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161030s-a
icon59
香港故事
2016.10.29
夷平了的利園山
說起來許多港人不知道,東角與銅鑼灣原是兩個不同地域。東角東至渣甸街,南至禮頓道,北至軒尼詩道。而原來渣甸洋行頭號及二號大班的住宅位於東角以南的山頭,原稱東角山,範圍包括如今波斯富街以東,軒尼詩道及渣甸街以南,邊寧頓街以西,禮頓道以北的區域。填海前的銅鑼灣,禮頓道至銅鑼灣道是海邊。東角突出於維港,有人覺得銅鑼灣的海岸線形狀如一隻鵝,也把東角山叫做鵝頭山,呼應其西面的鵝頸澗。十九世紀初,該山丘連同其北面的東角屬渣甸洋行所有,被稱為渣甸山。直至1916年,這山的地權屆滿。1923年,香港商人利希慎購入該山丘,命名為利園山,本欲發展成鴉片煙廠,但1927年日內瓦會議議決禁售鴉片,便改建成利園遊樂場,集大戲、魔術、雜耍、酒家於一身,入場費只要三角錢。場內築起舞棚歌台,石山、水池,遍植花木, 還建起遊藝場、電影院和劇場,並把巨宅改建為餐廳酒樓。遊樂場每晚有電影、粵劇、魔術和國術表演,又有風槍打靶、飛鏢投擲和猜謎等有獎遊戲,每晚遊人駱驛不絕。兩年後,山下利舞臺建成,依據法國的歌劇院格局設計,有圓形的旋轉舞台。早期登台的多是粵劇紅伶,七十年代是外國巨星,港姐選舉等娛樂圈盛事也多在這兒舉辦。銅鑼灣高峰時有近十一間戲院,成了本港的消費中心。 利希慎購下東角山後,開始夷山,工程竟跨越了數十年。五十年代,利氏家族進一步將利園山剷平發展地產,開闢了多條道路,利園舊址後來亦築起利園酒店。直到興利中心於1981年落成,整個利園山才算夷平。但不足三十年,興利中心又被拆卸重建。2012年,原址建成希慎廣場。港人今日路經銅鑼灣此處最熱鬧的地段,大多完全想不到這裡當日竟然是一座山頭,也難以想像,這鬧市曾經有這段橫跨多年的開發歷史。
kjy11b_20160410s
藝文知趣
2016.04.09
【生活雜錦】跟小思老師「路上談」
從雜誌看到周教授新撰的一篇短文,內容憶述讀書時期與小思老師在往課堂路上的談話,表示印象歷久難忘。是的,跟小思老師「路上談」是難忘的經驗。 我跟小思老師第一次談話,是在往高山劇場的路上。那是我第一次到高山劇場看戲,因為預留的時間不太充裕,所以一路上心情忐忑;那知,在車上遇見小思老師,心情立刻安穩下來:小思老師是劇場常客,能跟她遇上,絕不會迷路!沿路上,老師跟我輕鬆談話,有關她的近況及研究工作等等, 無所不談,加上她純厚的聲線及親切的態度,使原來孤單沉悶的路途,變得愉快。當我們步入劇場大門時,老師還不忘向我介紹劇場的新設計,又建議我在中場休息時到庭院走走,或到專門店去看看各種粵劇物品。那時,我心裡想,小思老師真是「老師」的典範:對後輩愛護提攜,每每希望透過導引,讓大家擴濶視野,開拓新途。或許就是這緣故,老師不僅是本地傑出的作家,更是一位備受許多後學極為尊敬的長輩。 其實,當我就讀初中的時候,已經拜閱小思老師的文學作品。從她的著作《路上談》,我認識老師幽默的性格,例如:在〈這榨人腦汁的季節〉裡,她形容那些為準備考試而努力的學生,是「一根瘦得可憐的竹枝,在第二十六次進入電榨汁機又再抽出來的模樣」;雖然筆下描述的模樣怪可憐的,卻充分顯示老師對學生的憐惜。至於老師的教學生活,在《承教小記》就有這樣的記述:「(我)在堂上激動地全神地說著近百年來的史實,偶然靜下來,見座位上幾張惘然的臉孔,或一兩點淚光,心裡便禁不住酸痛」。文中展現的片段叫人感動,只是, 何以老師對教學如此熱誠?若翻閱《縴夫的腳步》,老師曾以縴夫自勉,指出「縴夫就是指那些運用自己的身體能力,全力把載重的船逆流而上拉到目的地的人」,而尤為人敬服的,是老師認為「他們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在歷史中,他們未必會留下名字⋯⋯ 但他們依舊賣力從事這行業」。 朋友們,你可有興趣了解更多小思老師的教學生活,或跟學生「路上談」的內容? 請到圖書館翻看翻看她的散文集吧,在《路上談》的「序」文,老師更會親自告知為何她喜歡跟學生「路上談」呢。  
kjy04b-20131103
icon59
