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小學動態
2023.02.24
喜樂幼小-動態
天主教聖華學校•校運會
(本報訊)天主教聖華學校早前舉行校運會,停辦了三年的校運會終於可以再次舉行,全校師生既緊張又期待。
當天早上,由校監葉寶林神父鳴槍後,校運會便正式開始。學生參加不同的田賽與徑賽項目,在各項比賽中使出渾身解數,比賽氣氛緊張熱烈。在師生接力賽中,不同級別的學生與教師組隊進行接力賽,師生全力以赴務求爭勝,最後由教師邱子健及李翠婷領隊的隊伍得到第一名。
在閉幕禮中,校長吳潔蘭致勉辭時,讚賞學生在比賽中全力以赴的體育精神,發揮了天父給予他們的才能,在運動場上創出佳績。(喜)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嘉年華
(本報訊)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為慶祝創校55周年,早前舉辦「主恩滿載55‧迎春嘉年華」,與眾同歡樂,齊頌主恩。
當天,嘉賓、學生、家長、參與展覽的中學師生等齊集操場;眾嘉賓以鳴放花炮為活動揭開序幕。嘉年華攤位及活動多姿多彩,包括親子工作坊、電子學習活動、學習成果展覽等。各展室以互動形式展示學校的課程特色。
當天,不少校友、家長到校協助設置攤位,上下一心,體現油天海泓一家的精神。參加者度過了充實的時光,承載著主滿滿的恩寵而歸。(少)
聖博德天小及慈天小•教師朝聖日
(本報訊)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及慈雲山天主教小學早前舉行聯校教師朝聖日,兩校約80位教師一起前往油塘聖雅各伯堂朝聖,尋找天主的足跡,認識教會的福傳使命,對天主教學校教育使命作深刻反思。
在聖堂導賞員的講解下,他們了解該聖堂的歷史背景、建築特色、教會與社區的關係等,從聖堂的聖洗池、讀經台、祭台、聖體櫃以至苦路掛畫等,均有其特殊意義;尤其了解聖雅各伯及他走過的西班牙聖雅各伯之路,啟發朝聖者思考到來聖堂、走向基督, 並領受福音後,再走向社會實踐信仰的使命感。
在濃厚的宗教氣氛薰陶下,教師在校監倪德文神父帶領下誠心祈禱,倪神父透過福音,指出教師在天主教學校內工作時,亦可透過聖神的指引,帶領學生親近耶穌,讓學生擁抱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樂)
寶血會思源學校•「主賜和諧」活動
(本報訊)寶血會思源學校本年度在視藝科中加入了宗教元素,在課程內進行「主賜和諧」活動, 由校長郭敏儀教授五、六年級學生,以和諧粉彩展現主題,讓學生享受和諧粉彩帶來的樂趣,在作畫過程中讓身心靈得到療癒。
郭校長期望學生從「那普照人類的真光,正在進入這世界;聖言成了血肉,寄居我們中間」中,領會到聖言就是天主,並領略到天主的真光與平安常臨眾人中間,並運用天主所賜的智慧投入創作,讚揚天主的真、善、美。
五、六年級各班課堂設有獨立的宗教主題,如「聖神降臨」、「五餅二魚」、「我是主的羊」等,讓學生透過藝術創作,呈現出耶穌不同的奧蹟,學生非常投入及享受是次活動。(年)


中學動態
2023.01.06
喜樂中學-動態
石籬天主教中學•參與義賣為明愛籌款
(本報訊)石籬天主教中學早前在校內及聖若望宗徒堂舉辦「2022年度明愛小型賣物會」,賣物會以銷售毛公仔、玩具和日常用品作義賣,宗教組老師和學生義工努力進行義賣,學生慷慨解囊,為明愛籌募善款。兩項籌款活動,總共為香港明愛籌得接近兩萬港元。
此外,該校亦有參與於寶血會思源學校舉行的荃灣明愛慈善賣物會,校監、校長、華天祿神父、宋啟文神父也到場支持師生。學生協助攤檔義賣,亦自行設計了兔子射擊遊戲。
