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51122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1.21
快樂孩子才有快樂的將來 —專訪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陳國齡醫生
(本報專題)每天清晨,帶著睡眼的孩子背起笨重的書包,踏出家門,展開新的一天。睡眠,有多重要?每天要睡多久才算足夠?既要應付沉重的功課,孩子還有時間玩樂、運動、跟父母聊天、休息放鬆⋯⋯嗎?「孩子在十歲前,至十一、二歲,學習在有規律的生活中成長。家長要訂立可行的時間表,並與子女共同執行時間表的安排。時間表的基本元素包括起居飲食、休息、運動、學習、發展朋輩圈子、擁有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透過鼓勵、獎賞、懲罰,讓孩子知道執行生活時間表是重要的。」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顧問醫生陳國齡表示生活時間表反映有規律的生活節奏,幫助孩子養成生活的規律,更重要的是時間表的安排鬆緊彈性為孩子締造有質素的生活,每天最少二十分鐘的親子時間更是不可或缺。「家長須聆聽子女開心與不開心的分享;開心時要分享,孩子不開心時更要細心聆聽,給孩子疏理情緒。讓孩子在父母身上獲取能量,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及能力。」 跨專業協作  社會福利署瑪麗醫院醫務社會服務部聯同醫院管理局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香港小童群益會、香港明愛、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及綠腳丫親子讀書會,組成跨界別協作的合作團隊,本學年推出「家校齊減壓——提昇家長及學童的精神健康計劃」,以港島中西南及離島區小學的教職員、學生及家長作為主要的服務對象,透過一系列體驗式的活動及工作坊,訂立及推動「快樂孩子約章」計劃,促進家庭與學校重新思考兒童的基本需要,並建立一套合適的教養觀。身兼團隊成員之一的陳國齡醫生引述「快樂孩子約章」的十項重點,當中的首要項目提出良好的夫婦關係是快樂家庭的穩健根基;如父母關係緊張,子女亦容易感受到家庭的緊張氣氛。 陳醫生早前出席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與香港公共圖書館合辦的「育醫造才:探索醫學世界系列2015」公開講座,介紹常見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1970年開始,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關注兒童腦神經精神疾病,目前為十八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全面的精神科服務,組成跨專業的治療團隊,成員包括精神科醫生及護士、臨床心理學家、醫務社會工作者、職業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等。擔任該精神科主管的陳醫生表示十二歲以下的兒童,身體和心智都處於發育階段,因而這階段的兒童個案數字佔多數。「轉介個案中,十二歲以下的兒童多患有先天的兒童期腦發展障礙,常見的病癥有自閉症、過度活躍症、感知肌動障礙、情緒行為問題等。一些精神病癥狀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出現,例如青少年焦慮症,情緒病,偶發的重症精神病癥狀如思覺失調、躁狂抑鬱症、身心症等。」 先天的腦發展遲緩在孩童的發育期出現的癥狀,通常透過衛生署母嬰健康院初步評估、兒童評估中心等作跟進後轉介。陳醫生表示先天腦發展遲緩的病癥會隨著兒童的腦部發育及獲得適當治療而有改善。 天倫樂共創 除了先天因素,陳醫生表示小朋友不能自主改變環境,環境因素是形成小朋友情緒及行為問題的來源,「環境因素包括外在的壓力、父母的管教方式等,引致影響小朋友的情緒和行為問題。」