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80603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06.01
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 奪聖日納西電影節最佳影片
(本報專題)第二屆「聖日納西電影節」頒獎典禮於五月十二日假明愛專上學院舉行,今屆首設小學組別,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憑作品《春天的微笑》勇奪最佳影片及締造希望獎。本報邀請其中五位參與拍攝的學生接受訪問。 學生表示當初是主動請纓參與演出,身任副導的鄧琪樂指,班主任提起此比賽時,她很感興趣,而爸爸是攝影師亦觸發她自薦任副導一職,協助導演的工作,「爸爸平時拍攝時我只是旁觀者,但今次第一次落手落腳做,我覺得很有意義,例如提醒演員台詞及動作,所提出的意見也被採納」。 兩位主角──曹詠童及文紫桐均是第一次參演,紫桐感到十分緊張:「我的角色需要做出欺負及討厭人的表情,演繹這些表情動作很困難。」詠童認同並表示對白多很難熟記,也不懂代入角色,「角色動作很慢,跟自身性格有點出入」。她直言自己較為心急,已嘗試在生活中作改變,例如寫手冊時慢慢寫以代入角色。除此以外,詠童也因為鏡頭對著自己而緊張,同學笑言最難忘是她其中一幕戲失誤(NG)了三十多次,她說:「我很喜歡笑,當一望到鏡頭就忍不住,最後下定決心要完成拍攝。」 配角潘樂熙表示,初初覺得自己不重要,「又沒有對白,又很少鏡頭向著我」。但後來他意識到自己能憑著表情動作而突出主角的憤怒,因而改變想法,「配角能帶動氣氛,令演出更好看」。頒獎典禮中,他跟另一配角陳芷瑩出席,芷瑩表示當主持宣佈學校名時,「我完全發呆,像發夢一樣」。 該齣影片由教學助理葉栢康創作劇本及執導,而學生則集思廣益提出意見,因此葉認為絕對需要努力合作才能成功,「雖然拍了很多日, 學生也沒有埋怨」。王永和主任補充,葉為求盡善盡美,忙到提交前的最後一晚仍作修改。而他亦很欣賞學生不斷嘗試的精神,「反而是我見學生NG很多次, 生氣得責罵他們,體現不到愛德」。 緊扣生活及信仰 葉栢康表示故事關於欺凌和被愛,按照學校情況及生活環境作情節,希望大眾有共鳴。牧民助理盧苡晴稱,葉不是教徒,初稿的信仰元素較為薄弱, 「但劇本展現到愛的信息,只要將這信息帶到聖經及天主教教理上──同學間的誤會因著天主帶領而重歸於好,便能結合為製成品」。因此她與宗教科主任觀察老師的習慣及口頭禪並加到劇本上,讓學生及非公教老師都能透過此劇與天主相遇。  紫桐認為影片有助認識更多教理,因為「對白滲入是就說是,非就說非、愛主愛人愛大地等道理」。琪樂則認為無論劇本或同學間的交流,都充滿愛,就算同學多次NG都不會反面;芷瑩補充影片帶出學校「以愛還愛,彼此相愛」的宗旨。樂熙提到上課聽道理較為沉悶,但讀對白會加深印象,觀眾亦會更容易明白。琪樂更推薦家人在網上觀看影片,認為較看書籍吸引。 於上年舉辦「小故事,大意義」──福傳故事創作基礎工作坊予小學組別的評審鄧安廸指,影片不需要過於強調祈禱,這樣反而令非教徒反感,窒礙福傳。他認為:「故事應該帶出耶穌希望我們日常生活做甚麼、生活如何實踐信仰及遇到問題怎樣透過信仰解決,令非教徒看後明白信仰可克服困難。」 締造希望 《春天的微笑》同時獲得締造希望獎,芷瑩認為劇本給人有希望去生活,樂熙補充主角就算被人欺負都沒有放棄,亦沒有負面想法。