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61030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10.29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有一種語言叫手語
語言是人們溝通的重要方式,日常生活中, 我們多用口說話,卻忽略了還有一種語言是「手語」。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推行「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多年,今年有五名老師於剛過去的暑假首次獲得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狀,得獎者為陳藹欣老師、姜婉雯老師、謝卓衡老師、成笑凝老師和蔡碧玲老師。  (本報專題)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於2007年起參與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試行的「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即是利用口語和手語,作為雙語溝通的平台,把聾學生(下稱聾生)帶進主流學校,建立一個切合聾生需要的共融教育環境。胡艷芬校長與獲獎的陳藹欣老師和姜婉雯老師,一同向本報記者分享共融教育的經驗。  靈魂工程師 姜婉雯老師有多年教學經驗,她表示來到這所學校,才明白甚麼是共融教育。「共融教育應該是整體看怎樣幫助聾生,而不是逼他們改變去配合制度,這點給我的感受是最深的。」姜老師剛就任時,覺得自己有任教多年的豐富經驗,對教學也充滿信心。相反,卻發現自己仍需要學習很多東西,例如手語文法和利用手語跟聾生溝通,這些困難對她來說也是很大挑戰。「但是一定要學,因為老師是靈魂工程師,學手語能真正入到小朋友的心,他的人生就這樣不同了。」 除了聾生外,老師要做的還有進入健聽學生的心。所謂共融教育,當然不只是共融班的學生和任教共融班的老師才懂手語,除了老師參加手語工作坊外,也有「人人手語日」活動及「全校手語金句練習」,即使不是共融班的學生也有機會學習基本手語,共同學習,共營關愛。胡艷芬校長提到:「作為一間天主教學校,一定要持著有教無類的精神,無論學生有甚麼特殊需要,我們都需要用對一般小朋友的愛心來照顧他們。」 該校每級設置一班混合聾、健學生的共融班,有二十八位老師任教,由健聽和聾人教師協助教學,每班約五、六位聾生與健聽學生一起學習。共融班教學模式除手語外,還編定了「教學十式基本功」,例如老師會把重點寫在黑板上,再配合視覺元素輔助課堂教學;數學科老師教授立體圖形時讓學生觸摸實物,強化對立體圖形的概念等等。而畢業禮上,全級畢業生以口語和手語演繹歌曲,體現聾健共融的精神。姜老師說,看到聾生畢業真的非常感動,感受到大家不分彼此,是學校一份子。此計劃亦能散播小種子給健聽學生及聾生的家長,一同參加家長手語班;聾生的家長則能用手語跟子女溝通,使關係更融洽。可見這計劃對課堂、課外活動上、以至家校關係都有裨益。 平等機會 互相學習 此計劃最令老師觸動的是學生的堅毅,另一位得獎者陳藹欣老師說:「聾生能力範圍做到的,他們一定做到一百分,字體永遠拿甲加五粒星,因為他們覺得做事就要認真做;而理解能力較弱的聾生也很願意學習,所以到六年級時也能達到基本學習水平。」除此之外,她表示聾生會用不同方法跟人溝通,他們不會害怕跟陌生人談話,也不會覺得自己說得差和咬字不準,反而勇於嘗試,對他們融入社會有很大幫助;健聽生亦努力學習手語,有些健聽學生甚至跟街上陌生的聾啞人士用手語溝通,大家互相接納及影響,這是共融計劃一個最成功的地方。 聾生亦有平等機會參與校內音樂劇、游泳隊、田徑隊等活動, 「有全聾生是舞蹈組校隊,也為學校贏得比賽,你能夠想像他們背後所花的努力有多少?」姜老師說。「當看到學生也這樣努力,你會覺得作為老師花多點力也是值得的。」聾生取得的成績當然離不開老師們辛勤的付出。 老師需要用很多時間和心機在備課上,身、心、靈也會疲累, 但陳老師認為最累的可算是在課堂上要誇大肢體動作展示給聾生看,例如「開心」和「很開心」,動作也有很大分別。除此之外, 當遇到一些困難或專有名詞的時候,便要不斷反覆練習。雖然老師們工作十分辛苦,但看到學生的成長,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學懂了手語,我們可以遠距離聊天,真是很方便,其他老師也覺得很有趣。」陳老師笑說。在運動會中,老師從司令台呼喚頒獎老師時,便可以用手語溝通,如「男仔、六年級、跑步、六十米」等,不用跑來跑去。