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6_20190303s
DoctorSSworkerParentsHeart
醫.社父母心
2019.03.01
自閉症可以醫治嗎?
如果班中有自閉症的學生,他不肯和任何人合作,除了吃藥外,老師可以怎樣幫助他呢?  我非常感謝這位老師對自閉症學生的熱忱,他希望學生除了吃藥之外,還能在課堂中得到支援,希望學生的情況得到最佳的成果。 首先,我們要先明白甚麼是自閉症?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與一般的孩子有何分別?自閉症可以根冶嗎?  自閉症是嚴重的發展障礙,有時,自閉症會伴隨廣泛和連續性的發展遲緩,每個患者的嚴重程度和能力都不一樣,因而造成教導上的不同,即這方法適用於A患者,但未必適用於B 患者。因此,老師要協助這類學生,就必須先與醫護專業人員溝通一下,了解學生的需要,給予適切的協助。而自閉症的病癥有以下幾點:與人交往出現困難,溝通上有障礙,於是形成發展友誼,人際關係及社交上的障礙。而在可觀察的情況下發現:重覆性肌肉活動、重覆使用物件和對話,對一些規則及流程過分堅持,狹窄但堅持的興趣,感知過敏或過弱,或對一些感覺,例如痛楚、溫度、光線及聲音特別有興趣。 由於自閉症的孩子在社交上有障礙,他們大多是獨行俠,在班上是孤獨的一個,很多時老師會鼓勵他與人多接觸,或邀請其他同學主動去接觸他,對一般學生可能適用,但對這類孩子可能令他更退縮,更難與人相處,因此,有心的老師應該先裝備好自己,例如參加相關的課程,或向相關的專業人士請教,一定可以得到理想的效果。 至於自閉症可否根治的問題,在醫學界曾引起很大的爭議, 而一種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最佳成果」,意思是一個曾被診斷為自閉症的患者,在治療後再診斷為並無自閉症,智商正常,在主流學校就讀而不需任何支援,達到此成果的孩童縱使仍有一些怪癖,但卻不容易被人覺察到,就算是最佳成果。 我希望社會各界人士對自閉症兒童多點關注,並給予適當的支援。 徐邦雄 自閉症的正式醫學診斷名稱,是「自閉症譜系障礙」,是一種發展障礙,小朋友從小時候被家人或醫護人員發現和診斷,然後便會根據個別不同的情況,展開個人化的治療計劃。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其中一個主要核心徵狀,就是社交方面出現障礙,例如大部份時間集中在自己的世界中,較少說話, 不善於交際,缺乏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的技巧,於是當年紀愈大時,社交圈子便顯得愈來愈狹窄。自閉症人士可能不認為社交障礙是一個問題,而安於現狀。假如要他們積極改善社交,可能會對他們構成壓力,甚至產生情緒問題,所以需要尋找專業人士處理社交問題。 診斷名稱中的「譜系」一詞,意思是他們有不同的情況,徵狀以及程度都因人而異。有些自閉症人士完全缺乏社交技巧,連一個朋友也沒有,也有些自閉症人士的社交技巧稍差,不太懂得社交禮儀, 表現較被動,但也有少量朋友。目前,在醫學上暫時未有任何藥物對社交障礙有直接的治療效果,但假如社交障礙源於持續的精神狀態不穩定,例如躁動和難以控制的脾氣,抗精神病藥物可能是一種治療方案,情緒狀態穩定後,可能對社交表現方面也有間接的正面作用。 處理自閉症人士的社交缺損之治療,主要是社交技巧訓練。在孩子出生後,跟父母及家人有較早期的溝通接觸;在幼稚園時,孩子開始進入小朋友的群體,一起玩樂;小學至中學階段, 一般孩子更會面對愈來愈多的社交情景和挑戰。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在社交上需要的技巧也有不同。因此,自閉症人士需要在不同年齡階段,接受適合那階段的社交和溝通技巧訓練,這可由社工、職業治療師、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進行,除了訓練外,家長也可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定期練習,以鞏固社交技巧和使孩子日後靈活運用。  黃宗顯    
