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8a_20240512_f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4.05.12
喜樂幼小 - 文章
我最欣賞的好朋友   在成長的路上,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少陪伴自己成長的好朋友。在我認識的朋友中, 林小芳是我最欣賞的好朋友。她是一個性格開朗,懂得人情世故的小女孩,十分討人喜歡。   林小芳善解人意,懂得察顏觀色。雖然小芳在日常生活中愛跟別人開玩笑,但她懂得拿捏分寸,不會令人難堪。林小芳會在別人失意的時候,主動關心和安慰別人。記得去年,我在呈分試中不幸失手,名落孫山。當我感到失落時,林小芳主動開導我,讓我在黑暗中看到一絲光明。她當時說了一句話,讓我至今仍記憶猶新——「過去的事早已變成歷史,做人要活在當下,繼續為下一個考驗而努力。」林小芳真是我的知心好友呢!   此外,林小芳也是一個樂觀的小女孩。在困境中,她總能苦中作樂,就算面對壓力,仍能抱著輕鬆的心情面對困難。當我面對困難時,小芳會勉勵我,提醒我該以平常心面對各種考驗。「懷著緊張的心情,不會讓我們獲得成功;只有本著平常心,才能發揮我們的潛能,邁向成功。」兩年前,在校運會的決賽中,「倖存」的參賽者都十分緊張,但林小芳卻十分淡定。最後,她在跳高決賽中,取得驚人的成績,獲得跳高冠軍。林小芳處事從容的心態,真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呢!   林小芳在我眼中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小女孩。她是我們朋友間的模範,她各種良好的性格特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林小芳曾開導我,曾給予我信心,我們早已成為一對形影不離、互相支持的好朋友。我決定以後要多多學習她的言行舉止,成為另一個「林小芳」!   尹藹頤   寶血會嘉靈學校   六仁   《杯子與茶包》讀後感   《杯子與茶包》這本書是胡燕青的散文選,記錄了她生活中的事情。   我最喜歡她寫的「這一盤清水」這一篇散文,內容是說作者的蓮蓬頭壞了,於是她用盆子和小毛巾洗澡,令她想起了以前也是這樣洗澡。她還說以前的人還懂得縫縫補補,家中也沒有堆滿雜物,甚至沒有冰箱和洗衣機,也沒有「瘦就是美」的「歪」念。 現在的人們活得比以前更有排場, 更講究, 所以我們開空調,常換新衣服和鞋子,但卻任性地買了很多沒有用的東西。   她寫的這篇散文是教導我們應該保持簡單生活和清心的狀態, 我認同她的說法,因為我們為了舒適開空調,但破壞了地球環境。我們更不應該亂買沒有用的東西,造成浪費。   這一本書的內容蘊含了很多真理,誠意推薦大家閱讀這本圖書。   鍾曼琳   東涌天主教學校   6D   難忘的節慶活動   你聽過爆竹聲嗎?我就聽過了,這次是我最難忘的節慶活動。每逢單數年的年初二,在清水灣孟公屋村與大水坑村的異村兄弟都會舉行祭祖活動,活動已有三百年歷史,早已成為遊客參觀的活動。   二零一九年的大年初二,我和家人九時多便到達孟公屋村。首先是由成氏的兩隻麒麟(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出場,這次是我首次看到麒麟。而舞麒麟是由年青的男性村民負責,每隻麒麟有兩位舞者,一位負責頭部,另一位負責尾部,他們舞動麒麟的合拍程度簡直令人目不暇給,相信他們是練習多時呢。之後麒麟隊和鑼鼓帶著百多人浩浩蕩蕩地向大水坑村 出發「拜年」,場面好不熱鬧!   然後,我們便跟著麒麟隊進入村內,一入到村屋,我就看到幾十串紅彤彤的爆竹, 而每一串約長四米。而最震撼就是燒爆竹的一刻,全場爆竹聲此起彼落,震耳欲聾,我連忙用手掩住耳朵,而那些燃點爆竹後的一縷縷的煙霧十分剌眼,全場氣氛令我心潮澎湃,難以平息。可憐的妺妹卻被爆竹聲嚇得面如土色,而且還嚎啕大哭,媽媽連忙帶她逃離現場呢!   燒爆竹完結,村長還熱情地款待我們吃他們親手製的熱騰騰的茶粿、美味的米通、甜甜的湯圓、香脆的燒肉……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村長們還給我和妹妹紅封包呢,最後我們滿載而歸。   燒爆竹是我最難忘的節慶活動,那震撼的場面,實在令我畢生難忘。   傅子豐   高主教書院小學部   6D  
