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30423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4.23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
軟餐2.0 讓長者食得有尊嚴
(本報專題)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中三級學生,運用科學知識研發出不同款式的長者軟餐,為有吞嚥困難的長者重拾美食的滋味。該校校長何應翰指出,軟餐教育帶出明愛「以愛服務、締造希望」的理念,「當學生擁有正面價值觀的態度,懷著服侍社會,以及敬主愛人的心態,藉此帶動知識與能力的發展,發揮愛的精神,自然會用心學習。」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於3月30日慶祝35 周年校慶,舉行STEAM教育公開課,當中展示學校於兩年前已推出的「食得有尊嚴之軟餐」系列,從科技與科學等教育,分享長者軟餐飲食的發展。該校早於2021學年,推出「食得有尊嚴之軟餐1.0」,在中三科帶出食物營養課題,學生從認識軟餐了解長者的飲食需要,從人文關懷的幅度,帶出敬老與服務精神。   本學年,該校推出「食得有尊嚴之軟餐2.0」,同樣為中三級學生從軟餐學習進行跨科學習,當中涉及生活與社會科、科學科、數學科,以及創新科技科。於3月30日舉行的公開課上,多位學生參與體驗課,展示不同的樂齡科技軟餐作品,學生善用創新科技製作專為軟餐而設的食物模具,重塑食物形貌,使外觀更吸引,吸引長者進食;也運用數學、生活與社會和科學科作探究, 從研究烹調食物的軟硬度及黏稠度,使長者吃得滋味又健康;亦由學生示範製作朱古力蛋糕軟餐及蘿蔔糕軟餐等。   反覆實驗研發軟餐   要測試市面上的點心軟餐是否適合吞咽困難的長者,學生透過實驗,反覆測試食物中的軟硬度及黏稠度,有學生嘗試把軟餐放入試管裡,在試管加入水測試食物的黏稠度;也有學生在測試牛肉球軟餐時,以不同重量的食材、水,再放入相等分量的塑形粉, 用針筒抽出軟餐,再放上斜板,進行計時, 從中觀察食物下滑的速度,記錄出哪一份軟餐最適合吞咽困難的人士食用。   「我們認為適合吞嚥困難人士的軟餐,最重要是食物的黏稠度,故此是次實驗是以測試黏稠度。」中三學生李樂天於公開課上匯報時說,他與另外五位組員: 江梓聰、何佳慧、陸妍霈、王雯鈮及何卓陽均指出,在比較下,發現軟餐的滑落速度愈慢,黏稠度愈黏,相反滑落速度快,長者或有吞嚥困難人士進食時,有機會因食品太稀容易氣哽,俗稱「嗆親」。   學生何卓陽表示,從不同成分的軟餐,發現製作牛肉球軟餐的比例, 食材及水分應為一比一才能符合實驗結果; 此外,實驗過程中直接把食材測試,不用加入水分以防止食品變質。六位同學均表示, 藉著生活與社會科了解長者飲食的情況,進行測試了解食物的安全性時,更會顧及長者的需要,組員陸妍霈表示,研發軟餐過程中她學習更多數學知識,當中透過學習中五級「線性規劃」課程,計算軟餐的營養價值。   自製軟餐模具   另外,四名中三學生黎鍵樺、羅詠雯、何遨璇及周子恩透過創新科技科學習3D打印技術,製作出矽膠及真空吸塑等多款軟餐模具,他們運用Blender應用程式進行3D 模具設計,再用上食品級硅胶製成模具,設計成像真度甚高的食物:雞脾、海蔘、冬菇、蝦、西蘭花等食物塑型。   黎鍵樺同學表示,善用應用程式模擬食物的形狀外,亦可以做出食物深淺紋理及顏色的效果,他認為是次學習具備社會服務的幅度,饒富意義,「可以幫助吞嚥困難的長者還原食物形狀,引起食慾,不用只進食糊餐般乏味。」何遨璇同學亦指出,當知道長者能夠食得開心,令她更會用心研發軟餐模具,以關心長者的飲食需要。   周子恩同學關注長者飲食安全問題,患有吞嚥困難的人士,其口腔及咽喉肌肉或會退化,即使只吃粥或糊餐等食物,也有機會難以吞嚥,出現氣哽風險,她指出,以模具塑型出來的軟餐食物,軟硬度及黏稠度適中,有助保障長者安全飲食。   