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40512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4.05.12
喜樂幼小 - 動態
獻主會小學•聖母敬禮遊行   (本報訊)獻主會小學於5月7日舉行聖母敬禮遊行暨會祖聖馬善樂瞻禮祈禱會,由校監簡立和神父主禮,馮景豪神父參與。   祈禱會分兩部分,先進行聖母敬禮遊行。遊行隊伍由有蓋操場出發,簡立和神父與王志聰校長帶領家長、校友和全校師生跟隨聖母座駕前進,一同祈禱及頌唱聖詠,祈求聖母的轉禱。之後,教師及班代表到聖母像前獻上鮮花和蠟燭,以表達對聖母的孝愛。最後,簡神父為聖母像加冕花冠,並帶領全體恭唸聖母經。   第二部分是會祖聖馬善樂瞻禮祈禱會,簡神父在講道中講述聖馬善樂建立獻主會,會士們到世界各地傳揚福音及服務,把聖馬善樂的精神發揚,關心有需要的人,把天主的愛和喜樂跟他人分享。神父勉勵學生效法聖馬善樂服務有需要的人,以彰顯聖馬善樂愛主愛人的精神。(喜)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宗教週   (本報訊)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以「聖神」為主題,於4月8日至12日舉行宗教週活動。透過課堂內外的活動,讓學生認識聖神的果實,好使他們在生活中跟隨聖神的指引,發揮天主的恩賜。   宗教週的活動豐富,包括宗教科課堂活動,老師向學生介紹聖神的九個果子,教導他們如果我們因聖神生活, 追隨聖神的引導而行事,就能結出聖神的果實。學生亦可在圖書館的宗教圖書展覽中,借閱到有關天主教與各個聖人的書籍,從中學習天主的道理與聖人的榜樣。   此外,午息期間亦舉辦了愛心祈禱及愛心點唱站活動,學生透過撰寫祈禱文及愛心點唱,去表達對身邊人的關懷和感謝。   另外,學生在宗教週內帶同一些舊玩具和圖書回校, 參與玩具圖書捐贈大行動,將之轉贈予有需要的人,學習分享,以行動關愛社會上有需要的人,結出聖神的果實。(年)   東涌天主教學校(小學部)•測考打氣站   (本報訊)東涌天主教學校(小學部)社工在下學期測考前舉行了測考打氣站活動,讓同學在考試前能夠以唱歌放鬆心情,好好迎接考試。   是次活動更有校長、老師和同學填寫點唱紙為全校同學打氣,當日亦都邀請了七位高年級同學上台獻唱打氣歌曲,除了華語歌曲外亦有同學演唱日語歌曲,台下觀賞的同學都投入一同和唱,氣氛熱烈。社工也有設立摺心心壁報板,讓同學送上祝福和支持。(少)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公教老師朝聖之旅   (本報訊)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早前舉行「1+1公教老師朝聖之旅」,由劉敏怡校長帶領教職員到訪粉嶺聖若瑟堂。   當日邀請了聖方濟各書院鄧明輝副校長為教職員作導賞。鄧副校長首先介紹設計富有宗教寓意的舊聖堂。之後進入新翼,他介紹聖堂的歷史,新翼的設計思維和別具心思的風格。例如馬賽克、聖洗池的佈局,帶出了基督聖死與復活的逾越奧跡。而屋頂的兩個玻璃金字塔,除了採光外,亦象徵聖若瑟帶同聖家往離埃及的歷史。   過程中,鄧副校長說該堂的教友以聖堂為自己的「家」,更以「半世的家」這首歌作為自己的心聲,令參加者反思自己對教會及社區的貢獻。同時,也讓非公教老師了解聖堂建築的特色及認識到早期教會在新界地區的發展, 像踏步於歷史旅程中。(樂)  
CATCH 17 09 2023 jy 網 WEBSITE BANNER R
400 400 最新資訊
最新資訊
2024.05.12
【catch】公教報有片睇
【catch】是公教報的新聞影片,已正式開台! 專注捕捉第一手 .教區新聞 .堂區活動報道 .教會資訊 .神父/修女/平信徒專訪 .中小幼學校專題報道 .校園動態 .體藝傑出學生專訪 捉緊公教報的尾巴,齊做漁人的漁夫 !  
