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a_20160403s
bridgelist_logo
2016.04.02
生命的跨越
生命的成長,在於不斷地跨越!  跨越讓我們站的更高,看的更遠!有句順語說的好:「行的快,好世界!」很多人都期望爬山能爬到山頂,行路能行在最前面,眼前無遮攔,心曠神怡。但是,爬山和超越的過程是艱辛的,痛苦的。正是由於這種種的困難,跨越讓很多人望而生畏,止步不前。 跨越不僅是生活中翻過一座山,越過困境或跨過障礙,更重要的是死亡與生命的跨越,讓生命生生不息,延續不止!可是我們拿甚麼作為支撐,來跨越現世的痛楚與短暫的生命?我們的希望與力量又在哪裡呢?我們的信仰告訴了我們這一切。 作為基督徒,我們相信天主聖言—— 耶穌基督降生成人,他的受難、死亡與復活向我們顯示了他的真人性與真天主性!他的復活是我們信仰奧跡及禮儀慶祝的核心,如果耶穌死了沒有復活,我們的信仰就是空的,但是耶穌以他的死亡戰勝了死亡, 第三天他從死者中復活了!他的復活給我們帶來了新生命、喜樂、力量以及跨越死亡獲得永生的希望!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望福音》14:6),耶穌以他在世的言行指示給我們道路與真理:天主是愛,並因著我們對他的信賴, 我們將擁有在他內天主性的生命!  主耶穌復活了,阿肋路亞!因著他的寬恕與博愛,他受刑的工具十字架變成了救恩的標記,耶穌以他的逾越奧跡教導我們跨越現世的困境,死亡與短暫生命的秘訣就是寬恕和博愛!這種跨越,由沉悶的苦世到甘飴的人生,由無聊的生活到有意義的人生, 由短暫的生命到永恆的生命……  記得有一個故事:一個十二歲的男孩背著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氣喘吁吁在街上一步一步吃力地走著,顯然他很累。行人中,有一個中年男子提醒這個男孩子:「你累不累呀!為何不把他放下來,讓他自己走呢?」這個男孩望著這個中年男子,沉默了一會回答說:「我不累!他是我弟弟,他生病了,我要帶他去醫院!」那個中年男子聽了後,停住了腳步,望著這個男孩一步步挪動的背影,不知道說甚麼好……  我們心中的愛,帶給我們力量和希望。耶穌以他的受難與復活告訴我們:天主愛我們,愛得死去活來!天主對我們的愛,以及我們對他愛的信賴成為我們跨越生命的基礎與力量。耶穌向你和我發出邀請:「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 我要使你們安息。你們背起我的軛,向我學吧!我是良善心謙的:這樣你們必要找到你們靈魂的的安息,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瑪竇福音》11:28-30) 
kjy16_20160403s
生命動力
2016.04.02
我見了主
一週的第一天,清晨,天還黑的時候,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那裡,看見石頭已從墓門挪開了。於是她跑去見西滿伯多祿和耶穌所愛的那另一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從墳墓中把主搬走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把他放在那裡了。」伯多祿便和那另一個門徒出來,往墳墓那裡去了。 兩人一起跑,但那另一個門徒比伯多祿跑得快,先來到了墳墓那裡。他俯身看見了放著的殮布,卻沒有進去。隨著他的西滿伯多祿也來到了,進了墳墓,看見了放著的殮布,也看見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不同殮布放在一起,而另在一處捲著。   那時,先來到墳墓的那個門徒,也進去了,一看見就相信了。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耶穌必須從死者中復活的那段聖經。然後兩個門徒又回到家裡去了。 瑪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邊痛哭;她痛哭的時候,就俯身向墳墓裡面窺看,見有兩位穿白衣的天使,坐在安放過耶穌遺體的地方:一位在頭部,一位在腳部。 那兩位天使對她說:「女人!你哭甚麼?」 她答說:「有人把我主搬走了,我不知道他們把他放在那裡了。」 她說了這話,就向後轉身,見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他就是耶穌。 耶穌向她說:「女人,你哭甚麼?你找誰?」 她以為是園丁,就說:「先生,若是你把他搬走了,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那裡,我去取回他來。」 耶穌給她說:「瑪利亞 !」 她便轉身用希伯來話對他說:「辣步尼!」就是說「師傅。」 耶穌向她說:「你別拉住我不放,因為我還沒有升到父那裡;你到我的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我升到我的父和你們的父那裡去,升到我的天主和你們的天主那裡去。」 瑪利亞瑪達肋納就去告訴門徒說:「我看見了主」,並報告了耶穌對她所說的那些話。   (《若望福音》20:1-18) Image©Sister Marie-Anastasia Carré,  Community of the Beatitudes  圖片©瑪利.亞娜塔斯雅修女(天主教真福團)  瑪利修女是法國畫家,她每天祈禱、默觀天主的愛;又以畫筆和油彩,繪畫出基督的面容和天主聖言。 Sister Marie-Anastasia is a French painter. Every day she prays and contemplates the Love of God.    She paints the Face of Jesus and the Word of God.     