kjy01_20181021s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10.19
來,擦乾我們孩子的眼淚
(本報特稿)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近年備受關注,公教報喜樂少年於九月二十七日假天主教新民書院舉辦講座「來,擦乾我們孩子的眼淚」,邀請本報《醫社父母心》專欄作者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及資深社工徐邦雄,與家長、老師等分享個案,讓參加者更了解孩童精神健康及行為問題,以及相關處理方法。 徐邦雄回應主持文秀慧提問,談到為何主題是「來,擦乾我們孩子的眼淚」,他說孩子的眼淚源自家長和學校的期望與壓力, 所以望能透過講座讓家長及教師明白小孩的處境,從個案中留意孩子出現的徵狀,方能協助孩子釋放壓力,度過愉快的童年。   使用手機真的不能嗎?  現今人人手機在身,不自覺長時間使用手機,講座中黃宗顯醫生提及一過度使用手機的個案。案中男孩十歲,常長時間使用電話,影響學習,家中祖母阻止他使用手機, 男孩出現暴力行為以反抗祖母。家人見此情況才帶男孩求診。 徐邦雄表示「這類個案現今常見,請家長留意是否合適向孩子提供手機,因為小學生本來就不需要」;這個案中,家長要注意孩童長期使用電話的同時,有否影響人際關係發展及了解孩子使用手機的內容,方能針對問題。 黃宗顯則表示,此類個案初期可以用行為治療介入,「如以獎勵制度,當孩子完成某些特定條件,如:完成功課或學習目標, 方可使用手機一段時間」;但部分人士不適合這方法,就要靠醫生評估再作其他治療。 黃宗顯補充,世界衛生組織在最新出版的精神病診斷指引,加入一種名為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反映出精神健康狀況受使用手機的影響,不論成人或兒童都應節制地使用手機;但也要留意,小孩長期使用手機可能源自社交焦慮,在日常的社交生活遇有問題,把生活圈移到網上虛擬世界作逃避,所以家長要多了解小朋友的生活狀況,才能準確判斷問題成因。   增加親子時間 陪伴孩童成長 答問時段,參加者多問及使用手機的問題,黃宗顯澄清「醫學界未有就此訂下界線」,一般認為到孩子心智成熟,有自制能力,如中學階段,讓孩子使用手機會較合適;然而這「不能一概而論,如孩子的專注力及自制力不足,亦不應讓手機成為他們的隨身物品」。 另有家長發問,「子女認為使用手機或上網可與其他人保持接觸及了解最新潮流玩意,如被限制會落伍,與朋友出現隔膜」, 徐邦雄答 :「家長在這情況下要以身作則,不能著小孩不要用手機,自己卻只顧著用手機。小孩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小朋友的行為多反映家長的日常生活」。徐又提醒與朋友傾談的話題可以十分廣泛,非單單只有潮流一面,家長可與子女多參與遊戲活動或閱讀,擴闊視野,這亦有助孩子少用手機。 兩位講者一致認為,若家長能多陪伴孩童成長,這有助他們抵抗逆境及建立健康的精神生活。他強調照顧孩子是父母的共同責任,不能把責任單方面放在媽媽身上。   學習障礙普及 須對症下藥 講座中提及的另一個案是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黃宗顯強調「患有ADHD的小朋友,服藥後行為及學習情況有所改善,成績因此亦有進步,但不代表這類藥物可令小朋友變得聰明,這是嚴重錯誤的觀念」,家長不要讓沒有病的小孩服食這類 藥物。從近年報導可見,有藥房在未有要求醫生處方信的情況下出售抗抑鬱藥血清素(治療ADHD藥物),有違《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要求 。  孩子受情緒困擾 如何陪伴他們?  這個案的主角是一位十四歲的女學生, 由社工與家人帶她求診,她要求單獨見醫生。後來發現她身體部位有刀痕,情況令人擔憂。 徐邦雄從前也遇到不少相似個案,他表示「自殘背後動機複雜,要準確了解背後原因,有可能為情、亦有機會以為可以紓緩壓力」 ;黃宗顯補充,要留意「『界』手是出於自殘還是有自殺傾向,作為醫生有責任分析清楚」,黃宗顯亦呼籲家長和教師,遇有這情況一定要小心處理,盡可能立即安排當事人求醫,醫生會重視這類個案並提供協助,以免出現輕生的情況。 