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2a_20160508s
路上風景
2016.05.07
一切從閱讀開始
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亦是英國大文豪──偉大的詩人和劇作家莎士比亞(1564-1616)逝世四百年的日子。 剛好就在這一天,我去聽了白先勇教授的文學講座「我的寫作道路」。主持講座的盧瑋鑾教授,也是我們熟悉的小思老師。 白先勇,這位台灣著名的小說家,已年近八十。他站在台上,侃侃而談,風趣幽默,愈談愈起勁,台下笑聲不絕。 他的創作之路,始於他的童年。1937年,白先勇生於廣西桂林,父親是抗日名將白崇禧將軍。七歲那年,他患上肺病,那時肺結核沒特效藥,也是極易傳染的疾病,大家都談「癆」色變。他既不能上學,在家中亦被隔離。在養病期間,人家的孩子打球去,他只能躲在家中看連環圖、聽故事。家裡的廚子老央,可說是他第一個啟蒙老師,老央為他講《說唐》,對於「薛仁貴征東」等故事,他聽得津津有味。 一病四年,他的童年就在與世隔絕中,孤獨度過。病愈後,他重回人間世,小學、中學生涯,一片緊張。除了拚命用功讀書,在學校的世界之外,他鑽進另外一個世界──小說的世界。每到寒暑假,他便努力看書,《蜀山劍俠傳》、《啼笑姻緣》、《風蕭蕭》、《家》、《春》、《秋》、《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似懂非懂的,他全看了。小學五年級時,他已開始看《紅樓夢》,如今,床頭擺的仍是這部小說。 抗日戰爭期間,因為逃避戰火,他與家人到過重慶。日本投降後,遷到上海和南京,他曾就讀於南洋模範小學。1948年遷居香港後,在九龍塘小學唸五年級。 「那時教中文的李老師,很喜歡我的作文。我的文章經常貼堂,那是好大的鼓勵啊!」白先勇笑著說。 到中學,他升讀喇沙書院。當時的中文老師很嚴厲,要求他們背誦古典詩、詞,以及古文,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還要背默。當時他雖然感到很「痛苦」,但後來便覺得終生受用無窮。 至1952年,白先勇隨家人移居臺灣,在建國中學初三那年,他遇上了第二位啟蒙老師──李雅韻老師。她是國文導師,為他啟開了古典文學之門,亦鼓勵他寫作投稿。他投了一篇文章到《野風雜誌》去,結果刊登了出來。 李老師鼓勵他說:「你這樣寫下去,二十五、六歲,不也成為作家了?」她那句話,對他影響甚深。從那時起,白先勇便夢想以後要當「作家」。 你瞧,踏上作家之路,就從閱讀開始!  
kjy06_20160508s
小園丁與小種子
2016.05.07
[小園丁與小種子 ] 園丁同學與郰穌老師的故事〔2016.05.08〕
kjy02_20160501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4.30
白田天主教小學 展現體藝才華 資源助發揮
(本報專題)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家庭是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白田天主教小學黃玉嬋校長參照這五大核心價值及五育(「德、智、體、群、美」),加入「靈」與「情」兩項,成為「七育」。「成長過程中,除讀、寫外,也要培養學生的生活情操。」在重視多元智能發展的今天,黃校長表示校方期望學生可找到並善用自己的塔冷通(才能),在充滿自信和愉快的環境下成長。為此,校方巧妙結合了現有資源,與社區資源去達成目標。 藝術家到校 社區齊參與 就讀四年級的梁潔瑩、盧施允、王曉烽,及五年級的區凱雯在學校早前的「藝術家到校」計劃中,在有更充裕的製作時間和材料供應及由外聘導師逐步指導下,他們親手造了一個自己都感到很滿意的立體《西遊記》舞台。本身也很喜歡看《西遊記》的曉烽說:「那是用瓦通紙造的。我的作品中,孫悟空站立的背景是花果山,山裡有很多樹;唐僧的部份有很多佛像;豬八戒因為貪吃,我在他的背景放了很多食物。」凱雯接著介紹,「在我的舞台,孫悟空的背景有很多桃,沙僧身處沙漠,唐僧在火焰山,豬八戒在高山。」潔瑩指出,「日常的視藝科課堂上,通常都是繪畫、素描等,課堂時間和材料有限,不及我們在這次的學習中,可做得更細緻、有更大的發揮。」 他們不僅對做勞作感興趣,對於音樂、體育和戲劇等範疇也有涉獵:潔瑩和施允參加了學校的手鐘班,前者和曉烽參加了學校的中國鼓班,曉烽是足球校隊成員,施允去年參加過學校的羽毛球校隊,但因功課忙,今年退出了,只在週末有空時與爸媽去打球。