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b-20140216
icon69
濃情走過30年.學校宗教教育系列
2014.02.16
我們的心 不是火熱的嗎?
   教會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的心靈培育,這一點,在教會的訓導文獻中清晰可見。「今日年青人受傳媒世界的事物所感染,並將在週遭環境所接收的信息引進課堂上;這情況確不足以為奇。也許其中某些學生會因此變得冷漠和麻木。」(《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宗教幅度》#71)有些學生認為宗教科是可有可無的科目,學校安排的宗教學習經歷是浪費時間, 無助於他們考取更好的成績;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學校應投放多一些教學的時間在核心科目上。 部份嬰兒領洗的公教同學,他們欠缺宗教生活的栽培, 不大願意承認自己是天主教徒,他們不高興教師強逼他們參與禮儀和出席天主教同學聚會及活動。教師面對著沉重的工作壓力,接觸學生的時間不多,在照顧學生信仰成長的路上,感到有心無力。 「為能達到學校的教育目標,宗教科老師是關鍵人物、是極重要的一員。宗教科的效果與教師的個人見証緊密連繫;這見証就是把課堂的內容生活出來。因此,宗教科老師必須是充滿本性與超性恩寵的人。並能見証這些恩賜;他們必須受過完整的文化、專業和教學訓練,且能與學生真誠對話。」(《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宗教幅度》#96)經師易得,仁師難求,充滿本性與超性恩寵的天主教教師團隊實在並不易求。有時,熱誠的公教教師在學校中,有孤掌難鳴之感。 推動學校的宗教教育實在並不簡單,要面對很多挑戰; 有時,整個公教教師團隊感到疲憊與沮喪。在厄瑪烏路上的兩位門徒,面對著受難至死的耶穌感到灰心、難過、失落。不過,當他們與復活的基督相遇之後,他們有了新的信仰經歷,『當他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 (路24:32)我們需要在耶穌基督內汲取力量,聖言、聖體、信仰團體滋養著我們信仰的生命, 讓我們重新得力,重燃心火,去培養學生立體生命的人生, 建構具福音精神的學習園地:「天主教學校是生命的一個中心,而生命是整合的。在這個充滿活力的中心,培育過程是行動與回應所不斷產生的相互作用。上述的相互作用同時具有縱橫面,且令天主教學校有別於其他學校;其他學校的教育目標並非受基督宗教所影響。」(《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宗教幅度》#109)(五之五)         「學校宗教教育」系列共五篇文章已全部刊載,特此感謝筆者。—— 編者
kjy13b-20140105
icon69
濃情走過30年.學校宗教教育系列
2014.01.05
我們都是播種者
   還記得畢業後尋找第一份教職,首選應徵天主教學校,強調自己是一位天主教徒,已修讀教理班,並期望任教宗教科和帶領宗教活動。轉眼間, 在天主教學校從事教育工作已是三十個寒暑。 在天主教學校推行宗教教育是一份挑戰,亦是一份恩寵。挑戰在於如何向大部份未認識耶穌基督的學生宣講福音,好讓他們欣賞天主的偉大化工和無限仁愛。恩寵就是我們享有宗教的自由,可以開拓福傳的園地。我們如何能使校園成為福傳的肥沃地壤?宗教教育就是最佳的肥田料,透過有系統的宗教課程及多元的宗教經歷, 預備學生的心和靈,成為接受福音的「好地」。  記得曾有學生和家長提出:為甚麼每日早上都要祈禱?為甚麼要學習宗教科,將宗教科的課時轉為教授英文或其他科不是更有效益嗎?為甚麼要購買《聖經》、訂閱《公教報》或《喜樂少年》?事實上,大部份家長為子女揀選天主教學校時都抱有期望,天主教學校擺置十字架和宗教壁畫、教導學生祈禱和研讀聖經、帶領青年參與服務和關懷弱小、引導學生認識耶穌基督和真理、豐富他們的靈性生命、教導他們欣賞大自然、尊重及愛惜生命,這不是對一間天主教學校應有的合理期望嗎?  過去三十年,宗教教育有著不同科目的名稱:聖經知識(Biblical Knowledge)、宗教教育(Religious Education)、宗教及倫理(Religion and Ethics)、倫理(Ethics)、宗教及道德教育(Religious and Moral Education)、價值教育(V a l u e s E d u c a t i o n)、生命教育(L i f e Education)等。科目的名稱顯示宗教課程的發展趨向,早年的宗教教育較側重傳授宗教知識、背誦資料、考試導向;近年的宗教教育多以學生的生命故事為起點,引入基督的生命故事,兩者產生生命的激流與交流,讓學生體驗基督信仰的價值系統和生命力。 今天,約有十七萬的學生就讀天主教學校,這正是我們的使命,在廣闊的田地播下福音的種子。我們播種的工作,若是即時有所收成,當然喜樂; 縱然當時有充耳不聞的、漠不關心的、甚或反對拒絕的,但天主的計劃是奇妙的,總有收成的日子。在我擔任導師的成人慕道團中,七成以上的慕道者都曾就讀天主教學校、他們的子女現在或曾經就讀天主教學校。畢業了多年的學生燃起了尋覓天主的熱火,領洗加入了教會,並邀請我到聖堂參加他的婚禮。這不是學校宗教教育所播下的種子嗎?「傳佈福音者的腳步是多麼美麗啊!」(羅10:15)就讓我們的校園滿佈美麗的腳步。    (五之一) 
