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70326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03.25
Art For God藝術顯主榮 我看見了!
天主教香港教區視聽中心策劃「Art for God 藝術顯主榮」活動,目的是提高教友及神職人員對宗教藝術的關注,鼓勵更多公教藝術家利用創作表達信仰,同時希望把藝術帶到需要關懷的不同角落。故在二月中旬,於粉嶺寶血兒童村舉辦了主題為「我看見了!」藝術活動,邀請來自法國天主教真褔團的嘉希.瑪利亞.安娜德詩雅修女(Marie-Anastasia Carr ,簡稱德詩雅),以及註冊輔導心理學家郭倩衡主持,讓女孩們認識大自然,認識藝術,令成長有所裨益。 活動當日,先由郭倩衡為兒童及義工們進行熱身活動,透過眼睛觀察、看見與認識(見右上圖),例如用身體模仿自己喜愛的東西、鬥快行直線、看圖估物件等。而其中一項活動,每人要抽選一個檸檬,透過靜心觀察、觸摸、嗅等,記著自己手上檸檬的特別之處,然後把所有檸檬混在一起,眾人再辨別屬於自己的;最後,在十八人中,只有一人取了別人的檸檬。  德詩雅修女在教授素描技巧前提醒兒童,要感謝天主創造大地,以及多觀察身邊大自然事物,因為它們充滿美麗;同時也可透過繪畫,把它們記錄下來。 1. 首先觀察物件的外形、質感、光感, 利用直線、曲線、交織線等,將物件表達出來。 2 . 了解樹的結構、組成部份、外型等。 3. 然後親身體驗與觀察,繪畫樹葉及樹木。  過程中,有兒童認為沒有能力把練習完成,但經德詩雅修女鼓勵後,全部兒童都可完成繪畫。她提醒兒童們,嘗試往後日子繼續繪畫;特別在春天花開的時候,留意身邊的一切,如蝴蝶、鳥兒、貓等動物,然後繪畫出來。德詩雅修女更說:「當我下次再來的時候,你們要把畫簿給我,讓我看看裡面的畫。」以作鼓勵。 祈禱中,眾人感謝天主,以表達心意。「感謝創造那美麗的樹木,讓我們可以畫出美麗的圖畫。」「感謝天主,讓我們一同繪畫,學習觀察,為此感謝天主。」「感謝天主給我們能力畫畫。」「感謝認識這班小朋友及姐妹。」然後一同詠唱《我們全心感謝天主》。 郭倩衡表示:「早前活動以『聽』為主題,今次主題是『我看見了!』活動涵蓋六至十二歲的兒童心理需要及發展,當中著重嘗試與能力,從而培養興趣;活動由淺入深,透過藝術,讓兒童認識不同主題,也以藝術繪畫表達個人情感。兒童透過繪畫,尋找自我能力, 建立自信心,讓他們在青少年期間,建立自我身份認同。我們也著重他們的處事能力和效能感,讓他們知道『I can do it』,因為繪畫藝術是百花齊放,沒有分對或錯,分數高或低。」她續說:「除此之外,我們也藉此深化了解兒童的需要,互相建立關係,拉近彼此距離。在活動中,我也提醒義工們,兒童的特質,有助促進了解。」本身亦是大學教師身份的郭倩衡,也曾邀請兩位非教友學生,參與粉嶺寶血兒童村的義工服務;她也希望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投放在福傳中。 義工分享:「今天是感恩的一天,作為義工的我看見德詩雅修女與兒童們,沒有因為不同語言存著隔膜,令我十分感動;同時讓非教友的媽媽親眼看見天主的工作。」 十歲小嵐(化名)與九歲小榆(化名)同聲表示今天很高興,除了學習素描外,也學會用眼睛觀察,下次有機會會繼續參加。小嵐最深刻的是利用素描技巧繪畫樹木,「樹幹雖然很難畫,經德詩雅修女教導後也學會了;我更把鞦韆畫在畫內,希望豐富構圖。」小榆則希望下次有機會學踢足球和彈琴;她說:「義工們與我們如同朋友般,我很期待他們再次到來。而且我會盡力畫滿畫簿,當德詩雅修女下次再來的時候,我會讓她看我所繪畫的每一幅畫。」  德詩雅修女指出:「現今社會,大多數人都是透過手機模式進行遊戲活動,當中欠缺個人創意,亦只流於表面;參與者難於釋放心靈上的需要,以及表達心中所想,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而現在很多成人也不知如何表達自己,亦不重視。」她續稱:「因此,我希望藉著音樂、繪畫、跳舞等,教導年青人釋放自己情感。