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150614
icon19
青苗天地
2015.06.13
2015.06.14
   藥的四味  關鎂鈴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五F  在我看來,藥,有四種味道。 當我在生病時,身邊的人每每都會為我默默地付出。母親總是第一個摸我額的人,我一邊在口中唸著發燒有多痛苦,她就熟練地將我的被子輕輕揭開,好讓我不要「燒壞」腦袋。母親上班後,總是工人姐姐接手,像馬拉松般照顧著我。她先是哄我睡,再悄悄溜到診所給我進行預約;睡醒了,總是有自家牌的豬肉粥等著我,好讓我能吃得健健康康的。這時候, 再苦的藥到我口中都是甜絲絲的。就像咳藥水的糖漿般,一小口,已足以讓我笑盈盈的昏睡過去。這時候的藥,很甜。 酸的藥是怎樣的呢?時下的年輕人在聽到不合意的意見又或聽到無理取鬧的事情時, 總是喜歡有意無意地說一句:「喂!夠鐘食藥啦!」又或問一句:「喂!你有無病呀?食藥啦!」偶爾開一開這種玩笑,就像嚐到了一點點酸味般,新鮮刺激,有一種好玩的意味;但當人們正在認真地闡述自己時,倘若突然被這樣「餵藥」,就好像被迫同時噎下許多個酸檸檬,一瞬間被酸得甚麼話也說不出、連眼睛也開不了。這時候的藥,真的很酸。 偶爾我們也會有吃苦藥的時候。常聽到人們說"Taste our own medicine",這句俚語的意思,大抵就是自己做出來的苦藥,最後還是要由自己承受,自討苦吃。在欠交功課後被罰作文是自尋煩惱、在完成了一切無關學習的東西卻浪費了溫習學習的時間是自我毀滅⋯⋯心裡的那份苦澀,實在是只有自己才知道。這時候把藥住自己口裡送,真的很苦。 還有那標誌性的辣。吃飯時總有這些時候吧——某道菜放入口中,才發現它的辛辣程度超出了自己能接受的限度。於是,舌頭、舌根就相繼麻痺了,甚麼味道也感受不了。幾秒之後,整個人的感覺就是虛浮,視線也就模糊了,身邊的世界都只成了一個迷離的影像。這刻,除了自己以外的人、事、物,都像一部對不上台的收音機、又或隔了一個玻璃屏幕般。這時候,想做的就只是脫離,不想再被這辛辣的味道嗆到,甚至纏繞著。想必有些病人每次服藥時,抱著這種嗆辣的心理。 以上只是我對藥的經驗淺談,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會對藥的味道有所體會吧。    喜 樂 藍天陽 香港鄧鏡波書院 五丁 今年有幸擔任戲劇表演的導演,我對本年感恩節的劇目有特別的感想。 光陰似箭,我從中三就開始參與戲劇這項活動,到今年就是整整的三年了。多年來,我演出過多個劇本,卻沒有一個使我如此難忘。 《飛》講述的是一個抱有夢想的小孩長大後,對兒時回憶的懷緬。事實上,這個小孩就是我們,從前有時間去追求最簡單的喜樂,只不過是幻想已足以使我們高興一整天。真正的喜樂,不是豐富的物質生活,而是發自心中最原始的笑容,沒有被污染, 更沒有被負面的心態影響。成長後,人會明白社會上充滿不公義,當自己被煩惱、壓力所綑綁時,內心的喜樂及夢想就不得不屈服在現實之下。 鮑思高神父提醒我們:「不要為任何事憂慮,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社會被沉重的氣氛籠罩,是因為人們不懂得找方法為自己減壓。有人逃避要做的事,只做自己喜愛的事,希望可以從中尋回自己那分最真摯的喜樂。對我而言,我認為我們不應設法去逃避,而是應改變心態。小時候聽過一個西洋的神話,薜西弗斯給了我啟示:人不是愛做喜歡的事,而是愛做自己需要做的事,這才是真正的喜樂。有人埋怨自己工作或讀書生活沉悶乏味時,不妨想想在履行職責或義務的時候,可否體驗到成功感以及與人合作、交流所獲得的信任,這一切都是值得我們高興的。 在生活中,喜樂在我們左右,只是我們忽略了它的存在。兒時幻想成長後的模樣,可以讓我們高興一整天。長大後,被人稱讚所得到的又是另一種喜悅。