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60508s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5.14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50週年金禧校慶 謙誠智慧 服務學習
(本報專訊)上月初,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五十週年金禧校慶前夕,幾名六年級學生在林偉才校長和老師的帶領下,在某天課餘時間後往聖文德堂的「方濟廚房」服務,吳嘉雯和楊佳新也有份參與。兩位學生從前在家裡鮮有做家務,對於今次難得有機會為來吃晚飯的長者洗菜、盛飯和抹餐桌等,她們感到既新鮮又珍惜。 嘉雯說:「那個電飯鍋可以煮出供六十人吃的米飯,我們要四位同學一起合作才可以完成洗米,當中兩個人扶著電飯鍋,另外二人在洗。」佳新說參加的同學都很熱心,人人都爭著去服務。「從這次服務中,我見識到堂區義工那份無私助人的精神,有些教友在家中預先煮好一些小菜拿到這裡分給長者吃,很有心思。」嘉雯眼見來吃飯的長者都是獨個兒前來,而自己平常在家裡則有父母、兄弟姊妹相伴,讓她感到要學懂知足。   多服務 助成長 這兩位同學都對信仰甚有熱誠,佳新正在堂區上慕道班,而嘉雯早於嬰兒時期已領洗,一年前,她隨父母由內地移居香港入讀該校,「校園到處充滿宗教氣息,掛滿與信仰、主保聖人和會祖相關的相片和掛飾。我一直都想在天主教學校唸書,更了解信仰。」她們均從校園生活和每次服務的點滴中領會辦學團體「方濟會」的互相精神。 林校長表示,校方用了兩年時間去規劃,並成立了十個服務團隊,將全體小四至小六學生編入隊伍,團隊中有如童軍般的法定制服團體,也有如基督小先鋒般已有現成團服的服務團體,亦有新成立的團隊,如佳新參加的「文德小導遊」(為訪校嘉賓介紹學校)、嘉雯參加的「小方青」(認識方濟精神後去度簡樸生活)。校方還在不影響整體上課節數的情況下,每週撥出一節課堂讓學生去服務,上學期全校學生在校內清潔,下學期高年級開始踏出社區,夥同社福機構服務弱勢社群。   微末心 兄弟情 林校長說:「服務的習慣是要慢慢培養的,現在學生普遍的自理能力稍遜,如推行服務學習將有助成長,還有助他們學懂感恩,與辦學修會的『微末心、手足情』精神很配合。」他指有關課程會以信仰價值作指引,再結合德育和生命教育等元素。他見平時頑劣的學生,穿上制服後,就變得自信、認真,「這是一份認同和肯定,如到方濟廚房服務的學生,本來從沒做家務,當天他們聽過簡單講解後,已掌握到怎樣服務,做得頭頭是道,得到很大的成就感。」學生可透過服務作自我學習,並在見聞中觸動心靈。 該校校訓「謙誠智慧」的拉丁原文為Ubi Humilitas.Ibi Sapientia,出自學校主保聖人聖文德(St. Bonaventure 1221-1274),意思是「那裡有謙誠,那裡有智慧」,以示聖文德秉承修會會祖聖方濟的精神,謙虛誠摯地在神前、人前求學和求道。根據學校的歷史記錄,上世紀五十年代,方濟會士張尊賢神父目睹貧民子弟失學者眾,遂設立平民識字班,其後擴展為「模範村天主教小學」。1966年遷校至慈雲山,易名「聖文德小學」。2000年,政府撥地予辦學團體在慈雲山所興建的全新校舍落成啟用,使原本的上、下午校分拆到兩所校舍推行全日制,新校為「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林校長自言透過服務學習有助發揚張神父的服務精神。目前該校有教無類,融合了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校方的卓著表現,獲教育局推崇為資源學校,讓其他學校借鑑。(敏)
kjy13a_20160515s
icon89
校園隨筆
2016.05.14
用心聆聽