若再有機會,我會考慮教導他們繪畫身體或臉樣,因為青少年及每一個人,都應該認識及接納自己。」從今天緊湊的半日活動中,德詩雅修女看見熱情的兒童對活動感到高興,她驚訝說:「女童們透過靜心觀察,都靜止下來,我也詫異她們能參與及完成整個活動。」她補充:「繪畫不是比賽,不需比較和批判。繪畫應在無壓力下進行,否則難有新創作及發揮潛能。這雖不是比賽,但仍可為自己打氣:『是的,我可以做到。』我們是沒有任何損失的,因為這禮物早已預備給我們了。」 後記 作為記者的我,當被邀請一同參與活動時,表現驚訝,亦很高興。本著懷疑的態度,也不妨一試「認檸檬」⋯⋯親身參與此活動後,發現當專注仔細地觀察一件物件時,真的可從一個普通的檸檬上,找出多個特別之處;這證明人不可自滿,若用心觀察身邊每一事物,會有另一體會。而經過半日與粉嶺寶血兒童村的兒童相處,當中有一位女孩很喜歡黏著我,原因可能是我多回應她,對她微笑,她便好像找到一個會留意到自己的同行者般。當她也留意我的一舉一動時,我何嘗不是找到一個知音人;她牽著我手走進教堂,我不孤單;她特意為我送上檸檬水時,我也感到無比快樂。天主讓我們在人生旅程中遇上祂、他、她及它,我們不妨放慢腳步,多觀察及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好讓我們真的「我看見了 !」
kjy01_20170219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02.18
助學生邁步向前 舉辦數學比賽尖子課程
(本報專題) 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小學組)二〇一五年舉辦數學比賽,選拔三十位五年級學生,參加二〇一六年第一屆數學比賽尖子五年級課程,從而提升學生數學能力及興趣。培訓課程由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下稱長天)丘學熹老師(丘Sir)負責。學生於二〇一六年,在第七屆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中獲得佳績。小學組(天主教教區小學聯隊)獲一金、兩銀和三銅;中學組(長天)獲一金、兩銀、一銅及兩優秀獎。 長天潘盛楷校長稱:「六名五年級尖子中,其中三名來自荔枝角天主教小學,他們的數學基礎很好;而資優元素普及化也是其中一個因素。」荔枝角天主教小學何永聰校長分享:「本校著重數學課程的整體性,當學生提升解難的能力後,我會鼓勵他們參加校外比賽,好讓學生與他人比試,從中學習。學生從學習中, 除汲取知識、解決難題外,我亦鼓勵他們出題考問其他人,從而進一步提升能力,取得成就感。」  天主教香港教區學校事務顧問蘇蘊珩說:「尖子學生透過考試、比賽、培訓,可以互相學習,例如學習處事態度、方法、及自我反省,如同數學不只有唯一的解題方法,學生應有自我發揮的空間。」蘇顧問稱讚說:「每個學生除了很欣賞丘Sir的教學模式外,也很感謝他的付出。」丘Sir認為:「我會重整書本資料,令學生容易理解,亦透過不同類型遊戲啟發他們的思考及解難能力。比賽讓學生反思得與失,從中能令他們成長,明白若要取得成功,就必須付出努力。有時候可能會因為其他因素,令結果未如理想,但可學習到『成功非必然』,只要迎難而上,就會愈來愈接近成功。我希望學生學習更多,豐富其人生經歷,從得與失中,提升個人面對不同環境的能力。」 如何把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融合培訓理念,蘇顧問認為「義德」很重要,「因應他們的才能,幫助他們發展;同時凝聚眾人力量,使各人的才能得以發揮。他們能建立自信心、與人合作、貢獻社會,讓生命延展及發展,這多得校長們的悉心栽培。」何校長則認為計劃以「愛德」為本,能重視每個人的生命, 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性及能力。「本校重視資優教育普及化,讓學生得以提高學習能力。課程目的著重學生基本能力外,也能提升他們的潛能,關愛及態度。