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31022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10.22
香港鄧鏡波書院 日本朝聖之旅
帶領學生與主相遇
(本報專題)香港鄧鏡波書院一眾師生剛於9月28 日至10月3日,完成為期六天的日本九州福岡長崎朝聖之旅。朝聖旅程中,一眾師生除到福岡大名町天主教堂、田平天主堂、長崎浦上教會、島原教會和淨水通天主堂等參觀和參與彌撒外,亦前往曾有迫害基督徒和聖人殉道歷史的雲仙地獄和二十六聖人紀念館悼念殉道者。此外,行程亦參觀長崎原爆資料館,讓師生記取戰爭的殘酷教訓,祈求天主早日賜給世界和平。   「學校每年也會舉辦朝聖團,過往曾到台灣、韓國、蒙古等地,每年的朝聖旅程成為學生信仰生活很重要的一環。今年學校的牧民主題是:成為今日人類大家庭的酵母。我們冀望學生通過朝聖之旅,與主相遇,在信仰上得到更新,回港後能從信仰中得到力量, 並在生活中實踐信仰,成為好的酵母。」該校黃嘉明校長在朝聖之旅中與學生同行,學生在旅程中展現了近人精神,彼此關懷,互相照顧,令她深受感動。   殉教歷史 讓人敬畏   現時就讀中五的利景希, 在該校接受信仰培育,是今年才領洗的新教友,首次參加學校的朝聖團,讓他感受深刻:「很驚訝日本曾有一段悲痛的殉教歷史,前往雲仙地獄和二十六聖人紀念館讓我感觸良多, 我們視為享受的溫泉,原來背後有段黑暗歷史,而二十六聖人紀念館內展示的行刑畫像,也讓我非常敬畏。」   日本自豐臣秀吉在1587 年頒佈驅逐傳教士的命令後,清除基督教的行動便日益加劇。1597年,六名傳教士和20 名日本信徒在長崎西坂被處決,其後為紀念他們為信仰獻身的精神,日本政府於該處興建了二十六聖人紀念館。雲仙地獄在歷史上是一處基督徒殉難的地方,約於1629年,基督徒被投進高溫的溫泉水中,迫使他們放棄信仰,導致約30人殉難。   中六的鄭司直在公教家庭長大,過往曾參加本地朝聖團,出外朝聖是第一次:「我希望能在朝聖團中與主相遇,找到自己與天主的關係。參與朝聖團的六日中,每天都能參與彌撒,讓我有機會靜下來,聆聽天主的聲音。」司直又表示從來不覺得信仰是一件珍貴的事情,但了解過日本基督徒殉難的歷史後,會更珍惜自己的信仰,與主同行。   同樣就讀中六、有機會參加多次朝聖的歐陽嘉俊,中一已參與學校舉辦的朝聖團, 今年暑假也到過意大利朝聖:「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他們是信仰的見證,讓更多人認識基督。這次朝聖之旅,讓我找到朝聖的意義,在旅途中,我抱持開放的心,接受天主的說話,跟從天主的旨意生活。同時, 我亦學會關顧學弟,成為他們的同行者,在旅途中互相幫助和扶持。」   侍奉天主 追求善美   陪同學生到日本朝聖的牧民助理梁仲邦表示:「學校的特色是以青年帶動青年,學校給予學生很多發揮機會,希望他們能成為屬靈的領袖,帶領學弟尋找天主, 建立陪伴、同行的關係。」宗教組主任夏嘉敏認為信仰種子已植根在同學的心中,期望他們浸淫在學校濃厚的宗教氛圍之中,繼續侍奉天主。   「朝聖之旅只是開端,我們希望同學明白朝聖團不是遊玩享樂,而是透過朝聖進入神聖的氛圍,讓同學能活出信仰, 探索生活,追求善美,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校為同學提供多元化的宗教活動,除朝聖團外,還有祈禱會、朝拜聖體、三大善會、五大瞻禮等,讓他們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下健康成長。我們在默默耕耘,努力播種,祈願看到種子發芽成長,同學都願意為天主服務,成為堅毅和有承擔的人,我們便感到很滿足。」該校楊慧儀副校長最後總結道。(賴)  
kjy10_20180916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8.09.14
青苗天地 2018.09.16