kjy08_20160403s
icon46
大小眼睛看聖經 : 路加福音篇
2016.04.02
無限慈愛的父親 路加福音15:1-2,11-32
跟隨耶穌 無論我們是罪人,或是義人,天父一直等待我們踏上回家的路。 也許,我們有時是罪人、有時是義人——不論甚麼時候、甚麼處境, 天父總是張開雙臂,迎接我們回家,更為我們準備盛宴。你準備好踏上歸途嗎?    哪一句話令你有所感受? 你喜歡比喻裡的大兒子, 抑或小兒子? 請用圖畫和文字, 表達你的感受。   悄話兒 耶穌歡迎每一個人, 又與罪人交朋友,毫不忌諱。耶穌的無私大愛,使那些備受猶太人尊敬的經師和法利塞人感到難受。原來,猶太人認為正義的人只會和同類人交朋友,並排斥那些被視為犯罪的人,甚至認為天主也不會接受犯罪的人。然而,耶穌正想他們明白:天主是慈愛的父親,每個人都是天主的子女;天主絕對不會拒絕人歸向祂,包括罪人。 比喻借用日常的生活事例,最能啟發人心。於是,耶穌為猶太人說了這個比喻,生動地描述天主的無限寬仁,滿懷慈悲。 一位父親有兩個兒子。有一天,小兒子向父親要求領取屬於自己的一份產業。按當時的社會,只有在父親死後,兒子才會這樣領取家產的。小兒子開口說出這要求,意思是「父親,我再不需要你了,我要離家出走!」 小兒子拿著父親給他的財產,決定遠走他方。小兒子沒有好好善用和珍惜父親的一切,揮霍無度,生活荒誕。最終,他散盡家財,流落遠方,無依無靠,只得在陌生的遠方做養豬的工人。他顧不得自己原是家中的愛子,也忘記了「豬」是猶太宗教視為「不潔」的動物——這位一無所有的小兒子,喪失了家庭、自尊和宗教信念,他完全迷失了。當他感覺最絕望時,他想起了自己溫暖無比的家。這時,他才醒覺到自己現在的境況已失去尊嚴,他決定要回家。 他心裡想,哪怕父親已不認自己作兒子,總可以做個傭人,也不致於餓死異鄉吧。當他快要到達家門時,父親已看見他。父親主動跑上前,摟著他、親吻他!父親慈愛無限,真情流露,完全沒有計較眼前的小兒子衣衫襤褸,滿身臭氣。 原來,父親不單沒有因小兒子的叛逆而感到絕望,反而天天等待他回頭悔改。小兒子痛苦懺悔,父親立即吩咐僕人為小兒子穿回華麗的衣服,又立即安排盛宴歡迎他。人若迷失了,就像這個小兒子。耶穌借用這比喻,告訴大家:天父這樣地深愛每一個罪人,等待我們回到他的懷抱。 那個大兒子呢?雖然他日夜靠近父親, 他有沒有欣賞父親的愛呢?他沒有認識父親的心,拒絕接納悔改歸來的弟弟。耶穌邀請那些經師和法利塞人打開心靈的目光,認識天主是滿懷慈悲的父親;耶穌教導我們要一如天父,慈善憐憫。 小德蘭姐姐 一起祈禱 天父啊,我們祈求更多的罪人回頭悔改,接受耶穌基督的福音。請賜給我們開放的心吧,讓我們永遠不要害怕投奔祢的慈愛, 也不要抗拒祢的寬仁。願我們常與祢一起,喜樂地分享生活中的每個時刻!   
