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11031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1.10.29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 智趣樂遊區 寄學習於娛樂
(本報專題)為甚麼大角嘴天主教小學五年級的晉晞源可以在上課時間玩打地鼠遊戲?原來他在示範「智趣樂遊區」中的「互動地板投射」活動。晞源一看到題目「選出遵守十誡的行為」,便身手敏捷地在「孝順父母」、「說同學的壞話」、「說粗言穢語」中,雙腳齊跳到正確答案中,盡顯他對十誡的熟悉。 校園內這塊互動地板設置了不同投影遊戲, 讓教師配合科目設計內容,學生能寄學習於娛樂。例如在數學科,學生可以玩加法算數的遊戲,又可以與同學比賽,鬥快選出數字的倍數;中文科遊戲考驗學生對修辭手法的理解;體育科有球類遊戲;音樂科則可以彈地面鋼琴等。 互動地板於本年9月新學年啟用, 校方已陸續安排學生試用它。六年級生楊竣雄在數學課中, 學習平方、立方、體積等基本知識後,便在教師帶領下到互動地板玩遊戲。在與同學比賽時,當然緊張刺激,也加深了竣雄對以上課題的認識。 STEAM Wall 學習工程、數學、電腦知識 「智趣樂遊區」由學校的小禮堂改建而成, 小禮堂以往是家長接學生放學的等候區,或學生小息休息的地方。這次改建除了增設互動地板外,也在牆壁上畫滿太空人、火箭等太空主題, 更添置了「STEAM Wall」,透過實驗遊戲,讓學生學習工程、數學、電腦等知識。 楊竣雄在介紹STEAM Wall的「齒輪模組區」時說,「我們可以組合不同大小的齒輪模組,學習它們的運作。」 徐健業老師說,STEAM包括工程的教學, 但這部份難於平日的課堂中示範給學生看;而藉著齒輪模組區,學生可以組合不同大小的齒輪模組,學習如何透過齒輪改變轉速和運動方向,具體地認識齒輪比等相關知識。 在齒輪模組區的下方有「交通吊橋區」,學生晉晞源透過Micro:bit控制吊橋的升降時說: 「吊橋有一個感應器,如果吊橋過度傾斜,影響橋上車輛的安全,Sensor便會發出響聲。」 風速氣流區 認識風力能源 在STEAM Wall,學生亦可學習風力發電的原理。五年級的何浩林走近「風速氣流區」時,感應器偵測到有人接近便會自動啟動裝置。來到裝置前,他把黃色及藍色的球放進去,球便隨著氣流移動。過程中,浩林便應用數學科知識,計算風速。 徐老師補充說,風力是常用的環保能源,學生透過這裝置, 能夠觀察到風如何帶動物體移動,有助學生認識風能。 電子學習 多元化活動 「智趣樂遊區」內的互動地板和STEAM Wall是大角嘴天主教小學較新的裝置,其實該校一直嘗試在教學中引入電子學習,例如在高年級的體育科中,攝錄每組同學運動的過程,再由另一組學生互評,並針對動作提出改善建議;宗教科教學生用網上程式查閱聖經;視藝科亦用程式欣賞名畫,或遙距離參觀藝術館。 副校長潘偉強說,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學生在音樂課不能吹牧童笛,所以教師亦讓學生回家拍攝吹笛的影片,並上載給老師評閱,「電子學習彌補了課堂上不能做的活動」。 「玩是小朋友的天性。」校長周德輝說智趣遊樂區「除了讓學生玩,還有很多學習元素。」他提到智趣遊樂區有一個大型LED螢幕,教師與學生進行活動後,可以即時教學,加深印象;學生也可借用電視機做分組匯報, 「這就像一個智能課室。」 嶄新的科技和設備有助孩子學習,但不變的是教育工作者背後傳道授業的心,這也是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推動電子學習的理念。(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5_20210502_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1.04.30
媽,看我的畫呀!