長崎學習犧牲與奉獻之旅 馮羡茵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去年得知學校舉辦九州生命教育考察團,作為教友的我很是興奮,並馬上報名。期終試後,我滿心期待這次活動。我對日本的認識不多,只知道是個旅遊熱點,而且並非一個天主教國家,那兒到底是怎樣的呢?    在長崎,我在不同的地方都能找到具教會特色的彩色玻璃蹤影,在車站、店舖、連洗手間的窗戶都是彩色玻璃。在我的認知中,日本是個信奉神道教的國家,沒想到長崎竟有這麼多教友。   聽過領隊詳細的講述後,我對日本禁教時期了解更多。我尤其欣賞當時人民的堅貞的精神,政府禁止信奉天主教,他們就千方百計保存信仰,還把這份珍貴的恩寵傳給子孫。我深深體會到他們對天主的信靠,二百多年來偷偷地敬拜上主。   另外,有「出津之父」之稱的多羅神父事跡也教人津津樂道。多羅神父來自法國富裕家庭,他甘願放棄自己榮華富貴的生活,到出津這個荒蕪的地方幫助貧窮的百姓。他到埗後,更用盡自己的能力和財富,幫助當地居民興建教會和捕魚維生。我認為多羅神父那犧牲與奉獻的精神很值得我學習。還有,多羅神父的遺願是要安葬在日本,而不是他的家鄉法國,他已經把日本當成另外一個家,要永永遠遠陪伴著出津的教友,實在教人感動不已。   這次旅程我真的獲益良多,不但能見識到日本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傳統教堂,並親眼看到傳教士美麗的足跡。雖然現時日本的基督徒不多,但願在天主的帶領下,基督的喜訊能在日本廣泛地傳播,主佑!  長崎珍愛 和平之旅 陸雪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期考後,學校的九州生命教育考察團讓我有機會參觀位於日本長崎的原爆資料館,而這個活動亦令我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也慶幸自己能夠生於這個和平時代。   資料館清清楚楚記下了戰爭對無辜市民帶來的傷害,他們要承受的不僅是肉體上的創傷,還有和親人分離的痛苦。其實戰爭帶來的傷害,首當其衝的並不是引起戰爭的當權者,而是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當所有百姓飽受原子彈的燙傷時,當權者也許還能豐衣足食,毫無損傷地指揮軍隊作戰。   發射原子彈是多麼輕而易舉,可是這個簡單動作卻令到整個城市瞬間變為廢墟,破壞無數的家庭,同時亦奪取了很多無辜的生命。   戰爭是可恨的:為了爭奪土地、為了爭名逐利,為了名揚天下,犧牲這麼多無辜的士兵、無辜的市民真的值得嗎?當我看到血肉模糊的照片和殘缺不堪的物件時,我不禁想像:假如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那狀況會如何呢?也許戰爭一開始,各國領袖已紛紛向敵國投下原子彈、導彈,甚至使用極不人道的生化武器殺害數以億計的百姓。光是想像已經令人瑟瑟發抖!    雖然我並不能做任何事來阻止戰爭的發生,但我會盡力愛惜身邊的人。我還會衷心祝禱,希望這個世界能一直有秩序地發展下去,所有人都珍愛和平。能讓我珍惜眼前的一切, 珍惜現今和平的生活, 就是我這個旅程最大的得著了。
kjy04_20160626a_s
icon48
微風細語
2016.06.25
原子彈掉下來的那一天
長崎位於日本九州西端,是背山面海的狹長港都。 1945年8月9日早上11點2分,一顆原子彈掉落在長崎的浦上地區,天空中開出一朵形狀駭人的蘑菇雲。「山里小學」位於距離爆心地七百公尺處,全校一千三百名學童中,僅有兩百人生還。長崎浦上化為寸草不生的焦黑荒野,許多孩子成了孤兒, 肉體慘遭輻射侵蝕,心靈破碎,傷痕累累。 四年後,永井隆博士邀請三十七個山里小學的學生,手寫或口述自己的原爆體驗。原子彈掉下來的那一天,書中最小的孩子才四歲,最大的則是十二歲。永井隆博士的目的,其實也是長崎人共同的渴望,就是讓原子荒野上稚嫩的吶喊,更廣闊、更清晰、更響亮地傳達出去:  「不要戰爭!不要戰爭!」 在原子雲陰影下掙扎求生的孩子們,默默忍受遠超過他們所能承受的苦痛。驚人的是,整本書中卻找不到任何一句抱怨或仇恨。三十七個孩子中,有人從此帶著無從遮掩的傷疤、有人失去父母或兄弟姊妹、也有人喪失家園或受教育的機會。他們固然不明白引發戰爭的仇恨糾葛,卻柔順地接受了天主的安排,沒有人問「為甚麼是我? 不公平!」,也沒有人叫囂:「總有一天要報仇!」相反的,他們讓充滿苦難的生命成為見證, 化為祈禱。 「奶奶總是對我說:『一切都出自天主的旨意。都是好的,都是好的。』我也想要和奶奶一樣,有一顆美麗的心。」