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5a_20170212s
storybehind
Stories behind famous saysings
2017.02.10
The apple of someone’s eye
Florists and restaurants are currently busy preparing for Valentine’s Day on the 14th of February. Quite often, romantic films and advertisements use the following idiom to show the love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  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我最珍貴的人).  To be “the apple of someone’s eye” means to be someone’s most cherished one.  This expression dates back to the 9th century, when King Alfred used it to refer to the pupil of the eye. What is in common between an apple and the pupil? In ancient times, the pupil was thought to be a solid, spherical object, like an apple. Thus, the express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re is an apple in someone’s eye.  Later, the expression is used metaphorically to describe someone who is dear, precious and important to you. We treasure our loved ones as much as we value the pupil of our eye. Nowadays the idiom can be applied to everything, from our children, to our soul mate and even to a pet or a toy.  She called her doll the apple of her eye(她的最愛).  The idiom has become widely known because it was used in some famous written works, including William Shakespeare’s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仲夏夜之夢》), and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Old Testament(《舊約》)in the Bible. For example, in the following biblical extract, God called the Israelites(古以色列人)the apple of His eye.  He found them in a wilderness, …. He shielded them and cared for them, guarding them as the apple of his eye.(上主在曠野之地,……發現了他,遂將他抱起,加以撫育,加以保護,有如自己的眼珠。)  Glossary Florists 花店 Romantic 浪漫  Advertisements 廣告 Cherished 珍愛 Pupil 瞳孔 Spherical 球形 Soul mate 知己 Biblical extract 聖經摘錄