另外,學生均表示是天主的帶領才能獲獎,琪樂說:「雖然有幾位老師幫助,但我們的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以這能力拍到這成果不單是全部人的努力,還有天主的幫助。」盧苡晴欣喜獎項使學生明白到生活只要跟隨天主教導就有希望,並期望他們將這種愛德生活影響身邊人。蕭茵校長則寄望這群快將畢業的學生能把希望帶到中學, 銘記耶穌教導我們怎樣待人處世,並用行動實踐天主的愛。她深信只要有平台讓學生發揮,潛能就會出現,「比賽讓他們發揮到演劇、場務等才能,令他們喜歡戲劇、享受生命、體驗互相包容、建立自信」。王主任同意,認為長遠應給學生多點方向發展,「每個小朋友的才能不同,應將天主賜予他們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出來」。 除此以外,王主任認為學生為學校締造希望,是次取得佳績有助學校新設的校園電視台(聖若望電視台)向更好目標進發。他指《春天的微笑》是電視台第一齣電影,宣揚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之一──愛的精神。蕭校長說:「劇名很有意思,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含意,亦是電視台的頭炮。」她認為比賽令電視台有明確方向──透過影片正面帶出福傳意義。她期望未來的影片繼續圍繞其他核心價值,並走出電視台的特色及使命──福傳給社區。(妤)    
kjy01_20180325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03.24
聖若瑟英文小學 60周年鑽禧 栽培夢想 發展潛能
(本報專題)聖若瑟英文小學於三月十九日與直屬中學舉行感恩祭,慶祝學校六十周年及主保聖若瑟瞻禮。主祭的夏志誠輔理主教亦是該校舊生,他在講道中提到天主對人的愛通過人去實現出來,例如創辦該校的孫保祿修士建立學校夢,很多人因他這個夢而得到恩寵,而當人把生命活得最燦爛最喜悅的時候,當中自有天主的夢。因此,夏主教鼓勵學生及老師,在學校要栽培自己的理想, 做一個為夢想而奮鬥的人。 從鏡頭 看世界 學校提供眾多活動讓學生尋找自己的夢,發展所長,例如鄭德明老師(鄭Sir)和陳倩芝老師負責的攝影小組「數碼特工」。陳老師憶起十多年前成立小組是因為她跟鄭Sir對攝影都很有興趣,希望學生從中獲得滿足感及增強自信。選拔中,學生要提供攝影作品,亦要從數幅相片中尋找瑕疵,難關重重,但同學依然願意接受挑戰。五年級的朱富業覺得影相很有型,希望用照片留下美好的東西。而六年級的陳卓謙則因為五歲起跟著愛攝影的爸爸周圍拍攝,及喜歡看有關攝影的書籍,所以參加這個小組。 兩位老師會教授學生攝影技巧,亦會展示不同相片,增強他們的審美眼光,累積經驗後便能出外實踐。學校每兩年會在文化中心舉辦相展展示學生的成果,今年已是第五屆,主題是「Home. Sweet.Home@Hong Kong」,讓學生認識香港美的一面,並愛這個地方。老師帶著學生遊走香港各地,如太平山、中環等,特別是到屋邨攝影。鄭Sir說:「選學校附近的屋邨是因為小朋友較少接觸居民,拍攝屋邨亦能帶出人情味。」他鼓勵學生照相前先跟街坊打招呼,效果會較自然;富業亦認為這樣才會影到街坊發自真心的笑容。 出發前,老師會先讓學生欣賞其他攝影師拍攝該處的作品。「例如學生之前不知道白泥是甚麼地方,看照片有助構思構圖。」鄭Sir說。卓謙到下白泥影相時,為了照到最美的日落更弄髒了褲子,「但該相片被老師揀選在相展展出,我覺得一切付出也值得」。 