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21202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12.02
深井天主教小學 聖人芳蹤處處
  假如老師給你一條作文題目「我的好榜樣」,你心目中的主角會是誰?紅歌手?成功商人?或是太空人?由教會冊封的聖人就像天主賜給我們的領路人,是我們生活的榜樣,並時常為我們代禱。深井天主教小學積極在校內推廣聖人,鼓勵同學們以聖人為模範,效法基督 。   假如老師給你一條作文題目「我的好榜樣」,你心目中的主角會是誰?紅歌手?成功商人?或是太空人?由教會冊封的聖人就像天主賜給我們的領路人,是我們生活的榜樣,並時常為我們代禱。深井天主教小學積極在校內推廣聖人,鼓勵同學們以聖人為模範,效法基督 。 (本報專題)教會內的聖人懷著忠誠堅貞的信德、在困難中常存的望德和出類拔萃的愛德生活,當天主有力的見證人。他們完成在世的旅途後,在天上同享天主的光榮。在深井天主教小學內,四處都能發現聖人的「蹤跡」:操場、禮堂、教室、音樂室,甚至是實驗室,都掛起了聖人的畫像、聖相和金句,聖人無處不在。該校在前校監羅國輝神父的推動下,為每個班級安排主保聖人,希望學生能更了解教會推崇的德行,和聖人的生平,好好學習。 散播愛的種子 該校四年級的主保聖人為真福德蘭修女(1910-1997),對當日接受本報訪問的同學而言,這位真福的德行給他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她隻身到印度服務,照顧窮人和病人,待他們如上賓,讓他們能有尊嚴地生存、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五年級生許安樺認為真福的事跡激勵了他熱心服務。安樺分享他的反省,「我會熱心參與售賣慈善獎券,也明白到不應抱怨風紀的當值時間長,而是該學習德蘭修女熱心助人的精神。」 和安樺非常要好的楊景晞認為,德蘭修女不追求物質生活,是他學習的對象。「她將諾貝爾和平獎的獎金全數捐給窮人,也沒有出席豪華的晚宴;她總是穿樸素的衣服,過儉樸的生活」,景晞表示。「我則認為德蘭修女的無私奉獻最值得學習,」六年級的溫柏喬表示,「人們並沒有要求她做甚麼,她卻甘願為他們獻出一生,她現在必定在天國快樂地生活。」認識真福,柏喬也有所領會,「我學會不要計較太多,而是要包容,在日常生活中做更多愛德服務。」 傳揚福音喜訊 除了實踐耶穌愛人如己的誡命,聖人在福傳方面亦擔當了重要的角色。實驗室並不是同學經常使用的房間,聖高比的畫像在該校的實驗室裡顯得悄然獨特。聖高比談不上是香港的學生熟悉的聖人,出乎意料之外,他卻是蔡子筠最欣賞的聖人。聖高比(1894-1941)是波蘭籍方濟會神父,一生熱愛聖母,曾遠赴亞洲傳教,到過日本,也到過中國及香港。「他是一位殉道聖人,」在納粹黨集中營裡,為了拯救一名同伴的性命,高比神父自願犧牲。子筠表示她在聖高比身上學懂犧牲,為同學和有需要的人貢獻自己的時間,「我也願意學習他對聖母的敬愛;在玫瑰月期間我也常誦念玫瑰經,亦有準備玫瑰花送給聖母媽媽。」 該校五、六年級的主保聖人聖保祿宗徒(公元一世紀)和聖方濟.沙勿略(1506-1552),均是傳教士的表樣。前者於初期教會積極傳教,毋懼猶太人同胞的誤解和羅馬人的施壓,勇敢向外邦人宣告天國的喜訊;後者為耶穌會士,在東亞地區傳教十多年,最後更死在廣東省上川島。羅巧楠表示,認識了聖保祿宗徒歸化的事跡後,她更明白天主的慈愛,「聖保祿曾迫害基督徒,但他認識天主的安排後願意改過,最後成為偉大的宗徒。我學到所有人也有缺點,但只要我們願意改過,天主便會寬恕我們。」 此外,該校一和三年級的主保聖人分別是聖家和中華聖母,至於二年級的主保,是守護天使。