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3_20150607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5.06.06
小小勇士的成年禮 《大尖山的大冒險》系列作品
   和孩子們共讀岩村和朗(Kazuo Iwamura)的作品《十四隻老鼠》系列圖畫書,是許多大、小朋友熱愛岩村先生作品的起點。他以細膩、清新的畫風,描繪身處於大自然考驗中的老鼠大家族,如何齊心努力經營美滿的的家庭,溫暖的家人互動、幽默的故事情節,以及鮮明的角色塑造,在在引發讀者深刻的共鳴。這是作者和家人於1975年,自東京遷居櫪木縣益子町雜木林後,開墾新地的真實生活寫照。 長期觀察自然、關心生態倫理的岩村和朗,現在已經是個老爺爺了。他仍不改「畫孩子喜歡的圖,寫孩子喜歡的故事」的創作初心,持續地以作品關注兒童的心靈。自1991年起,他花費了八年的功夫,完成了《大尖山的大冒險》長篇小說,這個系列以文字為主、輔以插圖,共分成八冊,分別為:《風的草原》、《黃昏的暴雨森林》、《月夜的蘑菇》、《飛天的烏魯魯》、《烏魯魯的秘密》、《那個傢伙的鈴鐺》、《雲上的村莊》、《山頂的湖泊》(青林國際出版),可說是作者在認真思考生命的種種議題後,深刻淬鍊後的精華。 故事的安排是由主角尖鼠爺爺向三隻小尖鼠,敘說年輕時自己去爬大尖山的冒險歷程。為了描繪出具有真實感的故事場景,作者花了五年時間來構思和蒐集資料,並與許多動物學家、動物攝影師同行,實際走遍了日本的高山和森林,去考察書中出現的動植物的棲地,同時到現場感受風吹過森林的聲音、光線、味道和濕氣,將種種身體的感受,轉化為文字和圖畫的力量。 尖鼠一族認為高聳入雲的大尖山是神祕的聖域,如果能攀登山頂,就可以成為真正「獨當一面」的大人,於是尖鼠爺爺年輕時,謹守著這個傳統的成年禮俗,追隨著祖先的步伐,挑戰這段未知的旅程。其實,小尖鼠的生命週期並不長,只有約一年半的壽命,心跳的次數是600至1300下,活動的規律以一、兩小時為單位,所以必須不時進食和休息,牠們以和人類完全不同的時間尺度和生命機制生存著。 「大尖山」自成一個小宇宙,是孕育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泉源,它是一則象徵成長的隱喻,絕對不只是個普通的動物冒險故事。小尖鼠的生命即使渺小脆弱,但牠們奮力勇登大尖山的壯舉,仍然表現出豐沛堅韌的生命力。這段神奇的朝聖旅程,就像鮭魚返鄉般驚心動魄,沿途中,尖鼠和其他動物們的遭遇既寫實又揉合了想像和傳說,讀者跟著動物們的腳步前進,心情也跟著跌蕩不已。 故事讀來處處皆有與大自然相遇的驚奇,前所未見的生物、前所未聞的奇遇,在作者洗鍊精確的文字下,交揉成一首饒富詩意的生命交響詩。森林裡的生物依循生存的自然法則運行,有合作共生,也會競逐相殘。作者將生存的問題,真實的呈現在小讀者面前。對於身處於城市中的孩子,如何勇敢地走出舒適圈, 能在自然中舒展五感,和許多生物接觸是很重要的經驗,與和自己不同的生命體相遇,知道生命的奧秘並為之感動, 然後激發出好奇心,讓孩子們認真去思考生命是甚麼,生命的價值為何,進而懂得尊重生命,珍愛生態環境。   書中的尖鼠爺爺不愛說教,牠藉著說故事和討論分享生活體驗,不著痕跡的將自己的生命智慧傳承給小孫子;岩村和朗也將他視萬物齊同共生的理念, 蘊藏在這個生動幽默的故事中,節奏分明的章節留下了開啟對話的空間。這個系列的作品包含了豐富的生物知識,作者非常善用形容詞和狀聲詞來表現作品的音樂性,加上譯者清暢精妙的譯文,使大尖山的故事令人讀來欲罷不能, 更不禁想要大聲朗誦,真是兼具知性與感性的佳作。
kjy06_20140216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4.02.16
植草根 撒播聖言種子的腳印
