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2_20160626b_s
藝文知趣
2016.06.25
【生活雜錦】暖 毛 毛
《暖毛毛》是一齣話劇的名字。 數年前,我從編劇陳先生那裡得知劇名。那時,我心裡想:從潮流角度,這名字有點過時,也不甚動聽呢。後來,我找來《暖毛毛裡的暖毛毛》劇本,看過究竟。 《暖毛毛裡的暖毛毛》是《暖毛毛》的濃縮版,特別為學校演出而編寫。故事講述老師和同學排演一齣名叫《暖毛毛》的戲劇,準備於周年校慶演出,只是,男主角依高認定劇作是「悶戲」,建議採用服裝漂亮的舞蹈形式;由於不能得到老師與同學認同, 依高故意挑撥,期望冷卻同學的演出熱誠,從而令老師改變主意。 戲劇結局,當然是詭計不能得逞,而依高也明白《暖毛毛》的內涵。劇中的「暖毛毛」,是人手製作的彩色毛冷球,同學既會互相送贈,也會送到醫院、老人中心和福利機構,期望接收者會感到快樂和溫暖。至於「暖毛毛」的製作看似簡單,卻在劇中別具象徵意義:當它們被收藏起來的時候,同學會感到徬徨混亂,當它們再次出現,同學便學懂包容與寬恕。 戲劇的表現形式,一般來說,是透過演員的演出,營造一個戲劇情境,讓觀眾投入其中,或分享創作意念,或進行思考。當我閱讀《暖毛毛裡的暖毛毛》劇本以後,我在檢討:我是否有送出「暖毛毛」?  幸好,有的!最近,我的舊同學為完成課程而草擬論文,她在電郵帶點沉重的說:我在接受一項嚴謹的訓練!我知道她是能應付壓力的,只是,也想為她加點動力,於是就以剛學來的日式鼓勵語句作回覆,希望她在苦惱的日子裡,能莞爾一笑。 當我送出「暖毛毛」的同時,也收到「暖毛毛」!雖然我在專欄寫作方面仍是「新手」,經常擔心文章內容乏味或行文欠周詳,悶壞讀者;幸好編輯大人每每予以包容。最近,她還向我發出一個甚具鼓勵性的電郵,讓我再次提起精神,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 我想,陳先生多次提及《暖毛毛》,少談故事內容,或許由於他更珍視「暖毛毛」的精神。 若大家擁有「暖毛毛」,請不要吝嗇地送出去啊! 
kjy02_20160529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5.28
無玷聖母獻主會來華服務50載 作育英才 關愛弱小
聖母院書院的英文名稱是Notre Dame College,簡神父說:Notre Dame是法文「聖母院」的意思,在香港只有這所中學及同名的聖母院小堂是以此命名的。當考察團到訪法國時,師生卻發現原來當地有很多聖堂都是用上這個名稱,他們通過辦學修會團體,讓自己與全世界連繫起來,使個人成為團體的一份子。 矢志服務 關愛優先 今年是獻主會小學以至辦學修會團體喜慶的一年:獻主會慶祝二百週年會慶,同時慶祝來華服務五十年,獻主會小學則慶祝四十週年校慶,為此修會以至學校都分別舉行了感恩祭,叩謝主恩。1966年,獻主會會士馬禮箂神父(Fr. Michael Molloy, OMI)由菲律賓省區來港,翌年於馬頭圍興建聖母院小堂及開辦聖母院書院。1975年該修會在土瓜灣開辦獻主會小學。簡神父說:「馬神父來港後,向當時的主教查詢哪一區的民生情況最艱困。他得到答覆後,便開始在當時有很多窮人居住的馬頭圍和土瓜灣一帶福傳、辦教育。」馬神父所作的正是以會祖作為榜樣:當年聖馬善樂眼見人民的生活受法國大革命(1789-1799年)影響,許多教堂被破壞,無數教士喪命,成千上萬的教友變成無牧之羊兼生活窮困,令他立志修道,希望終身為教會和貧苦的人服務。簡神父說:「當時會祖見到很多窮人沒有人照顧,便到農村以鄉間的語言向他們宣講福音。」 幾十年來,獻主會仍心繫本港的弱勢社群,透過教育去照顧有需要的家庭。八年前開始,獻主會全費贊助聖母院書院各兩名男、女中四、中五學生,暑期到該修會在澳洲省轄下的學校進行三週的交流。簡神父說:「他們都出身自較貧窮的家庭,多年來很努力讀書,我們用這個方式獎勵他們,助他們開拓視野。貧窮不是孩子的錯,他們需要的是機會。」對於社區中其他有需要者,他們也義不容辭。2008年天主教普愛學校結校,九成以上的小四及小五學生獲安排到兩間獻主會小學繼續升學。2011年,獻主會從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手中接辦天主教溥仁學校,隨後易名為「獻主會溥仁小學」。