香港故事
2013.11.03
沒有孫中山足跡的紀念館
 從中環天主教總堂出來,沿堅道往西走,不遠便是衛城道口,老遠便看到一座挺有氣派的紅磚房子,門楣上用金字刻著「甘棠第」。按較古老的習慣, 中文常把達官貴人的府邸稱為「第」, 「甘棠第」便是香港富商何東的胞弟何甘棠的住宅。何家兄弟是中英混血兒, 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華人。何東最初在海關做事,後來轉到怡和洋行做翻譯文員,很快獲得擢升,後來他開始投資地產、電車、電燈和海運等行業成為巨富,何家也成了香港富豪家族之首。 甘棠第建於1914年,明年便有百歲,屬於英皇愛德華時代的建築風格,和如今尚存的上環街市、舊病理檢驗所和半島酒店的格調差不多。其特色是不尚花巧,結構精緻古雅,氣派十足。這房子共三層,一樓和二樓的弧形陽台由希臘式巨柱承托,正門進去是大廳,因為主人愛聽粵劇,另一端是個大舞台。此宅內部裝修瑰麗,木樓梯精雕細琢,還配有精巧的彩色玻璃窗戶;雖有百年歷史,但室內陳設、柚木大門、玄關間隔等仍保持得很好。 何甘棠在1950年辭世,此屋也轉手他人。1960年為摩門教會購入,成為他們的聚會所及教育文化中心,後來還做了亞洲區的總部。2003年,他們去信政府申請清拆甘棠第,在原址蓋新廈,被中西區區議員及居民全力反對而擱置。次年,港府收購此屋,重新修葺,改建為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和何氏兄弟都畢業於中央書院(即如今的皇仁書院),孫與何甘棠還是同屆同學。而何東曾襄助孫中山的革命活動,1923 年孫中山到港大演說,就是何東陪同的。沒有資料顯示孫中山曾涉足甘棠第,但孫中山早年求學香港,後來把香港當作辛亥革命的重要基地,活動範圍主要在中西區。當局把幾個重要遺址串連而成的孫中山史跡徑,甘棠第恰巧就在路徑中,闢為紀念館,確是個理想的展覽中心。    
kjy04b-20130310
icon50png
童年@香港
2013.03.10
戲棚裡外
一年裡頭,大澳會上演好幾台神功戲(以廣東大戲,即粵劇為主), 其中,以天后寶誕最為盛大。雖然, 露天戲棚搭建在天后廟旁,但座位數目之多、戲班陣容之盛,可謂無與匹敵。今天,不少學校都開設有粵劇班等課外活動,你可有興趣學習「咚咚撐咚咚撐」?小時候的我,對劇目如《鳳閣恩仇未了情》、《燕歸人未歸》、《龍鳳爭掛帥》,雖說聽得似懂非懂,但最讓我雀躍的,並不是台上小生花旦的唱造與英姿,而是戲棚裡外叫賣的小吃。 那些年,無論是成人和孩子,大澳居民最大的娛樂是聽收音機的廣播。所不同者,成人聽的是民間故事和戲曲,偶而喜歡賭博的,會聽澳門綠邨電台週六的「跑狗」(類近賽馬的賭博)。像我這樣的小孩,綠邨電台中午的《泰山》,還有專門在晚上廣播的「鬼故」最是吸引。因此,只要有神功戲上演,大澳可算熱鬧哩! 吃過晚飯,家裡人特別提早梳洗,穿上體面的衣服,然後漫步往戲棚去。一般而言,每家每戶只買一張戲票。因此, 走進戲棚, 媽就把我抱在膝上, 而哥就只有「企位」, 但不一會,他便隨同伴玩遊戲去了,對戲台上的悲歡離合一點興趣都沒有。爸呢?先到戲棚逛一圈,然後跟朋友去喝酒,吃花生米。到戲終與酒散後, 大家各自帶著一年裡頭難得的歡樂心情回家,再等待第二天晚上的「好戲上演」。 鑼鼓初響時,我總會安安份份地坐在媽的大腿上,可到了第一幕終, 我便在小販的叫賣聲中「活躍」起來。「椰子夾酸薑」……「椰子夾酸薑」… … 是老爺爺沙啞而熟悉的聲音。我在媽的大腿上搖了搖,她便掏出零錢,讓我去買第一道小吃。小吃買回來, 我又安穩地坐在媽的大腿上,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著椰子,至於酸薑呢?媽總為我把它消滅掉!等到再換佈景的時候,我又會得到媽媽的賞錢,買來「椰子雪條」,一種呈圓柱狀帶椰絲小粒的冰棒。當椰子條、椰子雪條、瓜子和乾果都吃過了,我也睏極了。朦朧中, 媽輕輕搖動紙扇,以夏夜中最沁人的一道清涼,讓我安穩地在她的懷裡走進甜美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