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a_20191117s
icon59
香港故事
2019.11.15
「踎街」和 「瞓街」
老一輩港人都記得,已故粵劇紅伶新馬師曾有這麼一句曲詞:「折墮今世要踎街」。粵語「折墮」即「報應」,「踎」即「蹲」,還有個意思是「混日子」,如「你最近喺邊度踎? 」意即「你最近在哪裡混」,於是便有「踎躉」的說法:「躉」即碼頭縛船纜的短樁,搬運工人若蹲在其上,即在等工開,亦即失業。這也引伸出另一個詞叫「兜踎」:不妨設想,有人「踎」在街頭,前面放著個「兜」,狀如乞食,形容生活坎坷豈不傳神?  在香港,有瓦遮頭從來都不容易,如今每晚仍有逾千人睡在天橋、街道、公廁、麥記、貨車甚至機場。1999年金融風暴後,許多人失業,成為負資產,被迫露宿街頭,尖沙咀文化中心門外曾是露宿者聚居地。這些年本港經濟早已復甦,奇怪的是,露宿問題反而更加嚴重,樓價暴升,劏房又再流行。當租住籠屋也月租數千元時,貧者難免流落街頭, 且這隊伍更愈來愈年輕化。有些露宿者甚至直言:「住劏房仲差過瞓街」。於是「踎街」和「瞓街」未必是「折墮」,未必因露宿者本人不爭氣, 而是嚴重的社會問題。 六十年代時,市區唐樓常劏成板間房出租,比現在的劏房環境更差,許多人連這也負擔不起,住寮屋,碰上火災風災,隨時會流離失所,那時「踎街」或「瞓街」是等閒事。那年頭街坊大都很包容,警察亦愛理不理。露宿者也許彼此都「兜踎」慣了,居然也自得其樂,可見人的彈性很強,港人也慣於在困難中掙扎求全。但,一個號稱富裕和健全的社會,該讓這一切發生嗎?  
kjy01_20190113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01.11
聖羅撒學校 跨科學習 帶領高小學生 認識中國傳統
(本報專題)當學生身處於二千多年歷史的建築群中,猶如置身古代去體驗前人的生活。聖羅撒學校逾一百位小六學生於剛過去的十一月二十一至二十五日到西安考察,作跨科學習,認識當地文化與歷史,並參與領袖訓練活動,返港後在校園舉辦展覽,並當小領袖分享見聞。 在這次西安之旅中,學生前往兵馬俑複製工廠、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秦皇陵、西安博物館、小雁塔、大雁塔廣場、鐘鼓樓廣場等地方,他們返港後整理所學,分為中文組、英文組、數學組以及視覺藝術組別,以展覽帶出西安旅遊景點與文化色彩,並於十二月中開放給學生及家長參觀。 製作三百多件兵馬俑 學校內重現歷史場景 在這次展覽中最突出的,莫過於全級學生共同製作近三百二十個兵馬俑,並由視覺藝術組合製兵馬俑坑於校內展出,務求讓參觀者如同置身於兵馬俑博物館之中,讓同學欣賞文物的壯觀面貌。 視藝組學生黃靖茹表示,為求迫真,兵馬俑坑後排設置復修區, 展示於運送回港期間遭破損的兵俑,「有如仿製在兵馬俑博物館中所見的面貌」。 該組另一學生陳希琳於展覽期間向來賓介紹馬俑製作過程:先以鐵線造成馬形肢架,再用報紙球包裹塑造成肌肉,以膠紙穩固馬的軀幹,再用黏土及泥塑工具造成四肢與五官部位;兵俑則於西安的兵馬俑複製工場製作,以泥土及兵模製成。希琳說,每位同學均製作兩兵一馬,共三百多隻兵馬俑梅花間竹排列。 學習成為小領袖 親歷其境認識歷史 該校舉辦的西安之旅展覽中,中文組以展板記錄五天的行程, 並以平板電腦展示網誌,向來賓分享學生見聞。中文組的陳貝翹同學形容,西安的遊歷令她感嘆於文化遺產的偉大,「尤其是看到秦陵兵馬俑的世界八大奇觀,同學目睹也嘆為觀止」。她表示親身到西安認識二千年前秦國的歷史與文物,加深認識中國歷史,「親身體驗好比單單看書本,印象更深刻」。 英文組的吳芊慧與同學製作英文版的西安旅遊小冊子,把景點介紹翻譯成英語,於展覽期間教導同學讀音。芊慧表示在網上搜尋資料時須加以查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便向老師請教,「現場景緻壯觀,令我想再了解多一點」。她說,當走進華清池,認識唐代唐玄宗和楊貴妃使用過的溫泉遺跡時,場面令她難忘。 數學組的學生陳立鍶與另外二十多位同學介紹西安的氣候變化,立鍶說:「西安氣候很冷,日間只有三度,晚間跌至負七度。」另一組員陳卓嘉同學運用數學科的列表與複合棒形圖,對照香港氣候,顯示西安冬季的寒冷氣溫。 該校課外活動主任曾少萍老師指出,周年計劃以「培養學生領袖素質」為學習方向,故此整個旅程也著重領袖培訓,要求學生展示經驗。而西安的地理環境能幫助學生加深認識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她指高小學生以跨學科學習培養學生共通能力,配合跨學科學習,讓學生走出課室認識歷史文化,「學生需要多嘗試和表達, 才能應用所學」。 兵馬俑 西安的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坑發現於一九七四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陵內陪葬的三個兵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總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坑內放置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七千餘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資料取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小五級學習粵劇藝術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另一方面,聖羅撒學校小五級的跨科學習透過認識粵劇的中國傳統戲曲,融入中文科、音樂科、視覺藝術科等課程。