二十五年教學生涯中,與學生交往無數,對我來說,孩子的每張面容、每項需要、每個故事,也是獨一無二的。 偉業是一名活潑好動的小男孩,他擁有一雙雪亮的眼睛,對世界充滿著好奇。他是家中獨子,極受父母和長輩的疼愛。有一次,我請他幫忙將一疊宗教作業放在地下的簿櫃內。他立即回答:「我甚麼也不懂!不要請我做,好嗎?」「偉業,工作很簡單,你一定可以完成。我請多一位同學陪同你吧!」久而久之,他便成為了宗教科的科長了。第二年,他憑著甜美的聲線被選為聖詠領唱團之團員。每天早會祈禱時,他便與其他團員一起領唱聖詠。有一天早上,正當我找領禱員時,剛巧碰見偉業。我邀請他幫忙,今次,他竟然一口答應。雖然,他第一次領禱確實有點緊張,總算表現不俗。隨後,偉業每天早上也自動自覺來找我,看看他可否有機會在禮儀上作出幫忙的地方。現在,偉業已成為一位領禱小天使。 另一位小天使庭欣,害羞怕事,對一切陌生的環境感到膽怯。眼睛無時無刻也流露著渴望鼓勵和機會。可惜,她從來不敢說出半句的要求和期望。在老師的安排下,她被選為聖詠領唱團的團員。每天早上,庭欣提前到校參與聖詠領唱團練習,從不間斷。每逢考試前夕,她便偕同團員以歌聲為同學打氣加油。 在老師的眼中,若我們多給予孩子學習機會,定展現他們的能力和進步。 《聖經》告訴我們:耶穌疼愛小孩子。「有人給耶穌領來一些小孩子,要他撫摸他們;門徒卻斥責他們。耶穌見了,就生了氣,對他們說:『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馬爾谷福音)10:13-14)老師從批改一疊又一疊學生簿冊開始,策劃及執行一項又一項繁瑣學校行政工作,找出了傳揚福音的路——就是以一顆真誠的心,聆聽孩子的心聲和需要,並利用不同形式學習活動,諸如組織聖詠領唱團、福傳先鋒、領禱大使等,帶領孩子走到耶穌的跟前。 老師,孩子需要你細心的關顧,感謝你!願與老師一起尋覓那遺失的羊,一起領他到羊棧裡去。 作者為寶血會培靈學校校長  
kjy03_20160508s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6.05.07
三隻小豬與大野狼的真實故事? 從繪本閱讀中提升孩子的智能
《三隻小豬》這個傳統童話有許多吸引孩子的元素,包括充滿押韻節奏與擬聲詞的語句,例如:「我要呼呼的吐氣,我要噗噗的吹氣,我要吹垮你的房子。」(I’ll huff and I’ll puff and I’ll blow your house in)有助於孩子記憶及朗讀。重覆三次的類似情節、聰明勤勞與愚笨懶惰的對比,讓孩子從預測及比較中獲得閱讀的信心。這個故事還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各自添加或改編了一些情節,適合一起介紹給孩子。例如:在James Marshall的《三隻小豬》(The Three Little Pigs)中,添加了豬小弟比大野狼先去摘蘋果,並智取他的情節,還有豬大哥與豬二哥都被大野狼吃了,而豬小弟把大野狼吃掉了的結局。在Susan Lowell的《三隻小野豬》(The Three Little Javelinas)中,主角成了在索諾拉沙漠的三隻野豬及土狼。結局是豬大哥與豬二哥最後逃到了豬小妹家,而被燙傷的大野狼逃走了,且每當想起這段往事時,總會對著月亮哀嚎。這兩種版本的文本與細節、圖畫與背景各不相同,適合與孩子討論這是否會影響他們的閱讀趣味及感覺?再腦力激盪,如果你或孩子想改編,會將情節或背景做哪些變更? 改編版中,有些則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於故事中反派與美好角色的印象,例如:Jon Scieszka 的《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The True Story of the 3 Little Pigs,中文版由三之三文化出版)。這本繪本的封面及封底被設計成像報紙,十年紀念版更多加了如同監獄柵欄的書衣。罪犯大野狼以當事人的立場及觀點敘述整件事的發生經過,企圖引起讀者的同理心,把自己「殺豬」及破壞財產的行為合理化,並將身分從一位掠食者轉換成無辜的受害者。與孩子共讀後,可以實際比較真實的動物與故事中的動物的概念,並調查他們名聲後面的事實,甚至進行一場大壞狼審判會。由孩子們扮演法官、提告的證人、辯護律師、陪審團,共同判決大野狼。 除了對照不同的版本外,也可以用《三隻小豬》向孩子們介紹科學的方法。首先找出問題的情境與孩子討論,然後建立假設,再發展測試它的實驗,最後分析結果。例如向孩子提出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封閉性問題:「三隻小豬的房子中,哪一間最堅固?