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b-20130324
icon89
校園隨筆
2013.03.24
在主內的新生命 —— 讓學校成為福地
「主為我牧,我一無所缺,衪領我到茵茵的草地。」讓我們感謝主,並全心、全靈、全意信靠我們的天主。 最近,學校家長福傳小組有一位成員( 圖左一)喜孜孜的跟我說:她將在這個復活節領洗!她邀請我當晚到聖堂見證這個重要時刻。此外,她更告訴我一直未有陪同她參加慕道班的丈夫,當晚亦會出席。她的女兒升上中學後,也有上主日學。這位家長相信她的願望很快會實現,有一天,一家人可以一起到聖堂參加感恩祭。 她的雀躍與興奮心情令我想起自己的洗禮, 想起信仰的種子在我心內萌芽的歷程。其實,童年的我跟許多同學一樣,在天主教學校讀書,每天的校園生活也是以祈禱開始和結束。現在,跟過往所不同的,是從前大多由校長和老師負責領禱,同學領禱的機會實在不多;今天,同學們可以參與領禱,實在比我幸福啊! 能夠成為天主的兒女,教人感到興奮和無比光榮。最要感恩的是我的爸媽並不是教友,他們卻把我送進天主教學校讀書,讓我認識天主及聆聽聖言,更讓我養成了恆常祈禱的習慣。 記得我就讀的小學,操場有一座聖母岩。雖然那兒要走一條長長的石級才到達,偶然還會有三隻黑貓盤踞左右,但每逢課前或小息,我總愛跟隨同學一起到聖母岩禱告。升上中學後,由於校園內有一所小聖堂,跟天主交談的機會就更多了。祈禱確實讓我更接近天主,與天主建立了更深的關係。 成為教師後,我很渴望能像校內的公教老師一樣,跟同學分享天主的聖言,講述耶穌的事跡,指導他們藉祈禱跟天主談話。於是,我便報讀慕道班。慕道班豐富了我對天主教的認識,加深了我對聖經的認識,最後,我接受洗禮,正式加入了天主教大家庭。領洗當晚所領受的蠟燭, 我至今仍然保存著。今年復活節,我一定會帶著它去參加彌撒,見證那位家長領洗的喜悅!  「我是教友,頂大光榮;領洗以後,做耶穌兵。」這蠟燭除了提醒我要追隨耶穌這唯一的真光外,更提醒我做耶穌兵的使命,在生活上要以言以行將福音傳揚開去。今天,眾多的校長、老師和牧民助理每天在校園的不同崗位,履行教友的承諾和福傳的使命,為天主作見證,籌辦多元化的宗教活動,讓家長及同學認識天主、接近天主、體驗與主相偕的喜悅。 願天主降福播種人,賜他們共同努力,讓更多信仰的種子萌芽生長,讓更多的家長及同學藉著恆常的祈禱及宗教活動,與祂建立更密切的關係,獲享基督的平安與喜樂。(全文完)  作者為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校長
kjy02_2013022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2.24
一步一讚美 九龍塘華德學校 禮儀舞蹈頌主榮
束起長髮,戴上花冠,穿上一襲長白衣。她們宛如待嫁的新娘,戰戰兢兢地步入聖堂。她們是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的禮儀舞成員,導師戴淑明強調,禮儀舞並非表演,而是配合宗教禮儀,在天主的聖所內用舞蹈侍奉讚美祂。      (本報專題)「左邊、右邊、慢慢舉高雙手,將禮物送給耶穌⋯⋯」週六早上,舞蹈室中,同學們正跟著戴老師的指示,隨著音樂唱著歌,練習新舞步《獻上》。八位學員為該校小二至小五學生,大多是新加入的成員。問及她們參加禮儀舞的原因,她們靦腆地表示,欣賞了同學的舞蹈,認為十分漂亮好看,吸引了她們,所以決定這個學年要加入禮儀舞活動。雖然她們大部份都不是教友,但藉著禮儀舞,她們慢慢步近天主。 從美認識主 就讀五年級的張樂兒是團隊中的「大師姐」,今年是她參加禮儀舞蹈的第三年。「印象最深刻的是上一屆的畢業感恩祭」,畢業感恩祭假將軍澳聖安德肋堂舉行,「參加了禮儀舞,我才開始學習跳舞,那次感恩祭很多人參與,令我非常緊張,但順利完成後十分開心呢!」樂兒補充,「禮儀舞使我有更多參與禮儀的機會,所以認識了更多天主教的經文。」 同級的顏家慧則是第二年參加禮儀舞,雖然每週六的舞蹈排練後,她還要趕往籃球訓練,但她依然樂此不疲。她最難忘的,亦是在聖堂內跳舞。「平常學校的彌撒都是自願參加的,我不是教友,自然沒有參與,」她表示。