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20313_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2.03.11
喜樂幼小 動態 2022.03.13
防疫禱文(短式)  天主,你是仁慈的。我們為疫症的傳播,感到憂心難過;求你幫助病人早日康復,並賜力量給醫護人員。 求你增強我們的信心,並使眾人同心協力,防範並克服疫症。 求你賜我們悔改,汲取教訓,保護生態環境。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亞孟。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虛擬户外學習日 (本報訊)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舉辦「虛擬户外學習日」,讓學生足不出户,都能參觀及學習。 低年級的同學透過老師製作的配音簡報,認識不同的動植物、學習大自然的生物及認識社區。同學們更製作老虎小手工、設計公園、農場及社區設施棋盤等,活動多姿多采。 高年級同學則學習更富挑戰性的知識,包括四年級學生觀看「屏山文物徑」的影片,認識香港的歷史文化;五年級學生透過介紹香港不同旅遊景點,從不同角度了解香港的旅遊業,豐富了他們對香港經濟發展的認識。六年級學生除了觀看「香港濕地公園」的影片,認識各種物種的特色外;還運用科學知識製作大炮台。  雖然同學們在疫情下,未能走出課室,但透過老師們講解,他們不但能享受虛擬户外學習的樂趣,亦喚起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喜)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中國文化活動日 (本報訊)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於上月舉行中國文化活動日。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活動以即時視像的形式進行,師生穿上中華傳統服飾參與,讓活動充滿濃厚的新年氣氛。 當天的節目十分精采,首先校長率領教師拜年, 向學生和家長送上衷心的祝福及問候。然後,教師與學生共同獻唱賀年歌曲,帶動全場氣氛。接著,就是益智的新春問答遊戲,由校長向學生發問有關新年及中華文化的問題,不少學生都獲得了獎品。 在活動華服巡禮中,學校邀請早前於華服比賽中優勝的學生化身小模特兒,展示他們絢麗多采的華服。活動的壓軸環節是大抽獎,校長和教師從各班中抽出一位幸運兒,送出富中國文化色彩的手工禮物,大家都十分興奮,場面熱鬧。(少)  獻主會小學•校慶祈禱會 (本報訊)獻主會小學於2月17日舉行47周年校慶祈禱會,由校監簡立和神父主持,馮景豪執事、校長王志聰、全校教師及職工代表參與。 簡神父在講道中提到獻主會神父揀選47年前開校, 就是獻主會於1826年正式成立的日子。他期望並祝福大家,在新一年於品德和學業上都有所進步,發揮「愛主愛人」的精神。隨後,王校長、老師及職工代表帶領祈禱,求主降福學校,不斷發展及成長,使更多孩子獲享良好的教育。接著,全體詠唱天主經及互祝平安,並請求天上至潔貞女,為全體祈禱。 王校長在祈禱會後,感謝獻主會神長開辦學校,讓無數家庭的孩子能接受良好教育,成為社會的人才。他期望藉著本學年的學習主題:「電子創科譜新章.家校攜手建棟樑」,並在家長合力下,透過推動資訊科技教育,釋放孩子的學習潛能,繼續培育社會棟樑,以光榮天主。(樂)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5_20220227_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2.02.25
活到老 學到老
你懂得認字嗎?如果你正在讀這篇文章,你肯定懂得認字了。對你來說閱讀是理所當然、普通不過的事情,但有些老人家在兒時因為貧窮或戰亂,從來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閱讀對他們來說是件艱難的事。這次我介紹的繪本就是關於這些老人家的故事。  George Baker先生已經100歲了,他坐在自己家門前的階梯,等待小男孩Harry出現。他們一起聊天, Baker先生打開自己紅色的手提袋拿出書本,他告訴Harry,自己雖然已經100歲了,但從來沒有學過認字, 所以他不能閱讀,他決意要改變這個狀況。當他們聊得起勁的時候,Baker太太從屋裡走出來,她應該也有90 歲了,她親親Baker先生,把準備好的午餐盒放在他身旁,還囑咐Harry要好好照顧Baker先生,老先生興之所致,與太太翩然起舞。到Baker太太走進屋內以後,一老一少又繼續聊天,Baker先生提到自己年輕時曾是樂隊裡的鼓手。這時候校巴到了,他們倆走上校巴,一起往學校去。老先生在課室裡努力學習,他是一個100歲的好學孩子。  共讀指引 這是一個有關長幼情誼和老人好學不倦的故事。故事中的長者Baker先生完全脫離了社會對長者的刻板印象。