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21002_fade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9.30
德貞女子中學
德藝結合. 跨出校園 學習殘疾運動員自強不息精神
(本報專題)過去有不少殘疾運動員衝破身體的障礙,敢於挑戰極限,發揮所長,成就夢想。同樣,德貞女子中學透過藝術教育,以「突破殘障」為主題,讓學生關注殘障人士在社會的情況,更以殘障運動員不屈不撓的堅毅精神作為例子,向學生灌輸正能量。   該校於上學年透過視覺藝術科,以「突破殘障」主題,在藝術與德育帶出辦學團體耶穌寶血女修會「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精神,視覺藝術科主任張偉賢指出,整年主題以「德藝結合、跨出校園」為方向,課程上訂下關心弱勢社群作為全年主題,初中以素描及剪紙的藝術媒介,描繪殘障運動員的形象,學生在作品中加入對殘障運動員感覺的詞彙等。   「Powerful、Cheer、Peace、Hope、Fearless」,以及「堅毅、勇氣、刻苦、堅強」等字眼,是學生形容殘障運動員的精神與特質,張偉賢指出,視藝科老師在教授文字藝術設計時,鼓勵學生藉作品說出欣賞殘障運動員的話。   中三學生傅詠恩以紙本粉彩及木顏色創作西洋書法時,認為「Fearless」好能代表殘障運動員面對無畏無懼的精神,以綠色設計代表山,字體畫上兩個人正在攀爬,配上藍色的絲帶,意味著正束縛著運動員面對的困難,絲帶也代表著大海,她希望作品帶出傷殘人士無畏的精神,「他們不怕面對困難,堅持實現夢想。藉著認識殘障運動員,鼓勵我學習以正面態度看事情。」   師徒傳承 以藝術進行德育培育   高中生方面,以藝術家師徒的方式舉辦「德藝傳承——藝術家師徒計劃」,同樣以突破殘障的主題,由學生跟隨藝術家創作,共同創作繪畫和立體的藝術品。張偉賢表示,藝術家向學生傳授藝術技巧, 同時學習從藝術傳揚德育信息。   透過知識脫貧   參與繪畫組的學生聯同繪畫藝術家許婉汶以布本塑膠彩,一起繪畫「突破殘障」的三連畫創作,中五學生蕭潔泳為能描繪出殘疾人士的面貌,事前與組員搜尋相關資料,作品中刻畫了患有不同殘疾的肢體殘障人士,在他們的旁邊也伴著向日葵作點綴,她解釋說:「向日葵朝著太陽生長,反映殘疾人士不受自身殘疾影響,永遠積極向上面對前路。」   另一有份參與繪畫創作的中五生鄧琇文事前與家人觀看一齣改編自真人真事,以香港殘疾運動員奧運田徑賽金牌得主蘇樺偉的電影,在跑步場上找到人生的奮鬥事蹟,令她深受感動,開始留意香港殘疾運動員不屈不撓的精神,「失去雙手也可以參與劍擊運動,行動不便的竟然也可以是籃球運動員,令我反思自己不要時常為微不足道的事情煩憂。」   「把陶泥放在組員的身上,放在肩膊、腰間、手肩等位置,再用風筒吹乾塑造形狀,等待固定形狀時身體動彈不得,令我聯想到殘疾人士因身體缺陷面對的困難。」中六學生陳若琳與同學一起跟隨陶藝藝術家陳翹康參與陶瓷創作,作品已在7月假創意藝術中心舉行的「德貞藝術展」中展出時,她在開幕禮上見到主禮嘉賓之一的香港傷殘青年協會主席吳家榮醫生,吳醫生少年患上骨癌而要截肢,殘疾沒有影響他成為醫生的志向,「他給我很大啟發,尤其我在製作陶瓷創作中,學習到把缺陷化成美麗的藝術品。」藉著藝術創作啟發她多發掘藝術,展示社會上美麗的事情。   秉成校訓「禮義廉恥」   該校在學年內舉辦突破殘障的活動,包括全港小學生繪畫比賽、德貞藝術展,其他藝術活動包括彩繪工作坊、到訪鐘錶設計公司、安排學生與當代繪畫藝術家交流等。   校長許燕姍指出,藝術教育上每年定下學年主題,學生在課堂學習以及學生活動的學習氛圍內,體會到愛與關愛、常懷同理心、懂得尊重他人等,推展正向教育。她期望在校內培養學生關注弱勢社群,建立正向價值觀,使學生「成為一個明禮義、知廉恥的德貞人。」她相信學生在學術與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彰顯該校校訓「禮義廉恥」的精神。(高)
