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a-20121104
icon39
與眾同樂
2012.11.04
大學生活的音樂故事
十幾年前,在高考的制度下,我在學業方面並沒有太大壓力。原因是我對修讀的科目都很感興趣:兩科語文不在話下,還有音樂、歷史、地理。每當自己有空,便會閱讀參考書,尋找一些課本上未能令自己滿足的知識。從那個時候開始,彷彿開啟了潛在身體裡工作狂DNA。我就是喜歡把時間表都填得滿滿,盡量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一些。有一次看到電影《玻璃之城》裡描述香港大學的舍堂生活,又見到電影片段中那古色古香、瀰漫著學術氣氛的本部大樓(那時候為文學院大樓),我立下決心,誓要考進港大文學院音樂系。儘管在高考音樂班上,其他同學都以中大音樂系為目標,惟獨我與我另一位「死黨」,憧憬薄扶林山上的那個學府。他在學業、音樂方面都比我傑出,最後選擇了建築系,並於畢業後到倫敦工作一年,再決定是否在這方面發展。而我則成為港大音樂系學生。我倆還並肩經歷了人生最難忘的一次:聖約翰學院的迎新。 舍堂裡的音樂故事 香港大學現在擁有十多所宿舍。於1912年,即創立後第二年,就出現了聖約翰堂,即學院前身。在大學生活的三年時光,大部份時間都付出在舍堂裡不同類型的活動上。十年前,我負責了學院九十週年的慶祝活動,並為其寫了一首歌。當我仍是本科生時,作曲實在有難度,找合適人選填詞更見困難。幸好我們當中有一班文化人,由一年級新人迎新到做「老鬼」,經常一起籌辦音樂、話劇等文化活動。所以在籌劃九十週年的演藝活動上,大家都同心協力,製作難忘的一次。 今年是學院成立一百週年,邀請我創作及編寫主題曲,並要製作紀念唱片。坦白說,這次有點膽顫心驚。這些年,我沉醉在合唱藝術及嚴肅音樂創作,很少主動欣賞流行歌曲。自然地,我對流行音樂風格、配器上發展都不太了解。為了做好這一份工作,及對有份在百週年慶祝活動籌委會義務付出的幹事們表示感謝,我在工餘時努力尋找資料,思索哪種旋律會勾起眾人在舍堂生活中的回憶,及哪個調性在感情方面會更傳神、更易觸動人心。雖然音樂欣賞是主觀,但配合能引發共鳴的歌詞,那就變成共同回憶的催化劑: 「曾在那天,在那廂,烙印心內的契約, 狂或醉,年月裡,憑藉我們的徽章, 尋夢與想,未怕傷,未徹響,毋悔, 浪漫凝聚這鄉。」 歌詞是由學院中文系師弟郭東傑填寫。很多字眼都是學院裡大學生活的點滴。期待於百週年晚宴上,一起頌唱,感受那種回憶重臨,讓人血脈沸騰的激動。
kjy16a-20120115
icon29
校園 FaceBook
2012.01.15
愛 在焦慮蔓延時
  早前報章有這樣的報道:「為兒爭入名校  莽父天橋危站」。話說一名焦躁父親為兒子升中問題,大吵大嚷,危站在天橋上,引至中環交通大亂。看到這消息,其過激行為實在不敢苟同,但也明白現代城市人普遍均承受不少壓力。這個父親愛子情切,表現失控,顯示都市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處理情緒的壓力,確是正在走到臨界點了。 遠的不說,就以香港學校每天發生的事情,均可看到家長對子女的愛已超乎想像了。友校校長分享以下趣事:妙君是三年級的學生,每天其母午膳時就出現在校門,嚷著要上課室探望妙君,看她吃飽沒有,又或者要親自餵她吃完整碗飯,才會安心離開。 就讀二年級的志誠,沒有這樣「關懷備至」的母親,反而有過分焦慮的父親。這位父親過於緊張志誠的功課,每天下班回家,第一句說話就是:「志誠,完成好功課沒有?」若還未做妥,他就得如熱窩上的螞蟻,跟著就連晚飯也不吃,陪著志誠由頭到尾重做一次功課,寸步不離才安心。翌日,志誠父親準會搖電話給班主任,投訴功課量太多,又或者訴說自己的壓力,不知如何教導孩子;但志誠的成績一直在前十名位置,而且每天有幾位補習老師跟進…… 另一校長訴說以下故事:身型嬌小的安寶果真是「寶貝」,安寶的媽媽開學第一天,就向體育科主任申請,勿讓其女兒參加體育課(其實她並沒有病痛),原因是怕她流汗,就連步行上樓梯也反對,擔心她捱不到,上落要乘電梯等,主任聽著也無可奈何。 中學方面,也聽說過家長擔心兒子自我照顧能力弱,堅持要陪同住進教育營;也聽說過家長就足球比賽中,看見其子被同學撞跌,就氣沖沖跑到球場上,要找別人晦氣。 今天,出席一個教育分享會,與會的大學講師提及現今大學生的家長,他們要誓死出席所有迎新活動,代其二十歲的大男孩寫筆記、錄音、拍照,務求為兒子準備入學所有事,又或者考試後投訴教授,給予其兒女評級太低,還有許多不可思議的表現都會發生…… 當愛在焦慮蔓延時,孩子其實有沒有感受到愛?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對待別人亦應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