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8b_20220313_s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2.03.11
喜樂幼小 文章 2022.03.13
說明閱讀課外書的好處 閱讀課外書有甚麼好處? 現在就讓我告訴你閱讀課外書的三個好處吧!  第一,閱讀不同類別的課外書可以增長各方面的知識。例如閱讀歷史書可以令我們了解過去發生的事件,讓我們借古鑒今,同時亦使我們的見識更深遠。除了閱讀歷史書之外,我們還可以閱讀科學書等等, 增加課外知識。 第二,閱讀課外書可以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閱讀可以使我們從中吸取文中的精華,從而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進而把自己的思想傾吐於自己的作文之中,使我們的寫作能力得以提升。 第三, 閱讀課外書可以修心養性。孟德斯鳩曾經說過:「讀書對於我來說是驅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安靜地閱讀一本書,可以為我們帶來平靜的心境,減少壓力。有研究指出,每週閱讀至少三十分鐘能令人心境開朗。由此可見,閱讀能使人的思想正面。 總括而言,閱讀對於我們有許多益處。古語有云:「書到用時方恨少」,我們應該養成閱讀的習慣。既然閱讀課外書有那麼多的好處,大家不妨嘗試培養閱讀的興趣吧!  劉日蓁   海怡寶血小學   五勇 老師評釋:文章段落分明,以「總—分—總」結構進行說明。首段總說運用設問手法,可直接點出文章重點。日蓁同學行文流暢,言簡意賅地說明事理,並適當運用引用說明,使文章更具說服力。-- 梁文玲老師 怎樣做一個好孩子 怎樣才能做一個好孩子呢?要成為人見人愛的好孩子其實不難,我們只要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著手就可以了。 在家庭方面,我們要孝順父母,聽從他們的教誨;要敬愛兄長,禮讓弟妹;要多抽時間跟父母談談天、說說地,多了解他們的心意,關心他們,體諒他們的辛勞;還要幫忙分擔家務,不讓他們操心。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父母日漸老邁,我們應當及時盡孝。 在學校方面,我們要尊師重道,遵守校規。還要勤奮好學,正所謂「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我們要專心上課和認真完成家課,絕不能馬虎,草草了事,要有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 在社會方面,我們要多參與義工服務, 例如,探訪長者,賣旗等等。我們也要樂於助人,正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坐車時,你有主動讓座給有需要的人士嗎?  總括而言,我們不謹要孝順父母,也要勤奮好學,更要樂於助人,才能成為名副其實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馬卓楠   德信學校   6A 親親大自然的好處 不少人喜歡到大自然遊玩,享受郊遊之樂。到底親親大自然有甚麼好處呢?我會以下列三個好處進行說明。 首先,親親大自然能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健康。例如:我們到戶外多看大自然中的綠色植物,有助消除眼睛疲勞;我們在攀登的過程之中能讓自身肌肉發達,增加血液循環;行山時,我們在路上會不斷地排除汗液,可以排除身體內的毒素。所以,我們去大自然中遊玩能讓身體保持健康。 其次,親親大自然能使人注意力集中。我們在大自然中休息或散步,都會放鬆緊張的情緒,有助回復專注力,令專注力更加集中。相反,一些天天待在家裡的人, 廢寢忘食地沉迷玩手機遊戲,不但容易讓自己的專注力分散,還害了自己的身體。所以,親親大自然是一件對自己有好處的事,能使人注意力集中。 最後,親親大自然還可以令人的心情變得愉快。根據研究發現,呼吸新鮮空氣有助放鬆心情,如果家人有空,能夠和他們一起出門去大自然遊玩,不僅能放鬆自己的心情,還可以促進與家人的關係,真是一舉兩得。所以,親親大自然有很多好處, 讓我們心情愉快就是其中之一。 總而言之,親親大自然既可以讓人保持健康,又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更可以令人心情變得愉快。所以,我們為甚麼不多點到大自然中遊玩,享受郊遊之樂呢?  林子恆   長沙灣天主教小學   6C 老師評釋:欣賞文章中善用舉例說明、分類說明和比較說明等多種說明方法,從親近自然可以讓人身體健康、注意力集中和心情愉快三個方面,說明人們親近大自然的好處,文章末段回應開首,以反問句作結,更能深化主題。-- 文健雄老師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4b_20211205_s
400 400 愛火燃燒校牧心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1.12.03
力行仁愛與公義
天主,感謝祢,感謝祢安排了我在華德學校當上牧民助理的工作。雖然疫情還未能受控,但人們的生活亦漸漸重回正軌,學生們亦正式重返校園的生活。雖然市面好像回復了,但仍有不少受影響的人。天主,求祢幫助他們。 上個學年的生命教育主題是「感主慈恩力行仁愛與公義」,目標是要讓學生在生活當中主動關愛別人,謙虛地彼此服務、照顧有需要的人,正苦惱在停課時間,如何讓學生實踐關愛的行動,突然又一次發現,天主給了我最好的安排。 相信很多人都因為疫情的關係,在資訊科技上的知識都進步不少。我便是其中一個。在疫情期間,小學停課或只上半天的課,原本安排的彌撒、基督小先鋒及其他宗教活動都未能在校進行。於是我利用學生放學後的時間,用ZOOM與學生舉行了教友聚會,並製作了一系列可以在網上進行的活動給學生。 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與基督小先鋒進行了隔空傳情大行動,是次活動是與明愛中心合作,對象為低收入、有需要的家庭,我與學生們用ZOOM的形式互相策劃如何服務、互相討論贈送的物資、及自畫心意卡。