推動樂齡科技服務社群   副校長陳立禮指出,校方六年前透過STEAM社區支援服務開展創科護老的需要,其中與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協作;與專門為咀嚼及吞嚥困難人士提供飲食資訊的社會企業「軟餐俠」合作,運用食物科學改善長者膳食;2021年曾舉辦「賽馬會STEM自主學習計劃公開課」推動STEAM 教育等。他期望藉著為學生提供教學與應用學習的機遇,為學生提供生涯規劃,有效提升學習興趣。   何應翰校長喜見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 「學生能夠善用化學及科技的原理,例如把燒賣打碎, 從新凝固燒賣的模樣,入口品嘗可以即融,使長者能夠如常飲茶,學生能以同理心顧及長者需要,主動學習的精神便由此而起。」他認為教育學生以其能力幫助社群,正好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最佳方法。(高)  
kjy11_202300226_f
400400 science爸
Science爸
2023.02.24
可口的冬菇
kjy01_20190428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04.26
暢遊離島區發掘寶藏 認識宗教文化與生態
(本報專題)香港不少地方文化色彩濃厚,我們毋須乘飛機遠行,只要乘船一小時往離島,就能探索有趣而豐富的鄉郊風俗。事實上這些離島不只有大型主題公園,更有盛載海盜歷史的「張保仔洞」,而宗教建築亦結合島民的生活與文化。 「文化葫蘆」最近舉辦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社區藝術計劃,於今起至五月一日假中環九號碼頭等地,展出離島區所保留的傳統文化,即大嶼山、長洲、南丫島及坪洲。這項藝術計劃以「百寶圖」為題,說的都是離島的「寶藏」, 從香港著名海盜張保仔的故事開始,透過約一百件藝術品,串連四大離島上的建築、節慶風俗、小店等。主辦亦推出手機應用程式,讓參加者在欣賞過程中「尋寶」。 展出離島「百寶」  唱歌遊船體驗文化 離島所流傳的歌謠和民間藝術都是瑰寶,若經過年輕藝術家提煉和重新演繹,會產生甚麼化學作用?大澳「鹹水歌」又稱「嘆歌」,是水上居民的歌謠, 內容講述水上人家出海的日常生活,「百寶圖」展覽主辦單位邀請了基督教女青年會大澳社區工作辦事處的表演小組表演, 呈現大澳的漁村文化。 「張保仔」或「大張保」觀光船亦會帶領參加者由中環出發暢遊維港,船上更有大澳水上人及小朋友為遊人獻唱鹹水歌,亦會有海童軍在船上為大家講述海事的知識,分享海事的發展及船上的趣事。而「縱橫四海 ── 張保仔傳奇」皮影戲表演則利用光與影,透過細膩傳神的皮影和掌中木偶操縱技巧,製作皮影戲紙偶和木偶,再配合新穎的多媒體動畫創作,重現張保仔的故事。 這展覽部份場館位於離島區,例如在大澳,本地藝術家鄭志明參考傳說古時大奚山(今大嶼山及香港島等島嶼古稱) 的半魚半人盧亭一族的形象,搜集大澳街坊衣食住行之物件製成的裝置藝術。 除了這些風俗與歷史外,離島的宗教文化亦是個寶庫。天主教信仰在島上的傳播,與民間信仰和諧並存,也配合島民的生活。   遊覽離島探討文化  體會宗教與島民生活 大會配合「百寶圖」展覽出版書籍,以插畫介紹了各個離島上的著名風景、地標和風俗節慶,同時搜羅離島區讓大眾參與的文化習俗和街坊故事,內容由學者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撰寫,配合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圖像, 呈現大嶼山、長洲、南丫島、坪洲的簡史, 引領讀者到離島遊覽。當中列出「離島自然觀察選粹」,鼓勵眾人尊重大自然環境。 大嶼山宗教建築林立  清靜地尋找歷史足跡 「百寶圖」說:一二二七年宋人編寫的《輿地紀勝》, 大嶼山居民「以魚鹽為生」,即捕魚和曬鹽,當時大嶼山稱為「大奚山」,意為大批奴隸居住的荒山。今天, 大嶼山再沒有奴隸,卻多了很多新市鎮和高樓大廈,但裡面原來有不少天主教和佛教的建築,人們到來尋求心靈的平安。 這些「清靜地」並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朝聖行程亦饒有趣味。在大嶼山的隱修院「聖母神樂院」,隱修士一直為我們祈禱,透過工作與祈禱光榮天主。 