「因為禮儀舞,我才第一次到聖堂、第一次參與彌撒」,家慧續道, 「我認為聖堂不但漂亮,也是一個十分莊嚴的地方。」 分別就讀小三、小二的李子彤和張珈雯雖然是本學年才加入的新成員,亦非常投入練習。子彤表示起初媽媽並不願意讓她學習禮儀舞,「但看到師姐們跳舞那麼漂亮,我真的很想參加!」最後在該校牧民助理李姑娘的幫助下,子彤終於說服媽媽,成為禮儀舞的成員之一。珈雯則是年紀最小的成員,十分活潑開朗,學期初自己主動向老師索取通告報名。雖然每次練習兩小時,但珈雯並沒有喊累,「用舞蹈來讚美天主,我覺得十分開心。」她最喜歡的舞蹈是《獻上》,「這首歌代表我們將麪麥和酒送給天主。」 由善親近主 她們的導師戴淑明為玫瑰福傳舞蹈團聯絡人,約四年前開始在該校教授禮儀舞。她表示禮儀舞糅合現代舞和中國舞,服飾著重整齊、莊重,「彌撒中,我們只會在進台詠、奉獻詠等時候向天主獻上舞蹈,而不是要禮儀參加者將焦點放到舞者身上。」同時,她強調舞者透過舞蹈親近天主, 「舞者最重要是用心投入和尊重禮儀,以侍奉的心表達對天主的愛。」 該校宗教科李染雯老師負責禮儀舞活動,她認為這是將天主的種子放在孩子心中的一種方式,「他們不一定即時結果實,但我相信這是天主給他們機會去認識祂。」她形容, 「禮儀舞的成員就像天使,她們跳舞的認真能營造禮儀的氣氛,也能感動其他參加者,包括我。」(澄)        -------------------------- 華德學校於1963年由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瑪利諾神父)創辦,為紀念該修會到中國傳教的先驅華理柱主教(B ishop Walsh),故命名華德學校(Bishop Walsh School)。華理柱主教於1918年,與另外三位瑪利諾神父被派往中國傳教。他於1948年再度回到中國服務,受共產黨逼害,被監禁十二年。1970年,漫長的牢獄之災結束後,他從上海監獄醫院釋放出來,從羅湖橋踏進香港返回美國。前教宗保祿六世曾對他說: 「你所作見證,既真實又簡單⋯⋯對於這所有的一切,我代表整個基督的教會向你致謝。」1975年,華德學校轉由香港教區管理;2010至2011學年轉為全日制學校,下午校遷至現址,易名為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kjy03a-20130127
icon89
校園隨筆
2013.01.27
天主教中文聖經
舊約聖經讓我們知道:天主創造天地萬物,祂以自己的肖像造了人。「人」是天主特別喜愛的,天父好像父親一樣,不斷照顧和教導祂的子女。祂派遣一些人作先知,向我們說話;在新約中,祂派遣了自己的兒子——耶穌來到人間,親自向我們說話,叫我們要彼此相愛。 耶穌到處宣講天國的喜訊,他憐憫弱小和窮苦的人,寬恕有罪的人;他愛所有人,特別是小孩子。慈愛的天父更藉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賜給人類永恆的生命。能認識這位良善心謙的大哥哥,多幸福啊!  可想過四十多年前,我們竟沒有一本完整的中文聖經。大能的天主便召叫了一位意大利西西里島的青年——雷永明,當他知道此事後,便立志把聖經譯成中文,使中國人也認識天主。最後,他離別故鄉乘船往中國去。多年後,他終於在中國與香港兩地完成了這工作。  去年八月中,教廷冊封雷永明神父為真福。九月底,宣福典禮在他的家鄉卡塔尼亞省(Catania)阿基雷爾市(Acireale)主教座堂舉行。我很高興有機會參加。宣福禮那天有很多人,有來自各地的主教、神父等共祭,也有我們的陳日君樞機。人太多了,禮儀在一個廣場舉行。當大會宣布雷神父列入真福品的一刻,祭台上方懸掛著的畫像隨布幕升起而呈現出來。畫像裡,雷神父的笑顏再現,眾人都熱烈地鼓掌,向他的畫像致敬。彌撒後,鳴炮、放煙花⋯⋯ 等,一片歡樂,當地人更擁抱我們,他們已把中國人視為親人。 那幾天,我們去了雷神父曾當輔祭的小聖堂,也到過他曾居住的破舊木屋,屋旁有數棵果樹。小時候的他,喜愛爬樹摘果子,更頑皮地捉小蟲來嚇妹妹。最難忘是到他曾讀書的修院,那兒放著一艘小石船。看到那小石船(內有他的骸骨),令人不覺肅然起敬。  雷神父一生愛天主。他了解天主的心意,天主願意所有人都獲得救恩。他也愛聖母,每翻譯一章聖經,就將它奉獻給聖母,更明白到做這工作,「並不盡自己心意,而是盡天主心意。」(《雷永明神父回憶錄》)  作者為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牧民助理