kjy01_20170115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01.14
坪石天主教小學 宗教培育 實踐信仰
(本報專題)作為一所天主教學校,應該如何賦予宗教培育意義,使學生認識天主的真理?坪石天主教小學(下稱坪天)於二〇一五年開始,把宗教課題融入學校生活當中,例如重新建設祈禱室、提供兒童宗教哲學課程、舉行寫聖像畫工作坊等,為坪天學生的宗教成長有所裨益,藉此讓他們慢慢走到天主跟前,成為天父的兒女。 用心祈禱 祈禱室外掛著一幅耶穌與小孩的油畫,室內的玻璃窗也畫上「最後晚餐」,同時亦展現多幅聖像畫,全部作品由坪天學生繪畫而成。祈禱室內設有祭台、十誡掛畫、宗教書籍、願望樹上亦掛滿同學的禱告。祈禱室祝聖慶典儀式當日,由田雅超神父主祭,他提醒同學不要受魔鬼引誘,要多善用祈禱室,與主溝通,特別為家人、老師、同學祈禱,讓大家健康快樂地成長。田神父在小聚中亦不忘叮囑老師, 「放學前到祈禱室祈禱,同時把當日遇到的不快交給天主, 然後無掛慮地返回家中。」周凱恩校長說:「祈禱室是學校的靈魂,是一個寧靜,給人平安、舒適的地方,在這裡可以與天主溝通。」 獨立思辨 除此之外,坪天於上學年提供兒童宗教哲學課程, 周校長表示,「為兒童紮根信仰,必須要培育他們具有獨立思考及智慧去認識天主,才能真正追尋真理。透過哲學學習概念、分析及思考,把哲學元素滲入宗教議題與社會倫理;並利用聖經故事帶領小朋友思考,讓他們認識天主。」她解釋:「其實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他們時常問『點解?』,『為甚麼?』這是兒童天生的特質,課程中可帶領他們多角度探究宗教,加深信仰。」兒童宗教哲學課程老師廖慧妍說:「學生難於把宗教信仰融合於現實生活層面中,因此由淺入深,引用聖經作為教導,運用『因果關係』、「真假判斷」、「有形和無形」等思考法,也有實踐、反思、研習、分享、記錄經驗等個人延伸活動,讓學生多思考信仰與生活的關係。」 問及曾參與課程的同學對哪一個主題較為深刻時,黃敏思認為最深刻的課題是「兩難的抉擇」,「課堂中,老師介紹法國神父(Jacques Hamel)被武裝分子槍殺的真人真事。神父被武裝分子問道:『如果你信天主,便會死。若你答不信天主,便會放你一命。』而神父答:『我信天主。』最後慘被槍殺。」敏思吸了一口氣,繼續說:「我覺得他很慘,但他卻死得很光榮,因為能光榮天主。」她補充,「老師也有叫我們作反思,若果我是神父,我會有少許懼怕;但從老師教導思考方法中,學習到十誡中『愛主愛人』的精神呢。」葉煒壕亦對這課題甚為難忘,他解說老師教導的「T」字圖,可用來作出抉擇。「首先寫上『T』字,左邊歸納為『犧牲』,右邊是『成就』;寫下抉擇時面對的兩難,再作最後抉擇。」煒壕續說:「以考試溫習為例,犧牲了友誼、玩樂等;但卻有機會考到好成績,得到家長讚賞,不過⋯⋯也是值得的。」 張健東則分享「體驗盲人」的活動,「老師把同學分為兩隊, 作為觀察者的我,看到蒙眼的同學要完成任務,他們很恐懼;從中讓我反思,在日常生活中,要幫助有需要的人,特別是瞎子。」廖老師解說透過此活動,教導同學「判準轉移」,從他人角度思考出發。而胡曼婷則透過聖經故事和生活情境分析,學習「歸納法」。她說:「我們要珍惜重要的東西,好似天主眼中的我們是珍貴的,即使我們犯了錯,只要我們悔改,天主也會原諒我們。」廖老師強調,課堂中引入不同題目,教導學生以不同的解決方法,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希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一個合適方法,能實踐天主教信仰的精神。 藝術靈修 另一信仰培育活動是寫聖像畫工作坊,周校長說:「透過聖神的帶領,學生在寫畫過程中成為一個工具去讚美偉大的天父,讓心靈及信仰得以成長,亦可從寫畫中不斷的祈禱與天父相遇。為使學生明白當中意義,校方誠邀坪天校董鍾潔英向學生講解聖像畫靈修之用。」鍾校董於二〇一五年七月,透過靈火天地舉辦的聖像畫工作坊,跟英國本篤會Esther修女學寫聖像畫,其作品是「聖母聖嬰像」。