大嶼山一九五一年建立之初,中外友好建議隱修士種菜、種薑、培植冬菇或養雞, 院長李神父決定養牛,於是添置乳牛,開山築路,墾荒種草,很多年長一輩的教會人士可能嘗過當年的美味牛奶。現在隱修士已不再養牛,改為生產曲奇,也為天主教徒帶領退省。 從愉景灣或稔樹灣步行約大半個小時, 便可直到神樂園樸實無華的聖堂。聖堂向海的一面,有TM兩個大字,若是從坪洲乘船過來,便可以看見「Trappist Monastery」這兩個英文字的縮寫。 長洲五月敬禮聖母  兒童飄色融和東西文化 《百寶圖》一書介紹長洲花地瑪聖母堂五月聖母月的聖十字架及花地瑪聖母敬禮遊行,當中加插島上獨特的「飄色」,由小朋友扮演長洲、香港和中國的守護天使,他們穿上中式服裝,背上雙翼。飄色原是長洲太平清醮的一環,讓小朋友扮演歷史、政治或虛構人物。花地瑪聖母堂借用此文化, 化為到長洲的祝福美意。 踏上長洲亦可以認識當地的漁業文化。昔日香港漁農業興盛,近年不少漁民已上岸轉行,明愛社區發展服務與村民成立「長洲西灣文化村」讓大眾考察漁民文化,漁民會示範傳統的捕漁方式,如搖櫓、放泥籠及打網仔,而西灣亦設有展覽館,介紹長洲漁民生活文化及變遷。 南丫島與坪洲  信仰小團體多姿釆 雖然南丫島和坪洲面積較小,但仍有豐富的宗教文化與生態面貌。據《百寶圖》指出,方濟大家庭不時於「四旬期到南丫島拜苦路,默想基督苦難之際也為生態祈禱;島上的聖嘉勒隱修會寶尊隱修院亦會與露德聖母小堂的信仰團體一起慶祝瞻禮。坪洲昔日則是漁民聚居之地,目前當地堂區團體從不同地區遷來,形成滿有活力的信仰團體。(鄧)  (資料取自:百寶圖、神樂院網站)   
kjy08_20190303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9.03.01
創作天地 2019.03.03
我的樂高積木  我有一間玩具房,房間裡擺放了各式各樣的玩具,有玩具槍、有模型、有玩具車……而在眾多的玩具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樂高積木了。為甚麼?因為這些積木是我在每次考試取得理想的成績時,爸爸送給我的。數數看,現在已累積四大箱了! 這些樂高積木五顏六色,有不同的形狀,有長的,有短的,有方的,有圓的,可以把它疊高,砌出千變萬化的形狀和物件。我最喜歡堆砌出大小不一、款式各異的寶箱,用來收藏一些我最心愛的小寶貝;又或是砌成一棵五彩繽紛的聖誕樹,把它放置在客廳中央,增添不少節日氣氛呢! 樂高積木對我來說,還有一個特別用途,你可猜想到它有甚麼功用?就是我計算的「好幫手」了!記得小學一年級時,我會用它來解決數學難題,讓我可以成功學懂數學加法,數學測考常常取得優異的成績呢!  爸爸,謝謝您送給我這些樂高玩具,它不但可以提升我的創意力,還能幫我學懂解決困難,我一定會好好珍惜它。  聶煒烆   聖若瑟小學  四B 最令我感動的一件事  最令我感動的一件事就是同學送贈我一張心意卡。 在假期快要完結時,我因做了手術而請假一星期。媽媽幫我回校取功課時,發現一張心意卡。回家後,我細看那張卡的內容,裡面有很多同學和班主任的簽名,並寫上很多祝福語。我的心突然很酸,還濺出淚花。我擦過眼淚,露出笑容,本來在家中悶悶不樂的我收到心意卡後便快樂起來。我立即把珍貴的心意卡收藏起來,放在我存放珍貴寶物的寶箱中。 幾天後,有同學和朋友透過智能手機傳來幾則信息,內容分別是「你的病好了嗎?」、「甚麼時候能夠回來學校一起玩?」、「祝你快點康復!」我看到這些文字真的很感動。我現在才發現同學們都很關心我呢! 收到同學的心意卡是我覺得最感動的事。雖然我們偶爾會吵架,但他們對我的關心,並沒有絲毫的減卻。直到現在,收到同學心意卡的一刻,我仍記憶猶新,我會把他們對我的愛銘記於心。 馮高瑞  深井天主教小學 六A 家庭樂事 每個人都應經歷過讓我們快樂的事,例如到外地旅遊等……但在我記憶的長河中,有一件家庭樂事至今仍在長河中閃爍…… 記得前年冬天,天氣十分寒冷,氣溫低至十度以下。於是,我便提出了吃火鍋的想法,全家都一致贊同,豎起大拇指叫好。中午,我們全家總動員出發到街市。到達後,我們「兵分兩路」,爸爸去購買鮮牛肉和蝦,而我和媽媽則去購買蔬菜和冬菇。這是我第一次到街市購買東西呢!我們左顧右盼,心裡希望盡快找到賣蔬菜的店鋪。