二年級的吳冠達和陳思穎,是該校的宗教大使,平日會帶領祈禱,也會在祈禱室維持秩序。年紀小小,他們沒有像其他學兄學姐般,把主保的事跡、經歷娓娓道來,冠達只是簡單地說:「我信守護天使在我們心中,他會提醒我們做好事,不要做壞事。」 聖方濟.沙勿略的慶日將至,為加深學生對聖人的認識,校方特意製作壁報板介紹。該校宗教科劉佩微老師表示,除了透過教室內的畫像和金句介紹聖人予學生認識,校方亦有其他相關活動,「我們會為聖人製作壁報板,也會在聖人瞻禮日的早會上講述他們的事跡。此外,我們還會定期播放相關的宗教電影,並藉遊戲、做手工、祈禱等讓學生更了解聖人,並鼓勵他們學習聖人的芳表。」 聖人都是忠於基督的典範,也是我們基督徒的榜樣,主保聖人更保證為我們轉禱。其實,人人皆可成聖,因為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善的本質,通過祈禱和福傳,願我們都能在每日生活中成聖自己,聖化他人。(澄) -------------   聖方濟.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 (慶日:十二月三日) 聖方濟.沙勿略是西班牙人,是耶穌會早期五位核心成員之一。他懷著熾熱的心火,一生致力傳揚基督福音,首先到印度傳教,尤其關注兒童、貧病和老弱,其後又到斯里蘭卡、馬六甲、日本等地傳教。1552年,沙勿略神父到達中國邊境,無奈不獲清政府批准入境。他在上川島等待機會,以無私的愛德關懷島上漁民,感染他們皈依天主,追隨基督,卻於期間不幸病逝。教會立他為傳教區主保。      
kjy02_2012062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6.23
陳傲嘉 鍾旻鋒 陳欣 賴彥雯 暢遊文字花園
  (本報專訪)寫文章,用文字表達心底話,分享成長的生活 —— 創作是一份寶貴的經驗,你感受過嗎?學年快結束,本報記者走訪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及梨木樹天主教小學,分別與四位經常投稿本報「創作天地」的同學,樂談創作的感受。 受訪學生中,年紀最小的是二年級生陳傲嘉。傲嘉就讀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自一年級開始,每月投寄文章到本報。她利用大方格的練習紙,以整齊有序的筆劃書寫文章,配合線條簡單的鉛筆手繪畫,圖文並茂,令人印象深刻。可愛直率的傲嘉跟記者閒談生活和興趣,真情流露:「每次完成文章,媽媽幫我把作品寄出。我喜歡寫作和繪畫,我認為圖畫能幫助表達文章的意思。」  過往投稿的作品裡,傲嘉對文章題目〈幸福的小女孩〉和〈鼓勵〉,記憶猶新:「我很喜歡『鼓勵』這個題目,因為我的家人、老師和身邊的人經常鼓勵我呢!『創作天地』每兩個月設定不同的主題,這有助我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傲嘉在〈鼓勵〉一文中,記述她在體育科跳繩考試的經歷:「我只能完成十多下跳繩的動作,我感到十分失望,後來,媽媽鼓勵我,我才重拾自信心。」 傲嘉特別為是次報導,繪畫插圖,表達她的作品獲刊登的感受。你也感受到她的喜悅嗎? 就讀聖方濟各英文小學五年級的鍾旻鋒熱愛寫作和閱讀,他自言每天都會抽空閱讀,汲取書本中不同的養份:「媽媽在假日會陪伴我到公共圖書館,借閱圖書。我最愛閱讀小說類的書籍,如翻譯小說《冒險小虎隊》和《老鼠記者》。閱讀讓我認識豐富的詞彙,又能刺激我的思維,有助構思和寫作文章。」談及寫作習慣,旻鋒認真地說:「寫了初稿後,我會把文章朗讀一次,然後反覆閱讀和修改用詞和句子。」  