;答對之餘也要鬥快,才能取得高分。按錯答案不可重答,稍不留神便會失分。比賽時,熒幕上可顯示頭五名參賽者。比賽不但考知識,也考驗參賽者是否冷靜與謹慎。 荃天小牧民助理馮坤慧指出,這次比賽讓學生有機會在課外閱讀聖經。她留意到即使是小學生也有能力理解聖經故事內容,多讀聖經有助播下聖言的種子。 善用電子媒體福傳 「疫情中,電子學習是新趨勢,這次用上不同形式的比賽方法,令比賽時更刺激,學生會感到更有趣和更好玩。」柴灣角天主教小學校長周凱恩認為,這次問答比賽打破傳統,學生只需留家透過網上軟件,便可與其他同學參賽。她說,小朋友愛聽故事,教學時教師常把故事滲入學習內容,這次比賽也涉及馬爾谷福音所記載的故事,讓學生從中認識聖言。 在比賽中奪得亞軍的柴灣角天主教小學小五生葉禮謙平日在宗教課愛聽老師說聖經故事,「耶穌時常幫助有需要的人,也教我要學習耶穌的榜樣。」 賽前,該校牧民助理預先為學生播放相關聖經短片,以及把聖經人物的積木卡通配上對白,製成漫畫去吸引學習興趣。禮謙說,在網上預習時,見到耶穌和門徒化身成積木, 就連聖經「五餅二魚」故事裡的籃子和食物也是,感到很有趣,「能夠從另一方式學習宗教知識,讓我有更深的體會。」 「問答比賽讓學生認識聖言,培育他們在宗教方面的成長。」該校宗教科科主任鄭文威希望,學生明白宗教是生活的一部份,在認識耶穌的行實後,再學習耶穌做人處事的態度。(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01025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0.10.23
德貞幼稚園新校舍啟用 給學生更多空間 鼓勵自主學習
(本報專題)走到深水埗福榮街,遠遠便看到外牆一幅色彩斑斕、畫有彩虹、動物、樹木的壁畫,立刻吸引途人的眼球。原來這是德貞幼稚園新校舍正門的外牆壁畫,當中繪畫著創世紀開始至耶穌復活的聖經故事,讓原本已充滿朝氣的校園,也為鄰近社區加添宗教氣氛。 德貞幼稚園9月底復課後,由九江街舊校舍搬到福榮街168號新校舍,新址佔地30,000平方呎,校園設有更多活動空間,以求讓學生過更豐富的校園生活。 德貞幼稚園校長龍雪冰修女認為要為學生提供時間和空間,因為「幼稚園教育不是要學生坐定定三個小時,而是要啟發他們思考、動手去創作。」而新校舍樓高兩層,有1 2 個課室, 另設禮堂、有蓋操場、唱遊室、探索室等,以求讓學生得到更豐富的均衡學習,享受愉快及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 10月15日訪問當天,學生便分組在禮堂進行體能活動,他們拿著紙磚,再思考不同的玩法,有些把紙磚疊起,有些又把紙磚拼成一條道路,發揮創意。此外,學校計劃在圖書館、美勞室、禮堂等,提供多個學習小組,讓家長共同學習,加強家校合作。 採用「高廣度教學模式」 幼稚園一直採用「高廣度教學模式」,即著重「計劃」(Plan)、「實踐」(Do)及「回顧」(Review),去提升學童的學習效能。例如每天的「自選遊戲」時段,高班學生可以到創作區——美勞室、語文區——圖書館等,跟據他們的興趣選擇活動。 副校長翁倩秀解釋,在這種教學模式中, 當學生到扮演區遊玩時,會先想一想活動內容, 例如「我想扮媽媽,因為想煮飯給妹妹吃」,然後便去拿取相應的玩具,與教師或其他同學一起玩。到了回顧時段,學生與其他同學簡介自己當天的活動,「思考自己學到甚麼、會不會有其他的做法呢?」翁副校長說,這方法有助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 玻璃天幕 進行光影活動與寫生 新校舍著重與大自然的結合,其中一個設計主題為「自然採光」,校園多處安裝了落地玻璃窗。幼稚園便善用這特點,讓學生親近四週環境。翁副校長說,教師會與學生在二樓的天幕玻璃長廊進行光影活動與寫生,讓學生「在深水埗這石屎森林中,也能多欣賞大自然環境」。  此外,每間課室皆附設有人造草皮小露台,龍修女說,學校近年參加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一人一花」計劃,學生可以把植物放在露台上,綠化校園的同時,也著重學生與大自然的結合。 圖書館藏萬本書 培養學生閱讀 提到校內的設施,龍修女特別介紹校內的圖書館及美勞室。圖書館館藏10,000 多本圖書,為學生提供不同種類的中、英文圖書。龍校長強調「閱讀需要慢慢『浸』」,為鼓勵學生閱讀,學校本學年開始,在上課時間表中, 教師每週也會帶學生到圖書館,借閱圖書、由教師或學生說故事。為鼓勵學生閱讀,每個班房都有圖書架,此外早禱後, 同學亦會分享自選圖書。  美勞室為學生預備多元化的美勞物料,上課時老師善用不同材料,陪伴學生創作不同手工。室內椅子更是獨一無二的:它是翻新舊校椅子,由教師在椅上繪畫,當中有參考名畫創作,並貼有作品簡介;校方稍後亦會安排學生幫手這創作的玩意。 新學年在改善校園環境以提升學習氣氛外,幼稚園當然注重靈性培養。幼稚園地下大門前置有聖母像,每天陪伴學生上學和放學,讓他們親近天主、親近聖母之同時, 亦喻意著天上的母親—— 聖母瑪利亞,每天守護著德貞的孩子,時刻陪伴他們成長。(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