最後,我們終於在一個小角落裡,找到一間賣蔬菜的店鋪,但是已經關門了。媽媽說:「看來這次我們白走一趟了。」媽媽看到我目瞪口呆的樣子,不禁大笑了出來。於是,我們便垂頭喪氣地走著。正當我轉身時,看到了另一間賣蔬菜的店鋪,看樣子這間店賣的蔬菜價錢便宜,於是我興致勃勃地向媽媽說:「看!那裡有蔬菜賣啊!」媽媽立刻和我衝過去,買了一斤生菜,打算把熟牛肉放在生菜裡,接著把生菜捲起來吃。 當我們回到家後,已經筋疲力盡,於是媽媽叫我閉目養神,好讓晚上不要那麼累。期待已久的晚餐終於開始了,當我正把蝦的殼剝掉時,爸爸笑著說:「你現在是否幫蝦『脫衣服』呢?」我聽後,大笑起來。我們一起吃美味的食物,有說有笑,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這一天就這樣完滿結束了。 這件家庭樂事至今仍令我畢生難忘,而且令我體會到下廚的樂趣。我決定讓父母品嘗一下我的「廚藝」!  陳康湛   高主教書院(小學部) 五A   我和多啦A夢的一天  星期天的早上,我一如既往在家裡吃早餐。誰料,多啦A夢突然出現在客廳裡,頓時,看得我目瞪口呆。 於是,我和多啦A夢說:「不如我們到天空上飛一飛吧!」我自小以來的夢想,就是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看一看整個香港的美麗風景。多啦A夢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然後,我們兩個便戴上「竹蜻蜓」飛過很多地方,例如:飛鵝山、獅子山、大霧山⋯⋯接著,我還請多啦A夢帶我到海底世界探險。我們潛入了海底一百米,在那裡看見很多活生生的海洋生物,例如:小丑魚,海星、八爪魚等等。正當我在和牠們打招呼時,突然一條鯊魚張大嘴巴,迅速地向我們迎面游來,嚇得我們落荒而逃,牠還差點吃掉我們。 到了晚上,多啦A夢要走了,我十分不捨。臨別前,我們互相擁抱,最後還送上一張合照給他留念。 多啦A夢,謝謝你!雖然我們只相處了一天的時間,但你會永永遠遠留在我心中!再會了! 張華健  彩雲聖若瑟小學  四C 美麗的下白泥  夏日的星期天,我們一家人去下白泥觀賞日落。 我們來到下白泥已接近黃昏,只見落日一點點沉下去,不一會只剩下上面的一點紅了,但是特別亮。圍著她身邊的朵朵雲兒,似乎都被她的熱情所感染,原來那雪雪白白的身軀,一個個都被鍍上了一層絢麗的紅色。我只覺得眼前是一片無法形容的紅色,這無數的紅色雲朵會聚在太陽身旁,宛如美麗的仙子,在揮舞她那五彩的霞裳。這正是下白泥最蔚為壯觀的晚霞一景。 太陽的餘暉灑在鬆軟的沙灘上,五顏六色的貝殼在夕陽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芒。一群群拾貝的人們,迎著清涼的海風,快樂的追逐、嬉戲,任調皮的浪花吻著他們的衣裳,沙灘上留下深深淺淺的金色腳印。 過了好一會兒,太陽突然變得害羞起來,臉兒變得愈來愈紅,瞬間竟不見了蹤影。真不知道,急急匆匆下班的她在下班後還要忙些甚麼⋯⋯ 眼前的景象是如此變換迷離,我完全陶醉了。真希望有機會再來一睹下白泥的美景。  曾智賢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六C   About myself and my family  Hello! My name is Kingston Yung. I am in Class 2D. I live in Lok Fu. It is in Kowloon. I live with my parents. I have no brothers or sisters. My mother is a clerk. She communicates with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She works in an office. She goes to work by bus. My mother is my heroine. Yung Tin Chi  Ng Wah Catholic Primary School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