kjy06_20140105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1.05
穿越時空,尋覓種子
    友愛是天主賦予人類的天性,小朋友自幼接受父母、師長亦提亦攜的栽培,同時學習伸出友誼雙手,把扶身旁的朋友,關懷別人的需要。友愛隱含個人內在的美善,從而散發和平的種子及愛心的力量。你可曾在別人身上發現這些種子?綻放歡樂的種子、希望的種子、愛心的種子、和平的種子⋯⋯     教宗方濟各在今年元旦(世界和平日)提示我們:友愛是維繫人類大家庭的基本要素。「友愛是和平的基礎,亦是走向和平的路徑。」友愛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和尊重;相反地,冷漠使人自我封閉,逐漸對他人的痛苦感到習以為常,甚至視若無睹。除了武力衝突的戰爭,冷漠似是看不見的戰爭,殘忍地摧毀生命和家庭。(參考〈2014年世界和平日文告〉英譯文)     過去數年,《喜樂少年》 曾設多個專欄,以圖以文,介紹聖經(舊約、新約)故事、聖保祿、司鐸聖人、平信徒聖人等的生平事跡。人類是歷史的主角,昔日聖經作者驚嘆宇宙創造主的神奧,創造宇宙的唯一天主亦從沒有忘記卑微的人類。際此新的一年,本報由下期開始闢設「種子的力量」專欄,以天主教香港教區裡的人和事作為脈絡,嘗試以簡短的篇幅選取重點,偕學生讀者一起重訪歷史,探索先賢智者曾在香港歷史留下的芳蹤,體會她 / 他們以無私奉獻的精神,撒播福音種子,散發友愛的力量。    
kjy01_20131215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12.15
你我他的聖誔節 無分國界 同賀基督降臨
    (本報專題)聖誕節是普世歡騰的節日,各家各戶都喜洋洋地慶祝耶穌基督的降生。 然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習俗,慶祝聖誕節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你又會怎樣慶祝聖誕節?    「小小的主耶穌,誕生在白冷郡……」相信大家從小就聽過類似的聖誕歌,究竟「白冷郡」在哪裡呢 ? 打開地圖,往中東找呀找; 原來白冷位於現今以色列、巴勒斯坦地 ! 小耶穌誕生的地方,於二千多年後的今天,當地居民大多信奉猶太教或伊斯蘭教,他們並不慶祝耶穌基督的誕生;當地的基督徒屬於絕少數。 整體來說, 以色列並沒有香港的滿街聖誕佈置、濃厚的節日氣氛 。 在平安夜,基督徒會從世界各地湧到白冷朝聖;全國唯有這一夜,在小小的白冷城,基督徒會掛起聖誕燈飾;閃爍的燈光,令人想起二千多年前那一夜……山崗上一個細小的岩洞,牛、驢的噓氣,熱暖著一個嬰兒;瑪利亞、若瑟,在寂靜中,享受著救世主的臨在。突然,一群牧羊人從山後跑呀、跳呀,高呼狂叫 ! 因為他們相信了天使的喜訊,專程來朝拜新生王呢 !「想當年」的一切,就在此地發生 ! 能夠在聖地過聖誕節,真夠人激動的啊 !  雖然當地居民並不慶祝聖誕節,碰巧,將臨期的開端,是猶太人的祝聖聖殿節。家家戶戶都會在窗邊放置小小的蠟燭台;一家人聚集唱歌、祈禱。他們會吃油炸的「冬甩」、薯仔餅 ! 為甚麼 ? 因為節日跟「油」有關,就要吃油炸的食物啊 ! 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光 ! 願他的光耀,從白冷、以色列……穿越時空、穿過萬水千山,照透我們的心、給我們永不磨滅的熱暖、火光 !  祝聖聖殿節又名光明節(Hanukkah) 八日慶典。這個節日是紀念公元前164 年,猶太人瑪加伯領導抗爭,對抗希臘的強權統治,光復了耶路撒冷和聖殿。天主為猶太人顯了奇蹟,聖殿中的燈台在沒有足夠油的情況下,還是燃點了八天。 猶太人至今仍會為此舉行連續八日的慶典。(聖經《瑪加伯上》4:52-56)    沒有聖誕大餐、沒有聖誕老人、沒有聖誕樹,更沒有燈飾,甚至沒有電力供應,那是「熱辣辣」的非洲聖誕。我在當地服務的堂區教友沒有消費,但他們在聖堂慶祝聖誕節。他們每年都會準備話劇表演,內容穿插耶穌降生和現今生活兩個時代,很有趣。然後, 我們便會舉行彌撒,透過禮儀慶祝聖誕。此外,在非洲慶祝節日當然少不了跳舞和唱歌!    婷婷曾居於以色列,今個聖誕節, 她和我們分享耶穌出生、他曾生活的地方如何慶祝基督降生。    甘寶維神父曾在非洲坦桑尼亞傳教三年,他表示堂區教友同樣非常重視聖誕節,但慶祝的方式十分簡單。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