有沒有在媒體或網路上,看過洞穴壁畫?現今發現世上最早的洞穴壁畫,是遠至45,000多年前的創作。壁畫上的動物活靈活現,讓我好奇地想,究竟世上第一幅畫作是如何出現的?原始人類在野外環境中專注獵食生存,何事啟發他們進行藝術創作? 今次介紹的繪本應該可以提供線索。此外,我們還會讀一本關於「野獸派」著名畫家馬諦斯的繪本。  《The First Drawing》 在一個原始洞穴裡,住了一個八歲的孩子。洞穴裡還有他的爸爸、媽媽、兄弟姊妹等親人。他最喜歡看動物,每天坐著看幾個小時也不累。他發現雲和石塊有時看起來很像動物,於是興奮地告訴爸媽,但爸媽聯想不到, 也沒有理會他。一天,他看到火堆在洞壁上映照出長毛象的輪廓,他決心要讓家人看到他所看到的,於是拾起一枝燒紅了的樹枝,在洞壁上畫出長毛象的形象,其他人看到以為是魔法把長毛象帶到洞穴,驚恐萬分。後來,小孩教導了其他人,一起畫壁畫。  故事是作者對世界上第一幅畫如何出現的想像。雖然是虛構,原因卻非常合理。孩子充滿想像,而且希望與人分享,藝術創作的慾望自然而生,也是順應人性的發展。正如故事提到,繪畫就像魔法,使人如此嚮往, 至今仍有無數人為這魔法著迷, 雀躍與人分享圖像藝術中的喜悅。  《隨光轉動:亨利• 馬諦斯的虹彩之舞》 一個名叫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的小男孩,住在法國北部的小鎮。那裡總是灰濛濛的,但馬諦斯渴望看見陽光與色彩,幸好他的媽媽喜歡藝術,總帶來一些色彩斑斕的毯子掛在牆上,鋪在地上,也讓馬諦斯為她調合色彩,用來繪畫盤子上的圖案,以盤子作家居裝飾。家裡總是充滿色彩,叫馬諦斯目不暇給。爸爸又送了鴿子給馬諦斯飼養,他觀察到鴿子在移動時, 身上的顏色會隨著光線轉變,有如幻彩般吸引,這就是虹彩。原來這一切都在造就一位藝術大師的誕生,他就是「野獸派」著名畫家——馬諦斯。 繪本描述「野獸派」著名畫家——馬諦斯的童年生活,探討他的藝術啟蒙與萌芽過程,從而推斷馬諦斯對色彩的愛好始於童年,他畫的不只是他看見的,還有他想像的、他的童年和感受。馬諦斯曾說過:「媽媽欣賞我做的每一件事。」也許是媽媽的愛與認同,讓馬諦斯能放心盡情發揮自己,走上藝術創作的長路。   繪本看世界 馬諦斯是「野獸派」著名畫家,「野獸派」這個名字是否帶點恐怖和狂野? 是甚麼特質使他被稱為野獸派? 野獸派(Fauvism)其實是來自法文中的「Fauve」(野獸)。在1905年法國巴黎秋季沙龍展覽裡,一群以亨利•馬諦斯為首的年輕畫家參展,他們的畫作形象簡單,色彩鮮艷大膽,充滿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一位藝術評論家發現一件其他由藝術家創作的雕刻作品,擺放在這堆狂野的畫作中間,相映成趣,便說「Donatello (雕刻作品的創作者) 被野獸包圍了!」正因為這件事,大家便以「野獸派」來稱呼這群年輕的畫家。 《The First Drawing》 作者╱繪者: Mordicai Gerstein 出版社: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ISBN : 978-0316204781   《隨光轉動:亨利•馬諦斯的虹彩之舞》 作者: 佩特莉霞•麥拉克倫 繪者: 海德莉•胡柏 出版社: 維京 ISBN : 9789864402427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5_20210228_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1.02.26