當家長發覺子女在行為及情緒表現有偏差,甚至懷疑子女患精神問題時,陳醫生建議家長可從四方面觀察及考慮:「家長可觀察子女與同年齡的朋輩相比的差異有多大;觀察子女的差異情況有否延續的傾向,例如以三至六個月為限;情況有否令照顧者或周邊的人(例如老師)很擔憂;情況對日常起居生活的影響程度。」如各方面的癥狀均存在及持續, 她建議家長應與學校商量或攜子女求醫診治。 一直積極推動公眾教育的陳醫生列舉生活事例,指出家長管教的方式、親子關係等,均是構成影響孩子情緒和行為問題的重要因素。「低小年級的學生較依附父母,高小學生也需要每星期有一天的家庭日。小朋友的課業是否太多?他們有沒有機會舒緩情緒?每星期有多少家庭共聚時間等,這些是環境因素。」 陳醫生指出有些青少年在兒童階段不懂得管理情緒,到青少年時期會造出傷害自己的行為。她表示兒童的情緒和行為問題大部份不是嚴重的精神病,家長宜注意與子女相處的技巧,「小朋友要學習有規律的生活方式,這樣他們在其他方面亦會有滿足感。」運動、遊戲、體驗大自然、閒暇放鬆,讓子女在親密的夫婦關係和家庭生活中,享受成長的快樂。一本感動人心的書也能夠為親子創造難忘的溫馨時刻。一些父母以電子產品回應子女渴望與父母有親密接觸的訴求,陳醫生亦提醒家長注意電子產品對幼童的傷害:「家長千萬不要給兩歲前的孩子『玩手機』。熒幕色彩刺激感官, 最能吸引孩子沉溺上癮,然而那不是真實生活的世界 。」(睿)     「快樂孩子約章 」 快樂父母才有快樂孩子,快樂孩子才有快樂將來 父母關係:「快樂孩子常歡笑,父母關係是首要」 休息放鬆:「善待自己不能少,休息鬆弛好重要」 調節期望:「孩子能力要了解,期望過高會谷壞」 無拘無束:「無拘無束一個鐘,孩子快樂在其中」 閒暇活動:「閒暇活動樂趣多,大人細路笑呵呵」 擁抱自然:「功課學業暫放開,擁抱自然活教材」 傾計互動:「日日傾計廿分鐘,親子互動又輕鬆」 每日運動:「每日運動半個鐘,讀書溫習變輕鬆」 充足睡眠:「每日睡足十個鐘,身心健康兼集中」  
kjy02_2015052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5.23
對神明盡責任 對別人要幫助 九龍第十三旅 公教童軍
  走進九龍第十三旅的童軍屋,除了不同的裝備,例如營幕、煤氣罐等,抬頭一看,近屋頂處掛著十字架和宗座遐福, 屋內牆身亦貼有不少聖經金句和昔日童軍活動的相片。九龍第十三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公教旅團,多年來培育青年。即將慶祝八十周年旅慶,全旅上下均非常雀躍。 (本報專題)九龍第十三旅公教童軍旅團成立於一九三五年,由聖德肋撒堂主辦,是堂區善會之一,現由該堂助理司鐸溫國光神父擔任神師,共有深資空童軍團、深資童軍團、童軍團及幼童軍團四個支部。旅團以聖堂旁的童軍屋為旅總部,童軍團及幼童軍團除每月首主日,每個主日於童軍屋舉行集會;每月第二主日,各團員均會在集會前一同參與彌撒。 學習紀律 實踐愛德 成立之初,該旅由數位外籍教友領導各項童軍活動。戰事爆發,本港童軍活動全部陷於停頓;戰後初期,該旅分散於各地的成員陸續回港,旅團的活動得以逐漸恢復,並慢慢發展,培育成員參與不同的青年活動、社會服務、救災施賑、領袖訓練等工作。該團招收的成員並不止於青年教友,亦積極招收非教友青年,使他們參與童軍活動之餘,亦可認識天主教信仰,作為福傳的媒介。 童軍團成員葉柏伶和幼童軍團成員羅正騫均是天主教徒。柏伶自幼童軍起參與童軍活動,現為燕子小隊的隊長。正騫兩年多前參加幼童軍團,是綠隊的副隊長。柏伶常到聖德肋撒堂參與彌撒,因為經常經過童軍屋,當時就讀小五的她便向媽媽提出參加童軍活動。「因為我很喜歡參與戶外活動,所以對童軍頗有興趣,媽媽亦認為我能從中學會獨立, 於是便參加了九龍第十三旅。」 五年多的童軍生活中,柏伶特別難忘去年參與第三十四屆蘇格蘭國際小隊露營。「二十一天的交流中,我體會到蘇格蘭當地與香港不同的童軍生活,參與競技、營火會,甚至在主日一起讚美天主。」身為公教童軍,她認為童軍生活能推動信仰,「童軍的誓詞包含『對神明,對國家,盡責任』的幅度,身為童軍我們服從指令,身為教友亦應遵守天主十誡。」  在聖德肋撒堂領洗的正騫希望擴闊生活圈子,所以參加童軍。學習不同的童軍技能,例如繩結、先鋒工程等,正騫都認為很有用處,「我也從童軍生活中學會幫助和照顧別人。」他亦難忘去年參加童軍歌唱比賽,「雖然沒有得獎,但大家一起努力練習,一起唱營火歌,我覺得很開心。」 全人發展 推動福傳 童軍團趙建強團長早於三十多年前已加入九龍第十三旅,雖然他並非教友,仍對年青時以童軍身份參與的宗教活動有深刻印象。「昔日在堂區內,我們會協助管理停車場,又會幫忙在聖枝主日派發聖枝,也會參與每年的花地瑪聖母出巡。」