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70115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01.14
坪石天主教小學 宗教培育 實踐信仰
(本報專題)作為一所天主教學校,應該如何賦予宗教培育意義,使學生認識天主的真理?坪石天主教小學(下稱坪天)於二〇一五年開始,把宗教課題融入學校生活當中,例如重新建設祈禱室、提供兒童宗教哲學課程、舉行寫聖像畫工作坊等,為坪天學生的宗教成長有所裨益,藉此讓他們慢慢走到天主跟前,成為天父的兒女。 用心祈禱 祈禱室外掛著一幅耶穌與小孩的油畫,室內的玻璃窗也畫上「最後晚餐」,同時亦展現多幅聖像畫,全部作品由坪天學生繪畫而成。祈禱室內設有祭台、十誡掛畫、宗教書籍、願望樹上亦掛滿同學的禱告。祈禱室祝聖慶典儀式當日,由田雅超神父主祭,他提醒同學不要受魔鬼引誘,要多善用祈禱室,與主溝通,特別為家人、老師、同學祈禱,讓大家健康快樂地成長。田神父在小聚中亦不忘叮囑老師, 「放學前到祈禱室祈禱,同時把當日遇到的不快交給天主, 然後無掛慮地返回家中。」周凱恩校長說:「祈禱室是學校的靈魂,是一個寧靜,給人平安、舒適的地方,在這裡可以與天主溝通。」 獨立思辨 除此之外,坪天於上學年提供兒童宗教哲學課程, 周校長表示,「為兒童紮根信仰,必須要培育他們具有獨立思考及智慧去認識天主,才能真正追尋真理。透過哲學學習概念、分析及思考,把哲學元素滲入宗教議題與社會倫理;並利用聖經故事帶領小朋友思考,讓他們認識天主。」她解釋:「其實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他們時常問『點解?』,『為甚麼?』這是兒童天生的特質,課程中可帶領他們多角度探究宗教,加深信仰。」兒童宗教哲學課程老師廖慧妍說:「學生難於把宗教信仰融合於現實生活層面中,因此由淺入深,引用聖經作為教導,運用『因果關係』、「真假判斷」、「有形和無形」等思考法,也有實踐、反思、研習、分享、記錄經驗等個人延伸活動,讓學生多思考信仰與生活的關係。」 問及曾參與課程的同學對哪一個主題較為深刻時,黃敏思認為最深刻的課題是「兩難的抉擇」,「課堂中,老師介紹法國神父(Jacques Hamel)被武裝分子槍殺的真人真事。神父被武裝分子問道:『如果你信天主,便會死。若你答不信天主,便會放你一命。』而神父答:『我信天主。』最後慘被槍殺。」敏思吸了一口氣,繼續說:「我覺得他很慘,但他卻死得很光榮,因為能光榮天主。」她補充,「老師也有叫我們作反思,若果我是神父,我會有少許懼怕;但從老師教導思考方法中,學習到十誡中『愛主愛人』的精神呢。」葉煒壕亦對這課題甚為難忘,他解說老師教導的「T」字圖,可用來作出抉擇。「首先寫上『T』字,左邊歸納為『犧牲』,右邊是『成就』;寫下抉擇時面對的兩難,再作最後抉擇。」煒壕續說:「以考試溫習為例,犧牲了友誼、玩樂等;但卻有機會考到好成績,得到家長讚賞,不過⋯⋯也是值得的。」 張健東則分享「體驗盲人」的活動,「老師把同學分為兩隊, 作為觀察者的我,看到蒙眼的同學要完成任務,他們很恐懼;從中讓我反思,在日常生活中,要幫助有需要的人,特別是瞎子。」廖老師解說透過此活動,教導同學「判準轉移」,從他人角度思考出發。而胡曼婷則透過聖經故事和生活情境分析,學習「歸納法」。她說:「我們要珍惜重要的東西,好似天主眼中的我們是珍貴的,即使我們犯了錯,只要我們悔改,天主也會原諒我們。」