牛年到
上期的文章介紹過關於十二生肖的繪本,牛年到了,讓我們談談牛這種動物。十二生肖的動物中,不少是好吃懶做的傢伙,但牛生性勤勞樸實,是農夫的好幫手。這次我便會介紹兩本有關牛的繪本。  《牛要去哪兒》 一頭從中國古畫中出走的牛,為了尋找同伴,遊走於名畫之中,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韓滉《五牛圖》、埃及墓室壁畫、描繪希臘羅馬神話傳說經典場景的《掠奪歐羅巴》、畢卡索筆力強勁的《鬥牛》、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等。牠與其中的人與動物互動,帶領讀者欣賞古今中外有關牛的名畫。 牛在尋找同伴的過程中走入名畫, 可說是別有一番妙趣,既讓讀者飽覽不同的媒材和藝術風格,作美育的啟蒙,也能激發讀者對藝術的想像力。這是典型的「找同伴」繪本,意味故事主角想要認識自己、尋找身份認同。近年來,藝術常被視作心靈治療的良方,很多人也從藝術創作中得到療癒和安慰,發現更好的自己。作者以藝術作品造就這趟尋找自我的旅程,有如現實世界的寫照,實屬巧思。  《希望牧場》 繪本中的故事以真實事件為藍本。2011年3月11日,日本因地震引發的海嘯,導致福島核電廠事故,居民紛紛離開福島,包括當地的養牛人。大批牛隻因沒人餵飼而死亡,也有一些牛因肉已被污染無法食用,而被殺掉。繪本中的主角也是一位養牛人,但他選擇對牛不離不棄,即使牛肉肯定賣不出去,他也堅持繼續餵飼,他的牧場因此被稱為「希望牧場」。 在昔日以務農為生的日子,牛是農夫的好幫手。牠吃的只是草,卻刻苦耐勞,辛勤的耙地、背重物,讓人享用田裡的莊稼,自己的肉還要成為人類的食物, 可說是一生也為人類服務。你說人類該把牛視為工具,還是朋友?故事中的養牛人就把牛視作朋友,即使牠們再不能帶來利益,他也願意繼續飼養這些牛,珍惜牠們的生命。今年是牛年,牛既勤勞又樸實, 我們也想想牛的好,學習牠的美德。  繪本看世界 在我們普遍的印象中,牛是溫馴又樸實的動物,但原來牛也有凶暴的一面,展現於鬥牛活動中。鬥牛是西班牙的傳統活動,可追溯至公元八世紀。鬥牛的過程中,鬥牛士會拿紅布來挑釁牛,然後札槍手以綁有緞帶的札槍刺在牛背上,惹牛生氣,最後由鬥牛士展開鬥牛與屠牛,把劍刺向牛背,直入心臟,結束牛的生命。鬥牛活動近年引來不少爭議,很多人認為這活動殘酷、野蠻和血腥,西班牙某些地區也已禁止鬥牛活動。  原來鬥牛也曾成為繪本的主題,就是我們熟悉的《愛花的牛》。主角費迪南是一頭只愛聞花香的公牛,根本沒有興趣成為鬥牛,卻陰差陽錯被選中,送到鬥牛場去。正當全場觀眾都期待目睹費迪南與鬥牛士的精采對決時,牠卻慢條斯理地坐下,嗅著觀眾席上傳來的花香。鬥牛勇士被氣得跳腳,最後費迪南被送回老家,繼續靜靜地坐在橡樹下聞花香。這繪本曾一度被視為禁書,但現在已成了繪本中的經典。   《牛要去哪兒》》 作者/繪者    : 利雅君 出版社            : 格林文化 ISBN                 : 9789861893983 《希望牧場》 作者/繪者    : 森繪都 繪者                 : 吉田尚令 出版社            : 小魯文化 ISBN                 : 9789862115978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01025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0.10.23