一眾參與義工服務的學生表示,能夠再次投入義工服務而感恩,除了珍惜與同學一起參與社區服務的機會外,亦加強與陌生人交談的勇氣和銷售技巧。學生希望日後能夠繼續參與更多義工服務。(教)
德貞女子中學•向學生推動價值觀教育
(本報訊)德貞女子中學早前邀請城市女青年商會主辦之「全港時尚專業女性選舉2022」之獲獎嘉賓,到校與全級中五學生於個人發展科課堂環節中進行分享,透過活動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培養學生全人教育的重要。
是次活動分享主題為「展翅追夢•活出真我」,來自不同行業及社經地位的嘉賓,透過自己的專業工作、社會服務、文化藝術等領域的貢獻,與該校學生分享成功背後的動人故事,也教導學生生命的可貴。活動中眾嘉賓鼓勵學生勇於接受挑戰,並培養堅毅不屈的可貴精神;與此同時,讓學生明白到與家人和朋輩間互相支持的重要性,並希望學生凝聚力量,勇於追夢,為社會創造更多正能量。(教)
嘉諾撒培德書院•聖誕音樂祈禱會
(本報訊)嘉諾撒培德書院全校師生早前聚首於禮堂,參加聖誕音樂祈禱會。
祈禱會上,培德歌詠團「Lodatelo」 獻唱十多首聖誕聖詠,並配合話劇和聖經誦讀,跟同學一起默想聖母領報、耶穌誕生、天使向牧羊人報喜、賢士朝拜聖嬰等信息,希望喚醒同學反思聖誕節的意義和思考天主賦予自己的使命。
祈禱會後,同學參加宗教培育組與英文科合辦的聖誕嘉年華,活動包括多個攤位遊戲、自拍即影即有、交換聖誕卡、製作精美的聖誕手工和彩繪等,讓同學分享來自天主的愛和祝福。是次聖誕慶祝會重拾久違了的歡樂聲,全校師生一同慶祝「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的平安和喜樂。(教)
香港鄧鏡波書院•慈青善會幹事派遣禮
(本報訊)香港鄧鏡波書院早前為三個慈青善會的幹事進行就職及派遣禮,同日並為所有中六同學進行祝福禮。
三個慈青善會包括慈青天主教同學會、慈青輔祭及讀經組,以及慈青曙暉愛德服務團,就職及派遣禮於聖母無原罪慶日的感恩祭中進行,由慈幼會張心銳神父主禮。禮儀中也為中六生舉行祝福禮,求天主讓這些幹事及所有中六同學都能充滿信、望、愛三德,在校園裡,社會中實踐愛主愛人的精神,並在生活中喜樂地善盡本份,成為福音的傳遞者。
張心銳神父在講道中以砌圖為比喻,他以人就好像是砌圖,每一塊也十分重要,需要一起建構完整的畫面,從而帶出每人也是獨特及有價值的,他邀請學生要在不同崗位中好好發揮。他又特別提醒同學要效法聖母不被罪惡所影響,更要培養覺察的功夫,主動與人、與天主修和。(教)


小學動態
2022.12.18
喜樂幼小 - 小學動態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 • 製作福傳壁畫文件夾
(本報訊)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早前舉行15周年校慶感恩祭,製作八福福傳壁畫文件夾以推動福傳(圖)。
校慶感恩祭同步慶祝創校15周年校慶,當日由洪聯勝神父和葉志成校長派發校慶紀念品給嘉賓、家長代表、老師和同學。校慶紀念品是一個以學校壁畫為主題的文件夾,八幅壁畫分佈在學校二樓至五樓:以耶穌基督誕生到死亡復活升天的事蹟為主題。
小學六年級的毛傑司同學八幅福音壁畫錄製福音篇章,製作成QR Code附加在八個獨立壁畫文件夾中。毛傑司同學表示期待獨立壁畫文件夾面世,既可儲存文件,同時作為福傳的工具。他表示是次福傳活動影響他的信仰生活,更表示長大後立志成為一位司鐸,繼續為福傳努力。(樂)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 國際文化日