kjy15_20220626_fade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6.26
張振興伉儷書院 Try.程.尋
尋找目標 發掘潛能
(本報專題)在學期快將結束前, 在學習以外,你們有沒有為自己定下目標,努力向前,讓自己的人生有所成長? 天主教喇沙會張振興伉儷書院本學年為學生設下「Try.程.尋——正向自主啟航計劃」,校長黃世堯深信每位學生也有潛能,學生只要在個人目標上,每天訂下一小步,定會有所成長,最終達成目標。   「你願意如同聖母瑪利亞,成為那顆海洋之星,為別人發光發亮嗎?」發起「Try.程.尋」計劃的副校長何泰安說:「聖母瑪利亞在教會歷史中被喻為海洋之星(Stella Maris),她為我們提供明確的方向,在生活中妥善活出每人自身的品格強項。」他以航海比喻人生,當學生訂下明確目標和方向,即使在實現目標過程中遇到困難,憑著毅力克服,並信靠天主學會交託,「只要朝著你人生中的那顆星,自然發揮個人才能;團隊之間的彼此鼓勵,給予正向能量。」   「Try.程.尋」計劃   「Try.程.尋——正向自主啟航計劃」是一項為全校學生制定自學目標的計劃。社工呂任杰指出,學生在計劃下與班主任一起訂定個人目標,認識自己的品格強項,再從中邁向及完成目標。正如是次計劃小冊子的首頁寫著「啟航」的比喻: 「人生好比航海,要有明確目標和方向才可成為正直不阿的人,將來為社會服務。你們每一位都是掌舵人,應嘗試發揮自己的塔冷通,在旅途中駕駛自己的帆船,尋找你人生的那顆星星。」這項計劃包括:   Try:自主學習,當遇到困難時懷著信德,憑著天主的幫助,不要放棄,繼續完成目標; 程:讓學生確立目標; 尋:善用自己的塔冷通,發展品格強項。   在發展品格強項中,該校引用心理學家沙利文(Martin Seligman)和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的品格強項, 識別出六種美德:智慧、勇氣、仁慈、靈性、公義和修養,以及24種性格強項, 學生藉著尋找個人的性格特質並加以發揮,推動正向教育。   熱愛足球 自學英語   兩位中四學生林倬康及陳錦鋒熱愛足球,二人均是曼聯及曼城球迷,他們不時瀏覽海外足球網站以盡快取得第一手消息,這次他倆在Instagram設立賬號「mcfans.hk」,定時上載曼城和曼聯的新聞消息,向外分享足球的樂趣。   林倬康目標是提升英語能力,於是他選擇翻譯足球資料,藉此認識英文詞彙, 「透過閱覽海外足球的網上資訊時,為確保發放正確的足球資訊,搜集資料時經常查閱字典,從中學習足球的英語用語,過程中提升我在學習英語的興趣。」負責版面設計的陳錦鋒則以圖像或影像等吸引讀者收看。   在「Try・程・尋」計劃下,中四學生徐健浩希望學習做DJ(唱片騎師),於是他跟專業的DJ老師學習打碟及混音等技巧,也嘗試給廣東歌填詞,學習過程中他明白詞彙表達的重要,期望從創作中提升中文寫作的技巧。   修讀視覺藝術科的中四學生林文浩趁著早前的特別假期,畫下一幅有關靈魂的作品,在天平上分別放上蝴蝶及羽毛,蝴蝶比喻靈魂,透過羽毛衡量人的善與惡,他認為透過繪畫豐富他的創作靈感,為未來從事設計行業作好準備。   編寫射擊遊戲   寓學習於娛樂   中三學生林靖希喜歡打遊戲機, 於是與老師商討設計平面射擊遊戲, 老師建議他先選擇遊戲引擎開發遊戲,開發遊戲過程中,他在YouTube 自學取經,試過出現程式錯誤,需要花上數小時尋找問題,他在過程中學會主動求學,提升自信心。   中四學生王啟政、楊及楊學文均表示以提升學業成績為目標,王啟政將目標定為於本學年考取全級第一,他表示每天設下溫習時間表,加強溫習弱項科目;楊認為自己的英文能力弱,於是在3月的特別假期中,多看英語電影及英文書籍,他說輕鬆學習培養他主動學習英語。