   地圖是旅行必備的地理資料,更是確立地方名稱及地理位置的歷史紀錄。首幅香港地圖是由米蘭外方傳教會和神父(Fr. Simeone Volonteri,即後來在中國河南擔任宗座代牧的安西滿主教)繪畫,1866年在德國印製。隨後五十年,這幅地圖更成為香港唯一獲認可的官方地圖(「新安縣全圖」)。 米蘭外方傳教會(1926年改稱為宗座外方傳教會)是首個踏足香港的意大利男修會。1858年4月10 日,首位會士雷納神父(Fr. Paolo Reina, 1825-61) 抵達香港。米蘭外方傳教會的會士一直渴望向香港及中國大陸的鄉村居民,傳佈福音。尚未來港以前,高神父(Fr. Timoleone Raimondi, 1827-94)已開始學習中文。他是首批抵港的會士之一。到港初期,他曾到訪大埔區的碗窰,在一戶姓馬的家庭借宿,因而認識了渴望認識耶穌基督的馬金水。1861年,穆神父(Fr. Giuseppe Burghignoli, 1833-92)由荃灣越過高山,到達碗窰,年僅十四歲的馬金水充滿活潑的信德,啟發不少窰工信仰天主。他們捐出小磚屋,供傳教士短暫留宿兼作小聖堂(傳教站),奠定了天主教紥根大埔的歷史。 1864年,和神父(Fr. Simeone Volonteri, 1831- 1904) 與中國籍梁子馨神父(1837-1920,不屬於該修會)合作,到碗窰分擔穆神父的工作。出身於天主教家庭的梁神父,自小跟隨父母由廣州來港,他是首位在香港成長及接受修道培育的青年(1862年晉鐸)。他幾乎每天都陪伴和神父到鄉村,關懷村民, 向他們介紹福音喜訊。 荒落的鄉村沒有明確的路標,和神父根據考察,每到一處便繪畫地圖,準確紀錄路線資料及村落的位置, 準備重訪。這幅珍貴的手繪地圖,中英對照,地圖上旁註中文出自梁神父的手筆。傳教工作充滿困難、艱辛又危險,傳教士克服旅程上的疲累,翻山越嶺、涉水渡河,跨過崇山峭壁,冒著海浪衝艇、盗賊襲擊的生命危險,更甚的是那些對天主教信仰懷有誤解而攻擊傳教士的暴力。這一切無阻和神父的傳教心火, 他懷著堅定的信德,照顧處於社會邊緣的貧窮山區村民,切實地感受到天主賞賜他傳揚天主聖言的恩典,他沒有虛度每一天。 碗窰的居民邀請神父們為村民開設學校後, 汀角的民眾亦提出同樣的要求。和神父挨家逐戶勸捐,為設小聖堂及辦學校而籌募經費。1865年,和神父首次探訪西貢墟,受到鄉紳父老的歡迎,他們更即時贈地興建小堂、學校和宿舍,還有些人表示願意領洗。1870年代,這所學校提供小學至初中程度教育,幾經艱辛,至1924年由鄉村私塾發展成為崇真學校。      教育是我最關心的事業    1874年,香港由宗座監牧區升格為宗座代牧區。高神父獲委任為首任香港宗座代牧,在羅馬祝聖為主教。 高主教是個毅力驚人又高瞻遠矚的人,生活簡樸。他非常重視學校教育,深信教育對年輕人有深遠的意義;教育與實踐愛德的服務,同樣體現福音的精神,兩者均與傳福音的工作緊密相連:「不論在過去或將來,年輕人的教育一直是我最關心的事業。我為教育辛勞了二十五年,我的年華因此老去。我亦把我的餘年獻給教育。對於我的羊群擁有一間學校,不但忠於慈母聖教會的訓導,而且是香港最優秀的學校,我感到自豪。」(1884年1月22日講話內容)  香港開埠初期,殖民地政府沒有制訂完善的公共學校制度。1862年,政府辦中央書院,以學費較便宜的手段與天主教學校競爭。1871年,政府採取推行世俗教育的教育政策,有意把宗教教育從本地學校科目中剔除。高神父以書面反對,他的立場受到公開抨擊。1873年政府更以立法,要求接受資助的學校每日必須有四小時純世俗教育。高主教堅持天主教學校所有課程都包含天主教信仰,他不會接受在天主教學校裡有四小時完全不談信仰的限制。他帶領所有天主教學校,拒絕政府這項資助計劃,並旋即到歐洲,力邀愛護青年弟子的辦學修會來港。     當時全港十四間學校中,有九間是天主教學校。這一場政府強推世俗教育的爭持,直到1877 年4月22日首位信奉天主教的港督軒尼詩(John Pope Hennessy)上任才得以解決。他取得英國政府批准,容許考試評核的成績是學校獲取資助的唯一條件。1879年開始,聖若瑟書院獲政府資助辦學。
kjy01_2012101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10.14
校際歷史文化專題研習比賽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 追尋當舖的歲月足跡
