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3_20150621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5.06.20
一起讀爸爸的圖畫書
   過去半世紀,父親的角色有了顯著的變化。例如在美國,在家帶小孩的父親人數相較於十年前增長了三倍;在英國,目前估計大約有一百四十萬男性是所謂的「全職奶爸」。這樣的現象在歐洲已經不僅是個人的選擇,許多國家的國家政策和社會氛圍都朝向「讓爸爸更積極參與小孩的成長」的目標在發展。許多研究顯示,父親對小孩在語言、認知和情緒的發展上有實質的影響,並能幫助小孩更勇於冒險和探索世界。傳統的親子關係,常將父親定位成只負責提供經濟資源或母親沒空時的「備胎」,其實對父親和小孩而言都很可惜。 近年來,我在親子教育或推廣兒童閱讀的講座和活動,看到愈來愈多年輕父親的身影,我為這些父親的孩子們感到慶幸。同時,讀者在市面上可以看到圖畫書裡的父親角色愈來愈豐富多元, 跳脫刻板、僵硬的權威形象,與小孩有較多真實情感的交流和互動關係。這些有趣的書增進小孩對「父親」概念的認識,也幫助父親們輕鬆地享受跟小孩在一起的時光。 《爸爸的圖畫書》(道聲)是一個幽默感和創意十足的好例子。這本書的文字和圖畫都很精簡,但涵意和情感卻非常豐富,使小孩哈哈大笑, 使成人讀者產生「心有戚戚焉」的滿足感。書裡有八種不同的動物角色, 以不同的親子互動方式,表現父親真實的心理需求和狀態。首先出場的大猩猩爸爸,本來在練舉重,小猩猩在他身邊叫了一聲「爸爸」,大猩猩便高舉小猩猩取代槓鈴,繼續練舉重。這幅畫面很有趣,也有象徵意義。父親和小孩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有相似也有不同的特質和需求,相處在一起其實或好或壞。作者在此運用巧思將父子融合為一體,彼此沒有衝突也不必犧牲,對父親和小孩都很友善和尊重,也提示了父親和小孩在一起其實有各種可能性。看到別的父親便有樣學樣的北極熊爸爸和鱷魚爸爸,藉由改變和調整,學習成為小孩的玩伴。企鵝爸爸在小孩面前展示堆雪人的成果宣告失敗、大象爸爸展示丟紙飛機的本領卻砸到小孩、綿羊爸爸想嚇小孩卻計劃落空、豬爸爸在游泳池裡比小孩更貪玩,都讓我們在小小的尷尬、搞笑中,體會到爸爸想要贏得小孩讚賞和喜愛的心情。最後,獅子爸爸訓斥小孩不可以在牆上塗鴉,卻又忍不住做出令人意外又感動的事情,不言而喻地表現對小孩的愛。這本書以幽默的眼光看待父親的人性,讓父親即使肩負著教養小孩的責任,也可以呈現真實自然的自己。作者高畠純(Jun Takabatake)強調自己在創作時一定要有愉快的心情,這樣的精神完全反映在這本書裡。這本使人愉悅的圖畫書,會讓大小讀者都覺得,偶爾會出糗的爸爸更親切可愛呢。 如果父親們對於跟小孩一起讀書感到畏懼或茫然,不妨參考寫實抒情的《和爸爸一起讀書》(維京)。這本圖畫書描述一個女孩從小到大,一直都和爸爸一起讀書。他們共讀的內容和方式,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變化:一開始,爸爸讀書給小女孩聽,然後爸爸陪小女孩讀書給她的玩偶聽;女孩長大離家求學時,他們透過長途電話討論讀書心得;女孩結婚有了小孩,爸爸聽她讀書給她的孩子們聽;最後,年邁的父親躺在床上,女孩道晚安前讀書給父親聽。父女兩人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閱讀興趣,不變的是父女的親情和對讀書的熱情。書中的圖畫像一幅又一幅甜蜜溫馨的家庭照片,印證著反覆出現的主題,「最美好的時光,是和爸爸一起讀書的時光。」 著名的愛爾蘭童書作家馬丁.韋德爾(Martin Waddell)回憶童年時, 他的父親工作很忙碌,但只要父親回到家,一定會讀書給他聽。在那短暫的時間裡,他感受到父親對他專注而完整的愛,使他對讀書有美好而深刻的感受。他說:「我們記得的時刻,是我們一起分享的時刻。」但願所有的爸爸和小孩都能在一起讀書的樂趣中,享受愛人與被愛的幸福。
kjy08_20150614
icon47
創作天地
2015.06.13
2015.06.14 : 文章 2 | 小小藝術家
