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21218 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12.18
德貞女子中學邁向100周年
德貞承主愛 信望綻光芒
(本報專題)1922年本地教區的國籍女修會「耶穌寶血女修會」(簡稱寶血會)在香港成立,翌年寶血會創立第一所中文中學— —德貞女子中學,為居於深水埗的女青年提供教育機會。時至今天,德貞女子中學邁向創校100周年,校方秉承修會會祖譚加辣修女發揚仁愛與犧牲、修和的精神,並與弱小者同行,在學校關顧學生成長。   德貞女子中學於本學年以「德貞承主愛、信望綻光芒」響應迎接創校100 年,同時於學年內重點推動三項價值培育: 尊重他人、關愛及堅毅。為迎接創校百周年,校方舉行多項活動,包括於11月4日的百周年校慶啟動禮暨全方位學習日,全校900多位師生響應參與。   百周年校慶活動 學習將愛傳承   其中舉辦的「德貞追夢百里行」,期望師生於一年內完成10段麥理浩徑,許燕姍校長指出,麥理浩徑全長共100公里,象徵走過創校100年歷史。啟動禮當天,120 名學生分成五隊分別於麥理浩徑不同路段展開遠足活動,其中有學生步行麥理浩徑第六段約三小時,由城門水塘起步,行至德貞女子中學結束,途經金山郊野公園及九龍水塘,學生在山上俯瞰校舍位置。   另外,啟動禮當日, 220多位學生在校內舉辦多個工作坊,由寶血會修女及校友等擔任流體畫、禪繞畫及環保手工藝導師,其中在「德貞心靈果子樹」工作坊上,學生創作100個心靈果子,果子上寫上校訓以及修會辦學精神, 也寫有愛、喜樂、溫柔、義德、勤奮等正向價值觀的字眼,象徵「德貞人」的品德。   400多位學生在啟動禮當天,參與校外多元學習活動,學生到深水埗區進行社區探索、參觀舊校舍,發掘學校在社區的歷史等。許校長指出,希望全校學生也能分享創校百周年的喜悅。   學生參與活動後, 需要寫下「反思卡」,反思當日的體驗,有參與步行其中一段麥理浩徑的學生表示,花上五小時遠足, 儘管感到疲累,只要抱著希望,以及同學之間互相扶持,令她學習堅持與堅毅不屈的精神。莊嘉璐副校長指出,學生藉著上述體驗,感受學校對學生無私的愛, 「當學生感受到被愛, 繼而懂得把愛向外帶給他人。」   當日有份參與麥理浩徑遠足的中四生吳曉雯表示,遠足時體力不繼, 「周邊所有同學也關心和鼓勵我,約四小時後我行完整個路段而感到滿足。」她說同學的鼓勵與陪伴,是她堅持的動力。   另一中六生鄺子瑩稱,參與遠足成為她畢業前珍貴的回憶。她說,高中時期也在疫情中度過,但回想校園生活,仍難忘初中常參與烹飪比賽並獲獎的時光,「經常與老師和同學準備菜式至深夜,從中學習堅毅與認真,影響我做任何事情也要堅守到底。」   校友師生分享德貞精神   寶血會的區綺雯修女60年代入讀德貞女子中學,直到1968年中五畢業時她加入了寶血會成為望會生,一直接受修道培育至1972 年,返回德貞完成中六課程。「我在中二時已萌生成為修女的念頭,讀書時期參與聖母軍,校內也有五位修女任教,當年教導我的修女是訓導主任,她對學生無微不至,當得知學生的家人患病,便會前往醫院探望,修女在生活與行動中,實踐犧牲、服務和愛的精神。」區修女現為寶血會總會長,她期望該校繼續以基督的仁愛與犧牲精神帶動學生回應社會需要。   同樣是德貞女子中學舊生的雷美瑜副校長及陳應恬老師,跟學生一起為校慶拍攝短片,並邀請學生飾演自己中學時期參與畢業禮的片段,帶出該校傳燈禮的特色: 由畢業生代表,將手上寓意「德貞之光」的燈火傳給在校師妹,象徵將耶穌基督的愛和光傳揚出去,代表薪火相傳,以及把校訓「禮、義、廉、恥」的精神承傳。   