家長與孩子共讀前,可先讓孩子分享他們對長者的印象,繼而探討閱讀後,故事主角為他們帶來的衝擊。百歲高齡仍然帶著書包和午餐盒,興致勃勃的上學去,彷彿是天方夜譚;但原來只要人老心不老,每天也有新事物等待我們發現。長者也能像小孩一樣,學習不同的新事物。家長還可以鼓勵孩子跟家中長者分享學習成果,甚或成為長輩們的小導師, 拉近長幼之間的距離。  繪本小寶庫 不少長者在年少時因家庭缺乏經濟能力,或生逢戰亂,白白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機會,因此不會認字,也不能閱讀,這限制了他們對世界的認知、社交和事業發展。到他們完成了人生的不同階段,終於能放下生活重擔的時候,他們終能重拾對知識的渴求,如孩童般重新學習。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為長者而設的課程,從簡單的認字到發展興趣,林林總總;近年,世界各地也有團體提倡長者閱讀繪本,其實繪本並不只是兒童書,當中不少也適合成人閱讀。日本的繪本之父松居直曾經說過,人的一生有三次讀圖畫書的機會,第一次是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第二次是自己當了父母撫養孩子的時候,而第三次則是年過半百,面對衰老、疾苦、死亡的時候。他認為每次閱讀也能從繪本中,讀出許多新發現的深刻意義,繪本透過圖像和簡潔文字的互相配合,帶出引人深思、饒富意味的故事。長者能藉閱讀繪本重整自身感受和體驗,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在感悟人生之餘,配合延伸活動, 進而動手畫畫做手工,動腦演戲說故事,促進與別人的身心交流。只要能保持年輕的心態,每天也是學習的好時候,長者也定能活到老學到老。 《Mr. George Baker》 作者: Amy Hest 繪者: Jon J Muth 出版社: Candlewick Press ISBN : 9780763633080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20220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2.02.18
聖嘉祿學校 重現古代市集 認識傳統文化
(本報專題)聖嘉祿學校四年級學生陳靜蓥身穿公主服飾,拿著在銀號錢莊領取的古代貨幣,遊走於各式各樣的攤檔中。她參與投壺、套圈圈、做香包、寫書法、踢毽、製作麪粉公仔等傳統民間活動,攤檔兩旁掛著紅色的燈籠和彩色的旗幟,彷若置身於古代的民間市集。這是該校與校外機構合作舉辦的「校園集古村」活動。 位於中西區的聖嘉祿學校早前在禮堂舉辦「校園集古村」,有攤檔遊戲,又有少林功夫、川劇變臉表演,重現古代民間市集的情景,讓學生透過參與不同活動,深入了解中國文化。 參與投壺活動 學習傳統知識 「我想再次參加集古村活動!」陳靜蓥說。在眾多攤位活動中,靜蓥最喜歡投壺。她回憶起最開始參與遊戲時,因為還未掌握技巧,所以不斷失敗。「工作人員每次給我六枝箭,如果失敗,便會再給我一次機會。」靜蓥便從嘗試與失敗中,領略到要靜心和專注,才能投中目標。這次的體驗使她喜歡上這種充滿挑戰的活動。 集古村活動既有趣,又富教育意味。靜蓥當天換上大會準備的公主服裝時,工作人員向她提到有關古代服飾的知識,「原來古代人會把銅錢放在手袖內」。靜蓥當天亦模仿古人的行為舉止,她認為這次活動讓她獲益良多。 學習古代手工藝  透過動手做 深化學習 集古村活動當天,學生不用上課,除了分批到訪位於禮堂的「校園集古村」,還在課室參與古代手工藝製作工作坊。課程主任馮慧慈老師指出,教師在工作坊中為各級學生,安排不同的古代手工藝活動,例如低年級同學在班主任指導下,製作臉譜或撥浪鼓,學生用不同顏色設計臉譜,代表不同的表情;高年級同學則製作蹴鞠和中國結,馮主任說:「透過讓學生動手做,深化學習。」 一年級學生陳梓謙便在老師指導下製作撥浪鼓及面譜。他指出老師會先講解手工的背景,再帶領學生製作,讓他更認識這些傳統手工藝。梓謙用水筆為面譜填顏色,製作出一個獨一無二的面譜,並與同學試戴在面上,玩得不亦樂乎。馮主任補充, 活動過程中,學生不時主動詢問不明白的地方, 「活動引發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興趣」。 欣賞川劇變臉 認識國粹文化表演 禮堂的佈置非常用心,除了攤檔,最引人注目的是擺放在市集正中央的大紅花轎,學生都爭先坐上轎內拍照,體驗古代婚姻。活動亦安排了川劇變臉表演,表演者在五分鐘內變出20多款臉譜,包含喜、怒、哀、樂等表情,看得老師及同學都目瞪口呆,報以熱烈的掌聲。 活動主任何穎芝老師認為,這次活動重現了一些已被現代人遺忘了的國粹文化表演及民間工藝,讓同學從體驗中,學習中國文化,引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亦啟發他們多角度欣賞傳統藝術。 專題研習 探討中國文化 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前夕,雖然學校暫停面授課堂,教職員亦準備了祝賀片段、賀年貼紙及祝福卡等,向學生傳達新年問候,「希望同學在家學習期間也可以感受到學校與他的關係」校長張樂霈說。 