任何時候,也可以用手語遠距離跟其他老師溝通,顯示出手語文化已融入學校。 適逢今年是最後一年推行,學校已於今年停止接受聾生的小一入學申請,但校方仍會用雙語教學模式教導在校的二十八位聾生, 直至他們畢業。而獻主會小學將會接棒推行此計劃。胡艷芬校長說:「得到這個獎也算是時機巧合,亦是一個好機會讓更多人了解這計劃在主流學校是可行的,並把這個信息帶給整個教育界。」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也是天主喜愛的孩子,聾生不喜歡被稱作聽障人士,因為他們也有一種獨特的語言與世界溝通。(妤)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由教育局舉辦,並由優質教育基金贊助。候選人如能整體地在四個評審範疇:專業能力; 培育學生;專業精神和對社區的承擔;及學校發展範疇皆表現卓越,可獲推薦頒發卓越教學獎。每年的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主題並不同,而2015/2016的主題是課程領導、數學教育學習領域和特殊教育需要。 http://www.ate.gov.hk/tchinese/index.html   
kjy01_20161023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10.22
與教區小學新校長同行
(本報專題)新學期新開始,學校上下尤其初來乍到的新生,以至新到任的老師、校長,均需適應新環境、新生活。2013年,一眾天主教教區屬下的小學新校長,自發地組織了一個互助小團體——「校長心靈加油站」(下稱「加油站」), 讓剛升任的校長們,在獲得教區管理層的強力支援以外,也使組內各人成為彼此的同行者,以信仰的力量為新校長的心靈加油、打氣。 互相聆聽以支持 天佑小學的陳志恒校長剛於本學年升任為校長,他指之前在修會學校任副校長期間,負責帶領學校及與辦學團體(修會)聯繫的是修女校長,他只是校長與其他教職員之間的橋樑;但現在升任為校長後,他肩負起帶領全校的重任,並由他直接與辦學團體(教區)聯繫,實踐相關的教育理念,責任重大。領洗成為教友三年的他謙稱,自己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學習,「作為校長,一方面要對學生在學與教方面作出培育,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和同事(老師)認識天主,任重道遠, 可幸有加油站讓我們這些新校長,得到背景相若的同路人的支持,加添了我對新工作的信心。」陳校長坦言初次參加團體的聚會,組內互相聆聽的氛圍,讓他感到溫暖、放心。 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的張作芳校長及福德學校的許加路校長,是組內較資深的「新」校長,他們分別於2013年及2014年升任校長後加入團體。他們表示,當初加油站是在前任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葉成標先生鼓勵下成立,張校長說:「葉助理當時參加了平信徒團體『活水中心』的「耶穌基督管理學」課程,認為有關內容對校長的工作很有幫助。」許校長續指:「當中談及的『牧人領導』和『僕人領導』的精神,提醒作為校內管理者的校長,若有不足之處,背後仍有耶穌基督作為後盾。十堂課中,其中一課是有關人事管理,校長要怎樣做到有公義又有仁愛,這是耶穌帶領門徒之道, 對我來說甚有啟發。」不論身兼教理班導師的張校長,生於公教家庭、從小至今一直在堂區服務的許校長,以及組內其他十多名校長,參加過活水中心及後專為這群新校長開辦的「耶穌基督管理學」課程,同感受益匪淺。 聖言引導作基礎 除暑假外,加油站在整個學年內每月均有聚會,每次邀請不同的嘉賓擔任神師,曾任神師者包括:目前分別為公教小學校監或校董的孫英峰神父、馮賜豪神父、陳永超神父、龔偉南神父和伍維烈修士等。聚會中,或有特定主題,或以該主日福音作研經分享。在上一個學年,教育界發生了不少大事,例如教育局暫緩執行小三的TSA(全港性系統評估)一年、鉛水事件、綠化天台危機等,校長們相聚時都在談論著,許校長說:「我們不是要為對方出謀獻策,尋找解決方案,而是單純地聆聽對方的感受和難處,讓校長成員得到一個在校內難以找到的抒發機會。總之,校長成員想找人傾訴,其他成員均樂意聆聽,作出支援。」他慶幸有其他資深的校長可在決策前,為新校長們提供專業意見,同時亦有背景相若的加油站成員與新校長們同行。三位校長均指:面對繁重的工作,更感祈禱的重要。 新學年內,他們很感恩能邀請到兼任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校監——聖本篤堂主任司鐸李志源神父,擔任本年度的駐會神師,李神父在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成為加油站的神師,是想給這些自發地組織起來以互相支持的新校長一些鼓勵,他願意配合團體的需要作出支援,以與他們同行。目前暫定將會舉行的活動,包括靈修避靜、朝聖和認識禮儀年曆等課堂知識傳授等。「今時今日做校長殊不簡單,要兼顧校內行政、教學和靈修等各方面的情形。」李神父說。(敏) 