是用甚麼材料做的?」接著再問開放性問題:「一間房子要用甚麼材料蓋,才能『堅固』到可以抵擋像是龍捲風或一隻壞野狼吹的強風?」或是:「有沒有方法可以將木頭房子蓋得和磚塊的一樣堅固?」整個問題與討論的過程需愉快開放,並提供正面的鼓勵。根據Dweck的「思維模式」研究,這樣可以讓孩子有信心面對及解決新的問題,而經過設計的提問,就像Vygotsky所說的,會為孩子提供學習的鷹架,讓他們以已知的知識為基礎,進一步有系統地探究、澄清、評量,建構出新的理解。 老師接下來可提供包括了小樹枝、硬紙板、膠帶與膠水的材料,讓孩子們分組用自己所選擇的材料去蓋一間房子,並將實驗做紀錄。當孩子知道成果將「對外公開」時,會有較強的動機去克服辛苦。我們需向孩子清楚說明他們將負責展示與介紹的規則及程序,然後邀請家長或其他班的孩子來參觀。在這種教與學的動態過程中,「錯誤」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老師與孩子都應該欣然接受,並將它視為一種學習,去調停許多錯誤與失策的結果。 當孩子們完成許多有關《三隻小豬》的活動後,老師可以視情況,再延伸出其他的活動,像是建議孩子注意有沒有其他的故事中有大野狼?如果孩子提出《小紅帽》中的大野狼,可以提供相關的版本,例如:重森千佳的《大野狼才要小心》(小魯文化),描述的是一隻喜歡看繪本,並將故事作為打獵守則,穿梭於《小紅帽》、《七隻小羊》、《三隻小豬》中的大野狼的故事。鼓勵孩子做比較及分析,探討大野狼間的異同處,並提出論點。運用繪本提升孩子的智能,需吸引孩子投入,並將故事與他們所關心的問題連結。當孩子在釐清想法及提出更多的問題時,需提供他們機會去解決問題,並證實他們是有能力與自信的學習者。    
kjy08_20160508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6.05.07
創作天地〔2016.05.08〕:文章
我最想感謝的人 這個人常常在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這個人是我的百科全書,這個人是一個幽默的開心果,這人是我最想感謝的人——媽媽。 我最想感謝媽媽,因為她辛苦地把我送到這個世界。媽媽是一位英文老師,每天的工作量很大,晚上回家後,她替我檢查功課,還要批改學生的測驗卷。雖然平日是由女傭照顧我的起居飲食,但是媽媽仍堅持即使她有多忙碌,都會陪我一起看書。 媽媽常常教導我很多人生道理,例如「失敗乃成功之母」,目的是想鼓勵我多嘗試做自己做不到的事。她還會講自己小時候發生的趣事,讓我能從中得到啟發。 我有一位善良又勤力的媽媽。希望我長大後,能跟媽媽一樣成為老師。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一定會努力地溫習,完成我的夢想,樂於助人,好好地報答媽媽。 鍾曉澄 聖嘉勒小學 五K   記一件錯事 「媽媽,我知錯了。」此刻,我淚流滿面。 放學後,我打電話給奶奶說:我要到媽媽的家玩。奶奶不斷提醒我要注意安全,我感到極不耐煩,便掛斷了線。 到了媽媽的家,我把書包放下,只聽到「砰」的一聲,媽媽的化妝品全打破了。她本來拿著午餐,眉開眼笑地說:「快吃東西吧!」可是,她仔細一看後,臉上的表情頓時變了,她憤怒地說:「這是怎麼回事?」我很焦急,「媽,我也不知道!」她怒氣沖沖地責罵我。我握緊拳頭,說:「怪不得爸爸常常愁眉苦臉,因為你不斷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只有爸爸辛辛苦苦地上班賺錢養家!」說完,我立即轉身,跑回奶奶的家。 我躲在房間裡哇哇大哭,因為這是媽媽第一次罵我。奶奶對我說:「你不能因為這麼小事向媽媽大發脾氣,因為可能這只是一場誤會呢!」後來,媽媽發現不是我的錯,而是她自己不小心把水瓶弄翻了,桌面太濕滑,化妝品才會滑下來。她既內疚,又擔心我。 晚上,我後悔了。我對媽媽說:「對不起,我知錯了!」她淚如雨下,說:「這是我不對!」她仔細地跟我解釋事情的經過,最後,我們和好了。 盧穎詩 福德學校 四A   媽媽的眼淚 世界上最需要珍惜的是眼淚,尤其是媽媽的眼淚。 有一天早上,媽媽沒有和平常一樣叫我起床。於是,我走進媽媽的房間。起初我以為媽媽還未睡醒,當我走近床邊時,我看到她汗流滿面。