廖老師強調,課堂中引入不同題目,教導學生以不同的解決方法,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希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一個合適方法,能實踐天主教信仰的精神。 藝術靈修 另一信仰培育活動是寫聖像畫工作坊,周校長說:「透過聖神的帶領,學生在寫畫過程中成為一個工具去讚美偉大的天父,讓心靈及信仰得以成長,亦可從寫畫中不斷的祈禱與天父相遇。為使學生明白當中意義,校方誠邀坪天校董鍾潔英向學生講解聖像畫靈修之用。」鍾校董於二〇一五年七月,透過靈火天地舉辦的聖像畫工作坊,跟英國本篤會Esther修女學寫聖像畫,其作品是「聖母聖嬰像」。隨後,她以此畫與坪天公教老師進行聖母月靈修之用,從而啟發周校長把寫聖像畫活動帶入學校。鍾校董說:「聖經是通過文字認識天主的道理,寫(To Write)聖像畫如同寫聖經一樣,由天主默感人去寫。畫中聖像是『天主眼中真實的肖像』,無論是寫畫人、賞畫人,可藉著觀賞及祈禱來親近天主。寫畫前,心要靜下來進行祈禱,與聖像畫內的人物溝通,這亦是一種與天主溝通的工具。」鍾校董表示「以個人靈修經驗來說,我從凝視、觀望聖像畫時,天主直接進入我內心深處,我與天主關係更加深厚。」 鄧汶慧同學於上年度有機會參與寫聖像畫,她表示很高興,體驗亦很難忘,「因為在寫聖像畫時,要時時祈禱,把禱告交給聖人,再轉達天主那裡。而我感到最特別的是先選用深色顏料上色,然後再用淺色表示光位,藉此表達『從黑暗中走向光明』,讓我更能親近天主。」 周校長不諱言,「作為一所天主教學校,給予學生接受宗教培育,責無旁貸;老師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產生興趣,於學習中體驗天主與自己的關係。」(馮) 
kjy01_20170108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01.07
尊重關愛長者從小做起
(本報專題)聖母潔心會黃大仙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為感謝學生家中長者,照顧孫兒的辛勞,特意在長者月邀請他們到學校,與孫兒共同慶祝「長幼同樂慶生辰」活動。 校舍位於黃大仙社區中心四樓,活動當日,一早已有長者在學校門前耐心等候進場,該處沒有建設升降機,平日上課長者也要帶孫兒上落樓梯,少點體力也難應付。部份長者為給孫兒驚喜,並未告知孫兒將會到訪學校。當學生徐徐進入活動室時,舉目四望是熟悉的臉孔,學生表現特別雀躍,長者們也掛上親切笑容,急不及待擁抱孫兒「婆婆在這裡」,「爺爺在這裡」,這邊的孫兒也向同學介紹:「這是我的婆婆」,那邊廂亦介紹爺爺給同窗認識。 老師為了把歡樂帶給長者,悉心指導各班學生表演精彩節目, 長者笑聲不斷。 學生表演完畢後,隨即舉行生日會聚餐,桌上盛放滿滿的食物及生日蛋糕,當中的沙律、香蕉燕麥餅三文治、冬甩等食物,是學生在早上準備的,還有校長潘雅惠修女特別為長者而設的壽包,各人也顯得很盡興。陳潔玲老師表示,為了讓學生服務長者、學習孝道,特意給予機會學生準備食物。煮食期間,學生表現喜樂及樂意接受老師指導。 今年五歲的葉晉佑,嫲嫲與婆婆也到校參與「長幼同樂慶生辰」。嫲嫲表示十分贊成學校特別為長者舉辦這項活動,「學校各人十分尊重長者, 感到很親切;孫兒對學校的感覺也十分正面,時常期待返學,學習唱歌跳舞。」婆婆說:「見到學生表演時扭動小小身軀,形態很可愛,把眾人逗樂了;食物豐富之餘,也很遷就老人家口味。」 