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_20211024s
400400寓教
寓教於樂
2021.10.22
「擁有」知識必須「付出」
上篇文章提到了我會先叫學生在課堂前做好預習,這樣才能更容易投入課堂內較高階的討論活動。在我讀書的年代,預習可能只是「預」先學「習」明天老師將會教授的書本內容,然後在課堂上只是再聽老師重覆一遍我昨晚學過的內容。在那時,從這個層面而言其實已經算是提升了學習成效;可是,在今天科技化的年代,「預習」的模式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學生很好奇,為何我會經常鼓勵他們多用電子工具進行學習;甚至我會讓他們在課堂上隨意打開平板電腦。我想,這大概是基於「信任」及「經驗」吧。 在課堂的討論過程中,每當學生有問題問我時,我第一個回應大多都是:「你問了Google沒有?」   然後他們便會轉身到Google嘗試尋找答案。接著只會出現兩個結果,一者,他們再沒有就該問題舉手,因為他們已經找到了答案;或是他們會再有一些更深入的提問,而問題的層次也不再止於事實性層面。這些學習習慣當然並不是一躍而就,而是經過一段時間所養成。   還記得起初,我不在一開始就給予他們答案時,他們臉上也會表現一絲不悅,當然也少不免一些晦氣說話,但我很堅定地跟他們解釋: 「試想像你在街上買東西,免費的你會珍惜嗎?如果是用從兼職賺來的錢買的呢?會否比免費的更珍惜?我們要付出過才會重視。」 「學習也如是,隨手獲得的知識也不會記得深入,只有認真為知識付出過,你才真正擁有了該知識。」   他們開始的時候,當然不會明白這些道理, 只有經歷過,感受過,才會明白知識是需要付出才可獲得,才會感受老師堅持背後的價值。   因為,我也是這樣學習的。
kjy13_20210926s
400400寓教
寓教於樂
2021.09.24
先預習,後上課的重要性
這些年間,由於人文學科,例如通識教育科、生活與社會課程、地理科,或是現行在中四級的必修科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等,都強調學生要多留意身邊的社區,並要懂得結合日常生活的觀察,成為課堂討論中表達個人看法。可是,在教學的日子裡,許多時候,每當我問到同學「有沒有去過一些快將清拆的舊區?」、「有沒有去過一些有南亞裔或泰國裔聚居的香港社區?」時,他們的回答都是: 「沒有啊。」 「香港有這些地方的嗎?」   我知道眼前這班學生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思考及分析能力強,可是生活經驗只是離不開上學及回家做功課;其他方面的生活經驗則較少,以至每當談論到一些社會議題時,她們只能從概念上理解「香港有些少數族裔在生活」, 卻未曾親身接觸過他們,故難以接著深一層討論例如「香港是否一個不同族裔都和平共處的城市?」之類的題目。   說真的,其實他們也知道自己的限制, 這情況在中文科作文時出現得尤其頻密。   為此,我向他們提出一個學習建議,就是我會在課堂前先錄製一些與翌日課堂相關的學習影片,例如介紹香港有甚麼少數族裔、他們生活在香港哪些地區;並會鼓勵他們如果有空的話可以親身到九龍城走一走; 這些影片一般在五至八分鐘內,她們要先看完,並在筆記簿上摘錄好一些筆記,才接著翌日的課堂。   直到後來,我在筆記簿上加入了一些思考問題,希望他們在課堂前先思考;經歷一整個學期的試驗後,她們從學與教評估裡都反映這一種方法可以加強他們的知識基礎, 而紥實的知識有助她們進一步思考。作為老師的我,看到這些說話當然感到十分欣慰, 那可是我的睡覺、吃飯時間所換回來的。
kjy12b_20190526s
icon89
校園隨筆
2019.05.24
放下歧見 建立共融世界