雷副校長表示,學校培育了自己的領導才能。她中二時已被選為領袖生,中四擔任學治會副主席,中六獲選為社長。她剛在上學年擔任副校長,能夠一直在母校服務而感恩。陳應恬老師則表示,當年已感受學校時常給予學生機會,「我於中六插班,老師得知我擅長中提琴便鼓勵我參與表演,也推薦我報讀管風琴。」大學畢業後她隨即返回母校任教音樂科至今,以作回饋。   有參與短片拍攝的中四生鄧雅茹及中三生張愛琪均表示,能見證學校100年歷史的時刻感到很難忘,張愛琪說學校傳燈禮的傳統,提醒她要培養良好品格,彰顯學校校訓的精神。   新設校史室 重溫昔日片段   該校將於明年新設校史室,擺放昔日的學生手冊,也有於60年代在青山道興建新校舍時期的學校圖則,建校初期以人手撰寫的「本校概況」等。   早前350名校董會成員、校長、師生、家長、校友與職工齊集學校, 砌成「100」字樣慶祝校慶,陳錦江副校長表示,藉此展現團結,「疫情已(肆虐)近三年,學生在校園生活少,藉著校慶活動為學生建立歸屬感,為學生在中學生涯寫下珍貴的回憶。」 該校早前舉行校慶主題曲歌詞創作比賽中,公開組的舊生劉倩雯老師以作品《貞心頌》獲選為校慶主題曲。劉老師說從歌詞帶出辦學團體「寶血會」以愛興辦學校,學生在此讀書一直在愛的環境下成長。   學校的校徽上印有一朵黃色的百合花, 百合花的花語是純潔、忠貞、高雅、神聖, 許燕姍校長表示,這是辦學團體寶血會期望「德貞人」具備的素質外,藉著創校100周年,於來年推動「德貞服務100」,鼓勵每位同學在一年內服務100小時,把所學到的一切貢獻社區。(高)
kjy16_20221002_fade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9.30
德貞女子中學
德藝結合. 跨出校園 學習殘疾運動員自強不息精神
(本報專題)過去有不少殘疾運動員衝破身體的障礙,敢於挑戰極限,發揮所長,成就夢想。同樣,德貞女子中學透過藝術教育,以「突破殘障」為主題,讓學生關注殘障人士在社會的情況,更以殘障運動員不屈不撓的堅毅精神作為例子,向學生灌輸正能量。   該校於上學年透過視覺藝術科,以「突破殘障」主題,在藝術與德育帶出辦學團體耶穌寶血女修會「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精神,視覺藝術科主任張偉賢指出,整年主題以「德藝結合、跨出校園」為方向,課程上訂下關心弱勢社群作為全年主題,初中以素描及剪紙的藝術媒介,描繪殘障運動員的形象,學生在作品中加入對殘障運動員感覺的詞彙等。   「Powerful、Cheer、Peace、Hope、Fearless」,以及「堅毅、勇氣、刻苦、堅強」等字眼,是學生形容殘障運動員的精神與特質,張偉賢指出,視藝科老師在教授文字藝術設計時,鼓勵學生藉作品說出欣賞殘障運動員的話。   中三學生傅詠恩以紙本粉彩及木顏色創作西洋書法時,認為「Fearless」好能代表殘障運動員面對無畏無懼的精神,以綠色設計代表山,字體畫上兩個人正在攀爬,配上藍色的絲帶,意味著正束縛著運動員面對的困難,絲帶也代表著大海,她希望作品帶出傷殘人士無畏的精神,「他們不怕面對困難,堅持實現夢想。藉著認識殘障運動員,鼓勵我學習以正面態度看事情。」   師徒傳承 以藝術進行德育培育   高中生方面,以藝術家師徒的方式舉辦「德藝傳承——藝術家師徒計劃」,同樣以突破殘障的主題,由學生跟隨藝術家創作,共同創作繪畫和立體的藝術品。張偉賢表示,藝術家向學生傳授藝術技巧, 同時學習從藝術傳揚德育信息。   