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40512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4.05.12
喜樂幼小 - 動態
獻主會小學•聖母敬禮遊行   (本報訊)獻主會小學於5月7日舉行聖母敬禮遊行暨會祖聖馬善樂瞻禮祈禱會,由校監簡立和神父主禮,馮景豪神父參與。   祈禱會分兩部分,先進行聖母敬禮遊行。遊行隊伍由有蓋操場出發,簡立和神父與王志聰校長帶領家長、校友和全校師生跟隨聖母座駕前進,一同祈禱及頌唱聖詠,祈求聖母的轉禱。之後,教師及班代表到聖母像前獻上鮮花和蠟燭,以表達對聖母的孝愛。最後,簡神父為聖母像加冕花冠,並帶領全體恭唸聖母經。   第二部分是會祖聖馬善樂瞻禮祈禱會,簡神父在講道中講述聖馬善樂建立獻主會,會士們到世界各地傳揚福音及服務,把聖馬善樂的精神發揚,關心有需要的人,把天主的愛和喜樂跟他人分享。神父勉勵學生效法聖馬善樂服務有需要的人,以彰顯聖馬善樂愛主愛人的精神。(喜)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宗教週   (本報訊)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以「聖神」為主題,於4月8日至12日舉行宗教週活動。透過課堂內外的活動,讓學生認識聖神的果實,好使他們在生活中跟隨聖神的指引,發揮天主的恩賜。   宗教週的活動豐富,包括宗教科課堂活動,老師向學生介紹聖神的九個果子,教導他們如果我們因聖神生活, 追隨聖神的引導而行事,就能結出聖神的果實。學生亦可在圖書館的宗教圖書展覽中,借閱到有關天主教與各個聖人的書籍,從中學習天主的道理與聖人的榜樣。   此外,午息期間亦舉辦了愛心祈禱及愛心點唱站活動,學生透過撰寫祈禱文及愛心點唱,去表達對身邊人的關懷和感謝。   另外,學生在宗教週內帶同一些舊玩具和圖書回校, 參與玩具圖書捐贈大行動,將之轉贈予有需要的人,學習分享,以行動關愛社會上有需要的人,結出聖神的果實。(年)   東涌天主教學校(小學部)•測考打氣站   (本報訊)東涌天主教學校(小學部)社工在下學期測考前舉行了測考打氣站活動,讓同學在考試前能夠以唱歌放鬆心情,好好迎接考試。   是次活動更有校長、老師和同學填寫點唱紙為全校同學打氣,當日亦都邀請了七位高年級同學上台獻唱打氣歌曲,除了華語歌曲外亦有同學演唱日語歌曲,台下觀賞的同學都投入一同和唱,氣氛熱烈。社工也有設立摺心心壁報板,讓同學送上祝福和支持。(少)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公教老師朝聖之旅   (本報訊)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早前舉行「1+1公教老師朝聖之旅」,由劉敏怡校長帶領教職員到訪粉嶺聖若瑟堂。   當日邀請了聖方濟各書院鄧明輝副校長為教職員作導賞。鄧副校長首先介紹設計富有宗教寓意的舊聖堂。之後進入新翼,他介紹聖堂的歷史,新翼的設計思維和別具心思的風格。例如馬賽克、聖洗池的佈局,帶出了基督聖死與復活的逾越奧跡。而屋頂的兩個玻璃金字塔,除了採光外,亦象徵聖若瑟帶同聖家往離埃及的歷史。   過程中,鄧副校長說該堂的教友以聖堂為自己的「家」,更以「半世的家」這首歌作為自己的心聲,令參加者反思自己對教會及社區的貢獻。同時,也讓非公教老師了解聖堂建築的特色及認識到早期教會在新界地區的發展, 像踏步於歷史旅程中。(樂)  
kjy05_20240505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4.05.05
不要忘了大自然
你喜歡到郊外遊玩嗎?還是喜歡留在家中,窩在沙發上打電玩?都市人似乎都習慣了家的舒適與便利,即使到了假日,也沒有甚麼動力外出。今次共讀繪本中的小女孩身處室內,卻仍然感受到大自然的存在。究竟她會否接受邀請, 走到郊外去呢?   人類的祖先曾經在野外居住,人是郊外的一部分,郊外也是人的一部分,我們毫無阻隔。時代不同了,現在即使我們偶爾外出,也會乘坐交通工具代步,某程度也是被困在裡面。我們好像已忘掉了外面的世界,大自然卻沒有忘記我們,它反過來提醒我們,像是透過窗戶閃耀進屋內的陽光、窗外一隻剛剛孵化出來的蝴蝶、黃昏時分映照進屋內的影子、窗外啾啾的鳥鳴和屋頂滴答的雨聲、陣陣的花香甚至是神秘的氣味。太陽和雨水在外面孕育了種子,最後變成水果和麪包來餵養我們。我們身上穿的衣服,曾經是一團柔軟的棉花。木椅子曾經是樹木。外面的太陽和月亮告訴我們作息應有時。小蜘蛛在窗外攀爬、小蟲在浴缸邊走過、小蝸牛在菜莖上匍匐、洗手盆裡的水匆匆流過,急欲投奔大海。大自然正向我們呼喚:我想念你。外面的世界一直向我們招手,等待我們的回應。   共讀指引   這是一本短小而雋永的繪本,字數不多,像一首詩,配上圖像後帶來深刻的意象。作者從書名到內容,都用上了顯淺易懂的字。以書名為例,繪本名字為《Outside In》,讓人想到另一個慣常的用語 - "Inside Out"。若說 I know the person inside out,意思是我對他非常了解。"Inside Out" 也解作物件的內外反轉了,像是衣服穿反了。此外,一齣動畫電影也以此命名,電影名稱香港譯作「玩轉腦朋友」。"Outside In"字面上的意思跟"Inside Out"差不多,也是指物件反轉了。