小組現有二十三人,最小是三年級生,他們的攝影技術逐年累積,亦靠分享技巧而進步。鄭Sir說:「我鼓勵學生分享,是良性競爭;亦希望學生有紀律,如果為了影相而互相推撞,拍出來的相片也不會好。」而學生亦學到細心留意每個細節,卓謙說:「我的中文錯別字減少了」。同時, 他們學會忍耐,富業提到一次影花時等了很久仍有很多人經過,最後要選用另一角度拍攝。 除了照相外,學生亦要導賞,向來賓介紹自己的作品及拍攝原因,鄭Sir認為文化中心有中外人士參觀,學生能藉此接觸外界,練習英文,亦讓遊客認識香港美的一面。陳老師想起有次出外景跟學生吃飯,同桌的內地遊客說他們像個攝影師,學生亦敢於用普通話跟對方聊天。 富業希望將來成為婚紗攝影師,為新人留下美好回憶。卓謙則希望當一位業餘攝影師,除了增進與家人的感情外,為其他人拍照亦能令他人開心。鄭Sir提到相展的主禮嘉賓是第一屆攝影小組的舊生,現時從事多媒體發展,這令老師很感動,「不是所有學生都要變成攝影師, 但如果當中有幾個能發展所長,是我們的成就。儘管籌備相展及週末帶隊挺辛苦,但換來的滿足感是開心的回憶」。 止於至善 力行仁愛  除了攝影外,學校亦積極發展學術以外的活動,達致教育主題3L—— Love、Live、Learn。例如星期三有校本課程,如小五小六學習外語,規定學生必定參與,實踐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中的「義德」,讓人人都能公平學習。而週五的常規活動則是學習不同運動,訓練團隊精神、求生本能等知識及技能。吳錦庭副校長以二年級為例,所學的武術能在開放日中展示;而武術更是學校較為突出的項目,學生在不同比賽中獲獎無數。吳副校表示學生發展各類活動有助調劑和平衡日常生活,及豐盛學習生活。 仁愛方面,郭芸校長強調學校的兄弟手足情,例如高年級的學生在上下校巴時會照顧低班學生,「他們自動自覺去做,因為當他們還就讀低年級時,大哥哥也這樣做」;就算活動、比賽、表演都是師兄帶著師弟行動。她明言學生願意分享及互相關顧,與其他學校不同,「從小朋友身上便能看出成果」。而學校環境令學生感到被愛及舒服,亦吸引舊生經常回母校踢足球。 郭校長在該校從老師升任校長,她感謝歷屆校長對學生的愛戴——由當年孫修士站在校門看守學生,至她亦繼續秉承這傳統,「看著學生上校巴、爸媽接送了才讓我安心」。儲富有校監形容郭校長是善牧,本身就散發出愛的氛圍,特別是舊生回來探訪,她都記得各人的名字。 郭校長表示,未來會依隨社會需要為學生作最好的準備,達致校訓的「止於至善」,「我提醒學生無論做甚麼,如參加運動會都要做到最好。這次校慶,也是老師帶動學生同心一致做到最好,為六十周年留下美好回憶」。六十年來的努力,也正好共同建設了這個學校夢。(妤)     
kjy01_20171203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12.02
白田天主教小學 引入新興運動 超越自我
(本報訊)做運動為我們帶來很多好處,相信是不容置疑的, 但你有培養做運動的習慣嗎?  白田天主教小學近年積極增加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機會,除了提供校本體育科課程外,還有清晨體能訓練、聯課活動(逢星期五最後兩課)、校隊訓練及自費活動。這些活動及訓練,部份引入多項新興體育活動,例如欖球、獨輪車、劍擊等運動,讓學生發揮個人潛能,培養堅毅的精神。 