由於個案與抑鬱症有關,黃宗顯提醒「要留意抑鬱症多在中學時期或較後出現」。抑鬱症是近年常見的情緒障礙,他解釋「如患者年紀較少,多數有遺傳影響」, 家人要多與小朋友溝通相處,以了解他們的情緒反應變化。 信仰的幫助 主持最後問到,在支援情緒問題上,信仰是否有幫助?徐邦雄認為,信仰能提供信心與動力,讓當事人克服當中的困難和起伏。黃宗顯說,信仰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在治療時會問病人有否信仰,因為信仰也是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去幫助病人。(游)   會場 問與答   問:三歲小朋友經常鬧脾氣,問她想要甚麼,又不回答我們,只會大哭。請問這是情緒上的甚麼問題?  黃宗顯:若小朋友鬧脾氣的情況嚴重,父母應盡早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替小朋友進行評估。經常鬧脾氣可以是發展障礙的一種表現,其一可能性便是自閉症譜系障礙。三歲的小朋友已可進行一些評估。 問:五歲小朋友與三歲弟弟相處有困難,經常搶弟弟的玩具,甚至打弟弟。我們該怎樣處理?  徐邦雄:小朋友之間的爭執十分正常。家庭是一個學習的地方,讓人有規矩地與人交往。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不用緊張,而應為孩子訂立規則,進行公平的裁決。 問:甚麼時候應諮詢心理學家? 甚麼時候應諮詢精神科醫生?   黃宗顯:如果是希望為小朋友求「診斷」,便應向醫生求助。心理學家主要是進行評估和心理治療,精神科醫生也能進行其中大部分評估;但部分評估,精神科醫生需轉介給心理學家,如智能評估(即IQ測試),便要轉介給臨床心理學家;讀寫障礙評估也要轉介給臨床心理學家或教育心理學家。        
kjy06_20181007s
DoctorSSworkerParentsHeart
醫.社父母心
2018.10.05
缺乏自信的孩子
男孩今年十二歲,父母老師都覺得他自信心不足,孩子在學校沒有好朋友,而且非常怕事,不會得失任何人,也不曉得如何與人交往;在家中,他是獨子,也很少與父母談話。少時父母曾懷疑他是自閉症,但醫生說不是,老師說只是自信心不足,父母不知道如何協助這孩子。 父母對男孩是否患有自閉症的懷疑是可以理解的。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是一種廣泛性的發展障礙,症狀包括持續的社交溝通 和社交互動障礙,以及限制性和重複性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而這些症狀一般於孩子早期發展時期已經出現,並且對社交以及其他生活功能構成明顯的障礙。因此,假如這位男孩在小時候沒有這種少說話的情況,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可能性是較低的。 他的行為表現的其中一個可能性,就是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又名為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假如孩子在跟朋輩一起時,表現明顯的恐懼或焦慮,這可能是由於他擔心自己的表現被別人批評,憂慮出現尷尬的情況,擔心得罪他人或被別人排斥,所以孩子傾向逃避出現於這些場合, 當這恐懼、焦慮或逃避的行為持續超過六個月或以上,對日常生活構成顯著的障礙時,便達到社交焦慮症的診斷。假如父母懷疑男孩有這個情況,便應盡快向精神科醫生求診。 另一個很少說話的可能性,就是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這情況較社交焦慮症罕見,有時也會被誤診為自閉症譜系障礙。在選擇性緘默症的情況下,孩子在一般被期待說話的場合中不會說話,這情況對學習過程及社交溝通構成明顯影響,假如這情況持續一個月或以上,便符合診斷的要求。 除了一些精神心理的問題外,少說話和缺乏自信心也可源 自孩子成長過程的經歷,以及父母的管教模式。