幾位學生都已升上高小,功課壓力日重,他們要平衡學業和參加這些課餘活動的時間安排。站在學校管理者的角度,則需要編配學校資源,並顧及大多為基層家庭子弟的負擔能力,盡量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作多方面的嘗試和發展。 課程統籌主任鄺偉茵老師表示,「藝術家到校」計劃是校方運用現有資源所作的外購服務;手鐘班是由校方與聖雅各福群會合辦,由於有津貼補助,參加的學生只需支付低廉的學費便可;中國鼓班則由非牟利機構「兒童音樂基金會」到校為學生提供義教;而其他球類活動以至校隊,大多是由老師兼任教練,個別校隊如羽毛球則再增聘導師作教練;學校劇團「白田小劇團」由鄺主任和鍾兆權老師作帶領,四位受訪學生也是團員。 迎接新校舍 育才作準備 校方面對的另一個挑戰是地方不敷應用。該校是舊型屋邨校舍格局,日常用以上體育課以至足球、籃球校隊練習的運動場,屬房屋署管轄,在平日他們有優先使用權,而校方亦有租借學校附近的社區運動場,以作使用。至於用以排練戲劇的房間,則是在縮班後,校方在空置的課室中,將其中三個打通而成,從中總算可間隔出前台、舞台和觀眾席三部份,但地方實在有限,若想全校學生也可齊集在此觀看學校劇團的演出,便暫時沒可能。話雖如此,但憑著學生的拼勁,老師的用心教導,學生常在教區運動會中取得佳績。白田小劇團以《同珍.童真》參加本年三月舉行的香港學校戲劇節,獲得應屆「傑出演員獎」和「傑出合作獎」。「這是師生共同努力付出的成果,尤其看到他們在不大標準的籃球場受訓下,也可奪得主教盃,實在令人感動。」鄺主任說。她在該校任教已十七、八年,一直目睹歷任校長為爭取更多社區資源培育學生付出了不少心力。 「學生需要的是機會,尤其他們有些的學業成績不太突出,但體育或藝術方面卻很有才華,如果我們能將它發掘出來,有助提升他們的自信,反過來帶動他們的整體學習。」黃校長說。她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天主賜予各人的塔冷通均有不同,只要能夠找到並盡力發揮便是了,而師長的責任就是要協助他們去作自我發現。該校已成功申請重置校舍,預期2019年遷往新校舍,隨著地方增大了,校方相信新校舍將更有利學生在各方面發展,現在他們就是要繼續努力為美好的將來作準備。(敏)  
kjy13b_20160501s
女兒,媽媽愛你
2016.04.30
志願
小時候,老師時常會問我們,你們有甚麼志願呢?你們想成為老師丶醫生丶消防員或畫家嗎?兒時的我們都會憧憬將來,有不同的志願,也希望長大後可以完成自己的夢想,心中時常都有很多美好的盼望,期待自己長大。長大了,無論自己的志願達成與否,我們都需要工作來維持生活。 數月前一個早上,我在房間收拾東西,隱約聽到外傭姐姐及孩子們的對話。她問孩子們長大後想做甚麼?我的女兒說要做舞蹈員,因為她喜歡跳舞。是的!女兒很喜歡跳爵士舞,每次表演,她都表現雀躍,穿上舞衣就懂得擺甫士。她不自覺地陶醉於舞蹈中,舉手投足也充滿自信。兒子就想當的士司機,因為他喜歡車,希望時時刻刻都可以駕駛。他很小的時候已喜歡車,不論火車或是跑車,甚麼車也會喜歡。他每年選的生日禮物,也一定是車。無論將來他們會做甚麼工作,只要他們喜歡,我絕對支持他們。 對於父母的工作,兩個孩子都非常感興趣,他們都會詢問關於我的工作。有一次,我邀請他們去參觀我的辦公室,讓他們了解我的工作。當他們走到我的工作間時,就坐在我的椅子上,把小手放在鍵盤,作打字的模樣。「媽媽,你是這樣工作的嗎?」他們看到一箱箱厚厚的文件,驚訝地說:「你要做這麼多工作嗎?會做得完嗎?所以,你時常都這麼晚才回家!」他們都十分好奇,對他們來說,工作是甚麼呢?妹妹認為工作比做功課更難!她的理解也是合理的。 我告訴女兒:工作可以為我們帶來許多滿足感,雖然工作會遇到挑戰,當我們克服一個又一個挑戰,我們會感到自豪及快樂。你聽說過學校是社會的小縮影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與同學合作及溝通,完成老師給你們的任務。爸媽的工作也是需要不斷學習,與同事們合作及溝通才可以完成每一項工作。因此,工作需要個人努力的付出與群體合作的結合,產生出來的力量就更強大更有效率,才可以把大量的工作處理及完成。 我的孩子,不論你們將來會做甚麼,一定要緊記著耶穌給我們的誡命,聽天主的話。即使是與志願不同的工作,你們都一定可以做得很好,好好發揮天主賜給你們不同的專長與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