堅毅精神 參加小型網球的二年級生黃錦輝及鄧啟舜均認為,即使訓練時流汗, 都不會覺得辛苦,「當我專注打網球,便會忘記辛苦。」啟舜說。體育科主席區永剛(區Sir)認為,運動有助學生訓練對成功的追求,「體育訓練固然刻苦,他們要接受失敗、磨練,才能成功」。 謝至美校長憶起小時做運動訓練的辛酸,「我第一次參加田徑隊訓練,跑了三小時後吐出來。但那刻覺得挑戰到自己,成長了一步。」她笑言,部份體育活動比較危險,已預料學生或會受傷。她亦向家長解釋,為何引入這類活動,「過於保護小孩子並不是好事,他們不跌不會知道痛、不會知道站起來的那份成功感,小學階段正是小朋友可跌可立即爬起身,也是學習價值觀和生活技能的黃金機會」。 謝校長發現,有的學生做運動時「跌多過企」,但他們臉上都充滿笑容。「因為這活動是他們的興趣,不是老師、家長強迫的, 所以我相信他們能接受痛苦,亦希望家長明白當小朋友從學習中享受樂趣,便能堅持下去。」她說。 不過,參加劍擊的二年級生梁鈞翔認為活動安全,「雖然我最害怕被對手刺中,但只要戴好裝備,聽教練指令,便不會受傷」。 珍惜機會  鈞翔參加劍擊訓練時似模似樣,專心聽教練指令,但原來差點過不了選拔。體育科副主席葉曉豐(葉Sir)說,鈞翔當初因紀律問題而跌入後備,「他當時哭起來,我便說觀察他一段時間,若他能控制自己行為,便讓他參加」。鈞翔最後成為劍擊隊成員,葉Sir表示看出他很珍惜機會,亦潛移默化地改善了在課堂的表現,「需要自己爭取的機會,學生才會更珍惜」。鈞翔認真地說:「劍擊最重要是守紀律,例如比賽前要敬禮,就像見到老師說早晨一樣。我覺得學完劍擊後自己變得很乖,最大進步是轉堂沒有聊天。」 負責足球校隊訓練的區Sir則認為學生需要看重每一場比賽。他最深刻自己在大專時,參加體操吊環比賽,因緊張而從環上掉下來,但他仍努力跳起去完成落地動作。所以他很欣賞輸了比賽會哭的學生,如當年的自己一樣。 發展潛能 由於三至六年級學生才能參加校隊, 故此學校會在正規課程及聯課中,增添新興活動讓一至三年級學生接觸,這時間亦是老師發掘學生潛質的好機會。謝校長說:「新興運動不是為了參加校外比賽,而是讓學生學習手眼協調,從小培養團隊精神。」她認為,運動能發掘學生亮點,並發揮他們的自信心。而做運動是專注力訓練,直接影響學生在學業上更專注。葉Sir認同,「較好動的學生做手眼協調的運動時,會為了成功,而控制自己的行為」。 啟舜說:「我們訓練時所打的球,需要對方用手接著,有時打不到是因為瞄不準,所以我學到手眼協調。」錦輝則記得教練說要互相合作,不然對方便接不到球;亦要有禮貌,例如比賽後握手,相當注重禮儀。葉Sir認同,「有時會讓學生進行競賽,希望他們發展社交羣體能力,並學到如何處理贏輸、合作、情緒的問題」。 區Sir舉例說,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從小拒絕上體育課,老師調整活動難度,並鼓勵他,這位學生慢慢嘗試參與,亦從中獲取成功感,「體育令他融入學校」。 謝校長補充,不是每個學生在學科上都能獲取成功感,但她相信總有一個範疇能滿足他們,只在乎學校能否提供,「我觀察到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上體育、視藝課時,比其他同學更投入」。她記得其中一名學生很少上學,但有一次竟要求打電話給媽媽去拿體育服,上體育課。「為他們來說,準時上學可能已是很大挑戰,但體育課卻能吸引他天天上學;這正正是聖經所寫的塔冷通。」她說。 而處理勝負方面,謝校長認為「勝不驕,敗不餒」很重要。當勝利時,要有同理心欣賞對方;反之,要思考失敗的原因,「反思對功課自評,以至對未來工作,都很重要」。她認為運動員的精神正能幫助她做好校長的工作, 「現在的我有容人之量去接受不同意見,同事也覺得我這位校長願意聆聽及溝通」。 學校將於未來興建新校舍,謝校長認為屆時的發展會更驚人。「現時學校場地不足,一個操場會有兩三個活動同步進行,亦要預約球場作訓練;但到時場地已不是我們最大的限制,給學生發展的機會也會更多。」她說。(妤) 