他表示旅團昔日的教友成員較多,現時雖然教友成員的數目大減,每月第二主日集會前參與彌撒的傳統仍保留至今。 趙建強期望陪伴團員一同成長,「我像大哥哥般,和他們一起玩、一起做,希望培育他們成為良好公民。」另外受訪的幼童軍團團長曾偉成及深資童軍團長曾仲康均指,身為領袖,除了訓練成員的技能外,更重要是以身作則,讓他們學習待人處事,善盡本份。 該旅長岑順潮解釋,領袖灌以德、智、體、群、美、宗教,協助團員成長發展,並進行福傳,讓青年發展個人潛能,達至全人發展。迎接八十周年旅慶,他感謝旅團各級成員延續旅團的發展和教區司鐸的包容、鼓勵和支持,「童軍運動是團隊事工,缺一不可。」他亦期盼在天主聖神的引領和堂區主保聖女小德蘭的轉禱下,拓展旅務,發展福傳。 九龍第十三旅神師溫國光神父補充,童軍活動認同成員有信仰、注重紀律和服從,並鼓勵成員「日行一善」,實踐愛德,與天主教信仰相符。他指旅團與堂區關係密切,堂區會邀請團員參加堂區的青年活動, 慶祝大瞻禮如主保瞻禮時,亦會由童軍列隊歡迎主禮。 身為神師,溫神父每週會與團員分享天主教信仰,亦期望每月一次的彌撒能推動福傳。「藉著彌撒,非教友團員有機會接觸信仰;教友成員亦應實踐信仰,為天主作證。」旅團邁向八十周年,他祝願團員在渡服從紀律的生活中,培育善良、友愛的心,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澄) 
kjy02_2014031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4.03.16
「閱」樂童心 實踐信仰 安徒生會黃美坤黃芓程結伴同行
脫下鞋子,踏進安徒生會位於竹園的童話夢工場。書架上,逾千本的圖書像是一把又一把形狀各異的鑰匙,等著孩子們拿起它,去開啟閱讀的寶庫。童話夢工場除了是閱讀的小天地。也是安徒生會總幹事黃美坤和服務督導黃芓程的其中一個重要工作基地。兩位天主教徒在工作崗位中相遇,並肩服務孩童,見證基督信仰。    (本報專訪)安徒生會是香港註冊慈善團體,以丹麥著名童話故事家命名,服務不分種族、國界和宗教,旨在透過講故事和提供相關的資源及培訓,服務基層與弱勢家庭及兒童,培養創意,潤澤孩子心靈,促進親子關係。 困難中 信靠天主 放在總幹事黃美坤辦公室裡的,是她2008 年與小朋友的合照。黃美坤在安徒生會工作接近十年,她拿起玻璃相架道,「我最大的快樂就是看到孩子成長。」平日,她主要負責行政工作、構思服務計劃,亦會接觸服務對象和合作團體代表等。 加入安徒生會工作和領洗入教,黃美坤認為種子早於多年前埋在心中,慢慢發芽。「小時候就讀天主教學校,學校會安排我們參加堂區活動,因此我很多的週末都是在堂區渡過,帶領小朋友活動。」 她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次到東涌沙螺灣為幼稚園舉行嘉年華會。當時的沙螺灣甚為偏遠, 缺乏物資和社區資源。「我想,我是在社會服務的潛移默化下決定投身社會工作,而堂區活動也在我心中撒下信仰的種子。其後,我於2000年領洗,成為教友。」 工作豈會一帆風順,而在困難中,黃美坤更感覺到天主的引領。「開展新項目、翻新服務中心、籌措資金等都曾遇到困難,感覺前面有很多石頭擋路」,她續道,「但事情總會有轉機,總會有人適時伸出援手;天主關了一扇門,祂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她期望在工作中實踐教友使命,「安徒生會昔日服務難民營裡的孩子,時至今天,亦服務基層家庭和離島區不同國籍的孩子, 希望透過閱讀,他們可以看到世界和心靈的美。」 服務裡 啟發孩子 服務督導黃芓程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兒童和家長,包括講故事、家長工作坊等,她也會到不同的學校、圖書館和商業機構主持活動,「希望能幫助家長明白小朋友,也期望培育小朋友的品格和欣賞美的能力。」 在公教家庭成長、接受嬰兒領洗,黃芓程從小便投入信仰生活,「即使到國外升學,爸媽也盡量安排我入讀天主教學校,我感覺信仰從不曾離開我。」加入安徒生會前,她的工作主要是青年培育,「漸漸體會到青少年問題的成因可追溯到他們的童年,因而加入兒童服務工作。」 七年的工作中,黃芓程特別難忘一群參加活動的聽障小朋友。「起初我也有猶豫,他們怎樣聽故事?然而,在手語老師和家長的配合下,這群小朋友一樣能享受故事的樂趣。」