透過知識脫貧   參與繪畫組的學生聯同繪畫藝術家許婉汶以布本塑膠彩,一起繪畫「突破殘障」的三連畫創作,中五學生蕭潔泳為能描繪出殘疾人士的面貌,事前與組員搜尋相關資料,作品中刻畫了患有不同殘疾的肢體殘障人士,在他們的旁邊也伴著向日葵作點綴,她解釋說:「向日葵朝著太陽生長,反映殘疾人士不受自身殘疾影響,永遠積極向上面對前路。」   另一有份參與繪畫創作的中五生鄧琇文事前與家人觀看一齣改編自真人真事,以香港殘疾運動員奧運田徑賽金牌得主蘇樺偉的電影,在跑步場上找到人生的奮鬥事蹟,令她深受感動,開始留意香港殘疾運動員不屈不撓的精神,「失去雙手也可以參與劍擊運動,行動不便的竟然也可以是籃球運動員,令我反思自己不要時常為微不足道的事情煩憂。」   「把陶泥放在組員的身上,放在肩膊、腰間、手肩等位置,再用風筒吹乾塑造形狀,等待固定形狀時身體動彈不得,令我聯想到殘疾人士因身體缺陷面對的困難。」中六學生陳若琳與同學一起跟隨陶藝藝術家陳翹康參與陶瓷創作,作品已在7月假創意藝術中心舉行的「德貞藝術展」中展出時,她在開幕禮上見到主禮嘉賓之一的香港傷殘青年協會主席吳家榮醫生,吳醫生少年患上骨癌而要截肢,殘疾沒有影響他成為醫生的志向,「他給我很大啟發,尤其我在製作陶瓷創作中,學習到把缺陷化成美麗的藝術品。」藉著藝術創作啟發她多發掘藝術,展示社會上美麗的事情。   秉成校訓「禮義廉恥」   該校在學年內舉辦突破殘障的活動,包括全港小學生繪畫比賽、德貞藝術展,其他藝術活動包括彩繪工作坊、到訪鐘錶設計公司、安排學生與當代繪畫藝術家交流等。   校長許燕姍指出,藝術教育上每年定下學年主題,學生在課堂學習以及學生活動的學習氛圍內,體會到愛與關愛、常懷同理心、懂得尊重他人等,推展正向教育。她期望在校內培養學生關注弱勢社群,建立正向價值觀,使學生「成為一個明禮義、知廉恥的德貞人。」她相信學生在學術與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彰顯該校校訓「禮義廉恥」的精神。(高)
kjy16_20220320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3.18
寶血女子中學 疫情下推動電子閱讀
(本報專題)第五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再次令全港學校未能實體上學,近日更要提前放特別假期,寶血女子中學為使學生能度充實的假期,向全校推動電子書閱讀, 學生只要擁有平板電腦或智能電話,便可以隨時隨地輕鬆閱讀電子書。 寶血女子中學多年來已在全校推動閱讀,定時在各科組推動閱讀及獎勵活動,剛在本學年校方參與香港教育城「e悅讀學校計劃」,訂購了200本電子書,身兼語文及閱讀推廣組組長的司徒美儀助理校長指出,在三至四月的特別假期中鼓勵學生在家閱讀,包括每月最少閱讀一本書籍並提交閱讀報告, 作為閱讀基準,並設有閱讀獎勵,學生每月完成兩本書籍可獲銅獎,三本可得銀獎,四本或以上獲得金獎,「學生從閱讀中擴闊視野、培養自主學習,發展獨立學習的能力。」 電子閱讀生動有趣 「相比之下,電子書較傳統紙本書籍更生動有趣,好些電子書更設有聲音導航令內容更吸引。」在閱讀獎勵中獲得金獎的中五生陳煒喬喜歡閱讀散文與小品文集,每次睡前抽出半小時閱讀一至兩篇散文,現在網課學習讓她在家享有更多時間,每天花上一小時閱讀。 疫情下留在家裡難免感到生活沉悶,愛看科幻小說的中四學生袁煒琳表示,她在家中閱讀電子書,除了可解悶外,小說有趣的情節有置身其中的感覺,「可以跟著主角的腳步置身歷險中,閱讀時也培養推理及解難能力」。 「e悅讀學校計劃」設有不同的閱讀組合,事前由各科主任協助選書,學生可透過不同科目作延伸學習;學生除了恆常閱讀中、英文書籍,每學科也要完成閱讀課業。