然而,對長期病患者而言,簡單至生存已經給予他無限的動力。 喜樂,其實可以十分簡單。    一次被冤枉的感受  郭子林 明愛胡振中中學 一C  回憶人生中最傷心的一件事情,就是被一位訓導主任冤枉我打人。當時,我還是個小不點,念小學二年級,時間是中午十二時,午休時間。 當時,我和同學玩遊戲和一起下棋。我和同學玩遊戲的過程中,我和同學有身體接觸。當時的情景是:有一位當值的訓導主任走來,然後,他忽然帶我到教員室去。我滿腦子都是問號,我心想:「到底發生甚麼事呢?」她忽然高聲說:「你為甚麼要出手打人?」我當然為自己辯論。我對訓導主任說:「我沒有打人,我當時只是玩遊戲,我沒有打人。」她竟然忽視我的辯護。我非常生氣,我的情緒開始激動了,她說要記我一個大過。我心想: 「她到底是針對我,還是她的眼睛有問題?」我握緊拳頭回到教室。同學們看到我的臉色不好。直到第三個小息,同學來問我發生甚麼事,我把事情逐一仔細說出來。   直到現在,我的憤怒與痛恨已經消失。我長大了,我明白每個人看到的東西都不同。任何事情都總有第一次,這件事令我反思到做人不應該帶有色眼鏡去看人,做事要仔細判斷。與其去痛恨,不如忘記此事吧! 
kjy10_20150607
icon19
青苗天地
2015.06.06
2015.06.07
  天空.雲  浮雲 聖嘉勒女書院 二M  曾有人說:「有了天空,雲才能自由自在地飄浮」。不知道為甚麼,我特別喜歡這句話。可能是我平時閒著的時候喜歡看天空吧!記得有一天,我看著天空,藍藍的天空,想著……  天空就是雲的依靠。如果雲沒有了天空,雲就不能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雲在天空上,也是一個自由自在的角色,因為它隨著風,無目的地飄浮著,非常自由吧!平時,我的功課多,又要溫習,連喝一口水也沒甚麼時間。繁忙時常會想自己像一片雲,飄浮著;這樣放鬆一下,令自己沒有那麼緊張。 當我陶醉在這一片天空時,感受著自由的感覺,媽媽會溫柔地跟我說:「快進來吧!外面冷。」我笑了一下,點點頭。 在那一瞬間,我明白了。天空就如我們的父母,雲就是身為子女的我們。父母像天空一樣,讓我們依靠著,陪我們走過甜酸苦辣的日子。 「有了天空,雲才能自由自在地飄浮」。但是,我想可以改成: 「有了父母,我才能無憂無慮地生活。」雖然我知道,我總會有一天離開我的父母,不可以依靠你們了。就像雲總有一天會被風吹到另外一片天空,另外一個世界。所以,讓我這一片「雲」繼續依靠著「天空」, 依靠著你們吧!直到那一天到來……    制度進步,心態更需進步  許舒婷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五己 在新高中學制開始推行後,背誦不再是學習和考試上最重要的一環。香港中學會考看重考生對課本內容的了解;中學文憑試的考試卷中則滲入了更多對考生的答題技巧熟練度、理解力、分析力、解題能力、表達能力等各方面的考核。相較之下,新學制比舊制能夠更全面評估考生的能力。儘管至今仍有尚未完善的部分,我還是以為引入新學制標誌著香港在教育方面的進步。 然而,最近我發現,雖然這句話並沒有太大的謬誤,但並不完全貼近事實。制度是進步了,人們心態上的進步卻遠遠追不上制度進步的步伐。新高中學制鼓吹自學,有一點「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的精神,旨在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可是,社會上的人們思想普遍仍停留在我認為是學業上最膚淺的一層,也就是分數。 這種「分數至上」的心態,嚴重影響了學校教育的質素和實現新學制背後的精神的成效。有些學校為了讓學生考取更好成績,高中課程竟是以考試技巧為基礎、試卷為教材進行課堂;老師要求學生自行閱讀課本,對課題甚少作出解說,甚至連練習題都只由學生自行批改。