kjy01-20121028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10.28
玫瑰的禮物 石籬天主教小學念珠製作
(本報專題)一顆顆晶瑩的小珠子,聯成送給聖母瑪利亞的美麗禮物。石籬天主教小學的同學,藉著他們的小手、懷著對聖母媽媽的愛,以及無私服務的心意,在十月玫瑰月,親手為我們天上的母親獻上一串串色彩繽紛的念珠。小孩子懷著敬愛聖母和親近耶穌的心所做的,必受悅納。 小息時,學校的多用途室人頭湧湧,門外還有學生在排隊等候。裡頭,同學們把握十五分鐘的時間,邊聽牧民助理梁麗勤(Cherry姐姐)講述玫瑰經中與耶穌和聖母有關的福音故事,邊動手穿起念珠來。有些同學動作嫻熟,可見他們經常參與;他們還會指導技巧比較生疏的同學,好使他們能順利完成作品。其中四位同學接受本報訪問,跟我們分享穿念珠的經驗。   認識聖母 接近基督 六年級的胡天虹雖然個子不高,卻十分照顧低年級同學,「穿念珠是希望送給低年級同學,讓他們認識聖母和玫瑰經」,天虹微笑著說。或因她的愛心,為她印象最深刻的奧跡是歡喜二端的聖母訪親。聖母懷孕時仍到同樣懷孕的表姐依撒伯爾家中照顧她,天虹反省道:「聖母瑪利亞非常樂於助人,我們應該向她學習。」 對同樣是六年級的謝潔儀來說,聖母充滿信德,並富於仁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光明二端的奧跡中,婚宴上聖母請耶穌將水變成酒,我從未聽過這樣神奇的事!」她亦有將念珠送給朋友,與他們分享,鼓勵他們親近聖母。 至於三年級的黎秋顯喜歡做勞作,她本來是對念珠的製作感到好奇而參加,意想不到這個玫瑰月活動加深了她對天主的認識。「我知道了更多關於天主的事,好像耶穌十二歲在聖殿講道的故事,我是第一次聽的」,秋顯頓了一頓,然後補充道,「而且我覺得聖母瑪利亞是充滿愛心的!」她亦有將製成品送給爸爸媽媽,他們都讚賞秋顯製作的念珠十分漂亮。 學懂服務 恆常祈禱 連續兩星期每個小息和午息努力不斷,三十多名同學自發參加製作,現在已有滿滿一盒的製成品。既有了玫瑰念珠,聖母送給我們、讓我們能走近耶穌的禮物 ── 玫瑰經更是不可缺少。「我們早會時會念玫瑰經,我晚上祈禱時也會念玫瑰經」,六年級的李志瑩表示,其餘三位同學亦紛紛贊同,表示每晚祈禱時都誦念玫瑰經。秋顯更分享了一次寶貴的經驗,「有一次不知為甚麼教室的門鎖上了,我十分擔心,怕不能進去。於是我便念起玫瑰經來,因為我相信天父會回應我的祈禱。」 製作念珠不算複雜,但亦需要同學間的合作。「有試過珠子的孔太小,繩子穿不過,我們便要一起解決,最後我們換了另一款珠子,活動才能繼續」,天虹回想。「有時候一不小心把珠子都掉到地上,同學們也要馬上停止手上的工作,一起收拾」,Cherry姐姐表示,「高年級的同學還會指導低年級或一些不是經常參與的同學,互相幫忙。」 「很多同學每天都參加,但他們只給自己穿一條,其後穿的都送給別人,又或是留給低年級的同學」,Cherry姐姐說明,希望這個活動能讓同學效法聖母,學懂服務他人。看見同學反應熱烈,Cherry姐姐亦非常感恩,「穿念珠的構思就是希望引起同學的興趣,讓他們踏出接觸玫瑰經的第一步,然後透過講解耶穌的奧跡,深化他們的認識,也期望同學用自己親手穿的念珠祈禱時會更投入。」每念一遍玫瑰經、每穿一串念珠、每一次服務,就似給聖母媽媽獻上一朵盛開的芳香玫瑰;又因她的慈愛,她定會將我們的禱告,轉達天父。(澄)   記者手記   四位同學雖不是天主教徒,但看見她們隨身攜帶念珠、熱心祈禱和服務,亦積極參與基督小先鋒及讀經比賽等活動,我知道天主在她們心田種下的種子,正茁壯成長。她們送給我的小念珠也提醒我向她們學習,讓更多人認識溫柔良善的聖母媽媽;並通過她,更認識她和我們都相信的同一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