(本報專題)當舖,一個香港人似是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的是那個引人注目的「押」字招牌,是那種老香港的建築風格;陌生的是現代香港人大多不曾親身走進當舖,在那「遮醜板」後的神秘空間裡轉動過,更遑論上門光顧了。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五位剛升上中四同學,以「當舖還有生存空間嗎?」為題,參加第一屆校際歷史文化專題研習比賽,於文字報告初級組(中一至中三)奪得季軍,頒獎禮於九月十五日舉行。她們穿梭於港、九、新界,東奔西走,前後花了半年時間,終於完成這份探討當舖未來發展的二萬字專題報告。就讓她們作嚮導,帶領我們探索當舖這個歷史悠久的老行業吧!   見證時代 屹立依然 不說不知,當押文化源自印度。古時印度僧人的廟宇會為週轉不靈的人提供當押服務,當押文化亦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落地生根,演變成為當舖。當舖亦是時代變遷的見證,反映不同年代的社會和經濟面貌。錢皓楠以當押品為例,解釋道:「昔日可以當棉被,今天只能以金器、手錶等作抵押,銀器也不收了。」只因今天家具電器,甚至銀器的價值已不復當年。今天當舖的顧客仍以本地人為主,但亦有外籍人士和外傭光顧,反映香港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當舖甚至會播放外語電視頻道,吸引新客源」,郭沅頤表示。 你或會認為坊間既有銀行,亦有信貸公司,看似冷清的當舖,大概只是苟延殘喘。但經過大量的資料搜集、訪問、問卷調查,五位同學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雖然當舖的生意額受銀行業務發展影響而下跌,但我們相信它們不會因此消失」,陳穎淇認為關鍵是當舖有其獨特優勢。「它不用審批,方便快捷,為急需現金週轉和欠缺良好信貸記錄的人提供另一個途徑,有其獨特客源。」陳蒨渝亦表示初時以為典當行業後繼無人是當舖面臨的難題,她親身接觸這個行業的人,與他們訪談後才發現是另一回事,「不少年輕一輩都樂意在當舖工作,準備將來繼承家族生意。」   親身體驗 改變觀念 現時全港尚有二百多家當舖,為取得第一手資料,五位女生決定親身到當舖訪問,事情卻未如她們想像般順利。「我們先是致電邀約訪問,聯絡了四十多家當舖,卻不斷被拒絕」,陳蒨渝回想,「當時實在有點心灰意冷,但我們想做到最好,所以仍堅持要實地考察。」除了訪問,為確保準確性,她們還花了不少時間到圖書館查看書籍和舊報紙,甚至是更舊的報紙菲林(昔日要先造好菲林,然後才印刷報紙),以搜集相關資料,而不是到網上搜尋和拷貝資料。 最後,她們成功約晤十五間當舖接受訪問,過程中推翻了她們對當舖的固有印象。「最難忘的是我到訪一家當舖時,感到不適而暈倒」,郭沅頤回憶道:「店裡的人連忙扶我坐下來,又給我藥油。我們以為當舖的人都很冷漠,總是不留情面地壓價。但這件事過後發現原來他們也很友善、很有人情味。」當舖的建築也讓她感受到那濃厚的人情味:「『遮醜板』防止外面的人看見當舖內的情形,避免顧客尷尬,經營者考慮得十分周全呢。」 任教歷史科的吳老師在同學進行專題研習時,也提供協助,更欣賞同學的認真和努力。「初八正值農曆新年假期,她們還給我撥電話,詢問我的意見,使我十分意外;甚至有同學生病了也堅持要到當舖去搜集資料」,吳老師表示,「本校所有中三同學也要做專題研習,但大多只會做問卷調查,很少會到實地考察。」她補充,「對學生而言,專題研習是一個很好的體驗,學習過程有助他們感受見聞,也可以在課室外親自發掘答案。這群同學更學習了有系統地處理資料。」學習知識並不限於教室內、書本上,親手發掘知識好比親手掘出黃金,沒有人能從你身上把知識奪去。(澄)    
kjy02-2012050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5.06
聲影情意交流融會 學校電子學習試驗計劃 中小學分享初階段成果 2
  荔景天中 教學相長 實踐資訊素養 四月下旬,盧詠琴校長偕電腦科主任/資訊科技教育主任劉家倫和四位中一學生,接受本報訪問,分享試驗計劃的初步成果,及應用資訊科技於學與教方面的經驗。盧校長表示:「本校於2008年獲選為香港教育局的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與其他學校分享資訊科技教育經驗。當時,劉家倫主任曾半職借調到教育局工作。我看到青少年都喜歡接觸電子產品,適當地運用電子教材媒體,有助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試驗計劃中,該校與香港教育學院合作,通過將資訊素養結合綜合人文學科的學習,提升學生資訊素養的素質,為學生日後修讀新高中的通識科時,作更好的準備。   