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160529s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6.05.28
瑪利亞的事業—— 盧嘉勒
夏天常是舉辦活動的季節,1949年開始,夏日「瑪利亞之城」成為了「普世博愛運動」(Focolare Movement)一個典型的聚會。在「瑪利亞之城」裡,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聚在一起,練習按照福音的精神而生活互愛,在這片和平之地體驗人類合一是有可能的,合一形成了一個新社會的藍圖。 “Focolare”意思是壁爐,自從盧嘉諾與她的朋友成為一個小團體開始,人們便以這個名字稱呼這個團體的核心女成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3年12月7日(聖母無染原罪節前夕),盧嘉勒年僅二十三歲,她在神師的協助和允許下,表明為愛天主而願意終身童貞,將自己的生命完全奉獻給天主。一群跟隨她的女青年亦渴望以互愛作為生活的方式和目標,她們也願意為愛天主而終身守童貞。盧嘉諾與她們成為了一個團體,她們渴望讓耶穌基督臨現在團體中間,耶穌是這家庭壁爐裡的「火」。 聖母瑪利亞是耶穌的母親、若瑟的妻子;瑪利亞領受天使報喜,懷孕耶穌。她稱揚天主時,流露了她是一位在日常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婦女;在她的眼裡,她看到每個人都是天主所愛的子女,她所詠唱的《聖母讚主曲》,顯示她看到社會上不同的需要:「他(天主)曾使饑餓者飽饗美物,反使富有者空手而去」(節錄《路加福音》1:46-55)。聖母瑪利亞是平凡的家庭主婦,在毫不顯眼的平凡生活中,跟隨著她的聖子耶穌,由加納婚宴追隨耶穌到十字架下,陪伴耶穌的門徒等候聖神,在耶穌的公開生活中參與傳揚福音的工作。瑪利亞是第一個跟隨耶穌的門徒,她是第一位平信徒(基督徒)。盧嘉諾相信「瑪利亞的事業」(Work of Mary)是最適合這個團體神修的精神——「普世博愛運動」以互愛作為從事一切的基礎,成員設法保持著主耶穌臨在的方式,守護天主對人的愛火,使這火常燃不熄,重現納匝肋聖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極權主義崛起,歐洲多國深受法西斯主義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蓄勢待發。1920年,盧嘉勒出生後不久接受聖洗聖事,領洗時取名席維亞(Silvia)。1938年底,她完成師範學院的課程,畢業時取得優秀的成績,考上一所天主教大學。當時大學只提供三十個免費學額,偏偏她排列第三十三名。這次失落大學免費學額的經驗使她感到到極大的痛苦,失望中,她卻似乎聽到天主在她的心裡說:「我要做你的導師。」1939年,席維亞獲得資助,到意大利北部城市洛雷托(Loreto),參加天主教大學女生的聚會。洛雷托是世界聞名的天主教朝聖地,相傳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天使將納匝肋聖家曾住過的小房子(「聖家小屋」The Holy House of Loreto)遷置到洛雷托,這件事吸引全世界的人前往那兒朝聖。聖家小屋的外圍蓋建了一座像堡壘般宏偉的聖堂(Basilica of the Holy House)。第一次踏進聖家小屋開始,席維亞深受感動,她曾這樣自述當時的體驗:「那時,我每天跑到聖家小屋,獨自在那兒沉浸在天主偉大的奧秘中,淚水禁不住湧流。在默想中,我感受到那兒可能發生過的每一個情景:聖母領報、瑪利亞和若瑟陪伴耶穌生活⋯⋯我懷著虔敬的心,撫摸那些磚塊和木樁,想像這所房子是由若瑟親手建造的,見證著聖若瑟辛勤工作;我似乎聽到孩童耶穌的聲音、瑪利亞的歌聲⋯⋯當我靠近那已變黑了的牆壁時,一份神聖的力量觸動我,我感受到天主在召叫我,終身奉獻給天主⋯⋯」 這份深刻的經驗使席維亞有所領悟,她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似是與聖家一起生活。