在現今網絡連繫你我之間的社會內,資訊交流變得日益緊密,傳播也非常迅速。筆者在學校內經常與學生分享自己在Facebook 上的見聞,縱使在今天,還在用Facebook被學生看來有點過時不入流,但我始終覺得, Facebook是一個能快速獲取資訊的渠道,特別是在一些社區群組,例如「大埔group」內便有11萬多成員。在那裡,你可以尋找失物、查詢家居維修方法、煲湯竅門、食肆品評、毒蟲殺害、人生煩惱、生活分享等,彼此間的凝聚力由此建立。 有一次,我在群組內看到有一名來自拉脫維亞的「大埔友」分享在巴士上被本地人指罵歧視的經歷。根據這位朋友的描述,事情起源於這位朋友在巴士上跟自己的子女聊天,可能聲浪有點過大,令鄰座的乘客以不文語言相向,還帶著族群歧視,要求他離開香港回到本國。這位外國朋友感到受屈,因而在網上向其他人訴說經歷。這令我想起類似情景──有一次我下班在巴士的路上,那時正值繁忙時間,車內沒有空位令有些乘客需要站著。巴士內眾人親密得像沙甸魚。突然車上出現一陣擾釀,原來是有一名乘客, 從衣著判斷應該是名建築工,因巴士急煞而把腳踏在另一名穿著西裝者的腳上,因而引發出語言衝突,衝突當中更帶有工作歧視的意味。我在旁邊看著,這名建築工有禮地道歉之餘,亦在解釋這是無心之失,但卻似乎沒有受到另一人的尊重。 我們對社會弱勢的不尊重,究竟真的是如「巴士阿叔」所言是因生活壓力太大所致?還是在森林原則下我們選擇性地欺負群內弱勢?我無法簡單判斷。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的一生也曾遭遇過被歧視的情況。歧視他的並不是「外人」,更是來自同民族的人。有一次耶穌從耶路撒冷返回家鄉納匝勒講道,有些從小便認識耶穌的納匝勒群眾看見了,便輕視譏笑他來自「木匠家庭」,又說耶穌是「瑪利亞的兒子」以諷刺若瑟出身寒微,他們從耶穌的出身判斷耶穌沒有資格宣講道理。但這些譏諷並沒有阻止耶穌講道及行善的決心,他還治好了幾個病人。 社群內每一名成員都對社會作出或多或少的貢獻,彼此都是一分子。如果我們明白大家都有共同的情感需求,在生活上多對人尊重,肯定每個人的價值時,彼此便能和洽共融,令香港成為一個更宜居的地方。 
kjy12b_20190324s
icon89
校園隨筆
2019.03.22
接納自己的限制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總難免會活在別人的期望下,特別是父母的期望,然後才慢慢地按照自己成長的步伐, 發展自己的人生。 小時候,我也算是一個循規蹈矩,成績中上的小孩。縱然偶爾有失手的時候,但經驗告訴自己,只要願意努力,一定能獲得理想的結果。 這個信念一直引領我走過升中、會考及高考的道路。那年,我第一年進入大學後,積極參加大學內的學生組織。在這段時間裡,我發現組織內的同伴,不論行政能力、語文能力、思維能力都比我優秀。為了不落後於隊伍,同時也想自己能獨自統籌一些活動,因此我不斷從他人身上學習他們的長處,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強。一年過後,雖然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提升,但心裡知道,與他人,實仍存在一段距離,畢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極限與限制。 這是年少的領悟。 有些事情,即使在盡力過後,也不一定會完全獲得自己想要的成果。如果嘗試過一切方法後,情況仍沒有改變,那便要開始接受自己,其實自己也有限制。 還記得,那年參加學生組織,由於太投入的緣故,導致自己忽略了學術方面的生活。結果,在大學一年級,我成為了整個學系內成績最低的那一位。收到成績表後,我開始擔憂,也不希望自己以這樣的成績畢業,畢竟我對自己也是有要求的。因此,我開始嘗試改變,積極努力讀書,並用心完成每一份功課及學期論文。我知道自己的英語能力並不出色,因此我比別人花更長的時間,以消化那些晦澀難明的學術論文;每當教授發放take-home exam 的題目時,我總是第一個走到圖書館張羅所必須要用的參考書。結果,三年過後,我雖未能以一級榮譽畢業,但至少,我也能以一個不錯的成績完成大學學位。後來更得到攻讀碩士學位的機會。 有些事情,的確,即使在盡力過後,也未必會完全實現自己心中理想的結局。但至少,努力過後, 在限制內,我們也能嘗試活出最精采的自己。 我一直相信,在生命當中,「天主自會照料」自己生命中的一切。我知道無論成功或失敗, 困厄或苦愁,一切背後皆有天主的旨意,以成就一個獨特、美好的你(自己)。可能這種想法有點「阿Q 精神」,但我更相信,這是天主教徒願意把自己交託給天主, 對天主信靠的永恆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