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81125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11.23
聖博德學校借助小白馬 推動跨科學習釋放創意
(本報專題)聖博德學校十一月九日邀請特別嘉賓,幫助學生作跨學科學習——小白馬「Madonna」活潑的表現,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意。 當日學校舉行「『德』意小白馬」跨學科學習活動,讓學生透過接觸馬匹和聆聽國際騎術中心教練的講解,認識騎術運動和馬匹特性。動物到校機會難得,聖博德學校校長張作芳說:「活動獲『永恆教育基金』資助,該基金與國際騎術中心合作,提供騎術運動介紹和馬匹到校讓學生接觸」。 張校長借助以往的學校經驗,促成這個跨學科學習活動。她說,「舊校學生跟我分享難忘的片段,其中之一就是馬匹到校的情景」,「而當老師知道馬匹原來可以吃硬糖,感到十分驚訝」;而這次馬匹前往聖博德學校,同樣喚起師生的學習興趣。   馬匹增添學習趣味 引領同學主動學習 聖博德學校的跨學科學習活動幾乎涵蓋所有學科,包括讓宗教科與圖書科的活動配合,需要從新編排課堂時間表,課程主任王詠儀說,「活動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藉著馬匹引領同學主動學習」。王老師認為,主題式學習是現今的教學趨勢, 而校內設有恆常的主題跨科學習活動,如一年級會參觀動植物公園,以園內設施配合不同學科知識。 其他科目的課堂亦以「馬」為本,學習有關知識。中文科低年級學習以馬為部首的字,三年級的李彥晞說:「最深刻是中文堂,學到新字如駱駝、 驢、騙子」;同是三年級的陳森愉表示: 「老師把我們學到的新字,編成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讓我記得馬字部的字。」而高年級則學習有馬字的成語。 視藝電腦科拍攝馬匹 視藝與電腦科結合,學生操作平板電腦利用程式軟件,為小馬填色及畫上背景,完成後拍攝照片再存放到雲端系統,課程主任王詠儀解釋,「兩科結合使學習更流暢完整,因時間限制,需要非本科老師先學習其他科的內容,才能完成教學」。三年級的廖煒童與姚戈指平板電腦學習活動印象深刻, 廖同學說:「我們可以發揮創意,在背景加上適合馬生活的草地與太陽。」姚同學說:「我把檔案放到雲端與家人一起欣賞。」 此外,課堂讓學生回答問題或作口頭滙報,以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王老師說, 「馬匹主題融入不同學科後,學生更主動學習」,「較被動的學生也在愉快學習的氣氛下,願意開口作滙報或回答老師的提問」。 教材方面,學校為每級設計主題學習冊,內容包括不同科組的題目,部份題目需要學生預先搜集資料,再在課堂上與同學商討,經老師講解後,再於騎術講座中,共同找出正確答案。張作芳校長說,「同學能夠以求知求真的精神,求證自己在網絡上找到的資料真偽,不要過份信任網上資訊」,學生都踴躍向專家求證,證實自己所搜集的資料。  親身接觸認識馬匹 小馬來到學校後,馬夫帶來馬匹糧食、 馬蹄鐵、休息的禾草及清潔馬匹的工具讓學生觸摸,繼而講解馬匹的特性及結構,以及與馬匹接觸的注意事項。學生亦有機會為小馬「Madonna」擦毛及餵食紅蘿蔔,以及每班與小馬合照。學生林可晴表示,「親餵小馬十分難忘,初時感害怕,老師鼓勵後就投入參與」。 在講解活動中,高年級同學化身為小記者,以平板電腦記錄現場情況,準備在當日下午的課堂作相架設計,並學習用相片製作成短片。 