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20401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4.01
雲間虹霓顯救恩 李安淇偕爸媽 穿越一扇新門 跟隨基督
  (本報專訪)距離復活節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對於寶血會嘉靈學校四年級學生李安淇來說,這個復活節極具意義。安淇偕父母於三月十一日參加考核禮,小妮子回想當天在深水埗聖方濟各堂內的情景:「爸爸和媽媽與許多候洗者一同從神父手中領受傅油,我和其他的小朋友坐在聖堂的後方。爸爸和媽媽領受傅油的那一刻,我真的十分感動啊!」這位可愛的小女孩亦將於今年接受聖洗聖事,成為天主教信徒。訪問中,她流露了緊張和期待的心情。   親朋共同行 感謝天主祝福 最近一年多開始,每個主日,安淇隨同父母到位於窩打老道的聖依納爵堂,參加主日學和慕道班。安淇自二年級起參加主日學,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學習聖經故事,透過遊戲和手工製作,加深認識天主。安淇自言很喜歡上主日學:「姑姐是天主教信徒,她經常鼓勵我們一家人認識天主教信仰。在主日學班內,共有二十位小朋友,當中,大部份在小時候已接受領洗,而我和班中幾位小朋友將在本年內領洗。有些小朋友跟我一樣,就讀天主教學校。」安淇坦言曾因賴牀,不願到聖堂:「媽媽跟我說:如果你想多認識天主的道理,就不應缺席主日學!我覺得媽媽說得真對,於是立即起牀,去上主日學。」 四旬期內,天主教信徒與準備於復活節領洗成為教友的候洗者,一同懷著悔改的決心和皈依的精神,早作準備。考核禮當日,安淇的父親李文華與女兒互通心聲。李父表示:「當日禮儀的莊嚴氣氛令我感到震憾!回想從前的我,曾犯了不少過失,現在,我明白了天主賜給我們豐厚的恩寵,祂聆聽我們的祈禱,帶領我們走向光明。自參加了慕道班,我的心常充滿平安和喜樂,真的感謝慕道班的導師和同學對我的包容,天主帶領我踏入人生的新階段。」每一個人與天主相遇的經驗都是獨特的,當我們願意跟隨天主,對生命的體會也會不同,在個人生活中也會相應地作出改變。李文華的父親因病重,現住在療養院裡,李文華感觸地說:「這是我首次為父親祈禱,雖然感到難過,但我將一切痛苦交託給天主。」   虹霓作標記 銘記天主慈愛 談到喜愛的聖經故事,兩父女不約而同地選取《創世紀》9:8-17「天主與諾厄立約」的記述。李文華對此印象深刻:「那個時候,世界上到處充滿罪惡,天主以洪水毀滅地上一切生物。諾厄遵從天主的吩咐,建造方舟,避過洪水。天主愛人類,並願意與人類立約。此外,福音中記載關於耶穌治癒瞎子的神跡,也讓我有不少的反思。」 安淇小小的心靈裡,她認為教友的本份是真心信賴天主:「每當我遇到困難時,我都會祈禱,信靠天主。每個晚上,我與父母一起祈禱。我擁有一本聖經,空暇時,我會讀聖經故事。」按照天主教教會的傳統,每一位候洗者在領洗的時候都會選取聖名。李文華選了Paul(保祿),這個名字使他想起了已故教宗真福若望保祿二世(Blessed John Paul II, 1920-2005)。原來他在還未認識天主教信仰的時候,已經有所領悟:「我十分敬仰這位教宗,他病重時,仍積極面對痛苦,關心世界上有需要的人。」安淇又興奮地告訴本報記者:「我選了Angel為我的聖名,Angel即天使的意思。我希望自己像天使一樣陪伴天主,為天主服務。」(仨)   編者話           愛的邀請,愛的印記   接受洗禮,表示願意接受耶穌基督的福音,同時領受耶穌被釘十字架前,在最後晚餐中賜給所有跟隨祂的信徒,一份寶貴的禮物 ——  聖神,基督的神(堅振聖事)。天主教會稱聖洗聖事及堅振聖事為「入門聖事」。領受這兩件聖事,便是領受了神印。領受神印的一刻,這個永不磨滅的屬神印記,為信徒帶來永遠有效的恩寵。 本期專題報導介紹念小四的安淇,在準備領受神印前,懷著感恩的心情,期待她與父母親在天主愛內的新生活。這個印記,將他們三人的心靈緊緊地扣在一起,在家庭裡,在天主的愛內,共同面對生活的喜樂和憂傷,在持守信仰的道路上互相激勵、互相扶持。 安淇與父親坦誠的分享,見證了天主的無限救恩,藉著聖經、透過宣講者的口及天主的見證人,怎樣帶領他們勇敢地穿越一扇新門,走進教會的大家庭,追隨耶穌基督。安淇的見證也在邀請你走近天主,同學們,一起來吧!    