當配合書中內容,也可以理解成「外面進來」,提醒我們即使我們身處室內, 外面的世界仍然滲透在我們生活當中,且不斷邀請我們再次投入它的懷抱。疫情過後,大家的生活模式有了顯著的轉變,甚至已習慣足不出戶也能滿足生活需要。事實是,我們仍然需要大自然,我們不但從大自然中獲得生存資源,也在其中經歷洗滌心靈的恬靜與安逸。研究也發現,多接觸大自然能使人擁有較穩定的情緒。家長跟孩子共讀繪本後,可一起到郊外去遊玩,重新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它的奇妙和美好。   童心讀繪本 哥兒倆讀過繪本, 分享了他們的看法:   我不喜歡到郊外,因為外面很熱,還有很多蚊蟲。留在家裡實在太舒服了, 我根本不想到外面去。不過,在秋天和冬天行山還是可以接受的。戶外露營則不必了,因為睡在帳幕裡很不舒服。如果有一天手機壞掉,而且持續一段長時間無法使用手機,我也許會到外面逛逛。   我喜歡到郊外遊玩,但一般的活動如行山和露營等,我已不大感興趣,我希望可以參與更具挑戰性的户外活動,或造訪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甚至到一些流傳都市傳說的神秘地方,不過媽媽有點擔心,叮囑我不要進行危險的活動。   《Outside In》   作者: Deborah Underwood 繪者: Cindy Derby 出版社: Clarion Books ISBN : 978-1328866820  
kjy05_20240317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4.03.17
希望樂團
你有學習彈奏樂器嗎?樂器的價值不菲,如果買回來以後,只得三分鐘熱度沒有好好練習,那就太浪費了。這次我們共讀繪本中的主角,他們無法負擔昂貴的樂器,卻喜歡音樂,他們最終能如何實現自己的音樂夢?   Favio 自小喜歡音樂,長大後修讀環境科學,前往巴拉圭首都郊區的一個貧民窟小鎮卡特烏拉(Cateura),協助居住在垃圾場裡的家庭。每天有過千噸垃圾傾倒在垃圾場裡,居民從垃圾中尋找出具價值的物品來售賣維生。垃圾場四處瀰漫著惡臭,根本不適宜居住,居民別無選擇。Favio 在村裡負責監督這些回收工人,不久他便和居民成為朋友。他擔心孩子將來會像他們的父母一樣,只能留在垃圾場工作。下班以後,Favio 到鄰近的一個村落指揮交響樂團,垃圾場的回收工人朋友們也到場觀看,被美妙的音樂深深吸引。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學習音樂,Favio 也萌生了這個念頭, 他把自己的結他和小提琴帶來,而孩子們坐在木箱和鐵桶上,開始上課。很多孩子到來,但樂器數量很少。Favio 不想拒絕孩子,但樂器實在太昂貴了。一把小提琴的價錢足以在鎮上購買一所房屋,Favio 無法籌集足夠的資金來買樂器,況且購買樂器還會衍生另一個問題:昂貴的樂器可能會引來賊人垂涎。Favio 要怎麼辦呢?一天他在垃圾場裡看著 Cola 工作,Cola 不但從事回收工作,他也是個創意豐富的木匠。Favio於是尋找合適的回收物品,請 Cola 改裝成樂器。他們的第一件作品是一把小提琴,琴身由膠水罐造成, 琴頸是一枝回收木材,琴弦以木湯匙和門匙固定。他們製作了很多不同的樂器:X光片大鼓、油漆罐中提琴、水管色士風、油桶大提琴等。Favio 教導孩子學習樂理和彈奏不同的樂器。現在每個孩子也能學習樂器了!他們不斷練習, 終於到了表演的大日子,地點在教堂的台上,孩子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懷著興奮的心情綵排。表演開始了, 家長們的眼裡都充滿了歡樂的淚水。以往他們只能靠回收垃圾勉強渡日,但現在他們心中有了夢想和盼望。Favio 心想,世界把垃圾送來,我們卻贈與世界美好的音樂。   共讀指引   《Building an Orchestra of Hope》的故事藍本源自現實中的真人真事, Favio 在貧民窟裡教導孩子學習音樂,以回收物料製作樂器,組成特別的交響樂團,改變了孩子的人生。他們到世界各地演奏,分享美好的音樂和心中的喜樂。演奏會籌得的款項用來改善村裡的環境和村民的生活。這就像是一個活活的奇跡,把廢棄的垃圾化成美妙的音樂,以音樂作為橋樑與世界各地的人溝通。家長跟孩子共讀繪本後,可於互聯網上尋找 Recycled Orchestra of Cateura 的片段,欣賞他們的音樂,也可以動手製作自家的小樂器。   繪本小寶庫   不少繪本故事也以真人真事為藍本,當中不乏感人故事和善人義舉,這次我們共讀的《Building an Orchestra of Hope》便是其中例子。此外,我們早前也介紹過《Hold On to Your Music》,故事講述在二次大戰中以火車運載兒童脫離險境的感人事跡;《屋頂》中修女們為臨終的人帶來安慰和尊嚴,和《因為她,我愛看書》講述義工不辭勞苦為偏遠山區兒童送書。   《Building an Orchestra of Hope》   作者: Carmen Oliver 繪者: Luisa Uribe 出版社: Eerdmans Books for Young Readers ISBN : 978-0802854674  
kjy05_20231105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3.11.05
1 + 1 =?