旻鋒的文章曾數次獲刊登,他的心情相當興奮:「即使文章未獲刊登,我也不會失望,因為我已盡力寫作了。」每個星期日,旻鋒與母親一起回到聖堂,鍾太在聖堂購買《公教報》後,讓旻鋒閱讀隨報附送的《喜樂少年》。旻鋒十分享受閱讀《喜樂少年》,更成為了忠實讀者,他瞇著眼睛笑說:「三年級開始,我定期投稿到『創作天地』,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本學年初獲刊登的〈書包〉。我以五官感受,描寫自己的書包;它一直陪伴我喲,好像我的好朋友。」 來自梨木樹天主教小學的陳欣和賴彥雯,暑假結束後,將離開母校,踏入中學階段,各奔前程。兩位同班同學感謝中文科劉玉容老師的鼓勵,她們自五年級起,逐漸對寫作產生興趣,並積極投稿至「創作天地」。彥雯首篇獲刊登的文章名為〈友誼像明燈〉,她說:「我發現藉文字與別人分享感受和想法,是很愉快的經驗呢!」陳欣剛於去年,從國內來到香港定居,她沒料到自己的文章竟獲刊登:「我的心情非常興奮啊!在香港展開新的生活,我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困難;可是,我的文章獲得別人的認同和賞識,這件事增強了我的自信心。」 在彥雯印象中,較深刻的創作主題是「顏色」:「創作主題讓我發揮想像空間,令寫作更富有挑戰性呢。」陳欣補充說:「對啊,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主題,更可選擇合適的寫作文體。」暑期即將展開,兩位小妮子已計劃善用假期。陳欣將會專注增進英文知識,為中學的課程作好準備;彥雯藉閱讀名人的傳記,從別人的生活經驗中學習生活智慧。 本學年最後一次的創作主題是「鼓勵」,兩位應屆畢業生的作品裡,均以個人經驗為例子,父母、師友窩心的鼓勵話語,激勵她們昂首前行。劉玉容老師盼望兩位同學長大後,回想校園生活時,這些投稿的經驗及用心寫成的文章,將帶給她們美好的回憶。(蕾)    
kjy11-20120624a
icon42
書包.背包
2012.06.23
寫英語
分享過「聽」英語、「讀」英語和「說」英語的體會,最後談談「寫」英語。
一如其他語文,「寫」是最困難的一項。然而,若你多「聽」、「讀」和「說」,而英語能力亦已達到相當水平(即文法有良好根基,也掌握足夠詞彙),要「寫」好的英語,絕對不成問題。
 在香港的學生,大都功課沉重,「寫」英語的機會不多。我們要把握每次機會,全力以赴。同時,除了「寫」還有「改」。有些不清晰、錯誤的用字和句式,自己未必察覺,是要有一個英語水平高的人,修改自已的文章。
在香港念初中時,老師派發回作業,大家在意的是分數,不怎理會文章的錯處,下次作文便很容易犯上同樣錯誤。其實,即使老師或任何人把你的文章評得一文不值,令你不想再看,也不要氣餒。敢於面對錯誤,糾正錯誤,最能加強「寫」的能力。
  此外,相信不少香港學生也有同感——學校給我們的作文題目,一般都是較沉悶又沒有新意的。在此,分享一下我的英文老師要我們寫作的方法。老師會先給我們看一套英語電影,中段停播,老師便要我們運用想像力,用文字把劇情延續。這樣的學習,不單輕鬆有趣,更能訓練想像力和思考力。看電影時,還能「聽」英語,實在是「一舉三得」。每次完成一篇作文,老師會把好的作品給其他同學看,讓大家更有動力「寫」好英語。當然,文章「貼堂」的同學,也很有成功感。
寫作是語文最困難的一項,但也是最有挑戰性的一環。希望大家趁暑假來臨能多嘗試寫作,發掘「寫」英語的樂趣。
最後,我絕對相信,若你能多「聽」、「讀」、「說」、「寫」英語,不一定負笈海外,你也能成為一個「英語達人」。  
kjy03a-20120205
快快樂樂爬格子
2012.02.05
怎樣寫人?
