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01115_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0.11.13
喜樂幼小 動態 2020.11.15
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主保宗教活動 (本報訊)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於10月15日, 舉行「開學祈禱會暨主保宗教活動」。 當天的主題為「播種仁愛」,目標讓兒童透過祈禱會得到天主的祝福而充滿喜樂,及認識聖女瑪加利大的生平,從而效法聖瑪加利大精神熱心祈禱和愛身邊的人。 他們以祈禱、觀看聖瑪加利大生平的故事、德育故事及承諾,懷著喜樂的心情一起慶祝及祈求天主的祝福。最後,學生製作了小手工以提醒他們效法主保的芳表,在生活中回應。(年)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教師發展日 (本報訊)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本年度的關注事項之一,是以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創建正向校園文化。為了讓教師深入了解正向教育的理念,學校在 9月30日舉辦教師發展日。 當天,學校邀請方濟會伍維烈修士主持「從靜觀到默禱」工作坊,及由社工蔡舒琪主持正向教育培訓工作坊。兩位講者以例子講解及互動交流,加深了教師對靜觀文化及正向教育的掌握。 下午的學習環節,社工郭彥婕作「如何有效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專題分享;教師林思球為配合學校推行電子學習及BYOD計畫,也向教師作「BYOD實務分享」。 根據教師問卷顯示,超過八成教師認同教師發展日的各項培訓或分享,能有效促進其專業發展。(樂)  柴灣角天主教小學•公教教師靈修活動 (本報訊)柴灣角天主教小學於 9月28日,進行公教教師靈修活動,主題為「靜思好處多」,由方濟會伍維烈修士和周煦卓主持。 活動中,伍修士首先介紹明陣的歷史演變,以及運用明陣進行靈修的要點。隨後分組進行體驗活動:由周煦卓帶領教師在學校新落成的聖母花園裡進行明陣體驗,教師赤足在明陣上漫步,感覺明陣凹凸不平的鵝卵石地面,聆聽四周環境的聲音,觀察明陣不同的顏色,在寧靜中滿懷天主的平安;伍修士帶領老師透過繪畫明陣,反思自己與天主、社會、工作與近人的關係, 並帶出天主臨在我們每日的生活中。 教師在分享中談及自己信仰的歷程,看到天主不斷引領著各人的生命。另外,教師亦表示活動增加他們對明陣靈修的認識和了解。(喜)  天主教領島學校•主保校慶祈禱會 (本報訊)天主教領島學校於10月21日,舉行主保瞻禮暨校慶祈禱會。當天邀請了校友——葉寶林神父到校主禮,小一同學首次在小聖堂參與祈禱會,其餘教職員及同學則透過視像直播一同參與。 葉神父在講道中以生活故事提醒學生,只有時刻尊重他人,才會得到別人同樣的尊重。同學亦應效法主保聖若望保祿二世,學習基督的謙遜、寬恕、愛人如己。祈求各人在主保聖若望保祿二世的代禱和引領下,實踐主保聖人的德行。 李安廸校長亦勉勵同學常懷感恩之心,樂觀面對一切的挑戰。放學的時候,一位一年級的同學,懷著歡愉的心情,拿著糖果向媽媽說:「剛才天父 (葉神父) 和我們講故事呀!」(少)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2_20200920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0.09.18
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早會講解聖經故事 播下信仰種子
(本報專題)新學年開始,學校改用網上授課,座落鴨脷洲的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設網上早會時段,在校長及教師祈禱帶領下,開始上課天。學校安排在今年9月和10月的網上早會中,講解聖經和公德小故事,在學生家中播下信仰種子。 「各位同學早晨,我是周校長,來到開學的第三天,還記得昨天提到學校的主保聖人是誰嗎……」校長周詠詩在9月3日的開學禮向同學說。 在首週的早會中,校長帶領祈禱、講解校訓,並向學生介紹主保聖人——聖伯多祿的芳表,包括熱誠、勇於自省、正直、樸實,以及勇於承擔,期望學生學習並成為「伯多祿傳人」。 周校長說,學生在家參加網上早會,也是福傳的好機會:「以往在校園上課,班房是二十多位學生的小天地;現在網上教學, 或有二十位學生家人從旁協助學生」,家長也有機會留意到早會的信仰內容。 