kjy02_20120318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18
真理與愛的力量 祈禱宗會 禱聲傳千里 2
祈禱與服務 培育信仰成長 

當日聯校彌撒後,聖保祿學校祈禱宗會會員、中七學生區詠詩接受本報訪問。笑容可掬的詠詩在嬰兒時領洗成為教友,她在中學階段始認識祈禱宗會:「我在上一個學年出任校內祈禱宗會會長。我十分渴望成為輔祭,每個學年初,剛入讀本校的公教學生可選擇加入不同的善會,為學校服務。本校祈禱宗會培育公教學生擔任輔祭職務,在彌撒中協助神父,這也是我最初加入的原因呢。」詠詩除了達成這個心願外,她渴望透過祈禱宗會,與天主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使每天的生活變得更豐富。 
該校祈禱宗會現有六十多位會員,詠詩喜見會員人數每年遞增,團體內朝氣勃勃(見圖1,本年新加入的會員)。她認為負責老師的鼓勵和帶領,幫助團體健康成長:「每個星期二的午飯時間聚會,幹事與會員一起吃午飯,互相分享信仰和生活點滴。學校每逢週五舉行彌撒,全體學生參與。我們培育剛加入的會員成為輔祭和領經員,讓她們在週五彌撒中協助神父舉行禮儀(見圖3);此外,較隆重的彌撒如開學彌撒、聖保祿瞻禮彌撒等(見圖2),我們亦會從中協助。」在校園內外,該校會員進行愛德服務,如四旬期內推行飢饉午餐,今年的飢饉午餐特別為東非災民籌款。會員也曾為聖保祿女子宿舍的長者舍友安排活動等。
 每天,祈禱宗會會員奉獻個人的思、言、行為、憂苦和喜樂給天主,也特別為教宗意向祈禱。祈禱的美好經驗為詠詩帶來驚喜的得著,她說:「透過祈禱,我感到與教宗的距離拉近了!教宗雖身在遙遠的梵蒂岡,在他指定的意向中,曾為中國的教友祈禱,我感受到他對中國教會的關心。我每天也特別在祈禱中,記掛著中國的主內弟兄姊妹。」(仨)
kjy13a-20120304
icon89
校園隨筆
2012.03.04
我的信仰育與成長
  五十年代的家庭,普遍是子女眾多,家境貧困,我的家庭也不例外。成長在生活艱苦的環境,那時沒有電子遊戲機,電視機是富有家庭的設備,每天就是上學和自製玩意,跑跑跳跳,開開心心地度過成長每一天;很簡單,但很值得回味。我的雙親都不是教友,在中國人的特別日子,例如「初一」、「十五」、「盂蘭節」、「謝灶」等,都會「拜神」或「燒街衣」,我們兄弟姊妹都要幫忙摺「元寶」作拜祭之用。奇怪的是:父母堅持要把我們九兄弟姊妹,安排在天主教學校念書。他們常把「在天主教學校讀書的孩子壞不了」這句話掛在口邊,現在,我們的成長印證他們所言是真的,因為我們都沒有學壞。當我們兄弟姊妹坐在一起,回想童年,感到我們的父母真是很矛盾亦很聰明。他們一方面「拜神」,另一方面將自己的子女放在天主教學校讀書,交給天主親自來教導⋯⋯。  讀書時期,我們在學校每天因著神父、修女和老師們的悉心教導,身教言教,在宗教薰陶和潛移默化下,家兄家姊率先在學校慕道、領洗和擔任聖母軍。小時候,我和弟妹不大清楚聖母軍是做些甚麼,只看見他們回家講述聖母軍活動的喜樂,真是羡慕不已。後來,我們兄弟姊妹都分別在不同時候、不同地方,全都領洗了,而父親因病關係在醫院五年內,更領受了兩次臨終聖事,天主的安排真是奇妙!