(辻本一二夫,當時五歲)  「當時,我們的確覺得難堪,的確難以忍受……可是,那無邊無際的苦難與犧牲卻又以完全出乎預料的方式,為現在的我們帶來莫大的幸福……」(深堀正,當時八歲)  「媽媽的燒傷復原後,留下一塊巨大的傷疤。不過,我並不覺得那塊傷疤難看。」(片岡泰男,當時十歲)  本書出版後,永井隆博士按照篇幅比例,將版稅分給三十七位小作者,並邀請他們從所得中捐出一部分,共同豎立名為「那些孩子們的碑」的紀念碑。碑上沒有任何文字,只鑲了一枚銅板,以浮雕方式描繪一位跪在烈焰中合掌向天祈禱的小女孩。直到今天,山里小學的兒童們依然每年聚集在碑前, 為逝去的學長學姐祈禱,重新宣告和平誓言。 「原子彈,很惡劣,很痛,再也不要了!」 《原子彈掉下來的那一天》紀錄的並非過去的歷史,而是貫穿現在、直通未來的和平禱聲。
kjy03_20160522s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6.05.21
改變人生 的意外之旅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辭強說愁。」我也曾經是個心高氣傲的十七歲少女,總覺得身邊的大人和朋友,都無法了解「真正的我」。當我見到《從謊言開始的旅程》(野人文化)中,同樣是十七歲的少年秋月和也,認為對事物漠不關心的態度看起來比較酷,所以便裝出沒興趣的樣子,霎時如與年輕的自己相遇,非常理解和也這種先將自己武裝起來,故意與世界疏離的矛盾心情。 秋月和也的自尊心很高、性格又彆扭,尤其最討厭被別人視為騙子,卻因為愛面子,想要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故意和同學唱反調,順口就說了曾經去過東京迪士尼的謊;為了圓謊,這個最遠只到過博多的熊本少年,只好再以更多的謊言,獨自踏上一個人的修業旅行。 位於九州的熊本距離東京950多公里,和也傾其積蓄還湊不足旅費,他利用媽媽對他的信任,補足了差額,上網買了廉價套票,決定一日來回。和也心想:只要在迪士尼樂園拍下一張足以證明到此一遊的照片,自己的謊言就不會被拆穿。誰知天算不如人算,計畫趕不上變化,一場車禍引起的大塞車,讓他沒趕上回家的班機。 因為意外而流落機場的和也,沒想到這將是改變人生的起點。在接下來的五天中,他陸續和機場販賣部的阿姨及兒子、美容院的男店長、警官、卡車司機大叔與女兒、醫生、神秘老人,發生了一連串奇妙的遇合與深刻的對話,雖然他和這些平凡的人們只是萍水相逢,但他們卻如同人生導師般,以自己的人生際遇,為他上了珍貴的八堂課。 這本書的作者喜川多泰是日本暢銷與長銷兼具的心靈作家,專門從事青少年勵志和人生輔導工作,在青少年群體中擁有極高的人氣。他的文字淺白易懂卻寓意深遠,內容又不教條八股,他還經常巡迴全日本演講,總是為讀者帶來鼓舞人心的力量。這本書的原名是「偶然的必然」,喜川多泰認為旅行是人生的轉捩點,所有看起來偶然的邂逅,都是會影響未來人生的必然,人與人就是在一連串的相逢和離別中,為人生注入活水,學習對自我生命的體察。 其實與秋月和也一期一會的人們,教導他的並不是甚麼特別嶄新的大道理,但卻都是人生最根本的至理。他們的現身說法啟發了和也,也幫助他釐清生命的價值,原來只會考慮自我需求的和也,開始懂得主動為身邊的人付出,願意勇敢的踏出舒適圈,不再因為害怕失敗而舉步不前,不管別人說甚麼,都誠實的傾聽內在的聲音,不盲從別人給予的價值觀,相信自己的幸福應該要由自己來定義,因為人生不是別人的,是屬於自己的。 原本看起來應該會很倒楣的旅程,在山窮水盡、歷經周折後,因由匯聚的善意,有了圓滿的結局。冒險不一定在荒野,城市叢林裡也埋伏著危機,旅途中的挑戰變成和也成長的契機,是心念的轉動讓逆境變成祝福,激發出生命無限的潛能。若沒有這些陌生人的扶助,迷途的少年或許無法平安返家,唯有感受過無私的大愛,才能真正學會感恩和珍惜,去而復返,和也已經成為截然不同的新人。 這本書不只適合青少年閱讀,也非常適合陪伴孩子同行的成人一讀,靜心守候孩子成熟懂事,需要成人寬厚的包容與智慧,除此之外,大人們還要學會適時放手,讓孩子海闊天空去探索未來。因為信念讓我們啟程,希望使我們得以堅持,唯有彼此相愛,最終才能帶領我們一起到達終點,這本書同時為孩子和大人帶來了心靈的洗禮和閱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