在等待合照的時間,學校亦為學生安排英文科、宗教科和圖書科活動,英文科在操場準備一幅馬匹結構圖,教授馬匹各部位的名稱,該校英文科主任陳智恆說,「當學生近距離看著馬兒學習,能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如馬有四隻腳,但前後腳有不同名稱, 實地講解再比對結構圖,學生會有深刻印象」。 該校牧民助理在宗教科活動中,與學生分享聖經中出現的馬及驢,因為在聖經中出現馬的章節集中於舊約的戰爭記載,故此他們與學生分享新約中出現驢的場景,如耶穌進耶路撒冷城的時候騎著驢子,還特備驢的紙板向學生介紹,帶出有關和平與謙遜的信息。 這次以馬匹為主題的跨學科活動內容繁多,課程主任王詠儀認為「十分值得,看到同學的反應高興及投入,同時增加學習經歷、擴闊眼光,最重要鼓勵同學主動學習」。(游) 
kjy08_20180603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8.06.01
創作天地 2018.06.03
春天 聽!風兒在歡笑。 聽!鳥兒在高歌。 歡呼著,歡呼著,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看!木棉花開得像火焰一樣燦爛,  看!小路旁的勒杜鵑盡情地怒放。 我徜徉其中,  溫暖的陽光從樹梢間灑在我臉上,  風兒為我帶來陣陣芬芳,  讓人輕鬆愜意。 路上的行人換上了亮麗的春裝,  臉上溢滿著明媚的笑容。 讓人感受到春光的無限美好,  我在心底輕輕地歡呼著:  春天來了!  春天真的來了!  讓我們在明媚的春光裡盡情地玩耍吧!  鄭子雪  天主教伍華小學  四A 遊萬里長城 今年復活節假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遊覽了被稱為「古今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萬里長城。 我們以車代步,坐纜車上長城。在纜車上升的途中,我看見的長城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山峰之中。我極目遠眺,也看不到盡頭。天空灰濛濛的,彷彿真有一條龍盤踞在山野中。這雄偉的氣勢不由得讓我驚嘆萬分。 一到長城,我就順著欄杆往下望。看見一座座山峰向天邊延伸。站在那裡的我高高在上,居高臨下地俯視著周圍的景物。突然,一陣凜風襲來,一股寒意遍透全身,真冷啊!  我走進了一座烽火台,摸著那一塊塊飽經風霜的磚塊,感受到當年戰火硝煙的情景。我向上仰望, 還能看到長城被燒焦的痕跡。長城走過了幾千年的時間,卻依然威風地聳立在崇山峻嶺中,這令我不禁幻想到它剛建好時是多麼雄偉壯觀。 一天的光景匆匆過去,我離開了長城。在回酒店的途中,我不禁讚嘆秦朝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為我們創造了這舉世無雙的奇跡。 俞亦周  聖嘉祿學校  五B 最難忘的比賽 我家的獎杯櫃裡擺放著一個獎盃和一張照片,照片裡的我和其他三個男孩捧著一座銀色的獎盃,一起咧嘴笑著。每當我看著這兩樣東西的時候,我那宛如星辰大海般深邃的記憶流總會有那麼一顆星星在閃爍著。 那是二○一六年六月的某一天,正是學校運動會。我跟「飛毛腿」宇飛、「小劉翔」俊偉,還有「飛天猴」梓豪一起參加了接力比賽。比賽開始了,第一棒的梓豪一馬當先的衝在了前頭。運動場上到處都是吶喊聲、加油聲。很快梓豪便交捧給第二棒的俊偉。俊偉一接到棒,便如開弓之箭般向前衝。但此刻,意外發生了。他一個不穩當,直接摔倒在地上,場上一片唏噓聲。有幾個同學想過去扶起他,但他卻頑強地站起來,一瘸一拐地向前跑去。全場的觀眾都在為他加油助威。 然後,俊偉跑到了第三棒宇飛那裡,但我們已經落後太多了。他一接棒,便飛似的向前跑去。只見他雙腿像塗了油一般跑得飛快,直接超越了第三名、第二名,向著我跑來。 我一接到棒,便向著終點奔去,但是已經無力回天,只拿到了第二名。 