kjy08_20171126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7.11.25
創作天地 2017.11.26
文章: 輕鐵車箱上的所見所聞 昨天,我在輕鐵車箱內看到一件惡劣的事情發生,本來我應該開口阻止,但我卻因為怕事而沒有任何表示,最後更羞愧地離開了。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昨天早上,我如常乘坐西鐵,正當我在車箱內小睡時,一股極之難聞的臭味撲鼻而來。我抬頭看到一名大漢跟一位乘客吵架,他們吵得愈來愈激烈,二人不時互相指責對方。當該位乘客用手碰觸大漢的肩膊時,大漢突然發難,一個左勾拳把對方擊倒在地上, 場面弄得一團糟。我很想上前幫忙,但心裡卻害怕大家的目光,更怕別人認為我多事⋯⋯ 爭執持續不久,職員便到來處理,乘客也各自散去。 我邊走邊回頭,看見那位乘客倒在地上,臉被打得腫起來,血也從鼻孔滲出,令我感到非常羞愧,心想:如果我當時上前幫忙,事情便不會發展成這樣。正當我遠去時,褲袋的手機發出了聲響,它突然為我下載了一個名叫「後悔」的程式,我下意識地按下「開啟」鍵,突然感到自己的身體被某道力量拉扯,眼前的事物如倒帶般回轉,當我再定過神來,發現自己身處在車箱,眼前正是乘客和大漢在吵架的景象。時間倒流後,我的身體不知為何出現了基因特變,腦內的潛能被開發超過十分之九,我回想起早前曾看過網上有關腦開發的資料,愛因斯坦的腦開發也只有十分之三,那我豈不是擁有超能力!於是我嘗試集中精神,把他們爭執的記憶清除,同時亦一併消除觀看衝突的乘客的記憶,整個車箱頓時安靜下來,好像沒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 第二天醒來,我忽發奇想,想利用「後悔」來買六合彩,然後我便可以擁有許多金錢買我心愛的電玩遊戲。可惜,我找了很久,再也找不到那個程式。這時,我才明白那是幫助別人的工具,當我心存惡念時,神奇力量是不會讓我擁有的。這次奇妙的經驗,真令我難忘。 吳浚僖  光明英來小學 六A 假如我是多啦A夢 小時候,我常常幻想自己可以變成電視裡的卡通人物,用魔法變出自己想要的東西,那是我愛看的多啦A夢了!  有一天晚上,我發了一個夢,夢中我真的變成了牠 !我的身上有一個「百寶袋」, 我非常高興地拿出「竹蜻蜓」,放在頭上,飛啊飛,飛啊飛,我飛到火車站。我用了「自由行車票」到了山區,看到那裡的小朋友,都餓著肚子幫爸爸媽媽在田地上耕種, 我便從袋裡拿出「增減碗」,在裡面放些食物,馬上就變了一大碗食物,小朋友都衝過來吃呢!  我正想去下一個地方時,媽媽大叫一聲:「起牀了!起牀了!」我才發現原來只是一場夢,但我相信,以後我會多多幫助別人的! 羅鈺亭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五DS 買報紙的收穫 今天的早餐又是火腿煎蛋配白粥!已經連續吃了三個星期,所以我只吃了幾口白粥,便回房間玩電腦了。 就在這時,爸爸叫我到便利店買報紙。便利店就在我家樓下,路程不太遠,所以我就爽快地答應了。