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20619_fade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6.19
聖伯多祿中學 饒兆琮
享受沙灘排球速度感
打沙灘排球時,經常會因日照而曬傷, 或為救球奮不顧身飛身撲向沙地而被沙粒刷傷,但是就讀聖伯多祿中學的中六學生饒兆琮認為,少許損傷無阻他對沙排的熱愛,他指出在沙灘擊球時的刺激度高,節奏快,飛身救球更令他玩得盡興,是他享受這運動的原因。   沙灘排球是一項兼具快速、刺激,並極具爆發力的競技運動,根據香港排球總會2021至2024年沙灘排球比賽規則的資料顯示,沙灘排球是一項由兩隊球隊,在用球網分隔之沙地球場上進行比賽之運動。   升中時,饒兆琮與幾名參與排球運動的小學同學被派到聖伯多祿中學就讀時,發現學校沒有排球隊,於是他們聯繫校方申請組織排球隊,「我們找到小學時也有打排球的師姐幫忙,聯絡老師說明意願,再向校長申請組織排球隊。直到我升中二時,學校男子排球隊成立,我便加入。」   饒兆琮談到開始打排球的經歷,他說要從小學六年級說起,「學校當時在推廣排球運動,我見到教練打排球的外型討好,吸引我參加。」   他中二加入排球隊後代表學校參與學界賽事,中三開始參與沙灘排球及比賽,同年獲選加入男子少年排球香港代表隊。2021年3月, 他加入了男子青少年沙灘排球香港代表隊。   相比由六人組成的室內排球,饒兆琮認為二人一隊的沙灘排球的難度更高更富挑戰性,他指出在沙灘打排球,奔跑時雙腳經常會陷入沙中增加接球或傳球的難度,而現場的風力、陽光、雨勢、甚至沙粒的粗幼也會影響發揮,非常講求臨場發揮與判斷。   由於沙灘排球在沙中進行,每次看沙排球賽時總會見到飛身救球的精彩動作;只有兩人一隊的沙排更在比賽途中不可換人,因著人數的限制,令饒兆琮學會更專注,「我要更專心作賽才能得分,體力消耗很大,但每次得分也令我感到很滿足。」   疫情下專注沙排訓練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全球已長達兩年半,室內場地因疫情經常關閉,反而成為饒兆琮在沙灘排球發揮出水準的時期。疫情爆發兩年多,他說可以進行室內排球的訓練大幅減少,以往平均一星期有五天練習排球,室內球場封閉後,他只能在街場練習,訓練減至一至兩日,街場後來也關閉,「我便背著排球和網,與朋友組隊轉到沙灘的沙排場地,掛起排球網練習沙排。」   平日他經常到淺水灣的沙灘排球場訓練,希望在疫情中繼續保持球感,隨著康文署轄下所有泳灘關閉時,他便繼續在家中勤做體能訓練,以保持體魄。沙灘屬戶外運動才不太受到疫情影響,但他非常珍惜每次練習的機會,投放更多時間在沙排上,促使他在中五時加入沙灘排球港隊。   剛於去年8月,饒兆琮在屯門新咖啡灣泳灘舉行的第16屆青少盃沙灘排球比賽上, 與隊友贏得男子初級組季軍,這是他首次參與公開比賽獲得獎牌,而感到高興。他在等候DSE放榜期間,每星期也回校擔任排球隊助教,他亦是本學年校長推薦計劃的學生之一,希望憑著沙灘排球的卓越表現,可考入教育大學修讀體育,日後成為小學教練或體育老師,培育下一代。(高)  
kjy15_20220227_s
400400中學動態
中學動態
2022.02.25
喜樂中學 動態 2022.02.27
張振興伉儷書院   金禧校慶開放日 (本報訊)天主教喇沙會張振興伉儷書院早前舉行金禧校慶開放日,邀請喇沙會香港區會長麥丹理修士(Br. Dennis Magbanua)擔任開幕典禮主禮嘉賓。 典禮開始前,該校邀請海星堂主任司鐸劉德光神父帶領祈禱,並聯同主禮嘉賓、校監、校長主持氣球玫瑰唸珠升空儀式,為開放日揭開序幕,藉此向天主祈求福蔭及護佑。 開幕典禮中,校監及校長回顧該校50年來的發展,感謝恩人的持續支持及幫助,同時展望將來的發展。麥丹理修士在致辭中提醒師生保持初心,繼續為弱勢及基層學生提供教育,秉承張振興伉儷的辦學精神。 隨後進行了支票善款移交儀式,感謝一眾舊同工、校友及善長的捐助,以改善學校的硬件及軟件設備,讓學生在學習上得到更充足的支援,提升學與教效能。而在啟航儀式上,嘉賓為主題佈景板的帆船揚帆啟航,在「聖母瑪利亞海洋之星」的護佑及引領下,讓張振興這艘船可以「德馨澤遠,續創輝煌」。最後,嘉賓前往健身室及新翼大樓,主持命名及揭幕儀式。 在一連兩日的開放日,不同科組設計一系列攤位及活動,供蒞臨參觀的家長、校友及嘉賓參與,同時在操場進行足球友誼賽、籃球活動、花式足球及醒獅表演,不少校友藉此機會回校參觀。(教) 聖伯多祿中學宗教週•實踐「博學展能、推己及人」精神 (本報訊)聖伯多祿中學早前舉辦一連數天的宗教週活動,活動配合該校的學年主題——「博學展能、推己及人」,由天主教同學會幹事及公教老師,同心協力籌備各項有趣及富有宗教氣氛的活動,向全校學生傳播互相關愛的精神。 