雖然未能奪冠,但我們四個人捧著獎盃,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這次的比賽讓我明白,即使有多大的困難,都要努力向前。 張嘉軒   天主教博智小學   五C 老師不在時 上星期一的第六節是我們三丁班的英文課。起初,同學們都安靜地等待廖老師到來上課。 過了十分鐘,老師還沒有來到課室。同學就開始覺得不耐煩:有些人在談天,有些人在看漫畫。突然調皮的青青把一張寫上有「笨」字的紙條貼到坐在前面的小美背上。坐在後面的小明大聲地叫起來:「小美背後有個『笨』字!」大家都大聲笑起來,青青更得意忘形地大笑起來。被作弄的小美氣得暴跳如雷,於是她們就打起架來。課室吵得比街市叫賣聲還要厲害。 不知不覺,廖老師踏進了課室,她十分生氣地說:「全班安靜 !你們全班要到三○六室罰企! 大家都感到很後悔。 其實就算老師不在課室,我們也應該自律守規,做個好學生啊。 羅睿琳  彩雲聖若瑟小學  三丁 令媽媽感動又開心的一幕 看著那照片,回想起媽媽驚喜交集,又感動得熱淚盈眶的樣子,使我和姐姐也手忙腳亂,我還差點絆倒呢!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為了讓我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她不但要照顧我們的起居飲食,還要上班。可是在星期三,媽媽好像悶悶不樂似的。於是,我們絞盡腦汁地想辦法逗媽媽開心。我忽然靈機一動,對姐姐說:「不如我們製作一個『驚喜』給她吧!」姐姐點點頭,說:「好! 我們一起幫她做家務和製甜品——朱古力慕思給她吧!」 我們趁著媽媽上班時,興致勃勃地跑到超級市場,購買造甜品的材料。回家後,我們便拿出所有清潔家居的用品。完成事前的準備工夫後,我們便努力不懈地清潔家居。然後,我們依著烹飪甜品的書上指示,心驚膽顫地製作。萬籟俱寂的屋裡安靜得像一支針掉到地上也能聽得一清二楚。 不知不覺,我們終於完成「任務」。突然,在筋疲力盡的時候,聽到媽媽回來的腳步聲,便精神抖擻地拉著姐姐的手,三步併作兩步跑到房間去望穿秋水地等待媽媽回來。當媽媽踏進家門時,只見桌上放了一個令人垂涎三尺的「慕思」和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家,不禁露出驚喜萬分的眼神,使我們不由得相視而笑。當我在心中暗笑的時候,姐姐碰碰我的肩膀,並使了一個眼色叫我抬起頭,原來媽媽感動得流下淚來。我和姐姐便靜若無聲的從房間爬了出來,談笑自若地安慰著媽媽。 經過這件事後,我明白了媽媽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俗語有云:「父愛如山,母愛似水。」我們不是應該好好報答他們嗎? 黃敏津   聖保祿天主教小學   五A 上主日學真開心 每週星期天,媽媽都會帶我到樂富聖博德學校上主日學。 學期初,我經常說不上主日學,原因是班裡沒有認識的小朋友在一起, 加上上課只是學習天主愛人、念經文和講道理,我覺得非常沉悶。後來,導師姐姐分享聖經故事,把天主經融入詩歌當中教我們唱歌,還教導我要愛自己、家人、朋友和不認識的人和互相尊重等的道理,漸漸我就覺得很有意思。 而且,主日學導師還邀請家長及小朋友到老人院探訪和捐新玩具給貧窮的小朋友, 為他們帶來溫暖和開心的聖誕節,我就覺得上主日學很有意義了。 李思臻  聖博徳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 一B    
kjy01_20180527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05.25
聖博德學校 虛擬圖書 引發學生閱讀興趣