(本報訊)荔枝角天主教小學早前舉行「國際文化日」,以配合「國際科學與和平週」,適逢是該校舉辦「國際文化日」十周年。
該校透過舉行更多國際多元活動,讓學生放眼世界,拓展國際視野。當日活動邀請多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包括瑞典、南韓、意大利、南非、尼泊爾,分享自己國家文化色,學校更邀請外籍生家長一同分享,他們穿上各國傳統服飾(圖),向同學介紹當地美食和生活習俗,並教授學生以當地語言打招呼。
此外,老師介紹國際化議題,讓學生認識世界科技發展,關顧第三世界貧窮國家需要,建立關愛共融的社會。
其他活動包括EDX互動平台挑戰國旗國家配對、國際常識問答比賽、國旗填色活動等,認識異國文化,向世界出發,以及本學年該校參加Box of Hope的國際慈善項目,共收集約600個盒子,送給香港及亞洲地區貧困兒童提供實用及有教育意義的禮物。(少)
長洲聖心學校 • 不一樣的聖誕樹
(本報訊)長洲聖心學校早前舉辦「一人一樽聖誕樹」製作工作坊,由校長、老師、專業導師帶領基督小先鋒及義工隊攜手合作這棵「不一樣的聖誕樹」(圖)。
為了這棵聖誕樹能「茁壯成長」,全校學生事前每人捐贈一個樛樽作為聖誕樹的物料。學生投入整個製作過程,務求製作獨一無二的聖誕樹。不少學生表示工作坊很有意思,除了學習到可利用回收物料製作聖誕樹外,更體察到愛護大自然,愛惜地球,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聖誕樹建成後,伍麗英校長預備了「生態主保──聖方濟.亞西西」布偶向學生講解,並掛在這棵聖誕樹的頂部代替一般的掛飾,別具象徵意義。(喜)
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 • 舉辦「寶季全運會」
(本報訊)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早前於校內舉行一至三年級「寶季全運會」,師生積極參與,氣氛熱烈。
首先,各班列隊進場,然後由鍾詠嫺校長帶領師生一同祈禱。學生代表先傳遞聖火予兩位副校長,然後各班班代表逐一加入,繞場一周後,「寶季全運會」正式開始。
今年的全運會比賽項目分別有:立定跳遠、擲豆袋及跑步,同學在比賽中積極爭勝。各項比賽完成後,同學再次在操場集合,參加班際接力賽。最後就是矚目的啦啦比賽(圖),各班啦啦隊都施展渾身解數,以口號及舞步同心合力奪取冠軍。(年)


中學專題
2022.12.18
德貞女子中學邁向100周年
德貞承主愛 信望綻光芒
(本報專題)1922年本地教區的國籍女修會「耶穌寶血女修會」(簡稱寶血會)在香港成立,翌年寶血會創立第一所中文中學— —德貞女子中學,為居於深水埗的女青年提供教育機會。時至今天,德貞女子中學邁向創校100周年,校方秉承修會會祖譚加辣修女發揚仁愛與犧牲、修和的精神,並與弱小者同行,在學校關顧學生成長。
德貞女子中學於本學年以「德貞承主愛、信望綻光芒」響應迎接創校100 年,同時於學年內重點推動三項價值培育: 尊重他人、關愛及堅毅。為迎接創校百周年,校方舉行多項活動,包括於11月4日的百周年校慶啟動禮暨全方位學習日,全校900多位師生響應參與。
百周年校慶活動 學習將愛傳承
其中舉辦的「德貞追夢百里行」,期望師生於一年內完成10段麥理浩徑,許燕姍校長指出,麥理浩徑全長共100公里,象徵走過創校100年歷史。啟動禮當天,120 名學生分成五隊分別於麥理浩徑不同路段展開遠足活動,其中有學生步行麥理浩徑第六段約三小時,由城門水塘起步,行至德貞女子中學結束,途經金山郊野公園及九龍水塘,學生在山上俯瞰校舍位置。