德貞幼稚園新校舍啟用 給學生更多空間 鼓勵自主學習
(本報專題)走到深水埗福榮街,遠遠便看到外牆一幅色彩斑斕、畫有彩虹、動物、樹木的壁畫,立刻吸引途人的眼球。原來這是德貞幼稚園新校舍正門的外牆壁畫,當中繪畫著創世紀開始至耶穌復活的聖經故事,讓原本已充滿朝氣的校園,也為鄰近社區加添宗教氣氛。 德貞幼稚園9月底復課後,由九江街舊校舍搬到福榮街168號新校舍,新址佔地30,000平方呎,校園設有更多活動空間,以求讓學生過更豐富的校園生活。 德貞幼稚園校長龍雪冰修女認為要為學生提供時間和空間,因為「幼稚園教育不是要學生坐定定三個小時,而是要啟發他們思考、動手去創作。」而新校舍樓高兩層,有1 2 個課室, 另設禮堂、有蓋操場、唱遊室、探索室等,以求讓學生得到更豐富的均衡學習,享受愉快及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 10月15日訪問當天,學生便分組在禮堂進行體能活動,他們拿著紙磚,再思考不同的玩法,有些把紙磚疊起,有些又把紙磚拼成一條道路,發揮創意。此外,學校計劃在圖書館、美勞室、禮堂等,提供多個學習小組,讓家長共同學習,加強家校合作。 採用「高廣度教學模式」 幼稚園一直採用「高廣度教學模式」,即著重「計劃」(Plan)、「實踐」(Do)及「回顧」(Review),去提升學童的學習效能。例如每天的「自選遊戲」時段,高班學生可以到創作區——美勞室、語文區——圖書館等,跟據他們的興趣選擇活動。 副校長翁倩秀解釋,在這種教學模式中, 當學生到扮演區遊玩時,會先想一想活動內容, 例如「我想扮媽媽,因為想煮飯給妹妹吃」,然後便去拿取相應的玩具,與教師或其他同學一起玩。到了回顧時段,學生與其他同學簡介自己當天的活動,「思考自己學到甚麼、會不會有其他的做法呢?」翁副校長說,這方法有助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 玻璃天幕 進行光影活動與寫生 新校舍著重與大自然的結合,其中一個設計主題為「自然採光」,校園多處安裝了落地玻璃窗。幼稚園便善用這特點,讓學生親近四週環境。翁副校長說,教師會與學生在二樓的天幕玻璃長廊進行光影活動與寫生,讓學生「在深水埗這石屎森林中,也能多欣賞大自然環境」。  此外,每間課室皆附設有人造草皮小露台,龍修女說,學校近年參加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一人一花」計劃,學生可以把植物放在露台上,綠化校園的同時,也著重學生與大自然的結合。 圖書館藏萬本書 培養學生閱讀 提到校內的設施,龍修女特別介紹校內的圖書館及美勞室。圖書館館藏10,000 多本圖書,為學生提供不同種類的中、英文圖書。龍校長強調「閱讀需要慢慢『浸』」,為鼓勵學生閱讀,學校本學年開始,在上課時間表中, 教師每週也會帶學生到圖書館,借閱圖書、由教師或學生說故事。為鼓勵學生閱讀,每個班房都有圖書架,此外早禱後, 同學亦會分享自選圖書。  美勞室為學生預備多元化的美勞物料,上課時老師善用不同材料,陪伴學生創作不同手工。室內椅子更是獨一無二的:它是翻新舊校椅子,由教師在椅上繪畫,當中有參考名畫創作,並貼有作品簡介;校方稍後亦會安排學生幫手這創作的玩意。 新學年在改善校園環境以提升學習氣氛外,幼稚園當然注重靈性培養。幼稚園地下大門前置有聖母像,每天陪伴學生上學和放學,讓他們親近天主、親近聖母之同時, 亦喻意著天上的母親—— 聖母瑪利亞,每天守護著德貞的孩子,時刻陪伴他們成長。(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