宗教週包括舉辦攤位遊戲、聖經問答比賽,以及舉辦小型「明愛賣物會」、兒童助養計劃、曲奇義賣及送贈,為弱勢社群籌款及鼓勵同學對敬愛的人士表達謝意。而「友情班相」班際攝影比賽,以加強班內的團隊精神,發揮團體的合作能力。此外,天主教同學會的幹事更透過聖伯多祿堂向黃竹坑護老院的長者致送禮物及心意卡,為他們送上慰問及祝福。 另外,該校邀請聖伯多祿堂的容思定神父與同學進行「射龍門」比賽。最後,由學校歌詠團向師生獻上多首樂曲,又請來福傳魔術師Vincent Cooperfield為全校師生表演福傳魔術,以傳遞天主的福音及正向價值觀。(教) 德雅中學舊生修女•與學生分享修道點滴 (本報訊)德雅中學舊生瑪達拉上主及聖母之僕修女會眷顧修女早前返回母校,與天主教同學會成員相聚,分享她的修道生活、過往的經歷和得著。 眷顧修女席上向學生傳播天主愛的信息外,她還跟師妹們分享以前在母校的趣事,讓學生感受到昔日德雅師生風雨同舟的情誼。 此外,眷顧修女亦跟師妹們分享昔日在菲律賓傳教時的照片,舊照片滿載無數珍貴的回憶,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變幻無常,也讓同學明白年青人要好好珍惜時光、活在當下。最後,眷顧修女送贈每位學生一本有關貞潔教育的書籍《愛、性與貞潔的真諦》。(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20227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2.25
聖伯多祿中學視藝學生 設計穿戴式裝置 融入科技與生活
(本報專題)隨著科技發展,智慧型穿戴式裝置愈來愈普及,手錶、眼鏡、衣著等服飾也可以包含穿戴式的電子裝置,而聖伯多祿中學12 名修讀視覺藝術科的學生,嘗試以創意,並應用由科技開發出微型及輕便的裝置,設計出不同的穿戴式生活用品,把科技結合美藝當中。 該校參與由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及OC STEM Lab創意工作室合辦的「穿戴式科技運動服裝」活動,計劃下共有五間中學逾60多名中學生參與,中學生在理工大學的設計學院、紡織服裝學系及電子工程學系,和職業訓練局學生的協助,認識穿戴式科技,設計及製作出運動穿戴式科技的製成品,把知識實踐於生活之中。 參與該計劃的聖伯多祿中學共12名學生,分組參與設計:有組別設計內置LED燈與耳機的風褸,幫助運動員晚上跑步時增加安全性;有組別設計專為晚間使用的跑步鞋,鞋子附有LED燈可調較光暗,鞋踭彈弓幫助跑步或散步時更舒適,鞋頭的反光物料配合LED燈增強美觀;設計裝置LED燈的溜冰服裝,以閃燈效果突出服裝線條等。 有份參與計劃的舊生叶偉欣及洪婧怡,與另外兩位同學李佩樺及黎以澄設計夜行風褸,洪婧怡介紹產品時指出,此風褸專為晚間跑步而設, 在運動服的帽邊裝上發光的藍光燈帶,透過開關掣設有三種不同的發光模式,此燈帶幫助在夜間識別位置,避免在街上跑步時發生意外;而可拆除式的喇叭置於風褸之中以代替耳機, 用作接駁電話或音樂播放器等裝置。 叶偉欣表示首次把電子科技與服裝設計融入,在學習把電子儀器置入衣物時也有難度,需要不斷調較與反覆嘗試才成事;洪婧怡表示,過去認為藝術設計只限於時裝展的產品,而且側重藝術元素,這次可以學習設計具實用性的產品,設計外也要配合科技材料,「要把電子產品融入衣物中,在研發時發現接觸不良而未能發光,燈帶的外型也要顧及是否襯托風褸的設計,過程中需要不斷調較。」 她們嘗試近五次後,最後找來冷光帶的燈飾載入衣物中,製成一件智慧型穿戴式風褸。而婧怡在中學文憑試的視覺藝術科的作品也融入了科技元素,以加強作品的多元化。 為高中視藝科設燈飾製作 另外,該校於本學年為中四生的視覺藝術科提供燈飾產品設計課程,視覺藝術科主任陳美詩指出,會集中教授學生學習智能照明的設計,如何把照明系統設計應用於家居之中,塑造現今逐漸普及的智能家居裝置, 例如學習以人體感應的燈飾開關功能,亦會學習使用環保物料作為設計題材,「把藝術融入生活,是將來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美觀的藝術品也兼具實用價值。」 陳美詩表示,學生對於把服飾加入科技元素很感興趣,希望學生能善用可持續材料來設計智能照明, 把STEM融入藝術中。(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2_20220116_s
400400視藝
中學視藝廊
2022.01.14
喜樂中學 中學視藝廊 2022.01.16
聖伯多祿中學 主題:生活點滴 創作媒介:塑膠彩紙本、塑膠彩畫布板   舞台的背後   陳心悅 床上的機械人   李英偉  自畫像   陳詠欣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