kjy01_20160320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3.19
寶血會培靈學校 體會慈悲 善度四旬期
 (本報專題)祈禱、悔改、更新、行善工、守克己,四旬期是一個重新反思生命的意義,尋找、發現和回歸天父慈愛懷抱的重要時期。教宗方濟各去年宣布展開「慈悲特殊禧年」,以天主的慈悲為特殊禧年的中心。「四旬期拜苦路很能體會天主的慈悲。」寶血會培靈學校宗教科主任黃美娟老師指「慈悲禧年」啟發她在今年四旬期,深思拜苦路的意義。 寬恕力量 赤心體悟 寶血會培靈學校每年四旬期均舉行拜苦路,初小(小一至小三)學生留在課室進行,高小(小四至小六)學生則圍繞分布於地下操場一帶的位置,朝拜十四處苦路。馮敏兒校長和黃主任因應「慈悲禧年」,今年特別在四旬期設計了不同的宗教活動,讓學生體驗天主的慈悲,默想內容更與生活緊扣。同時兼教二年級宗教科的馮校長舉例說明,「如在第九處『被釘架上』,耶穌被侮辱、衣服也被瓜分了,我會問學生如果他們是耶穌,他們會有甚麼感受和怎樣做?日常生活中,他們又有過寬恕別人的例子可以分享嗎?」她又會結合校園裡日常的情況去帶默想,例如有學生平時不甚守規矩,卻獲得同學之間的接納,此時她會藉此說明寬恕之道。 「天主因為愛世人,派遣獨生子來到世上受苦致死。受難前三年,耶穌四出傳教,教導人改過做好,因而得罪一些人,招致殺身之禍;但耶穌不懼怕,甚至甘願這樣做。他沒有依仗行過眾多奇蹟的大能去享樂,而是不斷勸人悔改,可見天父和耶穌多麼愛世人。」經過黃老師的啟迪,幾位五年級生立即領略耶穌基督為世人受苦受難的事跡,確實與自己有密切的關連——那不再是一段發生在二千多年前的歷史。 為讓學生對寬恕以至修和聖事(又稱告解聖事、和好聖事)有所了解,該校特別透過宗教遊戲,讓學生從中有所領會。有關的課堂設計分初小和高小兩個組別。初小的學生在課堂中,透過「換心手術」遊戲,反省自己的過錯,然後與天主修和。老師先派發工作紙,紙上有一個心型的表格列出十項不良行為,包括「打架」、「只顧玩耍沒有溫習」、「貪心」等。老師逐一讀出這些行為,學生如有犯下,便自行將該格塗黑,再從反思中挑選兩項,繼而訂下具體的改善行動;最後,學生像做手術般,將塗黑的心換上紅色。至於高小學生在宗教科課堂上,老師先派發「還我真面目」工作紙,學生與好朋友組成一組,將紙上的人形臉譜掛在對方的臉上,在雙方都被紙張遮擋視線的情況下,畫出對方的容貌。跟著,老師再派發「天父DNA」工作紙,從「寬恕」、「憐憫」、「關愛」、「耐心」、「尊重」五項特質中,挑選兩項作深入反省,並訂下具體改善行動。 就讀三年級的呂嘉恩以「說謊」和「對長輩無禮」為改善目標,同級的鄧學謙也同樣以改善「說謊」行為作為目標。就讀六年級的張芷汝則選擇「耐心」和「尊重」作改善,同級的司徒卓曦亦選取了「尊重」。芷汝說:「壞習慣及小毛病,就像我們為好朋友畫肖像畫時,那張遮蔽雙眼的臉譜工作紙般,令我們的心目蒙蔽了,看不到天主本來美善的真面目,愈來愈遠離天主的慈悲。」同學們大多對自己過往曾對家中長者和媽媽發脾氣,或不夠用心做功課、溫習而感懊悔,並立下決心改過。他們都說要面對和承認自己的過犯,頗為困難。