透過比賽,中、小學生建立友誼,擴闊視野及生活圈子,他們『以數會友』,老師和學生活化了數學。」何校長續稱。(馮)  我們的心聲 中學組(長天)(中三)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 周偉倫同學 今次比賽難度比預期中高,我雖然對賽果感到失望,但從中取得寶貴經驗,日後會繼續努力。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 鄭果同學 邱Sir剖析、重新演繹奧數內容,讓我們容易吸收及理解。在北京時,我亦從他身上學習到責任感,又能到國家首都參觀,讓我受益不淺。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 黃澤文同學 丘Sir 於一星期四天的課程中( 放學後開班),教導我們有關數理的思考方法,很感謝他的教導。 小學組(天主教教區小學聯隊)(小六)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 藍仲宏同學 與同校的何同學和吳同學也是尖子,我們不但沒有競爭,反而會互相學習。我的偶像是史懷哲醫生,他在非洲醫治病人;我希望學習他堅毅不屈的精神,服務他人。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 何正泓同學 跟丘Sir學習很開心,他介紹的Board Game很有趣,當中包含數學策略、分析能力,同時也可提升我對數學的興趣。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 吳丞同學 當我解答到難度高的比賽題目時,便會帶來成就感。我希望指導師弟妹,令他們的數學得以改善,有機會參加比賽。 天水圍天主教小學 —— 石銳康同學 到北京比賽時令我眼界大開,各隊員從過往合作中取得默契,也能於比賽時發揮應有水準。我感激教區給我這機會,也感謝學校校長及老師的支持。 天水圍天主教小學 —— 陶名揚同學 我對數學的興趣有100分滿分,比賽令我體會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句話的含義,往後我會努力研讀數學,令數學更加美麗。 高主教書院小學部 —— 馮天佑同學 掌握奧數技巧後,我的數學科成績也同時提升。在北京時,我對丘Sir提供的「三國殺」遊戲很感興趣,遊戲當中的技巧, 亦與數學有關。長大後,我希望成為作家,其次是數學家。 馮天佑媽媽(節錄自感謝卡)  潘校長和丘Sir都說過,數學的世界是很大的,謝謝你們替天佑打開這個世界之門,引領他在這個世界愉快地遊走。好幾次,為著對數學的熱愛,天佑堅持冒雨出席數學前備戰班,謝謝丘Sir有啟發性和無私的教導。丘Sir為學員預備的教材,天佑到現在仍珍而重之的放在桌上,捨不得收起呢。  石銳康媽媽 感謝林月霞校長對銳康的照顧,令他上六年級數學課時,透過互聯網學習長天中學數學課程。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 丘學熹老師 第七屆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令學生擴闊視野,並藉著培訓及比賽,提升他們思考能力,互相體諒及扶持。本校中學生有機會協助照顧同行比賽的小學生,從而提升領袖能力及技巧,達致本校數學尖子領袖計劃目標。
kjy01_20170212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02.10
小學STEM 啟發學生探究科學