  很多時候,老師給同學們的作文題目都是有關寫人的,如〈我的爸爸〉、〈我的班主任〉等等。遇到這樣的題目,同學們常常會想出很多形容詞去形容人物的性格,這樣的寫法就流於空泛。在談怎樣寫人前,我們要先弄清楚怎樣才算是好的寫人的文章。同學要明白文章寫給別人看,只有日記才是寫給自己看,別人不可能很了解我們的背景,寫出來的東西如果不夠具體,別人就不會明白。寫人的文章最重要是要讓讀者透過文章,了解文章中的人物性格。我們寫〈我的爸爸〉,如果讀者讀了我們的文章,能很具體認識爸爸的性格,那文章就是很好;我們寫〈我的班主任〉,最重要的也是讓讀者明白我們的班主任是怎樣的老師。 我讀過很多同學的寫人的文章,他們都喜歡直接描述人物的性格。他們寫〈我的爸爸〉,就喜歡用嚴肅、幽默等形容詞去形容;他們寫〈我的老師〉,就喜歡用嚴格、要求高等形容詞。這就流於概念化,寫出來的人物性格不具體,也不能寫出人物與我們的感情關係。我們應以事件去呈現人物性格,不應直接用我們的口說出,讀者自然能從事件中明白人物的性格特徵。 同學們寫〈我的爸爸〉,可選擇一些生活的事例去呈現,不必直接說出。例如我們要寫爸爸很疼愛我們,我們不論用甚麼形容詞去形容都不夠具體。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平時與爸爸相處時的生活故事。我們可以記一次生病時爸爸照顧我們的情況,但不能像寫日記那樣把事件巨細無遺地記錄,而是要經過剪裁,把那些能表達爸爸疼愛我們的情節才記下,其他事情可以省略。同學們寫〈我的班主任〉,也不必直說班主任的性格特點,我們只須選取一些生活細節去呈現。例如,我們想寫班主任對學生很嚴厲,我們可以選取一些頑皮同學做錯事,結果如何被班主任責罰的情節去呈現他的性格,但也須要剪裁,只集中寫能呈現老師性格的情節,把其他故事省略。事件不能太多,太多則每件事寫得不夠仔細深刻;太少則文章顯得單調乏味,而且以單一事件呈現人物性格不夠深刻。我建議同學們可寫兩三件事情,那麼文章就很充實了。 文章的結構也很重要。文章結構不好,就如一座房子的結構有問題,很容易會塌下來,情況不堪設想;結構做得好,有時可以令文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寫人要寫得感人、深刻、引人入勝,最好的結構是欲揚先抑,或者有人叫先抑後揚。所謂「揚」是指談人物好的地方,「抑」則是談人物不好的地方。為甚麼要先談人物不好的地方,才談人物好的地方呢?這是因為結構上有個對比的作用,把人物好與不好放在一起,可以對比出好的地方更好。例如,我們寫〈我的爸爸〉,可以先談爸爸如何對我們要求高,不准我們只顧遊戲,令我們很討厭他;到下文,我們又可以筆觸一轉,寫爸爸如何疼愛我們,怎樣陪我們玩遊戲,這樣前後不同態度的對比令人物形象更鮮明。我們寫〈我的班主任〉,也不應該全文只集中寫老師如何好,應該先在文章的前半部,寫老師怎樣嚴厲要求我們守秩序,如何責罵同學,令同學們敬而遠之;文章下半部分,筆觸一轉,又改為記述一些老師如何愛護我們,令我們很敬重他,這樣就能使文章的前半部分對比下文,使老師受人敬重的形象更鮮明。因此,同學們應多留意文章的結構。切記不應以「直述」取代「呈現」,多以事件讓讀者自己感受人物的形象和個性。   普粵比較 「去」的用法 我們寫文章常受到口語影響,弄不清「去」的用法,常常寫成「我去圖書館借書。」這是粵語句法。規範的書面語應改為「我到圖書館借書去。」我們可以記住這個格式「……到……(做甚麼)去」。「去」前可加上動詞,「到」後則加地方。例如,「我到海灘游泳去。」問句可寫成「你到哪兒去?」否定句可寫成「我今天到不了美國。」很多同學寫成「我不能到美國去。」這句意思跟前一句有點不同,前一句意思是趕不及今天到美國,後一句則是有特別原因而不能到美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