當學謙看到自己在心型表格裡的十項中有三項塗黑了,對自己感到很失望,而嘉恩和芷汝也從反思中,對自己屢犯仍未能完全改正的不良行為,感到不開心。(敏 / 睿) 仁愛生活 力行慈悲 芷汝在領洗後曾接受修和聖事,當她向聽告解的神父說出早已準備好並寫在紙上的過犯內容,她感受到神父給予由天父而來的寬恕,從而感到有改過的動力和希望。嘉恩雖非教友,在日常生活中也經驗過相類似的情形:當她告訴媽媽關於自己對婆婆不夠尊重的事而感到難過時,媽媽的耐心聆聽和鼓勵讓她願意再次改過遷善。可見,同學們都對自己能做好有一定的期望,並願意拿出勇氣反省和面對。 寬恕的慈悲力量使人有能力繼續前行。一如既往,該校在四旬期內小息時間仍會進行「愛的骰子」遊戲和饑饉小息。前者取材自普世博愛運動培育兒童的意念,學生投擲一顆大骰子,上面印有「第一個去愛」、「愛人如己」、「彼此相愛」、「愛別人身上的耶穌」、「愛仇人」及「愛所有的人」等話語,他們會在一整天裡,就按擲到那一面的話語去生活。饑饉小息則是學生將用來買零食的金錢投進巴斯卦羊捐款箱,並可取走該攤位上一些味道清淡的餅乾作零食。 愛的骰子 福音精神 馮校長表示該校舉行兩項活動已十年,「今年,我們想學生更深入反思『愛的骰子』的內容及訂立具體行動,於是在課堂中玩了一次。全班學生輪流發言,之後會送給他們一張印有其中一句話語的卡片作為提醒。六張卡的圖畫是由一位四年級生及家長一起繪畫,很有意思。」馮校長指有學生分享他早上主動跟一個平時對他不好的同學說早晨。但對一些家庭環境沒太多被愛經驗的學生來說,要求他們反思怎樣去愛,有一定難度。 黃主任稱該校由四旬期開始向學生介紹「慈悲禧年」,復活節假期後,會分級研讀《路加福音》選段,包括二年級看「蕩子的比喻」(15章)、五年級看「惡園戶的比喻」(20章)等,並於稍後六月在校內舉行《聖經》朗讀比賽,藉此鼓勵學生多在家人面前練習,以收福傳之效。學期末,還舉行分級朝聖,除一年級前往學校附近的聖若瑟堂(粉嶺)外,其餘各級分別前往五個「慈悲禧年」特定的朝聖點,包括聖母無玷之心堂(大埔)、聖神修院小堂(香港仔)等。馮校長指屆時亦會邀請非公教老師一同前往,「我們提供多個渠道,讓師生尋求天主的慈悲。」天主的愛無處不在,就像該校的校牧丘淑儀修女常在校內祈禱室,等待學生上門來給他們講《聖經》故事、與他們聊天,或在午飯時間上課室陪他們用膳,讓學生從日常細微的關心中感受天主的慈悲;這對於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生活壓力的兒童來說,彌足珍貴。(敏 / 睿)       教宗方濟各在動畫《教宗跟你說說慈悲禧年》中指出,教會獲授命向世人更強烈地宣示天主臨在的使命,使每個人都能體驗慈愛的天主所給予的寬恕、安慰和希望。 「慈悲,是把天與人連結起來的橋樑,它打開我們的心,朝向一個永遠都會被愛的希望,縱使我們有罪在身。」(《慈悲特殊禧年詔書》2)修和聖事的目的和效果是與天主和好,神父是天主所揀選的人,神父在施行修和聖事時,以祈禱將懺悔者託付給仁慈的天主,「讓基督治愈我們,在聖神的生命中不斷進步。」(《天主教教理》1458, 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