茹梓朗的婆婆也覺得學校予人親切感覺,校長老師對小朋友悉心教導及培育,也充滿關愛,「今早梓朗不時提醒我帶手錶, 以免誤時。當見我出現在活動室時,他表現很高興。剛才他還親自取了自製的沙律給我吃,很關心我。」婆婆續說:「上至校長老師,下至工友也很體貼長者,修女也盡心教導學生。當修女見到我為孫兒提著背包,她會提醒孫兒應盡己任, 免得老人家疲憊;自此以後,孫兒便自取背包了, 修女真的為長者著想,同時也會把握機會教導學生。」 潘修女表示:「長者活動的源起是我曾接受教育局邀請,以校長身份到韓國交流;我發現韓國的公園,是沒有人用手機上網或傾電話,而是長幼共享天倫之樂。」潘修女返港後,回想有些長者為照顧孫兒,每日也奔波帶他們返學,相反,當學校舉辦親子郊遊時,一向只有父母出席。她說:「其實長者對家庭付出很多,角色很重要。為此,學校特意在長者月,回報學生家中長者,讓學生學習尊敬他們;並在每年考慮不同食物給長者享用,給他們新鮮感。」 活動當日,當學生聽到潘修女的聲音時,各人立即探起頭來尋找修女,不停叫喊「修女、修女」。她眉開眼笑地說:「工作是充滿喜樂的,我希望把天主的愛帶給小朋友,無論他們去到哪裡,也會緊記天主的愛。自己為天主服務,也為人民服務, 不需要記著我的姓名,叫『修女』便可。」潘修女最喜愛的聖經金句是:「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詠二十三1)(馮)  
kjy10_20170108s
icon19
青苗天地
2017.01.07
青苗天地 2017.01.08
探訪孤兒院之旅 姜皓霖 香港鄧鏡波書院 二C 這天,學校老師帶我們去參觀孤兒院,使我受益良多。 在前往孤兒院的旅途中,大家都懷著輕鬆的心情,不時玩耍、嬉戲,而聊天的聲音更是不斷。 學校和孤兒院的距離不是很遠,所以我們很快便到了。當我下車時,看到的是一幢灰白的建築,它帶給我一種孤獨的感覺。我們跟隨老師的腳步,踏上了灰白的階梯,我看到一整排的房間,便好奇地問老師,他答道那是孤兒的房間。 走近看一看,只看見一些年紀和我相近的小孩正在房間裡休息,他們的臉上,一點笑容也沒有。這一刻,我忽然明白到,幸福並不是必然的,有很多小孩,可能一生下來就被拋棄了。聖經也有說過:「你們的一切事,都應以愛而行。」(格前十六14),因此我認為不應該拋棄小孩。然後,孤兒院的院長就帶我們參觀了這個孤兒院的設施。 我們離開時,大家都在旅遊巴士裡沉默了,為甚麼?我不知道。但是,我卻學會了「幸福不是必然的」這個道理。 我在故鄉中找到快樂 邱桐桐 藍田聖保祿中學 四乙 深秋的黃昏,大地換上了金黃色的衣裳,夕陽的餘暉灑在稻田上,閃閃生輝。正當我貪婪地把這美景收入眼簾時,忽然一陣清風吹過,帶着飽滿的稻穗輕輕搖曳,又拂過我的臉頰。風中揉和著稻香,彷彿在提醒我,那個遠在江南,帶給我無比快樂的故鄉。想著想著,思緒突然被帶回多年前的炎夏……… 那年,夕陽一樣紅艷。 「來啊,快來捉我啊!」我興奮地叫道。在一望無際的稻田上,幾個赤腳的孩子無拘無束地奔跑著,跑累了,便在稻草上躺下,多麽踏實和寫意啊!兒時在故鄉的玩意不多,來來去去都是那幾樣:白天替外婆在田裡「打下手」註1、跑到朋友、表哥家裡玩「過家家」註2、或到隔壁的雜貨舖買些日用品;晚上撥著芭蕉扇、捧著大西瓜到樹下乘涼、或拿著袋子,跑滿整個山頭捉螢火蟲。生活簡單而平實,跑跑跳跳就過一天了,但心裡卻比任何時候都滿足。 我總喜歡把手插進家中的大米桶裡,尤其當米桶被盛滿的時候,手指被米粒包圍著,傳來陣陣的涼意和輕微的酥麻感。有時候抓一把大米,看著它從指縫間漸漸滑落,心中便產生一種不可言喻的快樂和興奮。 