kjy10_20240512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4.05.12
喜樂幼小 - 動態
獻主會小學•聖母敬禮遊行   (本報訊)獻主會小學於5月7日舉行聖母敬禮遊行暨會祖聖馬善樂瞻禮祈禱會,由校監簡立和神父主禮,馮景豪神父參與。   祈禱會分兩部分,先進行聖母敬禮遊行。遊行隊伍由有蓋操場出發,簡立和神父與王志聰校長帶領家長、校友和全校師生跟隨聖母座駕前進,一同祈禱及頌唱聖詠,祈求聖母的轉禱。之後,教師及班代表到聖母像前獻上鮮花和蠟燭,以表達對聖母的孝愛。最後,簡神父為聖母像加冕花冠,並帶領全體恭唸聖母經。   第二部分是會祖聖馬善樂瞻禮祈禱會,簡神父在講道中講述聖馬善樂建立獻主會,會士們到世界各地傳揚福音及服務,把聖馬善樂的精神發揚,關心有需要的人,把天主的愛和喜樂跟他人分享。神父勉勵學生效法聖馬善樂服務有需要的人,以彰顯聖馬善樂愛主愛人的精神。(喜)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宗教週   (本報訊)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以「聖神」為主題,於4月8日至12日舉行宗教週活動。透過課堂內外的活動,讓學生認識聖神的果實,好使他們在生活中跟隨聖神的指引,發揮天主的恩賜。   宗教週的活動豐富,包括宗教科課堂活動,老師向學生介紹聖神的九個果子,教導他們如果我們因聖神生活, 追隨聖神的引導而行事,就能結出聖神的果實。學生亦可在圖書館的宗教圖書展覽中,借閱到有關天主教與各個聖人的書籍,從中學習天主的道理與聖人的榜樣。   此外,午息期間亦舉辦了愛心祈禱及愛心點唱站活動,學生透過撰寫祈禱文及愛心點唱,去表達對身邊人的關懷和感謝。   另外,學生在宗教週內帶同一些舊玩具和圖書回校, 參與玩具圖書捐贈大行動,將之轉贈予有需要的人,學習分享,以行動關愛社會上有需要的人,結出聖神的果實。(年)   東涌天主教學校(小學部)•測考打氣站   (本報訊)東涌天主教學校(小學部)社工在下學期測考前舉行了測考打氣站活動,讓同學在考試前能夠以唱歌放鬆心情,好好迎接考試。   是次活動更有校長、老師和同學填寫點唱紙為全校同學打氣,當日亦都邀請了七位高年級同學上台獻唱打氣歌曲,除了華語歌曲外亦有同學演唱日語歌曲,台下觀賞的同學都投入一同和唱,氣氛熱烈。社工也有設立摺心心壁報板,讓同學送上祝福和支持。(少)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公教老師朝聖之旅   (本報訊)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早前舉行「1+1公教老師朝聖之旅」,由劉敏怡校長帶領教職員到訪粉嶺聖若瑟堂。   當日邀請了聖方濟各書院鄧明輝副校長為教職員作導賞。鄧副校長首先介紹設計富有宗教寓意的舊聖堂。之後進入新翼,他介紹聖堂的歷史,新翼的設計思維和別具心思的風格。例如馬賽克、聖洗池的佈局,帶出了基督聖死與復活的逾越奧跡。而屋頂的兩個玻璃金字塔,除了採光外,亦象徵聖若瑟帶同聖家往離埃及的歷史。   過程中,鄧副校長說該堂的教友以聖堂為自己的「家」,更以「半世的家」這首歌作為自己的心聲,令參加者反思自己對教會及社區的貢獻。同時,也讓非公教老師了解聖堂建築的特色及認識到早期教會在新界地區的發展, 像踏步於歷史旅程中。(樂)  
kjy13a_20240512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4.05.12