kjy13b_20240512_f
400 400 愛童心
愛童心
2024.05.12
抗「逆」屏障
筆者收到訊息,為《喜樂少年》撰寫文章,提筆之際,不禁反問自己:我們的青少年喜樂嗎?翻看一篇又一篇有關青少年自殺的文章報道, 既惋惜又慨歎,心想一定有很多青年人遇上了不能處理的處境,感到絕望而打算結束生命。   「身體髮膚受諸父母」這句說話對現在的青年人可能不大管用。但是,我們可以嘗試幫助青少年人增強抗「逆」能力,以應對他們面對的種種困難;父母和親子也不妨一齊學習一些抗「逆」的方法:   平靜身心、檢視情緒 在學習掌控情緒之先,我們先要知道情緒來襲時,好像一團烏雲積聚,讓身體動彈不得。這時候,我們可以嘗試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平靜下來,放慢呼吸,將注意力「聚焦」在身心的不適之處,檢視情緒反應。   2. 命名情緒、捉住「精靈」 很多時候青少年只用「down、emo、唔開心」等字眼來形容自己身處情緒的困難,大家其實可以為內在情緒命名的。是憤怒?傷感?無助? 驚恐?焦慮?還是羞愧?內疚?能夠為自身的情緒命名,就好像捉到騷擾我們身體的「精靈」一樣,能夠捉到「精靈」,我們便可以認識它、應對它,甚至學習與它相處。   3. 聚焦檢視、追本溯源 我們需要找到這隻「精靈」的來源。當我們面對生命中的困難和創傷,我們便可以對症下藥。   4. 主動支援 有機構在2023年以問卷方式訪問了二千名中學生,當中有80%表示不會向朋友或家人分享。我們得明白,身處人際關係疏離、困在愁城的青少年要主動求助絕不容易,所以作為年青人身邊的父母、朋友和老師, 有需要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態度,留意和關顧他們的需要。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
kjy01_20240505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4.05.05
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 (幼稚園組)
教育研討日
(本報專題)你認識靜觀嗎?近年不少學校都會推行靜觀活動,幫助學生在忙碌的生活中,學會靜下來觀察自己情緒,關注學生的身心靈健康。   根據靜觀減壓課程創始人卡巴金博士,靜觀是指有意識地、不加批判地、留心當下此刻而升起的覺察力,藉此來瞭解自己,培育智慧與慈愛。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幼稚園組)早前舉行教育研討日, 主題為「靜觀校園多面睇」。   當天,17間教區幼稚園的教師及校長,齊集在高主教書院幼稚園參與活動,陳紫雯總校監、陳德雄神父、古穗生修女、黃敏兒校董、李蘇珊校董出席。   推行靜觀活動 關注學生、教師心靈健康   教區學校聯會(幼稚園組)學與教小組代表張敏兒校長提到活動目的時指出,幼稚園教師在工作上常遇到不少的挑戰,再加上早年疫情的衝擊,眾人也少不免感到壓力。而近年小學及中學盛行將靜觀帶入校園,但幼教界卻較少推行有關活動,所以希望藉此活動,探究在幼稚園推行靜觀活動的可能性。   張校長表示,他們最初只是希望教區幼稚園老師能對靜觀有初步認識,並透過靜觀體驗,從中覺察其個人內在需要,從而在日常生活中,調適情緒及照顧自己和學生的身心健康。但上學年(2022-2023年度)研討日後,教師對活動好評如潮,亦主動提出欲進一步了解在幼稚園推行靜觀活動之方法,所以他們本年再度以靜觀作為研討日的主題。   講者分享推行靜觀活動經驗   教育研討日分為兩部分,上午部分邀請教育大同社企導師— 清悅老師、馮美璇及關月婷作為主講嘉賓。她們帶領參與者分享在校園內與幼兒一同進行靜觀活動的點子, 並同時提醒教師要多覺察個人內在需要,從而調適情緒、照顧自己及學生的身心靈健康。他們亦在活動中提到進行兒童靜觀活動時的注意事項,提醒教師的角色是在於鼓勵學生參與及嘗試,並從中找出自己的喜好。   而活動的下午部分則邀請了柴灣角天主教小學張曉藍主任分享在學校推行靜觀活動之經驗。她分享了學校的靜觀課程及校園環境,讓老師吸收更具體的例子,為幼兒設計適切的校本靜觀活動,將靜觀及天主教教育理念結合,建立校園靜觀文化。   教師分享活動得著   活動總結時,陳紫雯總校監以「靜」一字勉勵參加者需要於工作和生活上取得平衡,有健康的身心靈及天主的帶領,才能在教育道路上繼續前行。   教師參與活動後,認為在天主教學校引入靜觀元素能幫助學生建立與天主的親密關係。他們認同透過靜觀,學生能夠培養專注力、學會平靜自己的心情、接納每一個人的獨特性,並有助於他們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時,能保持冷靜及平和的態度。   他們又提到在靜觀練習中, 學生能減少雜念的干擾,更能仔細地感受身邊的事物,深入地體驗與天主的連結,拉近與主的距離,將天主教的價值觀融入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以正面和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和挑戰,並在行為和舉止中展現出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   教師分享時也表示,體驗靜觀和呼吸練習及聆聽講者的分享和真實事例,能夠幫助他們將靜觀活動應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同時亦能學習放鬆自己,覺察自己的身體與環境的關係,對個人而言亦有所得著。學校在未來也會逐步在課堂引入靜觀活動,讓幼兒一試「靜」帶來的好處。   (文: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幼稚園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