跟另一個人相處是件容易的事嗎?如果你跟他的生活緊密連繫,甚至朝夕相對, 試想像你們之間會有些甚麼樂趣和問題。這次我們共讀繪本的主題就是關於兩個人。   兩個人住在一起,可以很容易,也可以很困難。書中用了很多比喻來描繪兩個親近的人的關係,他們可以是鑰匙與鎖,他們是特有的配搭,只跟特定的對方匹配,但如果鑰匙弄丟了,鎖卡住了,該怎麼辦?他們可以是海中的兩座海島,各有自己的山勢地形,但面對同樣的風浪和天氣。他們可能是共同頂著屋頂的兩面牆,他們面向著對方, 卻怎樣也無法靠近。有時候,兩個人有如風帆和桅杆,必須合作才能動起來,他們一起前往遠方旅行,無所畏懼。他們可以像花與莖,總是連在一起。花開得燦爛迷人,莖看起來平平無奇, 但莖挺直腰桿支撐著花。如果沒有莖, 花也會凋零枯萎。兩個人有時候也會像日與夜,一個前來一個離去,他們永遠無法遇上。他們也可能像兩種截然不同的顏色,一個是溫暖和煦的黄色,一個是正經冷酷的藍色,但靠在一起卻能調和出充滿生機的綠色。有時候兩個人又像腳踏車的兩個輪子,他們一前一後連結在一起,輪子以相同的速度前進,但如果其中一個沒氣了,另一個輪子也無法前行……兩個人在一起,可以很容易,也可以很困難。   共讀指引   這繪本《兩個人》以哲學角度,運用詩句般的語言,探討兩個人之間的相處和關係。作者暨繪者齊米雷絲卡(Iwona Chmielewska)擅長以意境深邃的構圖、淡雅的色彩,營造寧靜且充滿哲學味道的氛圍,帶動讀者思考。這繪本中提及的兩個人,並沒有指明他們的關係,可以是同住的家人、父母或兄弟姊妹, 也可以是相愛的男女或夫婦。書中以比喻描繪兩個人之間可能形成的關係,有些猶如天作之合,有些互相扶持共同努力,有些共存但疏離,有些想走近已無法靠近……就只兩個人, 也有千百種的人際化學反應。家庭中有多位成員,人際間的互動就更頻繁複雜了。爸媽跟孩子共讀繪本後,可跟孩子探討人際間的關係。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也可能步入二人的親密關係。以人際關係為基礎,再讓孩子想想將來在親密關係中,期望有怎麼樣的相處和互動,從而更了解自己,將來更有機會找到合適的人。   童心讀繪本  哥兒倆讀過繪本,分享了他們的想法:   我也覺得兩個人在一起真的很困難。兩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思想, 相處時定會產生許多矛盾和磨擦,但即使很困難,我相信仍有人使我願意克服這些困難,和她在一起。兩個人如果要一起走下去,必須在同行的道路上一起成長,就如兩個人坐在搖搖板的兩端, 如果只有一方向前移,另一方停滯不前, 必定難以平衡,無法繼續。   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真的很困難。社交是件很累的事,除了和家人共處、跟同學老師交流外,其他的社交可免則免。我不害怕孤獨,甚至可說是頗享受獨處的時光。我認識朋友是希望生活過得好一點,所以我怎也想不透,為甚麼我要找個人來牽制自己的生活和自由?   《兩個人》   作者/ 繪者: 齊米雷絲卡 譯者: 廖桂玉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ISBN : 978957084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