在洛雷托舉行的女大學生聚會結束那天,聖堂聚集了很多年輕人,席維亞有一種很強烈的感受:將來有很多女青年與她一起,為天主而終身保持貞潔,像耶穌一樣離開家庭,與接受同一呼召的人一起為福音而生活——戰火連天,席維亞卻因感受到天主愛的呼喚,找到了一條生命的道路。回到特倫托,她與一位熟悉的神父分享這次特別的體驗,並邀請那神父擔任她的神師,幫助她認識天主的旨意。 1940至1941學年,她在特倫托一所由嘉布遣小兄弟會(Order of Friars Minor Capuchins)開辦的孤兒院當教師。當小朋友靠著書桌午間小休時,她常為學生祈禱,還經常利用遊戲教學法,激勵小朋友更積極的學習。在那兒,她認識了聖方濟・亞西西(St. Francis of Assisi, 1181-1226)和聖嘉勒(St. Clara, 1193-1253;另一中譯名為「佳蘭」)的生平事跡。這兩位中世紀聖人的德行,謙卑、仁愛、甘於貧窮的精神深深地吸引著她,使她愈來愈感受到信仰的真理豐富她的生命,還加入了聖方濟第三會,取名嘉勒(Chiara)。 (待續)  
kjy11b_20160306s
sealist_logo
這海那海
2016.03.05
書海
在這個不讀書的年代,二手書店的存在實在是一個奇蹟。 茉莉二手書店是台灣較為廣聞的二手書店,全台共有六家分店,光是台北就有兩家,於大學城內,師大店與台大店。茉莉的經營極具規模,裝潢亮麗典雅,收書、售書皆有一套,價格親民,屬大學生喜愛流連之處。另外台北大安區師大夜市的盡頭,亦隱身一家以古老或罕見版本聞名的二手書店, 名為舊香居,本地藏書家尤其喜愛。 在一個下著毛毛細雨的冬夜,我走進茉莉二手書店,翻閱現代文學書架上的書籍。偶爾回眸一看,忽然瞥見一位熟悉的老者背影。老人家滿頭花白,身穿一件米白色夾克,專心翻閱古典文學架上的書籍,此時腦海閃過一個名字,暗暗驚嘆:啊,是他!作家王文興老師。他為人低調,甚少出現公開活動。這麼一位老先生也愛逛舊書店,真是可愛。我從書架上抽出他經典的著作《十五篇小說》,買下,以此作為紀念。當我走到他身旁,請他簽書時,他又驚又喜,露出一絲慈祥的笑容,拿起筆緩緩地於書頁間寫下他的名字。 住在台北,偶爾也會下南部走走。早些日子去府城玩,事先把舊書店地址給朋友, 請他帶我去看看。台南舊書店不少, 草祭、墨林、林擒等都頗為有名。但最近我到訪台南一家書店,看著看著,有一本書突然刺入眼簾;我頭皮發麻,整個人的精神緊繃起來,連呼吸也變得凝重。那是我逛書店這麼久以來,第一次在書架發現黃碧雲的書——《血卡門》,售價台幣7 5 0 元。果然,看來老闆娘也深知行情,這本書在網絡拍賣價也是台幣750元起跳。接著, 我又在書店二樓找到蘇偉貞的《人間有夢》,這本書比較罕見,有別於她在洪範出版的一系列小說。結帳時與老闆娘聊起,她笑說:「我跟蘇偉貞是同學哩!她在台北國際書展有演講嘛。」 我懷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回到台北,參加國際書展的作家演講。其中一場是蘇偉貞, 演講過後請她簽書, 順道告訴她, 《人間有夢》是在府城舊書冊買的。她一邊簽名一邊說:「那是我國中同學開的書店!」啊,原來是真的。
kjy02_20150517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5.16
學以致用 推廣科學 香港大學科學外展隊