孩子對學習 失去興趣
近年來,愈來愈多孩子因為不願意上學,被家長安排見精神科醫生。在這群不願意上學的孩子中,不少人對學習失去興趣。家長為此感到十分擔憂、焦急和無助,感到沒有能力去處理這個複雜的問題。面對這問題,需要找出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的原因。有些孩子願意說出來,也有些孩子不願透露,令問題更加棘手和難以處理。要找出問題的根源,需要從孩子生活的不同方面入手,了解孩子的個人問題、家庭關係、朋輩社交生活及學校生活各方面。   首先,需要評估究竟孩子失去學習的因素,是否跟環境因素有關,例如孩子在學校有否被同學取笑、排斥或欺凌,有沒有跟同學爭吵或打架,以及跟同學的關係是否和諧。另外,需要檢視孩子每天的生活日程,檢討孩子如何分配每天有限的時間,學習、玩樂、休息的時間是否均衡。關於學習方面,需要了解孩子的功課是否過量,是否沒有能力完成,導致拖延完成和遲交功課。不少家長都會為孩子安排補習課或興趣班,有些家長認為愈多補習課或興趣班,會對孩子的成長愈好,可能家長從來都沒有關心究竟孩子能否處理或會否感到太疲倦。   除了以上因素,也需要留意孩子的個人情況,例如孩子有沒有精神心理問題。有些孩子患有抑鬱症,對所有事情失去興趣,沒有動力,因此不想回校上課。另一情況就是焦慮症,孩子對學校的種種事情感到焦慮, 甚至對個人的學習表現和成績感到緊張,因此不想面對種種令自己感到焦慮的事情,選擇了逃避,久而久之,孩子對學習也會失去興趣。家長也需要留意孩子會否因為學習或功課量而感到很大壓力,從而導致抑鬱和出現焦慮的症狀,這可能是適應障礙症。假如懷疑孩子有精神心理問題,必須盡快帶他們向專業人士求助。   重點: 1. 要找出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這問題的根源,需要從孩子生活的不同方面入手, 了解孩子的個人問題、家庭關係、朋輩社交生活及學校生活。 2. 不少家長都會為孩子安排補習課或興趣班,有些家長認為愈多補習課或興趣班,對孩子的成長愈好,家長可能從來沒有關心究竟孩子能否處理或會否感到太疲倦。 3. 家長需要留意孩子的個人情況,例如有沒有精神心理問題。  
kjy13b_20240512_f
400 400 愛童心
愛童心
2024.05.12
抗「逆」屏障
筆者收到訊息,為《喜樂少年》撰寫文章,提筆之際,不禁反問自己:我們的青少年喜樂嗎?翻看一篇又一篇有關青少年自殺的文章報道, 既惋惜又慨歎,心想一定有很多青年人遇上了不能處理的處境,感到絕望而打算結束生命。   「身體髮膚受諸父母」這句說話對現在的青年人可能不大管用。但是,我們可以嘗試幫助青少年人增強抗「逆」能力,以應對他們面對的種種困難;父母和親子也不妨一齊學習一些抗「逆」的方法:   平靜身心、檢視情緒 在學習掌控情緒之先,我們先要知道情緒來襲時,好像一團烏雲積聚,讓身體動彈不得。這時候,我們可以嘗試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平靜下來,放慢呼吸,將注意力「聚焦」在身心的不適之處,檢視情緒反應。   2. 命名情緒、捉住「精靈」 很多時候青少年只用「down、emo、唔開心」等字眼來形容自己身處情緒的困難,大家其實可以為內在情緒命名的。是憤怒?傷感?無助? 驚恐?焦慮?還是羞愧?內疚?能夠為自身的情緒命名,就好像捉到騷擾我們身體的「精靈」一樣,能夠捉到「精靈」,我們便可以認識它、應對它,甚至學習與它相處。   3. 聚焦檢視、追本溯源 我們需要找到這隻「精靈」的來源。當我們面對生命中的困難和創傷,我們便可以對症下藥。   4. 主動支援 有機構在2023年以問卷方式訪問了二千名中學生,當中有80%表示不會向朋友或家人分享。我們得明白,身處人際關係疏離、困在愁城的青少年要主動求助絕不容易,所以作為年青人身邊的父母、朋友和老師, 有需要採取更積極主動的態度,留意和關顧他們的需要。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