隨後,她以此畫與坪天公教老師進行聖母月靈修之用,從而啟發周校長把寫聖像畫活動帶入學校。鍾校董說:「聖經是通過文字認識天主的道理,寫(To Write)聖像畫如同寫聖經一樣,由天主默感人去寫。畫中聖像是『天主眼中真實的肖像』,無論是寫畫人、賞畫人,可藉著觀賞及祈禱來親近天主。寫畫前,心要靜下來進行祈禱,與聖像畫內的人物溝通,這亦是一種與天主溝通的工具。」鍾校董表示「以個人靈修經驗來說,我從凝視、觀望聖像畫時,天主直接進入我內心深處,我與天主關係更加深厚。」 鄧汶慧同學於上年度有機會參與寫聖像畫,她表示很高興,體驗亦很難忘,「因為在寫聖像畫時,要時時祈禱,把禱告交給聖人,再轉達天主那裡。而我感到最特別的是先選用深色顏料上色,然後再用淺色表示光位,藉此表達『從黑暗中走向光明』,讓我更能親近天主。」 周校長不諱言,「作為一所天主教學校,給予學生接受宗教培育,責無旁貸;老師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產生興趣,於學習中體驗天主與自己的關係。」(馮) 
kjy01_20170108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01.07
尊重關愛長者從小做起
(本報專題)聖母潔心會黃大仙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為感謝學生家中長者,照顧孫兒的辛勞,特意在長者月邀請他們到學校,與孫兒共同慶祝「長幼同樂慶生辰」活動。 校舍位於黃大仙社區中心四樓,活動當日,一早已有長者在學校門前耐心等候進場,該處沒有建設升降機,平日上課長者也要帶孫兒上落樓梯,少點體力也難應付。部份長者為給孫兒驚喜,並未告知孫兒將會到訪學校。當學生徐徐進入活動室時,舉目四望是熟悉的臉孔,學生表現特別雀躍,長者們也掛上親切笑容,急不及待擁抱孫兒「婆婆在這裡」,「爺爺在這裡」,這邊的孫兒也向同學介紹:「這是我的婆婆」,那邊廂亦介紹爺爺給同窗認識。 老師為了把歡樂帶給長者,悉心指導各班學生表演精彩節目, 長者笑聲不斷。 學生表演完畢後,隨即舉行生日會聚餐,桌上盛放滿滿的食物及生日蛋糕,當中的沙律、香蕉燕麥餅三文治、冬甩等食物,是學生在早上準備的,還有校長潘雅惠修女特別為長者而設的壽包,各人也顯得很盡興。陳潔玲老師表示,為了讓學生服務長者、學習孝道,特意給予機會學生準備食物。煮食期間,學生表現喜樂及樂意接受老師指導。 今年五歲的葉晉佑,嫲嫲與婆婆也到校參與「長幼同樂慶生辰」。嫲嫲表示十分贊成學校特別為長者舉辦這項活動,「學校各人十分尊重長者, 感到很親切;孫兒對學校的感覺也十分正面,時常期待返學,學習唱歌跳舞。」婆婆說:「見到學生表演時扭動小小身軀,形態很可愛,把眾人逗樂了;食物豐富之餘,也很遷就老人家口味。」 茹梓朗的婆婆也覺得學校予人親切感覺,校長老師對小朋友悉心教導及培育,也充滿關愛,「今早梓朗不時提醒我帶手錶, 以免誤時。當見我出現在活動室時,他表現很高興。剛才他還親自取了自製的沙律給我吃,很關心我。」婆婆續說:「上至校長老師,下至工友也很體貼長者,修女也盡心教導學生。當修女見到我為孫兒提著背包,她會提醒孫兒應盡己任, 免得老人家疲憊;自此以後,孫兒便自取背包了, 修女真的為長者著想,同時也會把握機會教導學生。」 潘修女表示:「長者活動的源起是我曾接受教育局邀請,以校長身份到韓國交流;我發現韓國的公園,是沒有人用手機上網或傾電話,而是長幼共享天倫之樂。」潘修女返港後,回想有些長者為照顧孫兒,每日也奔波帶他們返學,相反,當學校舉辦親子郊遊時,一向只有父母出席。她說:「其實長者對家庭付出很多,角色很重要。為此,學校特意在長者月,回報學生家中長者,讓學生學習尊敬他們;並在每年考慮不同食物給長者享用,給他們新鮮感。」 活動當日,當學生聽到潘修女的聲音時,各人立即探起頭來尋找修女,不停叫喊「修女、修女」。她眉開眼笑地說:「工作是充滿喜樂的,我希望把天主的愛帶給小朋友,無論他們去到哪裡,也會緊記天主的愛。自己為天主服務,也為人民服務, 不需要記著我的姓名,叫『修女』便可。」潘修女最喜愛的聖經金句是:「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詠二十三1)(馮)  