閱讀組合包括中國古典名著系列、英文經典系列、現代經典作家系列等,書籍類別包括文學小說、語言文字、自然科普、人物傳記、文化藝術、社會科學等。 閱讀體驗學習 給無緣出生的你 另外,該校每學年均推出閱讀體驗學習,在學期初定下閱讀主題,並為學生揀選與主題相關的書籍,例如本年是該校辦學團體耶穌寶血女修會創會100周年,校方遂以「耶穌寶血女修會百年誌慶」為閱讀主題,內容圍繞修會「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修會精神,透過閱讀進行一系列的體驗學習。 逾50名女生在紙上寫上以「給無緣出生的你」為題的祝福語後, 再將紙條摺成心型,隨後到柴灣天主教墳場的天使花園考察時,將心型字條獻在墓園上,有分參與的中五生鄺曉晴寫下感想時說:「我很感恩和愧疚, 因為有些在母胎中不幸夭折的胎兒沒有機會出生,不能探索這個世界的美好。我感恩自己能夠順利出生、平安健康地成長。我誠心希望這些無緣出生的嬰兒,能在天國開開心心地生活下去。」 該校在本學年為中五學生舉辦生命教育閱讀活動, 首先安排學生閱讀《無言老師》,內容講述一位母親堅持誕下沒有頭骨嬰孩,出生十小時便離世,捐獻遺體作醫學研究,以及以死亡和生命為主題的《生死教育講呢啲》書籍,再到天使花園考察。 對於失胎議題,中五生許鎵敏最初認為失胎或墮胎問題很普遍,她也對失胎沒有特別感受,後來她看過由學校推薦與生命相關的書籍,再到天使花園考察後對生命有另一體會,「原來失胎的家人經歷未能出世的嬰兒會是這樣傷心,當我到天使花園,看到眾多胎兒安葬在此,亡者父母在孩子的名牌放上小玩具作陪伴,使我很感觸,在體驗中明白尊重生命與愛惜自己的可貴。」 上述活動是本年度「耶穌寶血女修會百年誌慶」閱讀主題的閱讀體驗學習活動之一,圖書館主任及宗教倫理科科主任師欣欣表示,透過閱讀進行一系列的體驗學習,包括生命教育、社會服務、修會歷史等主題, 以實踐「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修會精神。 鎵敏從中回想到該校辦學團體寶血會成立初期已照顧修院門外的棄嬰,把嬰兒視為自己的孩子去照顧,讓她體會到,天主教一直幫助這群弱小者,而教會致力爭取為未滿24週胎兒得到妥善安葬,「正是實踐修會的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修會精神。」 另一中五生張嘉怡對於《無言老師》一書印象深刻,讓她明白無言老師不分年紀也可作出貢獻;她從不同層面認識生命教育,體會到生命的脆弱, 並透過修女的無私奉獻,感受到「修會不求回報,並體會上主對人的愛。」(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5_20211107_s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1.11.05
喜樂中學 動態 2021.11.07
聖安當女書院•聖母像出遊 (本報訊)聖安當女書院於10月20日舉行聖母像出遊禮儀,全校師生聚首一堂,以信、望、愛之誠,表達對天上母親的孝愛和敬意。  在10月玫瑰月中,該校於早會與師生同誦玫瑰經,並以聖母像出遊為慶祝活動的高峰。禮儀當日,學生以榮福五端,默想玫瑰經的奧蹟。透過敬禮聖母,師生紀念主耶穌的光榮復活升天,以及聖神降臨、聖母蒙召升天的事蹟。 