這種看似給予學生自學機會,實際上,根本沒有作出任何貢獻的做法,完全違反了古人對老師的準則:「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學校教育竟如同補習,即使只有一間學校有這個現象所造成的後果已是不可估量。不僅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更使學校完全失去作育英才的功能,極其量只能製造出一部部考試機器,將來社會將要承受惡果。 學生在家長、教師以及身邊的人抱持這種心態的影響下,只有三條出路。第一,他們同樣相信成績十分重要,不能承受一次失敗,增加自己的考試壓力;第二,他們依賴補習,甘願讓補習填滿自己所有空閒時間;第三,他們不服氣,逃避考試,甚至放棄自己。每一條路都不是我所樂見的。 因此,我們實在應該反思,是否需要跟隨教育改革的前進在心態上作出根本的改變,以改善教與學的質素?以上我所提出的,就是香港人你們想提供給下一代的學習環境嗎?    探訪孤兒院之旅 林活男 香港鄧鏡波書院 五丁 在新年假前,我跟隨本校扶貧團,遠赴柬埔寨探訪當地的孤兒院。作為扶貧團的統籌,事先準備一定不少。我們將從學校得到的捐款全都拿去買物資,例如基本的文具套裝和糖果等食物。在購買物資的過程,我和兩位負責老師花了不少時間,挑選合適的產品。起初,我一直以為買回來的物資一定太多,可是到了當地,才發現原來他們需要的不止這麼少。 在整個旅程中,有一天是探訪孤兒院。當日,我們需要烹調一頓午餐,並協助孤兒院的工作人員翻新牆壁。我被分派到烹飪組,孤兒院的廚房衛生程度比想像中還要惡劣,滿地積水,飛蚊遍佈整個廚房,連一些在香港常見的廚具都沒有,可見烹調的難度十分高。雖然烹飪過程十分困難,亦無損我們的決心。我們成功地烹調一頓豐富而美味的午餐。孩子們開心的臉,直到此刻,我仍然清楚記得。那刻,我差點兒就流出一滴男兒淚。我十分感謝天主給予我的一切。鮑思高神父曾說:「對自己所受的一切恩惠表示感激,就是禮貌。」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香港,這個近乎沒有戰爭或天災的地方,相比起當地的孤兒,我有華麗的衣服,舒服的家居, 這些都是天主賜給我的。   我不會忘記在柬埔寨孤兒院的那一天,因為是孩子們令我明白到, 快樂原來可以十分簡單。雖然兩地言語不通,但透過義教和遊戲的互動, 彼此都感到愉快,離別時甚至有不捨之情。儘管當日的過程令我十分疲倦,我不會後悔;相比疲倦,能帶給別人開心使我的生命更有價值。
kjy10_20150524
icon19
青苗天地
2015.05.23
2015.05.24 : 文章
    成長之路  馬嘉欣 聖文德書院 三甲 驀然回首,我才猛然發現在時間看似緩慢的流逝中,我已長大了。我不再是從前那個咿呀學語的小孩了,如今的我正在等待著即將破繭而出的那一刻。但, 在破繭而出的那一刻,我卻猶豫了……  兒時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點滴湧現在我的腦海中。點滴生活回憶似是爭前恐後地不斷浮現。長大,真的好嗎?我不停地想著這個令我猶豫的問題,想著…… 對我來說,長大,或許是悲傷的。因為在破繭而出的那一瞬間,亦代表著兒時的一切都要和長大後的我說再見,隨之而來的將是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甚至還有更多更多我無法預料的難題等待著我的到來。煩惱、壓力、交際……連串問題將剛破繭而出的我團團圍住,迫使我想盡一切方法去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從而得以衝出包圍,看看那迎接我的另一片嶄新的世界。然而,當我成功衝出包圍之時,我也再次成長。對此,或許我依舊渾然不覺。 