kjy10_20170108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7.01.07
青苗天地 2017.01.08
探訪孤兒院之旅 姜皓霖 香港鄧鏡波書院 二C 這天,學校老師帶我們去參觀孤兒院,使我受益良多。 在前往孤兒院的旅途中,大家都懷著輕鬆的心情,不時玩耍、嬉戲,而聊天的聲音更是不斷。 學校和孤兒院的距離不是很遠,所以我們很快便到了。當我下車時,看到的是一幢灰白的建築,它帶給我一種孤獨的感覺。我們跟隨老師的腳步,踏上了灰白的階梯,我看到一整排的房間,便好奇地問老師,他答道那是孤兒的房間。 走近看一看,只看見一些年紀和我相近的小孩正在房間裡休息,他們的臉上,一點笑容也沒有。這一刻,我忽然明白到,幸福並不是必然的,有很多小孩,可能一生下來就被拋棄了。聖經也有說過:「你們的一切事,都應以愛而行。」(格前十六14),因此我認為不應該拋棄小孩。然後,孤兒院的院長就帶我們參觀了這個孤兒院的設施。 我們離開時,大家都在旅遊巴士裡沉默了,為甚麼?我不知道。但是,我卻學會了「幸福不是必然的」這個道理。 我在故鄉中找到快樂 邱桐桐 藍田聖保祿中學 四乙 深秋的黃昏,大地換上了金黃色的衣裳,夕陽的餘暉灑在稻田上,閃閃生輝。正當我貪婪地把這美景收入眼簾時,忽然一陣清風吹過,帶着飽滿的稻穗輕輕搖曳,又拂過我的臉頰。風中揉和著稻香,彷彿在提醒我,那個遠在江南,帶給我無比快樂的故鄉。想著想著,思緒突然被帶回多年前的炎夏……… 那年,夕陽一樣紅艷。 「來啊,快來捉我啊!」我興奮地叫道。在一望無際的稻田上,幾個赤腳的孩子無拘無束地奔跑著,跑累了,便在稻草上躺下,多麽踏實和寫意啊!兒時在故鄉的玩意不多,來來去去都是那幾樣:白天替外婆在田裡「打下手」註1、跑到朋友、表哥家裡玩「過家家」註2、或到隔壁的雜貨舖買些日用品;晚上撥著芭蕉扇、捧著大西瓜到樹下乘涼、或拿著袋子,跑滿整個山頭捉螢火蟲。生活簡單而平實,跑跑跳跳就過一天了,但心裡卻比任何時候都滿足。 我總喜歡把手插進家中的大米桶裡,尤其當米桶被盛滿的時候,手指被米粒包圍著,傳來陣陣的涼意和輕微的酥麻感。有時候抓一把大米,看著它從指縫間漸漸滑落,心中便產生一種不可言喻的快樂和興奮。 那時我們的生活並不富裕,家人也要日以繼夜地工作,可正因如此,我能清楚地嘗到苦盡甘來,學會知足常樂。 霎時嗅到充滿熟悉的稻香,彷彿在呼喚我:「回家吧!」心中突然產生一種拋下所有的衝動,回到那個金燦燦的稻田,那個簡樸但帶給我無窮快樂的故鄉。 幸而正逢重陽,我便決定回鄉探親,希望尋找昔日那份最簡單、真摯的快樂。 回鄉的路上,我一直陷入沉睡,車子抵達的時候,眼前已是一望無垠的金黃稻田。正值秋收,忙於收割的農民仍不忘給我一個微笑。外婆在屋外招手迎接我,慈祥的笑容不因歲月流逝而減少半分。縱然我已經不是昔日的孩子,親戚們依舊對我無微不至,十分熱情。剛到步便為我準備豐富佳餚,怕我吃不慣。我能確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那才是世上的無價寶,讓我即使吃著粗茶淡飯,都能打從心裡笑出來。頃刻,我終於明白到「知足者,貧亦樂」。世上最大的富足並不是物質的豐盛,而是心靈上的豐盛。只要我們滿足自己擁有的一切,便能獲得快樂。 這裡,沒有擠得水泄不通的道路,只有一馬平川的稻田;這裡,沒有紙醉金迷、五光十色的夜生活,只有滿佈繁星、追逐流螢的夜晚;這裡,沒有都市人冰冷的撲克臉,只有人們親切而真誠的笑容、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 簡單的生活才使人知足常樂,物質的匱乏不影響我們的快樂,最重要是我們能滿足所擁有的。想著想著,腦海不期然浮起周杰倫《稻香》的幾句歌詞: 「不要哭, 讓螢火蟲帶著你逃跑, 鄉間的歌謠, 永遠的依靠,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故鄉,是我在繁囂俗世的世外桃源,更是我快樂的泉源。 註1:「打下手」──擔任助手。 註2:「過家家」──角色扮演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