那時我們的生活並不富裕,家人也要日以繼夜地工作,可正因如此,我能清楚地嘗到苦盡甘來,學會知足常樂。 霎時嗅到充滿熟悉的稻香,彷彿在呼喚我:「回家吧!」心中突然產生一種拋下所有的衝動,回到那個金燦燦的稻田,那個簡樸但帶給我無窮快樂的故鄉。 幸而正逢重陽,我便決定回鄉探親,希望尋找昔日那份最簡單、真摯的快樂。 回鄉的路上,我一直陷入沉睡,車子抵達的時候,眼前已是一望無垠的金黃稻田。正值秋收,忙於收割的農民仍不忘給我一個微笑。外婆在屋外招手迎接我,慈祥的笑容不因歲月流逝而減少半分。縱然我已經不是昔日的孩子,親戚們依舊對我無微不至,十分熱情。剛到步便為我準備豐富佳餚,怕我吃不慣。我能確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那才是世上的無價寶,讓我即使吃著粗茶淡飯,都能打從心裡笑出來。頃刻,我終於明白到「知足者,貧亦樂」。世上最大的富足並不是物質的豐盛,而是心靈上的豐盛。只要我們滿足自己擁有的一切,便能獲得快樂。 這裡,沒有擠得水泄不通的道路,只有一馬平川的稻田;這裡,沒有紙醉金迷、五光十色的夜生活,只有滿佈繁星、追逐流螢的夜晚;這裡,沒有都市人冰冷的撲克臉,只有人們親切而真誠的笑容、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 簡單的生活才使人知足常樂,物質的匱乏不影響我們的快樂,最重要是我們能滿足所擁有的。想著想著,腦海不期然浮起周杰倫《稻香》的幾句歌詞: 「不要哭, 讓螢火蟲帶著你逃跑, 鄉間的歌謠, 永遠的依靠,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故鄉,是我在繁囂俗世的世外桃源,更是我快樂的泉源。 註1:「打下手」──擔任助手。 註2:「過家家」──角色扮演遊戲。 
kjy04_20161225sb
prieststory
主教神父修女話當年
2016.12.24
彌撒前後的親切共聚
這個主日,夏志誠輔理主教重回熟悉的聖文德堂主持彌撒;彌撒後, 他站在聖堂門外為教友送上祝福。一眾孩子衝過去向他們的「夏神爸爸」問好。 小希:(捉緊主教的手)夏-主- 教!很久不見!  主教:你們都長高了!(比劃著小希以前的身高)我也很懷念仍是聖文德堂司鐸時,彌撒前後在聖堂門外歡迎、歡送教友的時光。記得那時有幾位失明教友,我會拖著他們的手攀談;(莞爾而笑)又會時常認錯教友……到新年時,站在聖堂外又會很不自然、感到掙扎,因為好像等待教友派利是似的;後來我發現,教友若「下定決心」要派紅包給你,無論自己避到哪裡,他們也會找得到,便唯有釋懷。 恩恩(擺出一副羨慕樣子):我真希望可以代替你,新年時站在聖堂外逗利是呢!  主教(笑著拍拍恩恩的頭):還有一件很感恩的事──十多年前,一位女士帶同子女參加提前彌撒,因她比較「生面口」, 我便主動走過去打招呼,原來這位母親帶兒子來聖堂參加輔祭會;這些年後,她的兒子現在於聖神修院1的先修班攻讀。 小希(立刻合十雙手):你知道嗎?我有聽你的話常常為聖召祈禱,求天主賜我們更多神父爸爸、修女媽媽呢!  恩恩:夏主教,我很懷念以前你要我們背誦聖經金句2的片段……你應承我,要時常回來探我們!  註1:聖神修院是天主教香港教區培育神職人員的地方。 註2:夏主教常常到不同堂區主持彌撒,想聆聽主教的每週講道及聖經金句,可到YouTube搜索「Ha Bishop」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