(本報專題)政府為推動STEM 教育,向全港官津及直資小學撥款十萬元津貼。STEM教育融合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的範疇,課程有助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索知識,動動腦筋, 發揮創意,實踐理念,培養他們自主學習。 資訊科技體育基金「小學STEM種子計劃」交流會於上學年初,假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舉行。交流會上,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馮立榮校長認為小學推行STEM,除了可以培育學生的基本知識外,更可發揮其童心、創意思維,是成功的教育。 天主教善導小學吳麗容校長認為, 要因應學校特色及專長來推動STEM教育,「如本校的環保知識比較出色,便可善用環保STEM於科學或數學中,這對學生是新挑戰,也是新學習。」 聖方濟愛德小學姚芬校長反映同工意見:「他們對小學推行STEM都很感興趣,認為可幫助學生升中銜接。他們亦有初步構思,建議以學校主保聖方濟為題材, 讓學生利用STEM,發揮及表達環保主題。」姚校長認為S T E M課程最重要的是「要為學生著想,以他們的學習發展為依歸,最後所有學生也必受惠」。 成果與期望 若學校藉STEM於公開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對老師及學生來說,當然十分鼓舞。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林漢堅校長提醒:「STEM的成果不只是為比賽的,學校也可考慮聯同其他學校,集體展示學生製作的成果。」 吳校長補充,聯校展有助展現各間學校不同特色,內容可圍繞人情味、善舉、環保、生命教育等,讓不同學校的老師與學生互相交流、觀摩學習。 資訊科技體育基金創辦人陳岡毅於當日介紹了航空拍攝、跑步計時晶片、光雕設計、機械人、3D切割等技術。以上技術曾於中學推廣與實行, 現為針對小學STEM的發展,因此推出較簡易的學習課程。他期望每區設有一間STEM中心,專門研究其中一項目,方便集中設備;同時也可共享資源,把設備借給其他學校。 對於政府於小學推廣STEM,馮校長深信「早學便早有所成」。現年十四歲就讀長沙灣天主教中學的馮旨瑨同學對本報說,小學STEM令更多學生於幼少時接觸科學,有助將來發展相關興趣,「如同我在八歲時擁有首部私人電腦後,便對科學產生興趣。」 學生從小接觸多元化的學習,可提升他們對新事物的興趣,發掘自己的潛能,對於初次接觸STEM教育的小學,如何做好,如何實踐,仍有待學校之間的互相聯繫與交流。(馮) 
kjy06b_20161120s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6.11.19
打機行為的處理
孩子打機的行為很常見,假如他們花太多時間打機,便會成為家長老師十分擔心的問題。一般來說,家長會作出即時的反應,例如即時責備孩子、把電子遊戲機或手機收起、說明沉迷電子遊戲的壞處等,假如學生在學校打機,老師便會收起電子遊戲裝置,然後要求見家長,甚至懲罰學生。這些都是大部份家長和老師的做法,但很多時候孩子的打機問題仍然持續,沒有因為勸告、責備或懲罰而停止沉迷打機。以下是一些處理孩子打機行為的建議。 一、要孩子完全停止打機,是不切實際的做法,因為他們一旦開始打機,即時停止他們的喜好,有機會造成孩子的強烈反感,構成親子衝突,關係可能惡化。家長可嘗試跟孩子訂立打機合約,限制每天打機的時間,密切監察孩子的行為,按需要調整時間表,假如孩子行為良好,應給予獎勵。 二、孩子常常打機,可能導致減少其他康樂活動和社交活動。從另一角度來看,假如孩子本身沒有其他興趣和活動, 沒有健康的朋友圈子,大部份時間留在家中,無所事事,便有更多機會把時間花在打機上。打機的活動,可以沒有人與人的溝通和交流,孩子漸漸會失去與別人溝通的信心和技巧。因此,要減少孩子沉迷打機的行為,需要鼓勵他們在課餘時間多參加課外活動,同時培養他們在不同方面的興趣,發掘他們的潛能,擴闊社交生活, 使他們在活動和打機上取得平衡。 三、家長不應只顧單方面把自己的想法加諸在孩子上,應多些聆聽孩子的需要,跟他們多作溝通,共同討論合適的健康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