  化學元素、物理現象、生物學……不少人都認為這些知識只存在於課本和實驗室中。香港大學一群對科學充滿熱誠的學生懷著普及科學的目標, 參與香港大學科學外展隊,將他們所學的知識傳授給普羅大眾。他們期望藉著外展服務,讓大眾明白到科學和日常生活其實息息相關。   (本報專題)香港大學科學外展隊(下稱外展隊)於2011年成立,過去數年,該隊舉辦了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小學示範科學實驗、中學校際科學問答比賽、科學探索歷奇營及境外義教活動等。今年經招收成員後,外展隊現有約六十人,他們在幹事的帶領下策劃及組織各項活動。 日常生活入手 宣揚科學精神 就讀化學系二年級的馮嘉怡是外展隊第四屆幹事會的隊長,外型嬌小的她中學時代已熱愛做實驗,「起初我並不認識科學原理,但富好奇心的我被科學實驗神奇的過程和結果所吸引。」因此,她相信透過實驗能引發大眾對科學的興趣和熱誠。「科學並不一定是高深的學術研究,很多科學原理其實是一理通百理明。」 副隊長之一辛嘉欣就讀化學系一年級,她補充,「我認為認識科學並非理科生的專利;科學不局限在課本中,反而存在於日常生活中。」她希望透過外展隊的活動宣揚科學精神,提升大眾對科學的興趣。財務秘書馮嘉裕則主修風險管理,就讀三年級,熱愛算術的他認為數學和科學不可分割,「兩者也是基於事實,利用科學方法去解釋現象。」所以,他非常認同科學不應被學科限制,更重要的是科學探究精神。同懷著對科學的熱誠,三位大學生參加外展隊,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推廣科學。 外展隊每年為本港中、小學生籌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其中一項是到小學示範科學實驗。第二屆幹事會的隊長、就讀微生物學系三年級的王灼培指,外展隊會選取貼近日常生活的科學主題, 與學生分享。「我們曾讓小學生們在顯微鏡下看看樹葉的細胞,又或是霉菌、細菌;又曾經示範關於乾冰、食用色素的實驗。學生從中明白科學並非遙不可及。」他表示過程中小學生可以參與製作樣本等步驟,讓他們接觸一下科學實驗。 訪境內外學校 實現教學相長 去年暑假,外展隊到訪了七所本地小學。雖然外展隊的目標是將科學知識和體驗帶給小學生,但受訪成員均表示在過程中自己亦獲益良多,其中經驗成為自己學習經歷的一部份。馮嘉裕表示參與小學探訪的初期曾擔心簡單的實驗未必能引起小學生的興趣,「當進行示範時,即使只是冒出泡泡、變色等常見的化學反應,小朋友們也十分興奮,給我帶來很大的滿足感。同時, 我也很高興看到學生非常渴望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 馮嘉怡指出她最難忘小朋友充滿熱誠的目光,「他們積極發問,活動提升了他們對科學的興趣,他們的回應讓我知道推廣科學的工作很有價值。」王灼培則非常欣賞小學生的好奇心,並明白到不應低估小學生的能力。「即使他們只是小學生,但他們具備一定科學知識, 其實他們的可塑性真的很大。」 兩年前外展隊更衝出香港,安排到境外義教,曾到河源和台北服務,今年則計劃到台中、台南。王灼培指他們在河源探訪的鄉村小學位置偏遠,設備簡陋,也沒有科學課和常識課。「我們自備儀器,與學生進行簡單的實驗,由於他們很少接觸科學,因此感到很新奇和好奇。」 到台北的小學探訪,學生的學習態度亦感動了辛嘉欣。「其中我們安排了一個關於核能發電的工作坊,由於課題的程度較高,學生們不易理解,但他們仍然專心聽講。」她指學生的態度提醒自己在學習上遇上困難時,同樣不應放棄,重燃了她對科學的熱誠。   今年外展隊亦繼續為中學生舉辦科學營和科學知識問答比賽,並新增生態攝影比賽,希望提升參加者對香港生態環境和保育的認識。外展隊期望藉著不同類型的活動,廣泛宣傳,普及科學,培育科學的明日之星。(澄) 
kjy06_20140302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3.02