彼此因聽故事而走在一起,因打開心房而互相了解,「他們或面對冷言冷語,或是被歧視,不被理解,但我在他們的堅強中看見天主,我相信天主在每個人當中,給予力量和信念。」 「我希望在我的工作中滲入信、望、愛,讓孩子學會常懷希望、感受到別人對他的愛。」黃芓程深信孩子的未來有無限可能,「不同的體驗讓孩子開闊眼界,發展自己,訂立目標;希望透過我們的服務,即使是基層家庭的孩子也能有同樣的機會,活好現在,對將來懷有盼望。」 2013年,安徒生會慶祝成立五十年,其中一項重要計劃「童話列車」於活動期間遊走全港, 讓孩子在社區中接觸圖書,讓圖書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份,半年內使用人次超過三千。踏入第五十一年,安徒生會即將於北角辦事處開展「故事盒」計劃,服務港島東區家庭,尤其是忙碌的雙職父母,讓他們在繁忙中得到親子共讀的資源和空間。(澄) 
kjy03_20140126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1.26
意國種子 植根香港
湖北省位處中國內陸,即使現時乘搭高鐵由深圳出發,也要花上四個多小時才能到達。然而,寶血會傳教姑娘在十九世紀的香港,甚至徒步前往廣東沿岸及至湖北省傳教。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抵港後,很快便展開教育和社會服務。因著修女們深厚的愛德、充滿信德和希望的熱誠,吸引了很多中國女青年加入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第三會。第三會的成員大部份是中國人,這些本地的女青年組成「中華寶血會」,被稱為寶血會傳教姑娘。她們協助外籍修女深入基層,探訪中國婦女及兒童,向他們傳福音,又努力考取政府要求的教師資格,幫忙修女在八間中文學校任教。 傳教姑娘的人數不斷增加,當中有一位譚加辣(1868-1929)。譚加辣原名譚細英,生於澳門,十八歲時決定加入第三會,二十一歲發願,正式成為修女。譚修女致力教學工作,身兼校長和老師職務。 1919年,教宗本篤十五世頒佈「擴充傳教事務」通諭。教會回應時代的需要,提倡本地教會應有本地主教,傳教時應尊重當地文化的原則。師多敏主教(1861-1924,香港第三任宗座代牧)提出把本地華人修女從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分割出來,成立一個屬於本地教區的中國籍女修會,稱為「中華耶穌寶血女修會」,建設地方教會,特別注重中國人的傳統和文化。譚加辣修女出任首任會長,她撰寫會章(指導修會成員的生活指南),又籌建會院。 多年來,寶血會秉承犧牲與修和的精神,透過團體生活及使徒工作,為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作見證,與貧窮弱小者同行。修會因應社會需求改變,於深水埗設立孤兒院(後來成為寶血幼兒園),又於粉嶺設孤兒院(後轉為收容因家庭問題而需特別照顧的女童,改名為寶血兒童村)。寶血會修女的服務範圍更擴至澳門和台灣,服務華人,讓基督的福音喜訊在中華土地上植根。  十二歲的馬金水  1858年,一群大埔碗窰的村民特意到荃灣聆聽天主教的道理。其中一名剛滿十二歲的少年人受福音感動,即場表明要求領洗的決心。他的名字是馬金水。金水十四歲時,在宗座外方傳教會高神父(Fr. G. T. Raimondi)培育下,到香港島升學, 成為出色的傳道員。他後來返回碗窰,擔任學校教師兼受薪傳道員,協助意大利籍的神父展開傳福音的工作。 1860年開始,外籍神父與一些來自中國廣東省的本地神父,在新界大埔區展開傳福音的工作,再由大埔區伸延至西貢區。無論中國籍神父或外籍傳教士都冒著生命危險徒步走遍大埔汀角、碗窰、水門頭、大浪灣、赤徑、深涌、白石滘、鹽田仔等村落,翻山越嶺,傳揚福音、為村民興辦學校及建小聖堂。1863年外籍傳教士於大埔上碗窰建小聖堂,並為第一位歸依天主的村民領洗。十年後,該村已有三十位天主教徒。馬金水不幸染上肺結核病,終年三十一歲(1847- 77),他的虔誠德表卻深深地烙印在大埔及西貢的信徒心坎裡。  成長中的香港天主教會.1841-1922 1841年 兩位中國籍神父隨同若瑟神父到香港。 1860年 馬金水升學,成為第一位受薪傳道員。 1911年 生於大埔碗窰的原居民馬俊賢晉升神父。 1922年 耶穌寶血女修會成立,總會院至今仍設於深水埗元洲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