三十年前,一本兒童讀本打開有個紙摺的立體城堡「彈」出來,小朋友已覺得很立體;千禧年代,我們要為「立體書」重新定義。聖博德學校引入了一批「VR」和「AR」圖書,鼓勵同學閱讀,提升學校閱讀文化。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強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是甚麼,可能很多成年人都一知半解。但眼前這幾位聖博德學校約只有十歲的小學生,卻對這些新科技瞭如指掌,五年級的張景堯說:「兩者都是虛擬實境,用手機或平板電腦下載應用程式,只要用電子儀器鏡頭對準指定頁數和二維碼,立體和會動的圖畫就自動顯現出來。」 六年級的葉健陽同學指出,VR和AR書其實是多項現代科學的混合體:「其實VR和AR 書涉及了多方面,包括實體書、遊戲、短片、圖畫和互聯網,所以不能界定它們是純哪一類型。」 三年級的陳頌烯道出了虛擬圖書的優點和好處:「喜歡看電視和卡通片的同學,都傾向於少看文字書本,因為傳統書本只有文字,太悶了。但有了VR和AR圖書,可以增加他們的讀書樂趣, 吸引更多小朋友去讀書。」頌烯在一句話中反覆提了兩次「小朋友」,筆者心想,你們不也是小朋友嗎?這幾位受訪者稚氣中隱隱透出成熟的一面。 虛擬書如何讓學生闖進立體世界?  聖博德學校的圖書館內有多本VR和AR的圖書,內容涵蓋歷史、科學、文化和天象多個範疇。問到這幾位學生最愛哪本書,他們都能一一如數家珍地為筆者介紹。例如其中一本關於天象的書,當中的增強實境就是當使用平板電腦閱讀時,可以看到行星環繞太陽在自轉和公轉。 又例如另一本有關香港掌故和歷史的書,利用平板電腦閱讀時可以看到香港的百年歷史,包括日軍佔領、人力車在街上行走、渡輪徐徐泊岸等。又有一本故事性較弱,但互動性較強的圖書,讀者可以挑選一個機械人,調較它的高度、外型、手腳顏色等,然後去投入書中的故事,駕駛和攻擊無人機,這些虛擬實境圖書都十分有趣。 幾位受訪同學均異口同聲表示,自從今個學年學校引入虛擬圖書後,各人都比上學年更熱衷到圖書館看書。「虛擬書比實體書更有趣,因為有遊戲、有網頁、有短片,令我們覺得很新奇。」葉健陽補充。  校長:會繼續發展虛擬閱讀 校長張作芳表示,喜見為學校引入虛擬圖書所獲得的成功:「我於去年九月到任, 剛到任就構想學校到底有甚麼值得發展。而與圖書館主任商量並聽取同學意見後,覺得可以在校內推動閱讀風氣。可是,學校於今學年的經費早已於上學年決定了,幸而獲得慈善基金『永恆教育基金』贊助,方能購置第一批VR和AR圖書。」 張校長又表示,學校鼓勵並發展虛擬閱讀的腳步不會停下來:「上一批送到學校的書非常受學生歡迎,很快便被借閱。今年施政報告承諾,每家小學可獲四萬元購置圖書,鼓勵我們購置更多虛擬圖書以饕讀者。」校長指出,一本書售價約三至四百元,需要有政府或團體資助方能減輕校方壓力。 圖書館馮雁翔老師表示,為小朋友安排虛擬圖書課一點也不困難,沒有想像中必須具備的電子與電腦知識門檻:「老師只需要教同學下載相關程式,讓他們在家中都可讀虛擬圖書。只要他們學會下載第一個應用程式,下次他們便會下載第二、第三個程式,就像我們平日用手機下載應用程式一樣,根本沒有涉及甚麼複雜的電腦知識和學問。」 現在小學生的成長路,已經和虛擬世界接軌。有了虛擬圖書, 小朋友以後便能掌握走進想像空間的門匙。(達) 
kjy01_20161009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10.08
