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2_20181125s

(本報專題)聖博德學校十一月九日邀請特別嘉賓,幫助學生作跨學科學習——小白馬「Madonna」活潑的表現,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意。

當日學校舉行「『德』意小白馬」跨學科學習活動,讓學生透過接觸馬匹和聆聽國際騎術中心教練的講解,認識騎術運動和馬匹特性。動物到校機會難得,聖博德學校校長張作芳說:「活動獲『永恆教育基金』資助,該基金與國際騎術中心合作,提供騎術運動介紹和馬匹到校讓學生接觸」。

張校長借助以往的學校經驗,促成這個跨學科學習活動。她說,「舊校學生跟我分享難忘的片段,其中之一就是馬匹到校的情景」,「而當老師知道馬匹原來可以吃硬糖,感到十分驚訝」;而這次馬匹前往聖博德學校,同樣喚起師生的學習興趣。  

馬匹增添學習趣味 引領同學主動學習

聖博德學校的跨學科學習活動幾乎涵蓋所有學科,包括讓宗教科與圖書科的活動配合,需要從新編排課堂時間表,課程主任王詠儀說,「活動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藉著馬匹引領同學主動學習」。王老師認為,主題式學習是現今的教學趨勢, 而校內設有恆常的主題跨科學習活動,如一年級會參觀動植物公園,以園內設施配合不同學科知識。

其他科目的課堂亦以「馬」為本,學習有關知識。中文科低年級學習以馬為部首的字,三年級的李彥晞說:「最深刻是中文堂,學到新字如駱駝、 驢、騙子」;同是三年級的陳森愉表示: 「老師把我們學到的新字,編成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讓我記得馬字部的字。」而高年級則學習有馬字的成語。

視藝電腦科拍攝馬匹

視藝與電腦科結合,學生操作平板電腦利用程式軟件,為小馬填色及畫上背景,完成後拍攝照片再存放到雲端系統,課程主任王詠儀解釋,「兩科結合使學習更流暢完整,因時間限制,需要非本科老師先學習其他科的內容,才能完成教學」。三年級的廖煒童與姚戈指平板電腦學習活動印象深刻, 廖同學說:「我們可以發揮創意,在背景加上適合馬生活的草地與太陽。」姚同學說:「我把檔案放到雲端與家人一起欣賞。」

此外,課堂讓學生回答問題或作口頭滙報,以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王老師說, 「馬匹主題融入不同學科後,學生更主動學習」,「較被動的學生也在愉快學習的氣氛下,願意開口作滙報或回答老師的提問」。 教材方面,學校為每級設計主題學習冊,內容包括不同科組的題目,部份題目需要學生預先搜集資料,再在課堂上與同學商討,經老師講解後,再於騎術講座中,共同找出正確答案。張作芳校長說,「同學能夠以求知求真的精神,求證自己在網絡上找到的資料真偽,不要過份信任網上資訊」,學生都踴躍向專家求證,證實自己所搜集的資料。 

親身接觸認識馬匹

小馬來到學校後,馬夫帶來馬匹糧食、 馬蹄鐵、休息的禾草及清潔馬匹的工具讓學生觸摸,繼而講解馬匹的特性及結構,以及與馬匹接觸的注意事項。學生亦有機會為小馬「Madonna」擦毛及餵食紅蘿蔔,以及每班與小馬合照。學生林可晴表示,「親餵小馬十分難忘,初時感害怕,老師鼓勵後就投入參與」。

在講解活動中,高年級同學化身為小記者,以平板電腦記錄現場情況,準備在當日下午的課堂作相架設計,並學習用相片製作成短片。

在等待合照的時間,學校亦為學生安排英文科、宗教科和圖書科活動,英文科在操場準備一幅馬匹結構圖,教授馬匹各部位的名稱,該校英文科主任陳智恆說,「當學生近距離看著馬兒學習,能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如馬有四隻腳,但前後腳有不同名稱, 實地講解再比對結構圖,學生會有深刻印象」。

該校牧民助理在宗教科活動中,與學生分享聖經中出現的馬及驢,因為在聖經中出現馬的章節集中於舊約的戰爭記載,故此他們與學生分享新約中出現驢的場景,如耶穌進耶路撒冷城的時候騎著驢子,還特備驢的紙板向學生介紹,帶出有關和平與謙遜的信息。

這次以馬匹為主題的跨學科活動內容繁多,課程主任王詠儀認為「十分值得,看到同學的反應高興及投入,同時增加學習經歷、擴闊眼光,最重要鼓勵同學主動學習」。(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