最後我和三位同學一起將收集好的物資一同送往明愛中心。 在中心內我們見到幾位受助的對象,學生與他們互相問候、談天,雖然只是短暫的相處,卻見到學生幫助人時的自信、渴望幫助別人的光芒。當然受助者與學生的互動,在他們臉上真情流露的笑容,從心內感受到他們得到快樂和滿足。這一切我看在眼裡,一切都是天主奇妙的安排。 今個學年也許會遇到未知的境況,但我確信一切,天主已給了我最好的安排, 期望將來的日子,我更能堅定自己的信德,為主作證,作學生的一個好榜樣。 華德學校   霍翠瑩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0-2021年度的體會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5_20211017_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1.10.15
歷史之船
你試過在大海上航行嗎?我們經歷的也許只是幾天的海上假期,但對於船員來說, 大海和船就是他們的家。這次我們會聽聽一位船長訴說五十年來,他的船和他的故事。這艘船也會帶我們走進一段人類史上非常重要的歷史。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男孩,他從小就夢想成為一位船長,航行在大海上。1930年代初期,他親眼見證著一艘新船克萊門婷號(Clementine)的建造,覺得這艘船美麗無比。直到新船下水,他決定要當船員,就在日出時分,他離開了自己新婚的妻子,從舊金山出發,開始在大海上漫長的旅程,他感覺好像回到家裡一樣親切和熟悉。克萊門婷號是艘冷藏貨船,用來運送容易腐壞的食物,像是水果和鮮肉等。他航行在不同的港口上,四海為家,認識了各式各樣的人,也見盡人生百態。後來他成為了船長,可是世界也在這時候發生了巨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克萊門婷號被國家徵召,小小的貨船就成了一艘軍艦,用來運送軍用物資。好不容易捱過了戰爭,待到和平,克萊門婷號又回復冷藏船的身份。船長的太太艾莉絲寄來的家書和相片,繼續為他帶來精神上的支持。不經不覺,當年的男孩已經變成了老船長,克萊門婷號也已經航行了50年,後來在一次旅程中發生了沉船意外,從此安息在海底。幸好在意外中,船長和船員都一一獲救。老船長終於回到陸地上的家,太太艾莉絲正在等待他。 共讀指引 海員的生活對孩子來說無疑是陌生的,但在飛機還沒有普及使用以前,船就是遊走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書中的主角在船上度過了大半生,由男孩變成了老人,是不少老輩船員一生「行船」的寫照。家長和孩子共讀時,不但可以探討交通工具在時代中的演變,也可以和他們一起想像船員在船上的生活。如果認識曾當船員的長輩, 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他們「行船」的經驗。除此之外,這繪本也觸及一段非常重要的人類歷史,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戰期間,不少商船都像書中的克萊門婷號,被國家徵召變成軍艦。透過閱讀繪本, 我們可以引起孩子對歷史的興趣,從而作更深入的探討。我們都喜愛和平,不希望戰爭爆發,但只有認識戰爭的歷史,從中吸取教訓,我們才會懂得珍惜和平的可貴。  繪本看世界 繪本中提及的冷藏船,被國家徵召成為軍艦,這是戰爭中時有發生的事情。不少軍艦在參與戰役時被炸沉,造成大量人命傷亡,沉船往往就沉睡於當地海床深處。事實上,不少戰艦殘骸遺跡仍然留在海底,例如在法國普羅旺斯海岸、科西嘉島海岸和菲律賓蘇比克灣一帶的海床,仍有許多戰時遺留下來的戰機和戰艦殘骸,吸引不少世界各地的潛水愛好者前往探索。那些戰艦和飛機的殘骸,就是歷史的見證,他們帶著人類悲慘的歷史,沉到海洋深處。它們經歷數十年的海水沖刷,早已與大海融為一體,成為了海洋生物的家園。 《我的永恆之船》 作者╱繪者: 英諾桑提 出版社: 格林文化 ISBN : 9789861898339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4b_20211010_s
400 400 愛火燃燒校牧心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1.10.08
牧民工作的體驗與期盼
回顧上個學年的牧民工作體驗,真是一個既充滿困難,但亦有得著。 困難的是因疫情影響,學生需要在網上進行學習,我亦要參與網上教學工作。自覺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有時會發生網路上的問題,以至原先預備的內容,未能順利播放。另外,有一次在網上帶領學生拜苦路,一方面要留意他們的參與態度,但另一方面又覺得未能完全投入祈禱氣氛。雖然如此,但自己也有得著。例如:由於準備網上早會,學會多些電腦應用知識。另外,更深刻體會到人的有限力量,感恩天主給自己一份信仰上的支持。再者,從網課中得到一個啓示:就算今日電腦科技很發達、很先進,但也會有失靈的機會。科技不是萬能的,也要與人配合,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至於新的學期,若能回復全日制授課,計劃在校組織一個聖歌小組,培育學生學習詠唱天主教聖歌,一方面可讓學生學習以歌聲讚美天主及祈禱,另方面若學校有禮儀活動,例如開學禮、聖誕祈禱會等,聖歌小組可帶領其他學生詠唱,使禮儀活動更有氣氛。不過由於自己不懂彈琴,計劃與音樂科老師商量,互相配合。另外,亦可借助網上資源,教導學生學習唱聖歌。此外,亦計劃成立福音話劇組, 訓練學生研讀聖經,透過認識福音故事, 然後角色扮演,將福音信息從話劇中表達出來,希望能有助學生培養正確價值觀, 同時亦可以培養他們閱讀聖經的技巧及興趣。至於停頓一年多的服務和活動,例如探訪長者、堂校合作、朝聖等活動,也希望今年能再次啟航。主,但願我們不怕風浪,因你與我們同在。 聖家學校   陳少珍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0-2021年度的體會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