回憶起來, 從小在學校接受天主教培育,從神長、修女和老師們以「基督是愛」的活生生榜樣中學習,對我們日後尋找信仰很有幫助,這與「兒時播種,長大收割」的道理很脗合。 今天的社會,獨生子女或家裡很少兄弟姊妹的孩子佔大多數。他們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物質供應和享受多不匱乏;反之,他們未能重視常祈禱、懂珍惜、重感恩、愛分享和樂於幫忙等高尚情操。有一個現象尤為嚴重,就是當他們要面對困難、考驗和逆境時,他們及其父母都會頓感徬徨失措,軟弱無力。我在想,今天的孩子所需要和得到的,跟我們兒時擁有的,分別在哪裡?我們可以如何補足?真值得我們好好反思。    
kjy02_20120212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2.12
育苗四十載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活出 信望愛2
  小手拖大手:關懷備至  訪問當日,本報記者跟學生們談及教宗本篤十六世於本年一月六日,宣佈湯漢主教及全球二十一位神長將獲冊封為樞機。湯主教親身到訪,在小學生的心靈裡,他們能與這位衣著與眾不同的大人物見面,確是小學階段非常難忘的回憶。楊副校長透露,學生很有興趣認識湯主教,例如他的使命、職務和衣著等。於是,宗教科老師們搜集主教的資料,在課堂上作介紹。 在雅雯眼中,湯主教不像一般的長者。直率可愛的她露出了溫柔的微笑:「我印象最深刻是湯主教胸前配戴了一個很大的十字架苦像!我認為神父都富有愛心,他們願意犧牲自己,幫助別人,就像耶穌一樣。」沁兒不忘提出她的疑問:「樞機和主教的職務有甚麼分別呢?」港崇也帶著驚奇:「湯主教頭上的帽子很小啊,帽子代表甚麼意思?」佩婷亦流露關懷之情:「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挑戰時,湯主教會怎樣做呢?」 孩童時的湯主教,經歷逃避戰爭的坎坷歲月。港崇認為現今的小朋友十分幸福,更應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沁兒和雅雯曾聽父母談過往歲月,雅雯認真地說:「童年時,母親一家十多口居住在狹小的房間裡,但他們沒有埋怨,而且互相忍讓。」 感恩祈禱會上,湯主教鼓勵該校全體師生在慶祝四十周年校慶的同時,亦需展望將來,以信望愛的態度,實踐校訓「實踐真理,力行仁愛」,踏破前面的荊棘,迎接未來每一個挑戰。湯主教指出:為能實踐校訓,首要是認識和接受自己,不要和別人比較,自信使人美麗,有助建立美好人生。(仨)   獻身為牧:湯漢主教的成長歲月 去年底,湯漢主教曾在一個小學生活動,公開分享他的童年生活:他沒有機會上幼稚園,戰後,他在廣州接受小學教育。他說:「戰爭結束後,我有機會在聖堂上道理班(主日學),認識了一些天主教道理。這時,我才知道天主創造我,原來天主一直與我一起,直到我將來離開這個世界。這時,我發現了有另一個比嫲嫲更疼愛我的人,祂就是耶穌!」 青少年時期的生活經驗,在他的腦海裡留下很深刻的感召力。「每天,我親眼見到很多傷兵和難民集結在聖堂門前,也親眼見到我的本堂神父忙於派發藥品、救濟物資及金錢給求助的傷兵和難民,同時給他們派送一些介紹天主教教義的單張。