近年,有見手語學生升學有困難,聖母院書院取錄他們升中,獻主會小學亦將在新學年開始收取小一手語生。簡神父說:「會祖訓勉我們不可以拒絕有需要的人,置他們於不顧。」 師生跟隨 力行仁愛 獻主會還關心在囚人士,當中有一位會士全職從事監獄專職服務;他們也關心在港的菲籍外傭,聖母院小堂是首先向菲籍人士開放讓他們舉行感恩祭的堂區。此堂亦率先舉辦「基層飯局」,通過晚飯聚會,讓堂區教友認識區內特別是基層的弟兄姊妹,及了解土瓜灣區的發展狀況。簡神父說:「時至今日,土瓜灣區十三街一帶仍住著不少低收入人士和長者,少數族裔都在這一帶的天台屋聚居。我們得到一位善心人幫助,在一幢工業大廈中設立了『聖母院堂區聖馬善樂服務中心 明愛土瓜灣服務處』,由明愛為這一區市民提供服務,例如逢某個下午為印度裔小孩補習,某個上午則為鄰近長者填表。」每逢週五,簡神父都會帶領獻主會青年會的成員及該會轄下學校的學生往土瓜灣或簡神父擔任主任司鐸的聖歐爾發堂所在地的沙田區,派飯給無家者或窮人,獻主會小學的學生及曾任該校牧民助理、現已加入該修會的一位修生也曾參與。簡神父期望師生們能像會祖般身體力行,關顧身邊有需要者。 獻主會小學的主保是無原罪聖母,辦學修會團體本身的名字也有「無玷聖母」,簡神父說他們與聖母關係密切。「會祖當年遇到困難時,也會特別向聖母祈禱。」他指最初修會的名稱原與現在的不同,「『無玷聖母』之名是當年會祖從羅馬等候教宗批准這個新修會團體成立後,返回法國後送給修會的禮物。」他說修會對聖母的重視從他們將總會院由法國遷往羅馬時,同時運送聖母像中可見一斑。(敏)  
kjy01_20160529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5.28
獻主會小學40週年校慶 步武會祖聖馬善樂 愛主愛人
(本報專題)五月二十一日是無玷聖母獻主會(下稱「獻主會」)會祖聖馬善樂(St. Eugene De Mazenod, OMI, 1782-1861)瞻禮日。 前年,身兼獻主會中華會院會長的簡神父策劃了一個「尋根之旅」——「聯校法國文化考察之旅」,由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校監洪聯勝神父擔任隨團神師,帶領聖母院書院、獻主會小學、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和獻主會溥仁小學等四所獻主會屬校約四十名師生,遠赴法國尋找會祖的足跡 。 獻主會小學有十多名參加者,五年級生莊鈺鋆及六年級生楊梓澄在參加時分別就讀小四及小五。他們異口同聲表示十分敬佩聖馬善樂。梓澄說:「我讀過會祖的生平,以他的出身大可不必做神父,但他有宏大的志向,寧願捨棄榮華富貴,終身為有需要的人服務,即使遇到很多困難也不怕。」鈺鋆也有相近的見解,「他甘願做一個窮人,並克服很多誘惑去成為一位神父,令我很佩服他。」行程中,他們曾到訪聖馬善樂的書房,梓澄說從當中的陳設可見會祖是一個很勤力和很負責任的人,令她更敬佩他。而鈺鋆則在考察團於聖人下葬的馬賽主教座堂中所舉行的感恩祭中讀經,經驗難得。 敬佩感恩 觸動心靈 十天的旅程中,師生除了到訪由會祖所興建的馬賽主教座堂和艾克斯聖瑪達肋教堂,及法國多間古老聖堂外,其中一天是前往泰澤,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一起祈禱。他倆雖非教友,但也能從祈禱會中感受到主的平安與喜樂。梓澄說:「那裡很寧靜,令我的心也變得平靜。儘管彼此語言不通,但我也很留心靜聽。」鈺鋆說:「我從沒試過與不同國家的人一起祈禱,那種感覺很美妙,我們都沒有語言的隔膜。」兩位學生均指這次經驗畢生難忘。 黎潔儀校長也有份策劃旅程,並隨團出發,「近幾年,校方加強宣講會祖的事,如果能有機會讓學生透過真實接觸,到訪會祖的出生地和展開福傳的地方,豈不更收教育之效?」她在該校任教二十五年,見證各獻主會士的無私服務精神,令她更敬佩會祖。「之前,我曾帶另一些學生到訪修會在韓國的團體。法國之旅後,我亦跟隨簡神父到他在波蘭的修院和會院等地朝聖。我看到會祖感召了很多人到世界各地去服務有需要的人,我很感動;因此我決定回校後,一定要多讓學生了解會祖的一切。」她說。 今年,該校的會祖瞻禮慶祝活動訂於五月二十四日舉行,由簡神父主持。一如近幾年,黎校長也安排學生以英語話劇的形式重演會祖由出身貴族到成為神父一段的生平事蹟,並在全校公演。由會祖瞻禮日起,該校會在早會時段誦念《聖馬善樂九日禱文》,在不用上學的日子則鼓勵學生在家中以此祈禱。平時每逢週五全校則在早會中齊唱《聖馬善樂歌》,讓學生多親近會祖。校方現正製作新版的會祖生平漫畫冊,這是由該修會的菲律賓團體所繪畫的,以取代該校沿用多年、由該修會的羅馬團體所繪畫的版本,預計新版的漫畫冊將於新學年送到學生的手中。並有更多的篇幅講述會祖的傳教生活。(敏)  