學生認識粵劇的歷史;創作劇本;學習唱、做、念、打的基本表演方式;製作粵劇髮飾;創作白欖等。 該校參與「傳承『動』起來:香港小學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獲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協助該校教師策劃活動,四班共一百一十三位小五生於一月二十六日校慶日演出《穆桂英》、《竇娥冤》、《孫悟空借扇》及《花木蘭》。 負責老師吳美賢副校長表示,粵劇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生能藉此認識整個粵劇製作過程,喚起學習興趣,同時傳承這中國的文化藝術。她又說,學生學習以沙的、鑼、鼓等作為配樂,並學習白欖創作,能加強藝術與音樂培育。 有份飾演穆桂英的學生張曉暄介紹花旦必用的頭飾「片子石」以及製作技巧,「共有七塊放左前額的頭髮上,用上金線抽出棉線,再插入鐵線造出花奔圖案」。她喜歡簡約花卉,在學習製作片子石時她揀選荷花,代表純潔。白欖創作方面,她說須配合三字句、五字句及七字句,並要求押韻,她會在網上搜尋相關句子作參考靈感,創作時配合故事內容,難度高但學習過程甚為有趣。 負責《竇娥冤》劇本寫作及旁白的鄧凱蕎說,同學的演出令她很滿意,創作過程甚有滿足感。凱蕎說,校方安排學生到油麻地戲院看粵劇,令她對粵劇有新的看法,「過去認為粵劇只適合長者觀賞,不適合兒童,不過花旦化妝後很漂亮,吸引我去繼續認識」。(高)  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全港共有四百八十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粵劇、涼茶、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古琴藝術(斲琴技藝)、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的二十個項目,已被列入更高門檻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十個本地項目。(資料取自:康文署) 
kjy01_20161127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11.26
「非遺樂在夏令時」同樂日
(本報專題)香港是一個多元城市,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居住。在這裡,無論你或我如何擦身而過,還是有緣相遇,總會絲絲扣人,為的可能是國家大事,又或是微不足道的東西,甚至是一杯奶茶,一個茶粿,也能引起大家共鳴,回憶香港人共同擁有的經歷。 早前,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於荃灣三棟屋博物館,舉行「非遺樂在夏令時」同樂日,透過多元化教育和推廣活動,提高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的認識,包括粵劇、製作茶粿、學習潮州話等攤位遊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鄒興華對本報說,希望透過親身體驗本地傳統文化與表演藝術,讓更多人認識非遺。由兒童擔當「小小非遺大使」,為觀眾介紹館內資料,同時亦增添活力氣氛。鄒館長補充:「近數年,市民也開始關注非遺,因此中心設有資料室,提供書籍、調查報告予大眾參考。」 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了解,不同的非遺項目吧!  客家舞麒麟  客家人視麒麟為瑞獸,是吉祥的象徵,把不潔之物驅走,以求風調雨順。當日也以舞麒麟來慶祝開幕,表演者隨鑼鼓音樂節拍,舞動麒麟頭及麒麟身,演繹麒麟的動作。 粵 劇 粵劇是以粵語表演,表演者以粵劇唱腔、造手功架,配合器樂、粵劇戲服、妝容、道具及舞台場景等演出,劇目多取材自民間傳奇、歷史或神話故事等等。當日也歡迎一家大細親身試穿粵劇造型的服飾,有家長表示,仔仔平時紮紮跳,當化裝時,立即定了下來。 手托木偶粵劇 廣東手托木偶是最古老木偶表演之一。師傅帶領參觀者往後台參觀環境,台下前方用布或木板擋著,台的高度可容許工作人員走動,方便表演者為木偶做出不同動作;木偶要高於肩,提高手,體力消耗也不少。表演者把木偶演繹栩栩如生, 動作細膩,再配合各種樂器和唱腔演出,有如真人在台上表演 。 (相片由舉辦單位提供)  飛機欖 飛機欖是食物一種,生津止咳,下火除痰。售賣者為吸引顧客,在街上沿途叫賣,以歌唱形式吸引顧客;亦從地面準確地掟出飛機欖到顧客身處樓層,顧客亦將錢從樓上拋下到售賣者手中,作為一種表演形式。