   讀後感 今天是世界閱讀日,我讀過李汝珍寫的《鏡花緣》。 中國古典文學中,奇幻小說很少,《鏡花緣》是最奇特、最富有想像力的一部小說,也是融合幻想小說、歷史和遊記的巨著。這部小說講述唐敖隨妻弟林之洋遍遊海外諸國,見識了奇風異俗、奇人奇事和奇草異木, 內容充滿神奇和浪漫的色彩。 這本書的內容很豐富,創造了數十個近乎神話、光怪陸離的國家,例如登雲走路的大人國、眼長在手的深目國、表裡不一的白民國,還有男女顛倒的女兒國、好吃懶做的結胸國等。他們都表達了作者對政治、文化、社會的理想。 這部小說真切地讓我感受到甚麼是豐富的想像力,書裡幾乎全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可見作者是個很有創意的人。另外,我還感受到人性的醜陋,它突顯了想像背後的諷刺意味,例如會變臉的兩面國、看見達官貴人就和顏悅色、滿面謙恭,見到貧苦百姓就陡然變臉、臉色冰冷和收掉笑容。這些人口蜜腹劍,既虛偽,又詭詐。 為甚麼他們這麼勢利,著重利益呢?現實社會就是這麼殘酷嗎?看畢這本小說,我深深地反思人生百態,人性冷酷,也讓我看透無情的世界。 余靖茵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六EL     雪中送炭的人 今天,我和媽媽很早起來了,因為我要去天后參加鋼琴考試。由於起得早,我們不用乘地鐵。為甚麼我不喜歡地鐵?因為地鐵到天后站後,還要走一段很長的路才能到達試場。正好,我發現了一路巴士路線,可以直接到達那裡。 出門後,我們很快到達巴士站,一切都非常順利。可是,我們上巴士後三十分鐘,突然烏雲密佈。三、四分鐘後,打雷,狂風暴雨。高速公路的前方更發生了車禍,巴士被堵得二十分鐘才動一動。到了一個巴士站, 巴士司機請我們和其他乘客下車。從巴士下來後,我和媽媽沒有帶雨傘, 我們被大雨淋得濕透了。 正當我們十分狼狽的時候,有一位叔叔看到我們,他說:「我有兩把雨傘,可以借一把你們。對了,你們看起來好像很焦急,你們是要趕著去哪裡呢?」媽媽焦急地回答道:「我們要去天后的帝王街考試,現在我們都不知道往哪裡走才能到達,你知道嗎?」我沒有信心地說:「沒用了, 只有十分鐘,趕不過去的。」那位叔叔說:「天后的帝王街是吧,很近的,五分鐘左右就到了。這裡往左,轉三個街口,我帶你們去吧。」 真是雪中送炭!那位叔叔不但借給我們雨傘,還親自帶我們前往呢! 最後,我不但準時到達試場,還取得優異的成績。 鄧東成 天主教總堂區學校 六A     閱讀報告 書名:《鏡花緣》 作者:李汝珍(原著)管家琪(改寫)  出版社:新亞洲出版社有限公司  這本圖書的內容大意是唐敖在進京赴試時,中了探花。不料,他竟被人沒收「探花」的頭銜。失意中,他隨林之洋及多九公,暢遊海外奇幻國度。 我一向不愛看中國的古典文學,因為我一直認為這類的故事會很呆板。由於這個原因,我一直有一個問題如雲霧纏繞心間,揮之不去:為甚麼那樣「呆板」的書會深受大眾喜歡?帶著這個問題,我認真地看完這本書。終於,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 其實,「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就以書中的多九公為例,他原本以為黑齒國的人面貌醜陋,他們的學術文化也不是很好。可是,他們不但面目清秀,而且文化修養也很好。 我認為古典文學「呆板」的原因,是因為我懷著輕視的態度對待它。謝謝這本書讓我懂得懷著虛心,才能看出事物的優點。 曾凱樺 彩雲聖若瑟小學 五A     給老師的一封信  親愛的李家莉老師:  你好嗎?你的工作忙碌嗎?  你一直為我們的視藝科努力,你教導了我們繪畫的技巧和畫法,也給我們一些功課來模擬名畫的繪畫方法。不少同學覺得視藝科是一個既花時間又無聊的科目,其實,大家的視藝科成績也進步了不少。 李老師,你時常給我參加一些繪畫比賽,使我有得獎的機會,真的很感謝你。你教授視藝科十分認真,從來沒馬虎。上你的課,我也特別開心,因為我知道每次在你的課堂上,我都能夠學到新的東西。 在這兩年裡,我認識了更多畫家,例如馬格利特、梵谷、秀拉等,也清楚地明白他們繪畫的風格,這都是因為你教導我們才懂的。 真是非常感激你教導我們的一切。我相信將來你教導我們的,一定能幫助我們。我也希望我的視藝成績一日千里,不過,我還要更努力才行啊。我一定會加油。 祝 身體健康  學生 吳己瑤敬上 四月一日 吳己瑤 石籬天主教小學 六A     我的快樂生活 每天早上,我抱著愉快的心情踏出家門。 在上學途中,看見學校的同學、家長和陌生人,大家都匆匆忙忙趕上學、上班。在學校附近小小的公園裡,我看見有的人在跳舞,有的人在做早操,也有的人在唱歌等。 春天時,我看見綠草如茵的花草樹木,也會看見色彩繽紛的花朵。百花齊放,蝴蝶蜜蜂都出來湊熱鬧。 夏天時,我感到風和日麗。雖然汗流浹背,還有令人討厭的蚊子,但是在太陽的照射下會感到很和暖。蟬兒們,鳥兒們都吱吱喳喳地叫,好不熱鬧!  秋天時,我感到秋高氣爽。一陣涼風吹過,把我的頭髮吹亂了。涼風吹送,令人非常舒服。 冬天時,我看見人們都穿著厚厚的衣服。天氣非常冷,我們都不願起牀上學去。