那時,我被本堂神父對傷兵和難民的那種無邊界的憐憫之心所感動,就決定將來也要學他當一位神父。」一九八○年,教區有見於當時中國大陸社會不斷轉變,成立聖神研究中心。回顧這個階段,湯主教表示:「我被委任為(聖神研究中心)主任,藉此體現我的福傳使命,實踐我早年從本堂神父身上所感染的憐憫精神。 」(湯漢著,《與教區一起走過的日子》卷二,「我的聖召簡歷」)(睿)   親愛的湯主教,我們想跟你說...... 沁兒:當了樞機後,相信你的職責更繁重,可能需要經常乘坐飛機。請你多休息,保重身體。   雅雯:校慶典禮後,我們為你預備茶點和蛋糕,你覺得那些食物美味嗎?新一年裡,我祝賀你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佩婷:湯主教,每天你需要處理許多事務,別忘了做運動,舒展身心。   港崇:你經常舟車勞頓,累嗎?祝你龍馬精神,身體健康!     記者手記 記者到校時,校監馮賜豪神父剛藉著學生午飯後小休時間,與學生輕鬆交談。作為神父,他如何給青少年明白獻身是一條怎樣的路?馮神父表示:「我認為教師在宗教科的課堂上,必須介紹神父、修女的生活,這一點很重要。」 現時擔任觀塘耶穌復活堂主任司鐸、同時擔任四所天主教學校校監的馮神父,牧民工作以外,堅持每星期必定到各校一次。「我願意擔任校監,以愛心關懷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協助他們。香港社會的風氣鼓吹即時見效的價值觀,即使政府政策亦要求迅速奏效。德育需要長時間的培育,在關懷中幫助孩子建立信心,使他們自覺要貢獻社會。這份委身精神需要培育,不能像考試般立時看到成效。」 馮神父亦關注教師面對沉重的工作,他鼓勵教師以祈禱維繫情誼,鞏固團隊的精神:「任何一個宗教都有祈禱,方式可能不同,靜思總是靈修的方向。人生常遇到問題,困難未必能解決;透過祈禱、靜思,教師、學生、家長都可以在祈禱中學習溝通、互相合作,獲得互相支持的力量。」他表示極願意偕校內不同的群體,一起祈禱、聖經分享或信仰探索。 校慶當天,湯主教親身到校主持慶祝典禮。馮神父表示:「湯主教的工作是挺忙的,他卻來了!他是天主教團體共融的標記,他的親臨為小朋友、家長和社區坊眾有很重要的訊息,那是一份很大的支持。」樞機的職務在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之間,擔當著一個橋樑角色。馮神父對任命新樞機充滿熱情和期待:「教宗冊封湯主教為樞機,表示教會關心中國。我憧憬著將來有一天,湯主教帶著就讀於天主教學校的學生,到國內與小朋友交流⋯⋯。我們的學生還沒有天主教信仰,只憑著純真的心靈與小朋友交朋友⋯⋯。他們是中國社會的未來的接班人!這件事很有意義啊,願這個夢想早日實現。」(睿)     樞機:一項服務普世教會的職務 樞機(cardinal)原意為樞紐、關鍵。樞機,由教宗親自甄選,協助教宗管理普世教會的事務。若教宗職位出缺,按教會法律,樞機有權利列入參選教宗的候選名單。樞機戴紅帽,穿紅色禮服,亦稱為紅衣主教。 湯主教是天主教歷史上第七位華人樞機,也是第三位獲封樞機的香港主教。新樞機擢陞儀式將於本年二月十八日至十九日在梵蒂岡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