楊學文則在溫習時主動把手機交給家人看管,「因我訂下目標,令我更希望能專注溫習。」   另外,這計劃亦邀請中一至中三學生於美術課堂中設計24個品格強項的徽章,中二學生張訢宇及戴卓毅有份參與以「智慧」為題的標誌,他倆指出,藉著作品帶出青年的創意及好奇心,從而發掘個人強項致力追求知識。   本學年是張振興伉儷書院創校50周年,校長黃世堯指出,本學年其中的關注事項為自主學習,藉著上述計劃幫助學生確立目標,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他指出,疫情持續已逾兩年半,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與成長,「『Try・程・尋』計劃有助學生懷著堅毅實現目標,有助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鄭崢嶸表示,學生與老師傾談學習目標時,藉著彼此交流了解學生需要,他相信當學生找到個人的品格強項並加以發揮,有助投入校園生活。另一教師梁耀霖感受到,學生在追尋目標時, 建立堅毅與自信。(高)  
kjy16_20211107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1.11.05
「一人一甲蟲」 飼養計劃 正向教育: 體現生命的轉化
「順順的體重增加了,體形也較上星期大了一點,生長速度看來正常; 至於小聰也精靈活潑⋯⋯」同學們小心翼翼地記下自己的「小寶寶」成長紀錄,觀察生命變化——這兒並不是醫院產房,同學的小寶寶,其實是獨角仙(甲蟲):明愛聖若瑟中學今年於中一年級推行「一人一甲蟲」飼養計劃,學生在老師協助下養育甲蟲,定期更換甲蟲箱內的泥土,觀察牠從產卵到孵化成為幼蟲後再慢慢成長,記錄當中的轉變,從中領悟出生命的轉化,明白生命的意義,及天主的一切美好創造。 記錄甲蟲成長過程  培養責任感和同理心 最先提出甲蟲飼養的洪仲焜老師表示,飼養甲蟲的概念參考自外國學校設立昆蟲角落, 讓學生認識昆蟲的真實面貌及起居生活之餘, 透過飼養甲蟲,體驗小生命由出生到成長的過程。洪老師解釋,飼養昆蟲較栽種植物更勝一籌,因為牠可以與飼養人互動,發揮更大影響力。甲蟲由蟲卵到成為甲蟲的壽命只有半年至一年,與學期時間相約。每位中一同學需要負責照顧一隻甲蟲。洪老師要求同學詳細記錄甲蟲在成長過程的變化,包括體重、長度和外觀形態,同學們學習昆蟲和自然科學知識之餘, 更肩負起照顧和孕育幼蟲的責任,從而養成責任感和同理心,並訓練耐性和專注力。 科學與宗教跨學科合作 學生在照料甲蟲的過程中,猶如牠的父母,從中領悟小生命背後的愛。事實上,這種體驗式學習,將科學領域推展至倫理宗教層面,倫理與宗教科科主任林天賀老師直言,科學與宗教跨學科合作是一項新嘗試,初中的倫理和宗教課程,一般教授天主創造天地萬物, 賦予受造物生命及一切美好東西,有關死亡的課題留待高年級才教授。林老師過往在煉靈月,曾經帶學生參觀墳場,藉此體會人的一生 和終結,學生的反應非常正面,許多同學從此對「死亡」有所改觀,不再忌諱, 亦明白要好好活出一生。這次跨學科合作,科學與生物科及倫理與宗教科特別設計了《甲蟲飼養計劃》小冊子,當中寫有聖經金句,讓學生填寫甲蟲成長的資料時,可以閱讀和思考。林老師亦將學校的早禱內容配合生命教育課題,強調人類與大自然保持和諧,互相尊重。 學生對飼養計劃反應正面 就讀中四的張子昕和江芷曦因為對昆蟲感興趣,因此參加了自願飼養計劃:張同學坦言初次看見毛毛蟲蠕動感到害怕,慢慢習慣後, 看見毛蟲由蛹化成甲蟲,驚訝生命的偉大。江同學將自己的甲蟲名為「順順」,因為在汕尾自己家鄉,順順解作「幸福的人」,希望牠能夠順利成長。她表示,這是首次飼養動物: 「好像變成為了媽媽,責任很大。假如牠有一天死去,當然會感到傷心。」江同學補充,雖然甲蟲的生命很短暫,但牠們努力掙扎求存, 完成交配和繁殖的任務,延續生命,她覺得這種學習經驗很寶貴,將會銘記於心。