與此同時,長大,又或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因長大帶給我的是各方面的成熟,讓我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去挑戰難度更高的難題,並且從中不斷地反省、學習,對自己的人生目標以及夢想都有了更深切的認知。所有的一切,都會隨著我的長大而愈懂愈多。然而,對於兒時的一切,我將會把它當作美好的回憶,好好地珍藏在心中的某一個角落。每當我煩惱時,才將那珍藏兒時回憶的匣子打開。 長大真的好嗎?我想,我心中已有了答案……曾有人說:「成長的道路,坎坷卻又充滿挑戰,漫長卻又並不孤獨枯燥。當我長大後,方能如破繭的蝴蝶般展現出自身最美的一面」。    有耳聽的,聽吧 俞俊誠 香港鄧鏡波書院 一乙 今年初,有一位神父探訪我校,為我們主持彌撒,並在早會上分享。我有幸參與其中。他就是慈幼會羅馬總部的長上兼東亞澳洲區區長賢明漢神父。 賢明漢神父和江志釗神父一起在校內舉行感恩聖祭。在講道中,神父提到撒種的比喻,他問了一條令人思考的問題,就是在慈幼會聖若望鮑思高神父的一生中,他究竟是擅長聆聽還是說話呢?此時,大家都靜默了一回,想了一想,然後大家都不約而且地說:「無論聆聽或說話,他都擅長。」 賢明漢神父頓時笑了笑,然後告訴我們:鮑思高神父最擅長聆聽別人。他勉勵我們要留心聆聽身邊每個人的說話, 不要每次都先用口說,反而是先用心去聆聽別人。正如我們向天主祈禱時,天主也是用心聆聽我們一樣,所以當天主召叫我們時,我們也要用心去聆聽。 這一次的感恩聖祭使我們獲益良多。我感受到賢明漢神父的慈愛和關懷,也藉此思考天主對自己的期望。當我們在困難中呼求天主,只要靜心聆聽,天主必會俯聽和回應。賢明漢神父教導我們要多聆聽別人,了解別人的處境,多站在別人的角度去體諒別人的需要。
icon19
青苗天地
2014.03.09
2014.03.09 : 文章
  恩 賜 王景軒 香港鄧鏡波書院 三丙 小時候上幼稚園,吃茶點前,老師也許會要我們誦唸:「感謝天父賜我飲食……」那時候, 我們知不知道自己在唸甚麼,又明白了多少句子裡的意義?現在看來,終究是老師們要求我們從小就懂得時時刻刻感恩,感謝上天的恩賜。 生活中,我們有多少次把目光從電子屏幕上移開,看看天底下的風景。湛藍湛藍的大海、古老翠綠的大樹、無垠的藍天與白雲,它們的姿態都那麼美麗。簡單如窗外的景色,那怕污煙瘴氣,也有一梱樹、一小片天空能讓我們透透氣, 這也是上天的恩賜。「感謝天主,為祂莫可名言的恩賜。」(格後9:15)  如果上面的文字,讓我們驚覺自己沒有好好體察自己的生活,那我們就要稍稍回過神來,整理一下生活的軌跡。生活上的急速節奏、無形壓力都麻醉了我們的神經,一直營營役役。於是, 我們失去了感受恩賜,以及感謝恩賜的能力。 要感受恩賜,先要拋開自己,意思是把自己看得卑微一點,像把自己比作茫茫宇宙裡的一顆塵粒。然而,這顆塵粒會呼吸、會思考、會走動,還會表達,不神奇嗎?再想像下去,這塵粒有疼愛自己的父母,有與自己一脈相承的下一代,還落戶在太陽系裡,不太冷又不太熱,又有空氣和水的地球,不幸運嗎?然後,這塵粒又在繁榮升平的城市裡,用著地球富裕資源,在二十一世紀裡享受高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這樣的我們不幸福嗎?是天主賜下了生命給我們這些塵粒。「是你將生命的恩惠賜給了我,細心照顧維持了我的氣息。」(約10:12)    如是這般,感應到上天賜給的恩典,我們要持謙卑的心,多多感謝。常常覺得自己受到眷顧,讓我們不因為比較而覺得自己有所匱乏,不因為自以為有所匱乏而產生負面想法,走上歪路,就如同聖詠119:29裡說:「求你不要使我走錯誤的道路,求你恩賜我常遵守你的法度。」   敬師日與我   羅淑媚 德貞女子中學 四信 每年九月十日,香港不少學校都會舉行「敬師日」活動。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敬師日。我一早回到學校,驟眼看過去,門口已有幾位同學,背著書包,包圍著一位女老師高聲談話,並不時傳出笑聲。