我觸摸媽媽的身體時,發覺她的皮膚熾熱,原來媽媽發燒了。我十分害怕,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通知爸爸,便立刻打電話給爸爸。 爸爸回來的時候,媽媽的身體已經沒有那麼高溫,我們也放心一點。接著,爸爸照顧媽媽,我便做家務。黃昏時,爸爸也累了,他在媽媽的床邊睡著了。我看看時鐘,已差不多是晚飯時間了。於是,我走進廚房,打開冰箱看看有沒有菜。啊!真是不幸中的大幸,我竟然找到食物。我便按媽媽曾經教我的煮食方法,準備晚餐。 半小時後,我把飯煮好了,但廚房有一點混亂。我想,我做的飯菜是十分美味的。突然,爸爸扶著生病的媽媽走出房間。我心想,他們一定是被我煮的美食和香氣吸引了。 吃飯時,我看到飯桌上有幾滴水,抬頭一看,原來那幾滴水是媽媽的眼淚。媽媽看見我抬起頭來,她說:「不要怕!我只想說『謝謝你』,因為你在我生病時不斷照顧我,現在還煮出這麼美味的飯菜,真的十分謝謝你!」媽媽說完後,我真的想上前擁抱她,但我想起媽媽仍是生病,我只好說一聲:「不用客氣!」 這一件事不斷在我的腦海盤旋,那天是媽媽第一次在我眼前流淚呢! 李泳孜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 五B   偉大的媽媽 在我身邊的人中,我最敬愛的人就是我的媽媽。 媽媽出生於小康之家,結婚前是一位出色的會計師。結婚後,她辭去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顧家庭。她每天無微不至地照顧家人的起居飲食。雖然家務堆積如山,但她性格樂觀開朗,從來沒有半點怨言。 有一次,媽媽帶我到郊外遊玩,淘氣的我在好奇心驅使下,拾起一塊小石頭扔向參天的大樹,卻激怒了蜂群,成千上萬的蜜蜂追趕著我。媽媽看見我身陷險境,她二不話說,脫下自己的外套遮蓋在我的身上,她卻被蜂群螫得全身紅腫一片,傷痕累累,我感到非常不安。 還有一次,我不幸患上流感,久久未能痊癒。媽媽每天不眠不休地照料我。翌日,我完全康復了,媽媽卻面容憔悴,她病倒了。 我感受到媽媽無私的愛。媽媽像暖和的太陽般照耀著我,使我健康地成長。 媽媽永遠都是我最敬愛的人,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我祝福她長命百歲,永遠都健健康康。我愛你——我的好媽媽。 侯詠妤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 六乙   到菜市場去 星期五那天,班主任陳老師和家長義工帶領3C班同學、3D同學一起到黃大仙中心的菜市場買東西。這次活動,連林老師也一起去呢。 一進入菜市場,我們便看見很多水果和豬肉的檔攤,還聽到很多人在嘈吵和叫賣。同時,我們還嗅到魚腥和豬肉的氣味,我們都感到非常新奇和高興。 來到花店後,我想買一枝美麗的花朵,於是便向店主說:「我想買一枝玫瑰花。」店主笑咪咪地回答說:「一枝玫瑰花,賣八元。」之後,我便掏出錢包,付了十元給店主,店主又找回了兩元給我。 那天,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我可以把那枝美麗的玫瑰花送給媽媽,多謝媽媽多年來一直那麼細心地照顧我啊! 司徒嘉俊 黃大仙天主教小學 三C   我的媽媽 我有一位愛我的媽媽,她出生在美麗的岩前村。她的個子不算高,頭髮烏黑,眼睛呈棕黑色。儘管她不是很美,她是非常愛我的好媽媽。 記得有一天,那是我三年級音樂科考試的日子。我忘記了帶牧童笛。正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校務員把我的牧童笛遞給我。原來是媽媽發現我沒有帶笛子,特地走到學校,請校務員把笛子轉交給我。我的心頓時感到暖暖的,被一股熱流籠罩。 還有一次放學的時候,我正準備回家,卻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我只好留在學校裡,等雨勢減弱再回家。過了一會兒,我瞧見媽媽撐著雨傘,朝我的方向走過來。我非常感謝媽媽來接我放學。 我覺得我是多麼的幸運,多麼的幸福,因為我有一位愛我的媽媽。 黃彥皓 聖方濟愛德小學 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