kjy01_20160918s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9.15
第21屆「表揚教師計劃」 春風化雨永在 桃李芬芳頌師恩
九月是開學的季節, 也是敬師日舉行的月份。每年,敬師運動委員會均在此時舉行「敬師日慶典暨表揚狀頒發典禮」,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作的貢獻與努力。今年,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的行政主任陸蘊霞老師, 和天主教聖伯多祿幼稚園的姜芷程老師,亦榜上有名。 (本報專題)教學多年,今次已是陸蘊霞主任第二次獲頒表揚狀,她說既意外又開心。身為非班主任的她,也能獲得學生和家長如此愛戴,令她感覺在教學生涯中無憾。任教中文科和體育科的她,形容自己是位嚴師,學生在上課期間不准交談,且要認真學習。不過,若有學生在上課時打瞌睡,她會關心地問是否身體不適,而非只是責罵,只因她相信每個學生也希望做好,做不到的背後一定有一個故事。 希望學生成長成功 她還記得有個女學生每次上課也將桌子弄得歪歪斜斜、坐姿極難看,後來她了解到這名學生是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爸爸忙於工作,只餘年邁的長輩照顧。陸主任因此多在校內關心這名學生,平時多喚她的名字,讓她感到受重視,逐漸這名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有改善,還主動發奮用功,令陸主任甚感欣慰。已為人母的陸主任表示:每個孩子在父母眼中都很寶貴,家長將孩子交到老師手中,老師便有責任以愛心教好學生,這是老師的使命。從小已立志要當老師的她,有幸在自己求學時期遇到很多好老師作為楷模。「我時常提醒自己,我的嚴厲是要教好學生,而非發洩情緒。」她很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因此早前有學生在一個新生世代需具備的條件的公開選拔賽中摘冠,她很感動,「老師最想見學生成長和成功。」  以愛 溶化學生 陸主任說她選教小學生是喜歡他們純真的臉孔,無獨有偶,姜芷程老師當初選擇加入幼稚園教師的行列,也是喜歡孩子的天真。入行七年,姜老師說每天都過得很開心;今年首次獲表揚狀,是對她教學生涯的肯定。幼稚園教師堪稱十項全能,要懂得唱遊、做手工,甚至彈琴等,而且更要極富愛心和同理心。 目前開學階段,作為幼兒班班主任多年的她,每天也面對有幼童不願與家長分離上學去的處境,及由零開始教導學生守規則過群體生活,「有些學生因為捨不得家長而哭或者會在課室走來走去,都是正常,我不會立即制止,這樣反而會嚇怕他們。」姜老師說。校方在開學初期會多安排老師入課室提供協助,可讓她有充裕的空間去照顧個別學生的需要。「一般來說,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或吃茶點, 但每人的性格和習性都不同,我會慢慢去觀察和了解,因材施教。」姜老師說與幼童相處是要多給他們選擇,而非勉強他們去服從, 只因她相信學前教育十分重要,一件小小的不愉快事件,也足以在稚嫩的心靈留下深刻的烙印, 影響他們日後漫長的學習生涯,「我們會以愛溶化他們。」姜老師能這樣做, 是因為她從老師之間也感受到愛,她相信這與學校本身的天主教背景有關。教學相長,姜老師的耐心和愛心,正隨年月有增無減。(敏)   
kjy07_20160612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6.06.11
創作天地〔2016.06.12〕:圖畫
極溫良的母親 丘凱蕎 天水圍天主教小學 四C    極溫良的母親 陳珈瑤 天水圍天主教小學 四E    梵高的筆觸 馬曉悠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五E    梵高的筆觸 梁信諾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五E    書法 徐琮琋 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一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