另外,啟動禮當日, 220多位學生在校內舉辦多個工作坊,由寶血會修女及校友等擔任流體畫、禪繞畫及環保手工藝導師,其中在「德貞心靈果子樹」工作坊上,學生創作100個心靈果子,果子上寫上校訓以及修會辦學精神, 也寫有愛、喜樂、溫柔、義德、勤奮等正向價值觀的字眼,象徵「德貞人」的品德。
400多位學生在啟動禮當天,參與校外多元學習活動,學生到深水埗區進行社區探索、參觀舊校舍,發掘學校在社區的歷史等。許校長指出,希望全校學生也能分享創校百周年的喜悅。
學生參與活動後, 需要寫下「反思卡」,反思當日的體驗,有參與步行其中一段麥理浩徑的學生表示,花上五小時遠足, 儘管感到疲累,只要抱著希望,以及同學之間互相扶持,令她學習堅持與堅毅不屈的精神。莊嘉璐副校長指出,學生藉著上述體驗,感受學校對學生無私的愛, 「當學生感受到被愛, 繼而懂得把愛向外帶給他人。」
當日有份參與麥理浩徑遠足的中四生吳曉雯表示,遠足時體力不繼, 「周邊所有同學也關心和鼓勵我,約四小時後我行完整個路段而感到滿足。」她說同學的鼓勵與陪伴,是她堅持的動力。
另一中六生鄺子瑩稱,參與遠足成為她畢業前珍貴的回憶。她說,高中時期也在疫情中度過,但回想校園生活,仍難忘初中常參與烹飪比賽並獲獎的時光,「經常與老師和同學準備菜式至深夜,從中學習堅毅與認真,影響我做任何事情也要堅守到底。」
校友師生分享德貞精神
寶血會的區綺雯修女60年代入讀德貞女子中學,直到1968年中五畢業時她加入了寶血會成為望會生,一直接受修道培育至1972 年,返回德貞完成中六課程。「我在中二時已萌生成為修女的念頭,讀書時期參與聖母軍,校內也有五位修女任教,當年教導我的修女是訓導主任,她對學生無微不至,當得知學生的家人患病,便會前往醫院探望,修女在生活與行動中,實踐犧牲、服務和愛的精神。」區修女現為寶血會總會長,她期望該校繼續以基督的仁愛與犧牲精神帶動學生回應社會需要。
同樣是德貞女子中學舊生的雷美瑜副校長及陳應恬老師,跟學生一起為校慶拍攝短片,並邀請學生飾演自己中學時期參與畢業禮的片段,帶出該校傳燈禮的特色: 由畢業生代表,將手上寓意「德貞之光」的燈火傳給在校師妹,象徵將耶穌基督的愛和光傳揚出去,代表薪火相傳,以及把校訓「禮、義、廉、恥」的精神承傳。
雷副校長表示,學校培育了自己的領導才能。她中二時已被選為領袖生,中四擔任學治會副主席,中六獲選為社長。她剛在上學年擔任副校長,能夠一直在母校服務而感恩。陳應恬老師則表示,當年已感受學校時常給予學生機會,「我於中六插班,老師得知我擅長中提琴便鼓勵我參與表演,也推薦我報讀管風琴。」大學畢業後她隨即返回母校任教音樂科至今,以作回饋。
有參與短片拍攝的中四生鄧雅茹及中三生張愛琪均表示,能見證學校100年歷史的時刻感到很難忘,張愛琪說學校傳燈禮的傳統,提醒她要培養良好品格,彰顯學校校訓的精神。
新設校史室 重溫昔日片段
該校將於明年新設校史室,擺放昔日的學生手冊,也有於60年代在青山道興建新校舍時期的學校圖則,建校初期以人手撰寫的「本校概況」等。
早前350名校董會成員、校長、師生、家長、校友與職工齊集學校, 砌成「100」字樣慶祝校慶,陳錦江副校長表示,藉此展現團結,「疫情已(肆虐)近三年,學生在校園生活少,藉著校慶活動為學生建立歸屬感,為學生在中學生涯寫下珍貴的回憶。」
該校早前舉行校慶主題曲歌詞創作比賽中,公開組的舊生劉倩雯老師以作品《貞心頌》獲選為校慶主題曲。劉老師說從歌詞帶出辦學團體「寶血會」以愛興辦學校,學生在此讀書一直在愛的環境下成長。
學校的校徽上印有一朵黃色的百合花, 百合花的花語是純潔、忠貞、高雅、神聖, 許燕姍校長表示,這是辦學團體寶血會期望「德貞人」具備的素質外,藉著創校100周年,於來年推動「德貞服務100」,鼓勵每位同學在一年內服務100小時,把所學到的一切貢獻社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