該校一向積極弘揚中華文化,例如音樂課教導中國樂器、戲曲的知識;視藝課教製作面譜;活動課教授剪紙、摺紙活動、粵劇活動等。在早年的高年級專題研習中,學生亦分組探討中國文化、中國特色玩意等主題,透過資料搜集及匯報,讓學生認識中國,提高身份認同。張校長說,這次集古村活動深受學生歡迎,學校亦計劃再次舉辦相關的活動,例如體育課教導蹴鞠與足球,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中國的傳統文化。(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0_20220220_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2.02.18
喜樂幼小 動態 2022.02.20
聖安當小學•教師發展日 (本報訊)聖安當小學早前舉行教師發展日,活動由賽馬會長洲鮑思高青年中心的職員主持。 當天活動分為三部份,首先中心職員帶領教師前往長洲花地瑪聖母堂朝聖,並由該堂資深教友為教師介紹聖堂的歷史,並一起詠唱讚頌聖母的歌曲。 朝聖後,團隊步行前往賽馬會長洲鮑思高青年中心,參與由慈幼會李均豪神父主講的「鮑思高預防教育法」。李神父播放影片,與教師分享聖鮑思高神父採用的「預防教育法」,鼓勵教師學習聖鮑思高神父,把喜樂帶給學生,培養他們的人格成長,活出豐盛快樂的人生。 教師發展日的最後一部份是由中心導師,帶領教師分別進行四項高結構歷奇活動。在活動後的小組分享中,教師們都表示在歷奇活動中,體會到建立團隊需要互相信任、良好溝通及彼此欣賞等重要元素。(年)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新春活動 (本報訊)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於1月26日,在早會時段舉行「新春祝福及派送福傳利是禮」。「福傳利是」經校監盧伯榮神父降福後,由校長王伯基向學生派發,福傳利是內附福傳心意卡,除了將祝福送給每位學生外,更希望將福音帶到家庭中。 祝福禮由王校長帶領全校師生,向天父獻上感謝和祈求。王校長勉勵學生善用假期裝備自己,以迎接成長路上的各種挑戰。他亦引用瑪竇福音第六章,鼓勵同學努力「在天上為自己積蓄財寶」,提醒同學要謹記人需要的不應只是地上的錢財,而是天主賜與各人的才華、父母和老師們的教導和愛護,以及各人付出努力所得的成就。 最後,「小小學生會」亦代表全體學生,向校監、校長及老師送上新年賀卡,表達他們對師長的心意及祝福。(樂)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中國文化日 (本報訊)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在1月28日舉辦「中國文化日」,主題為「自強自勵創佳績」,讓學生認識中國古代名人的奮鬥故事,並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及習俗。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緣故,活動以實時視像教學形式進行。 師生當天穿上華服參與中國文化日,活動包括介紹不同中國歷史名人的講座、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聲演中國名著的對白,以及製作中國傳統小手工─— 傳統新年掛飾。 雖然隔著鏡頭,但學生都非常專注,家長亦與小朋友一起「動手做」,鏡頭前後都洋溢著歡樂、溫馨的氣氛。(喜)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特別室祝福禮 (本報訊)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為配合校本STREAM教育發展及學生未來學習的需要,在優質教育基金、善長及家長的支持下,新建成了「川流教室」及「運算思維教室」。學校早前邀請聖保祿堂孫英峰神父,為這兩個特別室主持祝福禮。 孫神父在講道中指出,天主願意師生透過不同的渠道、電子媒體、網絡世界去通傳訊息,促進仁愛,從中認識天主和祂派遣來的耶穌基督,並召叫眾人跟隨祂。最後,孫神父為兩間特別室灑上聖水,祝福所有使用者,都能按天主的旨意,發掘祂的教導和知識,回報祂的恩賜。 校長陳淑儀最後致謝辭時感謝孫神父主禮,也感謝各方支持,令學生能有一個舒適,配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學習環境來學習。她勉勵學生時刻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在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下,為彰顯天主的慈恩和大愛努力學習, 回饋社會。(少)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