該校的試驗計劃名為「以電子學習模式實踐資訊素養教育於綜合人文學科」(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 practice in Integrated Humanities through e-learning)。學校全級中一年級學生參與,為期三年,他們在綜合人文學科中使用電子學習工具,進行以討論為主的學習活動,從中體現協作學習,並利用網上的學生系統分享學習的成果,及在同學間組建學習社群。   在綜合人文學科課堂上,四位受訪學生正在學習「英治下的香港」。計劃中,師生以討論模式上課,探討課題;在討論單元方面,則以電子學習模式上課。張錦佩同學最喜歡的部份是製作概念圖:「我們以三人為一組,先在網上搜集資料,經過綜合和篩選資料的程序,然後以電子教學工具繪畫概念圖,這有助我理解課題。」李卓南同學和葉詠翹同學則樂於利用手提觸屏式電腦的攝錄鏡頭作報告錄影,詠翹說:「在課堂上,各小組即時錄製演示,同學可藉此互相交流意見。」老師於系統觀看各組同學的報告錄影作出評論和指導,而學生更可以討論區形式進行延伸討論。李海明同學與組員以電腦製作簡報,他認為電子學習不但增加學習過程的互動性,也增添不少趣味。    提起資訊素養的概念,四位學生並不陌生。劉主任補充說:「在中一年級的電腦科中,學生必需學習掌握資訊素養的能力,如在網上搜尋資料的方法和應用資料的道德操守等。2009年,本校有份參與『發展課堂活動及評估工具通過科學科/常識科提昇學生資訊素養』研究計劃,這是教育局委託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CITE)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計劃。這次經驗十分難得!」卓南和錦佩齊聲表示,透過試驗計劃,實踐他們所學的資訊素養的概念,卓南以認真的語氣跟記者說:「我們不能盡信網上所得的資訊,必須細心分析資料,這樣的訓練有助增加我們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該校於五月初,為中一學生舉行綜合人文學科校外考察,地點是位於港島中區的聖公會聖約翰座堂,讓學生透過參觀歷史建築物,探討和了解殖民地時期,在英國政府統治下的中國人的生活狀況。參加活動的學生應用平板電腦ipad 2,使用那裡的導賞系統,劉主任說:「學生應用ipad 2瀏覽相關資料,回答引導問題,並記錄有關的多媒體資訊,如影片、聲音等。藉著校外考察,學生可在歷史地點作親身體驗,而電子教材和資料作輔助的角色,加深他們對課題的認識。」   盧校長喜見試驗計劃的初階段發展,循序漸進:「早前,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到校觀課,此外,不少友校亦曾到訪觀摩,為本校師生的教與學方面,起了鼓勵和刺激的作用。香港教育學院支援本計劃的教師專業培訓,我們更邀請十多間天主教中學,一同參與培訓,分享所學。我期望三年的計劃裡,學生和老師一同成長,教學相長。」(仨)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資訊化的社會,各國許多教育機構紛紛指出資訊素養是二十一世紀必須具備的能力(Andretta, 2005; Breivik & Senn, 1998; Eisenberg, Lowe & Spitzer, 2004; Partnership 21st century skills, 2003)。資訊素養中所謂的「資訊」並不只限於電腦資訊,而是廣泛地包括了圖書、圖像、電腦及多媒體等各種的資訊來源。而素養亦並不單指是技術操作方面,而是包括分析、整理、判斷、創新、溝通和評估及使用操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資訊素養定義為個人必須能夠識別所需的信息,知道如何找尋、評估信息的質量,存儲和檢索信息,進行有效地和道德地使用信息和應用信息,以達至創造和交流知識( UNESCO, 2008 )。   (資料來源:「發展課堂活動及評估工具通過科學科/常識科提昇學生資訊素養」研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