kjy01_20160508s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5.14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50週年金禧校慶 謙誠智慧 服務學習
(本報專訊)上月初,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五十週年金禧校慶前夕,幾名六年級學生在林偉才校長和老師的帶領下,在某天課餘時間後往聖文德堂的「方濟廚房」服務,吳嘉雯和楊佳新也有份參與。兩位學生從前在家裡鮮有做家務,對於今次難得有機會為來吃晚飯的長者洗菜、盛飯和抹餐桌等,她們感到既新鮮又珍惜。 嘉雯說:「那個電飯鍋可以煮出供六十人吃的米飯,我們要四位同學一起合作才可以完成洗米,當中兩個人扶著電飯鍋,另外二人在洗。」佳新說參加的同學都很熱心,人人都爭著去服務。「從這次服務中,我見識到堂區義工那份無私助人的精神,有些教友在家中預先煮好一些小菜拿到這裡分給長者吃,很有心思。」嘉雯眼見來吃飯的長者都是獨個兒前來,而自己平常在家裡則有父母、兄弟姊妹相伴,讓她感到要學懂知足。   多服務 助成長 這兩位同學都對信仰甚有熱誠,佳新正在堂區上慕道班,而嘉雯早於嬰兒時期已領洗,一年前,她隨父母由內地移居香港入讀該校,「校園到處充滿宗教氣息,掛滿與信仰、主保聖人和會祖相關的相片和掛飾。我一直都想在天主教學校唸書,更了解信仰。」她們均從校園生活和每次服務的點滴中領會辦學團體「方濟會」的互相精神。 林校長表示,校方用了兩年時間去規劃,並成立了十個服務團隊,將全體小四至小六學生編入隊伍,團隊中有如童軍般的法定制服團體,也有如基督小先鋒般已有現成團服的服務團體,亦有新成立的團隊,如佳新參加的「文德小導遊」(為訪校嘉賓介紹學校)、嘉雯參加的「小方青」(認識方濟精神後去度簡樸生活)。校方還在不影響整體上課節數的情況下,每週撥出一節課堂讓學生去服務,上學期全校學生在校內清潔,下學期高年級開始踏出社區,夥同社福機構服務弱勢社群。   微末心 兄弟情 林校長說:「服務的習慣是要慢慢培養的,現在學生普遍的自理能力稍遜,如推行服務學習將有助成長,還有助他們學懂感恩,與辦學修會的『微末心、手足情』精神很配合。」他指有關課程會以信仰價值作指引,再結合德育和生命教育等元素。他見平時頑劣的學生,穿上制服後,就變得自信、認真,「這是一份認同和肯定,如到方濟廚房服務的學生,本來從沒做家務,當天他們聽過簡單講解後,已掌握到怎樣服務,做得頭頭是道,得到很大的成就感。」學生可透過服務作自我學習,並在見聞中觸動心靈。 該校校訓「謙誠智慧」的拉丁原文為Ubi Humilitas.Ibi Sapientia,出自學校主保聖人聖文德(St. Bonaventure 1221-1274),意思是「那裡有謙誠,那裡有智慧」,以示聖文德秉承修會會祖聖方濟的精神,謙虛誠摯地在神前、人前求學和求道。根據學校的歷史記錄,上世紀五十年代,方濟會士張尊賢神父目睹貧民子弟失學者眾,遂設立平民識字班,其後擴展為「模範村天主教小學」。1966年遷校至慈雲山,易名「聖文德小學」。2000年,政府撥地予辦學團體在慈雲山所興建的全新校舍落成啟用,使原本的上、下午校分拆到兩所校舍推行全日制,新校為「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林校長自言透過服務學習有助發揚張神父的服務精神。目前該校有教無類,融合了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校方的卓著表現,獲教育局推崇為資源學校,讓其他學校借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