我繼續舉步向教室前進,在上樓梯期間,遇到一位相熟的老師。平時,我一定會低下頭,微微點頭或當作看不見老師;因為我知道即使打招呼,老師都是經常不回應我。想起今天是敬師日,我不應該因失敗而不在這個本應尊敬老師的日子,沒有向老師打招呼或問候,反而,我更應該向他們打招呼。無論失敗與成功,至少,我在這天向老師表達了我應有的尊重。 於是,我強裝鎮定,表現出和平常一樣的走路姿勢。其實,只有我才會知道自己的心跳得有多快, 小腿是如何在打顫。我揮著手,向著這位老師說了聲:「早安!」意料之外,那位老師也回了我一聲: 「早安呀!」隨後,老師就走了,我也轉身繼續走向課室。我的心依然跳動不已,摸了摸臉,原來臉頰早已滾燙。 不久,「敬師日」活動開始了,我們部份學生由教室前往禮堂,其餘則在課室觀看直播。我是在禮堂觀禮的其中一員,在觀禮的過程中,我留意到和同學坐在一起的老師,會和同學談話;最後的活動是唱《良師頌》,唱完後可以自行放學了。這時,大家將準備好的禮物拿出來,並說出祝福語。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老師,並感激他們對自己的教導。   我希望以後每天都是敬師日。大家能尊敬老師, 將來回到母校,看望一下那些曾教導過你的老師。   成為謙遜的僕人   陳瑤玲 聖安當女書院 四A  所謂「施比受更有福」,我一向很喜歡當義工,聽到學校宗教組招募義工,為少數族裔與單親家庭學童補習,我立即聯同好友向老師報名。 在開始服務前,老師先為我們講解是次活動之目的,除了服務他人外,也是回應天主愛的召叫,仿傚學校主保聖人聖安當捨己為人的精神。 聖安當生於埃及一個富有的基督徒家庭。有一天,他在聖堂裡聽到福音:「你若願意是成全的,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跟隨我。」(瑪19:21)他聽了這番話後,便將自己所繼承父母的大筆遺產變賣,他去救濟窮人,然後踏上了獨修的生活。附近的人被他吸引過來,聽他說道理,這讓更多的人認識天主。聖安當捨棄了榮華富貴,甘願將財產分給有需要的人,無私奉獻。 我雖然沒有錢,但我可以用我的能力去幫助他人,協助弱勢社群融入社會。在心理上做好準備後,我們便參與四次的工作坊,學習與學童溝通的方法,掌握成為小老師的技巧。及後的每個星期四放學後,我和同學揹著書包,懷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向社區中心走去。經過一天上課, 加上堆積如山的功課,在教導學童時,我感到有點力不從心。但在那小小的房間中,見到一張張天真的臉龐,每人都緊緊地握著鉛筆,一筆筆笨拙但認真的字跡,令我的疲勞頃刻消失,他們專心學習的態度讓我又恢復了衝勁。我的服務對象是一個內斂的初小學生。我翻開他的練習簿,把他不懂的地方逐點解說。可是,他聽後依然一臉懊惱。我們面面相覷,我想:我說錯了話麼?幸好中心的社工為我們解圍,原來那孩子聽不懂我那中英夾雜的說話,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平時說話有這樣的毛病。     這次的義工活動令我可以幫助那些弱勢學童,還讓我明白聖經的道理:「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因為人子, 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谷10:43-45)要懷著無私奉獻的精神,不求回報地去幫助其他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喜樂。我要以基督為榜樣,實踐愛德,成為謙遜的僕人。儘管自己的力量有限,但總有一日,這個社會將充滿愛,變得更和諧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