宗教科科主任曾伊玲補充,學校暫時沒有宗教科的網上課堂,所以在九月早會中, 播放由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聖言宣讀會製作的聖經小故事影片,講述耶穌及聖母的聖經故事,讓學生加深或預習課本內容。 學校近年推廣正向教育,學校會在10月的早會中播放明愛優悅種子品格優勢教育的公德故事影片,助學生認識24 個品格優勢,包括堅毅、自制及善良等(參考圖三)。 教師在早會中配合影片主題,從兒童祈禱書《牙牙語》中選取適用的禱文,帶領學生祈禱。曾老師說,即使學生在9月尾回到校園,仍會進行網上早會,讓學生留在班房參與,避免人群聚集。 伯多祿仔出現校園 在港島南區,多間聖堂、天主教小學和中學,都以聖伯多祿命名並奉他為主保,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配合24個品格優勢,由視藝科教師設計24款不同造型的「伯多祿仔」。周校長說,許多街坊、家長都認識「聖伯多祿」這個名字,她希望學生在六年小學生涯中,也能認識聖伯多祿的芳表。當中,學校為一年級生準備了一本適應課程學習冊,冊內可見伯多祿仔的蹤影,以填色和連線遊戲,讓學主自小從微小處認出聖伯多祿。 此外,視藝教師以圖畫佈置校園,例如在學校禮堂的門口處,有一幅以耶穌、聖伯多祿、南區為主題的壁畫;校內亦有海報印有伯多祿仔、品德優勢和美德,讓學生在校內到處可見聖伯多祿的蹤跡,時刻提醒他們成為「伯多祿傳人」。(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3a-20130106
Great Books for Children Teenagers 網絡時代,通識閱讀
2013.01.06
聖誕夢想,新年許願
  西方小朋友得天獨厚,一年有兩次許願的機會:一在聖誕節,一在新年,但情況各異。 在聖誕節,父母往往扮演了聖誕老人的角色,所以孩子都能夢想成真。但在除夕新年, 卻是兒童少年自己許願( N e w Y e a r Resolution),並需要自己付出努力,以達成心願。 四千年前,巴比倫人的新年願望是歸還鄰居或親友所借的農耕工具或家用工具。十九世紀後期,女孩子則以摒除私心,幫助別人;勤奮工作,作為新年志願。時至今日,孩子的新年志願,往往是學業進步。 聰明的華人家長應藉新年,鼓勵子女新年許願。 美國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塞利曼(Martin Seligman)提倡「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華人於農曆新年祝願親友「心想事成」,都在揭示先要正向思考,心有所想,然後方能事成的道理。 推而廣之,舉凡日曆上「紅色的日子」(red - letter days ),除聖誕節、新年、農曆新年外,親人生日,父、母親節等均屬「吉日」, 可鼓勵孩子許願,然後致力達成心願,培養正向積極的態度。 過往迷倒西方女孩子的文學名著《小婦人》,書中開始,四姊妹就一邊抱怨自己的生活,一邊夢想自己的聖誕禮物。此時正在外作戰的父親信報平安,還要四姊妹在家乖乖聽話,各盡所能。四姊妹性格各異,也各有自己的夢想, 故事的發展因而引人入勝。 影響孩子負面思考還是正向思考,與父母對孩子的成就如何做出反應有關。正向積極的態度,且可以由父母在生活中示範,並在生活中與孩子互動時,傳遞給孩子。 《小婦人》中一段「媽媽的話」:  Oh, Jo, Jo, you have so many extraordinary gifts; how can you expect to lead an ordinary life? You're ready to go out and——and find a good use for your talent. Though I don't know what I shall do without my Jo. Go and embrace your liberty, and see what wonderful things come of it.  媽媽用歡悅欣賞的態度,認同、肯定和鼓勵女兒Jo,有如千古妙唱,是最佳的「正向教育」示範,難怪在英語世界,不少女孩因為看了這段「媽媽的話」,一口氣把Lousia Alcott的原著《小婦人》讀完。 《小婦人》開章伊始,節日氣氛正濃,四姊妹正在興奮討論,並為媽媽籌措聖誕禮物。 陳宜皓同學翻譯了簡易本此段,值得一讀。 狄更司《聖誕述異》的孤寒財主和三個精靈的故事,擴闊了人們願望成真的視野,鼓勵人們在聖誕節樂善好施,讓聖誕節成為普天同慶的節日。 關曉駿同學翻譯了簡易本首章數段,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