一到便利店,我便想:爸爸給的錢剛好可以買一份報紙和一排巧克力!真是賺了!  當我翻開一疊疊報紙時,突然有人拍我的肩膀,原來是我幼稚園時的同學──文傑,「這麼巧!你也來買東西嗎?」我問。他說:「沒有,我只是路過,要上興趣班而已。」 我見他左手拿著一個小提琴盒,右手捧著一碗炒麵,便問:「你媽媽沒有煮早餐給你吃嗎?」他答:「爸媽很早就去上班了,他們每天都會給錢,讓我去買早飯。」我心想:文傑真好!可以買自己想吃的東西。文傑又說:「媽媽說我要買有營養的東西,喜好反而是其次。話說回來,你媽媽每天都煮早餐給你吃嗎?你真幸福!」 原來在家裡吃早餐真的那麼幸福嗎?我想了一想:媽媽每天早上都要很早起牀準備早餐,真的很辛苦,我還嫌它單調,真不應該啊!  跟文傑道別後,我放下一早選好的巧克力,發誓以後再也不挑剔媽媽做的早餐了。 楊博超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  六C 給媽媽的一封信 親愛的媽媽:  你好嗎?你是我一生中最愛的人,你所做的一切帶給我美好的童年回憶。 你每天那麼辛苦地給我做飯,是為了誰的營養和健康?是我。還記得有一次,我發高燒,病得很嚴重,你不但說自己不辛苦,還一絲不苟地照顧我,體諒我在發高燒時的痛苦。那一刻,我感到腳下彷彿踏著一朵幸福的雲。 有一次,我數學科的測驗成績不理想,你不但沒有責罵我,還對我說:「失敗並不可恥,放棄才是最可恥的;今次失敗了,就下次再努力,再失敗就再嘗試,總有一次會成功。」 你每天辛勞地照顧我和弟弟,我明白你平日非常辛苦,只是你不說出來,但你卻默默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 當我不聽話的時候,你罵我是為了我好。你教我做人的道理,是因為你想我以後可以成為一個正直的人。 媽媽,你教導我的道理令我畢生受用,我將來一定會好好孝順你,報答你對我的養育之恩。 祝 身體健康                                                                         兒子   境城 敬上 十月十八日 洪境城   獻主會小學 六D 我的哥哥  我的哥哥叫金棨騫。他有黑漆漆的眼睛、挺直的鼻子、烏黑的短髮。雖然個子不高,但身體非常強壯。他的性格有點固執,可是令我佩服他的地方,正是他堅毅不屈的精神。 哥哥小時候體弱多病,為了鍛鍊體魄,他自小便開始習泳,後期更加入泳隊操練。練習過程雖然艱苦,但他仍然克服一切困難去做到最好,從不放棄。他的堅持,令他不但擁有強壯的身體,更累積了豐富的智慧。有時我遇上困難,只要想到哥哥的堅毅,便硬著頭皮頂過難關。 上年八月,哥哥獨個兒到丹麥作為期一年的文化交流。年紀小小,隻身前往一個遠離香港的北歐國家,那裡沒有認識的人,沒有熟悉的街道,沒有自己懂得的語言和文字。哥哥到丹麥,就像一個初生嬰兒,甚麼也不懂,一切要從新適應,從頭學習。換作是我,一定沒有膽量去嘗試。他真的太勇敢了。 我希望哥哥做事堅持的態度和勇敢的精神能傳染給我。我非常感恩,有這樣的一個好哥哥,我會以哥哥作為我面對人生的好榜樣。 金蕎蓁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  四甲 圖畫:   三原色動物 劉寶禧   天主教博智小學   一B    時事漫畫 古凱晴   寶血會思源學校   六A    窗外的景色 朱思穎  柴灣角天主教小學  六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