回到學校,很多同學都會拿出自己的暖手包或暖手蛋,冬天的寒風凜冽,實在冷得像冰天雪地一樣。 學校的四季充滿同學們互相問候和說笑的景象。同學們在課室認真地學習,在操場上自由地追逐,跑跑跳跳,打成一片,氣氛融洽。我和同學縱然有爭吵的時候,但一轉眼,我們又忘記了不開心的事情,然後又再開開心心地一齊學習和遊戲。 我和同學都很珍惜在學校裡,一同學習和遊戲,歡渡每天快樂的時光。 馬芷晴 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 四B     老師,謝謝你 不知不覺,六年小學生涯快要過去。也許我們曾讓你頭痛,曾讓你擔憂,也曾讓你舒心和感到驕傲……無論怎樣,你都是我們最敬愛的老師。 由我們踏進校門的那一天,你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懷,教導我們不同的知識。你像一根無私的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們不知道前方有甚麼未知的道路,但我們十分感激你們陪伴我們走過的風風雨雨。 老師,是你打開了我們的知識寶庫,教導我們人生道理。即使老師生病了,你還堅持來上課教導我們,只為我們快要考試,希望我們考試時有好成績,升讀一所好中學,我們非常感動和感謝你。雖然你對我們很嚴格,但只是為我們好。我們經歷了風雨,才知道你的可貴;走上了成功, 才知道你的偉大。 七月份快來了,我們即將離別,也許我們仍不夠成熟懂事,也許我們還是一路笑語,也許我們會哭著不願離別,一個擁抱之後還是要離別母校。這條往母校的路,你不知走了多少遍;那一疊疊的作業,你不知批改了多少個夜晚;你為每個學生更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難忘的校園時光,有著難忘的師生情懷,在這個即將畢業的日子,讓我們把最真心的祝福,送給我們最尊敬的人:老師,謝謝你!願你天天快樂!    蔡雅詩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 六B 
kjy06b-20150607
icon48
微風細語
2015.05.30
落差
   格林童話《白雪公主》中有一個著名的畫面:壞心皇后百般詢問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答案若是皇后本身,她便沾沾自喜。可是,一旦魔鏡宣稱是白雪公主,她便妒火中燒,遷怒魔鏡,陷害公主,最後甚至萌生殺意。 好朋友片柳神父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業餘攝影家,經常有人委託他照相。問題是,委託人看到相片後往往怨聲載道: 「怎麼把我照得這麼胖!」「奇怪,我有這麼老嗎?」到後來,不滿的情緒蔓延至攝影師身上:「原本以為神父很會照相,現在才知道不過如此。」每逢類似情況, 總令片柳神父深感無奈,哭笑不得。 鏡子,會說謊嗎?  相機,會刻意造假嗎?  它們不過是工具,忠實呈現接收到的影像而已。那麼,真正的問題出自何處?  人,有多少就是多少,並不會因為想像而增減一絲一毫。然而,一廂情願地將自己想得比實際好,似乎是人類的「通病」。當我反省自己時, 也經常發現類似的迷思。那樣的「自以為是」其實是很危險的落差,爬得愈高,就容易跌得愈重。 麥克安迪在《說不完的故事》中,描寫男主角巴斯提安拒絕相信朋友從「魔鏡門」中見到的自己:一個肥胖、蒼白而怯懦的小男孩。殘酷的事實深深地刺傷了他,將他推落谷底,開始仇恨摯友、封閉自己。 面對真實的自我,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可是,唯有在「光」中檢視自己, 才能逐漸縮短「自以為」和「實際」之間的落差。自我認知若能與真理吻合,就不會因為過度的讚美而自鳴得意,也不容易因為事實不合己意而垂頭喪氣。   我期待,自己也能抵達那樣的境界。
kjy05a-20150524
icon35
Famous Quotations
2015.05.23
… the pull of Everest was stronger for me than any force on earth —— Tenzing Norgay