父母可留意跟孩子溝通的方式,以及孩子的成長經過,以找出合適的途徑,來幫助孩子重建自信心。 黃宗顯 今天大多數的家庭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於是孩子在家中成了寶貝,無論大小事情,都有父母或家傭姐姐代勞,久而久之,孩子連最小的事也不能勝任,連自己 出的主意也拿不定,因為長久地一切都由父母安排;而父母卻一直認為他們為孩子做的安排是最好的,更認為孩子跟著他們的意願去做便萬無一失,因此便處 處為孩子作決定,就算孩子有意見也沒有聽進心裡。  其實,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只不過父母沒有仔細的留意,這些想法很多時甚至被父母忽略;如果孩子的意見經常被忽略,他會把自己的意見收起來, 不再向父母表達,因為他知道就是說了也沒有人會理會。我們試想想,一個沒有己見的孩子會是怎樣的?我想他只能收起自己的想法,不再向任何人表白,變成一個內歛的孩子,形成自信心低落,最明顯的是與其他同學格格 不入,沒有要好的朋友,因為在班中是另類,更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要協助這類孩子,需要一個漫長的歷程,因為要重拾孩子對自己的信心,並不是簡單地要家人重視他的看法便可以,因為忽然間接受孩子的想法不容易,連孩子自己也不適應突然要拿決定,反而更打擊要建立的自信心。所以,第一步是要讓孩子自己完成他應該可以勝任的事,再沒有父母或家傭姐姐效勞;第二步要讓孩子嘗試些新的事物,例如參加畫班、童子軍或球隊,學習過有紀律的生 活,從而領略初步的成功感。父母也應讓孩子在他自己的事情上自行作決定,如果父母真的覺得他的主意行不通的話,就要仔細向他 解釋和說明,再由他自己作出修訂。 要為孩子重建自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簡單地由父母處理便可解決,我建議父母應找專業人士幫忙,一步一步去做,才 可收到預期的效果。因為在處理的整個過程中,要不斷作出評估及 修訂跟進計劃,這並非一般家長可以處理的事。  徐邦雄
kjy06b_20180520s
happypoint
快樂宗點
2018.05.18
關懷隱青
隱青,是隱蔽青年的簡稱,是指長時間躲在家中、不上學、不工作、不接觸社會、沒有社交活動的青年人,他們過著自我封閉式的生活。成為隱蔽青年的原因很多,在現今的教育制度下,很多學生表示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從前的學生會視上學為責任,今天有些學生會質疑上學的必要性,有些甚至選擇不上學,長時間留在家中百無聊賴,漸漸建立隱蔽式的生活。有些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進度較差,不準時交功課,測驗考試成績欠佳,被老師責備,不能建立自信心和個人形象,於是便逃避上學;不上學的時間愈多,重返校園的機會愈困難。 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人出現了沉迷手機和網絡遊戲的習慣,另外因為很多事情可以足不出戶而進行,例如透過網路平台購買餐飲和日常用品,令一些人更容易建立隱蔽的生活模式。有些青少年把所有時間投放在網絡遊戲中,減少了正常的社交生活,也逐漸影響社交技巧,形成封閉式的生活。 雖然「隱蔽青年」並不是疾病,但這種生活模式可能是一些心理和精神障礙的表現。假如孩子從小已經隱蔽在家,這可能跟發展障礙有關,例如孩子可能有自閉症譜系障礙,他們自小便有社交溝通障礙,不善於跟別人溝通,別人也不太懂得跟他們做朋友,最後便被孤立出來。若問題在小學或中學時才首次發生,便需要留意孩子會否患上情緒障礙,例如抑鬱症可引致社交退縮和缺乏動力外出,甚至沒有興趣跟別人接觸;焦慮症可令患者害怕接觸社交場合等。另外,思覺失調也是其中一個可能性,患者可出現被害妄想的症狀,甚至社交退縮,以致害怕接觸別人,形成孤立的生活習慣。 假如孩子出現隱蔽生活的徵狀,應該盡早介入,了解隱蔽生活背後的原因,假如懷疑患上心理或精神障礙,便應及早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