從不纍積經費的聖雲先會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來港十年後,1871年,高神父(Fr. Timoleone Raimondi, 1827-94)曾表示天主教在香港辦學的努力,令他感到非常欣慰。慈善事業是他所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化神父(Fr. Gaetano Favini, 1829-68)與高神父同屬米蘭外方傳教會,他們是好朋友。年輕的化神父1859 年來港後,參與醫院和監獄的牧民工作,同時負責照顧葡萄牙籍天主教信徒團體,1863年7月12日在香港成立聖雲先會,高神父成為香港區會的名譽會友。 聖雲先會是一個信友團體,奉教會慈善事業主保聖雲先(St. Vincent de Paul)的名義,致力實踐仁愛,以行動回應福音的教導。1833年,年僅二十歲的法國青年奧撒南(Frederic Ozanam, 1813-53)與數位朋友在法國巴黎成立聖雲先會。此後,歐洲及美加各地的天主教會瞬即對聖雲先會表示熱烈的歡迎。 奧撒南成立聖雲先會後三十年,在化神父的推動下,兩位英籍天主教徒、一群居住香港的葡萄牙籍天主教徒在香港成立聖雲先會,標誌著香港天主教會平信徒的生活,揭開了新的一頁。成立初期,這個小規模團體主要是男性會員組成,他們已不是年輕小夥子了。他們走遍城市裡最貧困的角落,親身到訪有需要援助的家庭; 突破當時社會貧與富互不相干的觀念,擺脫國籍的界限, 無分宗教信仰,以實際行動關懷赤貧家庭的急切需要:提供即時的金錢援助、轉贈衣履鞋襪。聖雲先會的服務使那些接受關懷的市民大眾,亦感到驚訝——那是十八世紀中期的香港!  聖雲先會在香港始創慈善服務,曾被譽為英屬殖民地——香港值得引以為榮的理由。那時,除了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及米蘭外方傳教會照顧社會上被遺棄的一群,極少其它的慈善服務,因而聖雲先會的仁愛工作很快獲得香港社會的認同。 聖雲先會的經費依靠會員手持捐獻箱,每月一個特定的主日在聖堂門口向信友募捐,會友間亦有捐獻。成立後首年,他們每星期給八個貧苦的家庭發放物資。翌年,已有十七個家庭接受賙濟, 各方面捐贈的經費亦增加兩倍多。 1880年,受照顧的家庭增至二十六個。為開拓主要的經費來源,聖雲先會開辦每年一度賣物會, 這項創舉持續發展,吸引更多人關注他們的工作。1889年開始,港督德輔(William Des Voeux)每年定期捐款。獲得更多捐款後,他們把部份捐款贈予聖類斯孤兒院及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支持修女們推行醫療服務,同時透過修女們的關懷,給殘障及患病者帶來希望和適切的照顧。 隨後五十年,聖雲先會在香港活躍發展,不少善心的婦女早已透過捐款,參與服務。當時的會長曾說過:「沒有一種慈善工作是在聖雲先會以外的。」不錯,聖雲先會早在此時,創辦售旗籌款的方式,同時獲得婦女的協助。1920年安貧小姊妹會來港開辦安老院,更獲得香港聖雲先會的全力支援。     在希望中侍奉 聖雲先會會徽   中央是一條魚;魚的眼睛代表天主的眼睛,祂向窮人伸出援手,魚尾部份重疊的線條則代表會員間的團結,他們與貧窮者合而為一。圍繞會徽的圓形象徵聖雲先會是一個國際組織。拉丁文「serviens in spe」意指在望德中服務,而這份望德是來自耶穌基督。 真福奧撒南 奧撒南及數位朋友成立聖雲先會時,他仍是個大學生。他意識到言詞有限,願意懷抱服務和分享的精神,以行動履行教會在世界傳福音的使命,而最能實踐這項使命便是委身於關懷貧窮和弱小者的愛德行動。 奧撒南的想法深受聖雲先所啟發:「藉著我們雙手的工作,愛天主」。具備深厚文學根柢的奧撒南,擁有美好的家庭生活,可惜英年早逝。他畢生關注最缺乏照顧的人,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無分宗教信仰、國籍、身份和性別,他們就是耶穌所說的最小兄弟中的一個(瑪竇福音25:40)。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學生時期,曾是聖雲先會的會員。1997年普世青年節,教宗宣布奧撒南列入真福品,並邀請在場的年輕人在迎向千禧年來臨前,以真福奧撒南的生活見證,積極投入關切赤貧者和處於社會邊沿的人,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