聖博德學校 閱讀大挑戰 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本報專題)開卷有益,夏日炎炎,不論是躲在樹蔭下還是冷氣開放的室內,拾起書本細閱都是個很不錯的消暑良方。一直致力推動閱讀的聖博德學校(下簡稱「聖博德」),在剛過去的暑期,便參加了香港大學舉辦的「閱讀大挑戰」Summer Challenge Programme,這是聖博德在上一個學年都有參與「閱讀大挑戰」計劃的相關活動。 自2014年開始,聖博德已參與該計劃。首先, 校方會在學校網站上載有關書單,以供學生查看, 他們可在校內圖書館以至公共圖書館借閱相關書籍。同學按自己能力及興趣選讀,閱讀完畢後,學生可在網上解答按該讀物內容而訂立的十道選擇題 。比賽為全港性排名,每名學生以個人名義參賽, 分數是以閱讀量及答題準確度作累積計算,如答中了便算入總成績,答錯了則有多一次機會補答。那即是說:看得愈多書及答中題目愈多者,便有機會在計劃中脫穎而出。  與自己比賽 現就讀六年級的曾寶萱和現就讀四年級的曾浩剛,連續兩個學年都有份參與該計劃。浩剛更成為這個計劃在2014至2015學年的全港冠軍,而在2015至2016學年則榮獲全港的第五名;至於寶萱, 從第一年參加的十名以外晉身至第二年的十名之內。他們均異口同聲地表示從中獲益良多,「從前我很怕看英文書,但當我閱讀了計劃中大部份的中文書後,又想繼續從中挑戰自己,於是我開始轉看書單中的英文書。若遇到不明白的英文生字,就查字典;同時卻發現英文書籍也有另一樂趣。」對此發掘了新興趣,他們也感到非常意外。本身愛看偵探小說的寶萱說,透過這個計劃,廣闊了她的閱讀範圍,她在上一個學年共讀了逾一百本書。 「自從參加了這個計劃後,我的閱讀理解能力增強了。從前我在中文考試中,這方面的情況比較不穩定,現在則大有改善。」自幼稚園低班開始已經常閱讀的浩剛謙虛地說,由最初只對數頁的童話故事書感興趣,至今已愛上故事性題材的英文小說。在上一個學年更讀了幾百本書。馮老師更透露,曾同學於每天放學後,由曾媽媽陪同下到圖書館借閱四本圖書返家閱讀,可見曾同學的閱讀興趣甚為濃厚。寶萱和浩剛都很喜歡該計劃中不斷作出自我挑戰的部份,因此他們參加了一年又一年;他倆都說會在新學年繼續參加如此有意義的閱讀計劃。  現已升讀中一的陳詠彤,看見每班約三分之一至一半的同學也時常談論這個計劃,激發了自己對此比賽的興趣,終於把握在上一個學年最後一年留校的機會,參加了這個計劃,她說:「我對小說及劇情題材甚感興趣,閱讀書本已有百多本。參加了這個計劃後,更主動認識不同詞彙,我的中文作文也有進步。」 多元化推廣 負責將這個計劃引入聖博德的圖書館主任馮雁翔老師指,校方一直透過各項多元化活動,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藉此也擴闊學生閱讀量,及灌輸終生閱讀概念。由於此比賽是透過互聯網讓同學進行挑戰,回答問題,校方同時亦提供平板電腦予學生於校內進行網上比賽。馮老師也透過模擬操作示範給學生們了解,讓他們更易掌握及使用。學生也可透過學校網站,在家中進行比賽,使之更靈活、更彈性。但她強調這絕對不是一項功課,「校方很同意大會所提倡的自主學習、自我完善和自我挑戰的目標。由選書以至訂題目都由參與該計劃的團隊作精心規劃的,書種包羅萬有,選書內容以至挑戰題也分不同的難度供學生選擇。該計劃不建議學生作速讀或精讀,而是鼓勵他們慢慢看,多享受閱讀的樂趣。當進行挑戰時選錯答案,系統會出現提示予學生,好讓他們尋找答案,再次作答,藉此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馮老師表示不少學生從答對題目中得到成功感。學生若想得知自己閱讀成績,也可透過網上查看,以作推動力。除此之外,比賽由十一月至六月期間進行,聖博德於每月也為該校學生作閱讀小總結,同時頒發校內證書予同學,以作鼓勵及推廣。 馮老師還感謝家長們對計劃的支持,「校方購置了計劃中一半的圖書,另一半則借自香港公共圖書館的藏書,需要家長的幫忙,帶著學生去借書。」她總結經驗,透過參與「閱讀大挑戰」比賽,發現學生校內成績大有進步,所獲的成效顯著;而參與學生約佔全校半數,深感已達致目標。來年會繼續參與,亦希望大會提供更多不同程度、不同類型和不同風格的書籍名單,供學生閱讀。(敏 / 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