讀經後,出遊隊伍領著聖母像繞校一圈,象徵聖母瑪利亞的慈愛遍澤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在禮儀前,宗教科教師指導學生製作七彩玫瑰唸珠,然後學生以不用顏色的水晶珠設計玫瑰唸珠,並在完成時手持唸珠誦唸玫瑰經,懇求聖母為眾人轉禱。 於聖母像出遊當日,學生代表將唸珠奉獻到聖母山前,呈獻給天主之母,以表示學習聖母追隨基督之心志。(教) 寶血女子中學•耶穌寶血女修會歷史講座 (本報訊)寶血女子中學為慶祝辦學團體——耶穌寶血女修會明年踏入100周年,舉辦一連串活動,於10月6日率先邀請校董李秀芝修女主持講座,講解修會作為唯一一個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中國籍女修會的緣起與由來。 李修女指出,首批意大利籍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來港後,由於言語不通,未能開展為本地人服務。翌年,有兩位中國女青年加入修會工作,繼而吸引不少青年加入,成為嘉諾撒仁愛會的第三會,並命名為「寶血會」。之後,第三會的傳教姑娘離開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成為首個在香港教區誕生的國籍女修會,定名為「中華耶穌寶血女修會」或簡稱「寶血女修會」。 修會為貧苦大眾提供教育、醫療等服務,標誌著修會「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神恩。李修女指出修會在今天仍與時並進,例如為回應人與人之間的躁動、撕裂與互相仇恨,在粉嶺總部發展寶血靜院與寶血田園,讓信眾在大自然中默想天主聖言,療癒受傷的心靈。 最後,李修女帶領師生讀出修會百年誌慶口號——「來!讓我們一起見證希望!」。李修女亦與校長杜師正為環保箱揭幕,寓意學校將秉承辦學團體的神恩,培育學生關懷貧苦大眾的需要,與弱小者同行。(教) 天主教普照中學•宗教週  (本報訊)天主教普照中學於10月4至8日舉行宗教週,主題為「喜樂有得揀」,透過不同的活動分享,盼望學生在新學年裡明白真正的喜樂態度,不在於順境裡過好生活,而是當生活面對不同的挑戰時,仍能懷抱信心與希望。 宗教週活動包括週會分享、烙印銅鑼燒和Music Cafe。週會中,教師分享了香港輪椅羽毛球運動員陳浩源的心路歷程,從而讓學生明白到只要有樂觀的心,就能從一切難關中,找到令自己成長和強大的機會。 另外,在烙印銅鑼燒的活動中,學生可以把一些有關喜樂的字詞烙印在銅鑼燒上,寓意與他人分享喜樂和祝福 。 除了分享祝福,學生也透過音樂分享樂觀正向信息,今年Music Cafe邀請了兩隊樂隊演出,他們的歌聲充滿正能量,將一份喜樂信息帶給在場的每一位師生,也為宗教週劃上完美的句號。(教) 潔心林炳炎中學•50周年校慶啟動禮 (本報訊)潔心林炳炎中學早前舉行開學禮暨校慶啟動禮,由莊子謙神父主禮並擔任啟動禮嘉賓。 莊神父就著校慶主題,以生活例子帶出鹽與光的重要性,勉勵學生要成為地上的鹽、世界的光。莊神父指出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每個家庭均面對不同的問題,他鼓勵學生要多關心家人、教師和同學,互相扶持,成為學校以至身邊人的鹽與光。隨後,各級學生代表和教師逐一向上主禱告。 學校以「慶金禧,展異彩,創新貌」為50周年校慶主題,希望師生一同慶祝,展現學生不同的才能,為學校帶來新氣象。當天,師生觀看一段回顧學校歷史和發展的短片,認識學校的成長故事。接著,莊神父、校監、校董、校長及兩位副校長一同拉花炮慶祝。(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