  … the pull of Everest was stronger for me than any force on earth —— Tenzing Norgay  「……對我來說,額菲爾士峰的吸引力比地球上任何力量都更加強大」——丹增.諾蓋   About a month ago, Nepal(尼泊爾)was hit by a powerful earthquake and thousands of people died. A lot of mountaineers were trapped on Mount Everest by avalanches following the earthquake. Mount Everest is the world’s highest peak. It is part of the Himalayas(喜馬拉雅山脈)and its peak is on the border of Nepal and China. Mount Everest is known in Nepal as Sagarmȃthȃ (天空之頭)and in Tibet(西藏)as Chomolungma(珠穆朗瑪峰或聖母峰). Its English name was given in honour of Sir George Everest, a Welsh(威爾斯)surveyor and geographer.  Mount Everest has attracted numerous adventurous mountaineers over the past century. Can you think of the dangers which the mountaineers face on Everest? To name a few, the dangers may include altitude sickness, lack of oxygen, frostbite and snow blindness. In fact few of the mountaineers can go on the expeditions without the help of the Sherpas(雪巴人), who serve as guides or porters. Most Sherpas live in the eastern regions of Nepal. They are well-known for their bravery, expertise and stamina at very high altitude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herpas is Tenzing Norgay(1914-1986).  Born in Nepal, Norgay was one of 13 children in the family, but most of them died young. When Norgay was a teenager, he moved to India(印度)to work as a trekking porter. At the age of 19, he was employed as a porter by a British expedition to Mount Everest. Over the next twenty years, he took part in a number of unsuccessful attempts to climb the mountain. In 1953, Norgay and Sir Edmund Hillary, a New Zealand(新西蘭)mountaineer, made the first successful ascent on Mount Everest. After that, Norgay became director of the Himalayan Mountaineering Institute(喜馬拉雅登山協會)in India to promote mountaineering as a sport.  He was named by Time(《時代》)magazine as one of the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of the 20th century.  Glossary Avalanches 雪崩 Surveyor 測量員 Altitude sickness 高山症 Frostbite 凍瘡 Expeditions 探險隊 Stamina 耐力 Trekking porter 艱辛旅途上的挑夫 Ascent 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