大會也派發飛機欖給大眾, 雖然以「派」代替「拋」,但大人小朋友也爭著嘗一嘗。 港式奶茶製作技藝 港式奶茶亦稱為「絲襪奶茶」,製法是將數款茶葉置於布袋漏勺中,倒入熱水,再將茶沖入另一茶壺,重複此步驟數次;再把淡奶倒進熱茶中,便成為香港人喜愛飲品之一。奶茶師傅莫佩玲一倒、一注、一拉,有著心中節奏,她說當見到白奶由杯底浮上茶面,便停止再注奶,這是經驗;味道應帶清、淳、香、濃、澀及滑。每當莫師傅拉茶倒奶,觀眾目瞪口呆,當品嘗過後,便是讚賞。 茶粿製作技藝 茶粿是由糯米粉和餡料製成的食品, 為新界鄉村小食,亦是祭祀的供品。茶粿製作師傅也邀請兒童嘗試製作。從每一步驟、分量、手勢、力度也有指導;完成後,兒童更可把茶粿帶返家中蒸煮,然後享用。 潮州話 十九世紀中葉已有潮州商人在香港從事貿易生意。今日年青的一代,能精通潮州話的卻不甚多。活動當日,可學習以潮州話說出日用品及食物的詞語, 例如茶、豬油、雞蛋、鑊等。  盂蘭勝會 盂蘭勝會於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舉辦,有謝天地神、祭祖、燒紙錢、派平安米、表演神功戲等儀式活動。相傳目連為了救母,用盂蘭盆盛百味五果,給眾僧來行善,作為化解母親生前的罪過。以教育大眾孝敬父母,善待親人。活動也以「盂蘭盆供」為主題,把物品堆疊上去,愈多愈高便勝;寓意將更多的福報給父母。  雖然未必每一個香港人也體驗以上活動,但書籍、電影也曾有紀錄;為何保存、如何保存,部份香港人視為維繫本土文化方法之一,將知識承傳下去。有如奶茶師傅莫佩玲說:「港式奶茶是一杯飲料,微不足道;但對香港人而言, 有香港人,才有港式奶茶。」猶如基督使人類在不同文化中領受祂偉大的愛,亦不致推倒當地原有的文化背景;因為在天主眼中,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也是獨有的,同樣也值得欣賞和保護。(馮) 根 據 聯 合 國 教 育 、 科 學 及 文 化 組 織 的 《 保 護 非 物 質 文 化 遺 產 公 約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1.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 表演藝術。 3.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 傳統手工藝。 動動腦 尋尋根 從下列項目中,你們知道哪些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請選出來。  •粵語 •謎語 •鴛鴦製作技藝 •宗族口述傳說•茶樓點心製作技藝 •大王爺誕 •哭嫁歌 •月餅製作技藝 •貼揮春 •白鶴派拳術 •稻米種植技藝 •傳統曆法 •天公玉皇大帝誕 •文昌誕 •戲棚搭建技藝 •舞火龍 •盆菜•花牌紮作技藝  (答案:以上項目皆是。)  除以上介紹之外, 現共有四百八十個非遺項目,其中以「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的非遺項目──主保瞻禮(西貢鹽田梓聖若瑟小堂)也列入當中。鹽田梓是充滿天主教特色的客家村落,傳教士成功對客家人探訪及傳教,而客家人有著自己本土文化特色,而認識天主。每年五月的首主日,村民會返回島上的天主堂,參與主保瞻禮感恩祭及慶祝活動。
kjy07a_20161127s
icon59
香港故事
2016.11.26
「月園」的前世今生
進入二十世紀,北角開始發展。1919年,香港電燈公司關閉了灣仔發電廠,在北角現時城市花園西側一帶,興建全新的廠房。之後,福建富商郭春秧計劃在現時春秧街及糖水道一帶興建糖廠,因省港大罷工計劃告吹,原有用地改建住宅,北角逐漸興旺。二戰完結時,香港人口只有50萬,不久上升到220萬,北角(包括鰂魚涌)也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當時郭春秧剛過世,遺產由郭雙鰲等幾位兒子繼承,他們一改郭春秧的保守作風, 在英皇道建成月園。那是一個集主題公園、戲院及夜總會於一身的娛樂綜合體,自稱「遠東空前偉大之遊戲園夜總會」,佔地187,000方尺,耗資港幣600多萬,建築期6 個月,頭三月每天僱用1,000名建築工人(最後三月每天2,000名),營運時需要350至400位職員。月園的設施有旋轉木馬、 活龍車、 過山車、 航空機,還有兒童樂園,內有小型火車、汽車、電船及飛機。動物園裡展出鼠、豬、狗及猴子,有猴子腳踏車表演。此外還有冰室、游泳池、川菜館、供粵劇表演的戲院和放映西片的電影院,還有舞廳。入場費港幣一元,每項機動遊戲收費港幣五毫。那時香港遊樂場不多, 此地成了不少家庭的假日好去處,常勾起老一輩港人的美麗回憶。 月園起初生意不俗,至1952年因虧蝕負債被法庭勒令停業,同年11月售予地產商李世華,改名「大世界遊樂場」,但業務持續收縮,終於在1954年7月結業,結業前的最後一個月免費入場。原址先改建成住宅樓宇出售。其中十多座於後來的北角道,三十多座在渣華道,還在新建成的月園街上興建了樓高五層的大廈。遊樂場最後成了住宅區,在香港也司空見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