另一位參與飼養計劃的中一學生劉俊轅表示,擁有飼養蜥蜴、蛇和雀鳥經驗,所以不害怕甲蟲,父母亦知道學校推行有關計劃並表示支持。 結合AI人工智能 勇奪獎項 科學科及生物科科主任李偉賢老師表示, 今年學校嘗試將AI人工智能放入「一人一甲蟲」飼養計劃:透過人工智能的程式和系統,協助分析甲蟲的品種和成長過程,從而能夠更準確地預測甲蟲的繁殖和成長,收集相關數據後, 得出甲蟲的成長圖表,藉此知道牠在生命不同階段的外貌特徵,並預測其存活機會率。這項試驗更燃起學生對研究昆蟲的興趣,他們參加了香港大學主辦的「昆蟲酒店」設計比賽,利用可循環再用的環保材料,包括樹枝、松果、蕉葉、紙製雞蛋格堆砌成「昆蟲酒店」,吸引獨居蜂(例如黃蜂、竹蜂)前來產出蜂蜜,傳播花粉,榮獲「最佳友善生態大獎」。 明愛聖若瑟中學提倡的 「一人一甲蟲」飼養計劃,讓學生從體驗中學習,悟出生命的愛、意義和獨特性,欣賞天主創造萬物的真善美,持守學校「忠誠勤樸、敬主愛人」的訓勉,幫助學生建立正向的人生觀。 (慈)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5_20211003_s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1.10.01
喜樂中學 動態 2021.10.03
聖嘉勒女書院及聖嘉勒小學•95周年校慶感恩彌撒 (本報訊)天神之后傳教女修會於9月8日假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舉行創會百周年暨聖嘉勒女書院及聖嘉勒小學創校95周年校慶感恩彌撒,由宗座署理湯漢樞機主祭。 湯樞機在講道時,鼓勵學生謙卑,處處感恩,實踐校訓「真理必勝」,努力回應天主的召叫,為復活的基督作證;及效法聖母德行,並以阿西西聖方濟及聖嘉勒為芳表,以愛德傳揚福音,使眾人共沾救恩。 彌撒中,修女、校友、及學生代表等呈上:「楓葉形蠟燭」、「鮮花」、「聖經」、「校服及校章」及「麪餅及酒」等合共五項祭品。 天神之后傳教女修會港澳區會長蘇基智修女在禮儀中致謝辭,勉勵師生時刻惦記天主,心懷信、望、愛,恆常祈禱。 最後,湯樞機及共祭神父為參禮者作隆重的降福,為修會創會百周年暨學校校慶揭開序幕。(教) 荔景天主教中學  開學祈禱會 (本報訊)荔景天主教中學9月2日舉行開學祈禱會,邀請了葛達二聖堂助理主任司鐸阮俊英神父主持。 祈禱會開始時,以《鹽與光》一曲作進堂詠回應上學年結業禮的主題,希望學生作「地上的鹽、世界的光」。學校本學年的關注事項為自主學習及發展正向教育,阮神父勉勵學生在新學年開始時訂立學習目標,並充份發揮品格強項中的「堅毅」,肯定自己的潛能,努力向目標進發。 講道中,阮神父以沒有四肢的力克的經歷作分享,指出學生應常懷感恩之心感謝天主賜予各人的「塔冷通」。 最後,阮神父邀請學生在天主聖神的引領下,承諾努力學習、發揮所長,並以謙卑的心,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他也祝福師生在身、心、靈有健康的發展,持守正確的價值觀,建樹自己和周遭的人。(教) 明愛莊月明中學•開學祈禱會暨苦路像祝福禮 (本報訊)明愛莊月明中學於9月10日舉行開學祈禱會,由露德聖母堂主任司鐸羅國釗神父主禮,邀請了校監陳錦添、明愛牧民顧問林小燕參與禮儀。 羅神父在講道中勉勵學生遵從耶穌基督「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你們一樣」的說話,而且能犧牲自己的時間,用愛去關心、幫助身邊的人,使學校成為一個充滿愛的團體。 其後羅神父主持苦路像祝福禮,為禮堂的十四處苦路像灑聖水祝福,再為師生覆手降福,最後全體師生以一曲《與基督同行》為本年度的開學祈禱會作結。(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