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4b_20220508_f
400 400 FAMOUS_SAYING
Stories Behind Popular Sayings
2022.05.08
BLUEPRINT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published the "Hong Kong Smart City Blueprint 2.0" in 2020. As a plan, Blueprint 2.0 puts forth over 130 initiatives embracing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o build a world-famous Smart Hong Kong. Why is a blueprint called a blueprint when the print is black?   In the mid-1800s, John Herschel, a British polymath, invented the blueprint method. It has been used in construction and other fields to make an unlimited number of technical or engineering drawings at a rapid rate.   In the blueprint process, someone creates a drawing on semi-transparent paper. Then the drawing is placed over a piece of chemically coated paper. When the two papers are exposed to ultraviolet light, the background becomes blue, while the drawn lines block the coated paper from exposure and these lines remain white.   For almost a century, the blueprint technique was more cost-effective than hand-copying drawing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while it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inexpensive, modern printing methods, the word "blueprint" figuratively still means a detailed plan that explains how something might be achieved.   香港政府於2020年公布《香港智慧城巿藍圖2.0》。作為一個計劃, 《藍圖2.0》提出超過130項措施,擁抱創科,構建一個世界聞名的智慧香港。既然印刷字體是黑色的,為甚麼blueprint被稱為blueprint?   18世紀中葉,英國博學之士約翰・赫歇爾發明了藍圖的製作方法。它一直用於建築和其他行業,能迅速地製成數目不限的技術製圖或工程圖。   在製作藍圖過程中,人們在半透明的紙張上繪畫一幅圖,然後把繪圖放在一張已塗上化學品的紙張上。當兩張紙在紫外光下曝光的時候,背景就變成藍色,而畫好的線條則阻擋塗層紙接觸到紫外光,於是這些線條依然是白色的。   近一個世紀以來,藍圖技術比手抄的繪圖更具成本效益。20世紀初,它漸漸被廉價的現代印刷方法所取代,而blueprint(藍圖)一字在比喻意義上,仍然意指一個闡明如何可以做到某事的詳細規劃。  
kjy05_20220501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2.04.27
送你一瓣雪花
你親眼見過雪花嗎? 香港位處亞熱帶地區,冬天也不會下雪,但在某些國家,在寒冬裡看見雪花就像我們看見泥土一樣普通。原來雪花的形狀千變萬化,甚至可以說沒有兩顆雪花是相同的。這次我們介紹的繪本主角,就是因為熱愛雪花, 窮畢生之力,努力把雪花的美態保存和展現。     Wilson Bentley 於1865年在美國佛蒙特州傑里科市出生,自小他便喜愛下雪天,看著雪花飄落在手套上,感覺雪花就像蝴蝶一樣美麗。他也熱愛大自然,會把捕捉到的昆蟲和採摘得來的鮮花送給家人,但怎樣也無法把雪花保留,拿在掌心,不一刻就溶掉了。他在14歲前一直在家接受教育,媽媽就是他的老師。一天,媽媽送了一個顯微鏡給他。當其他孩子忙著堆雪人、砌雪堡的時候,他便用顯微鏡觀察雪花,發現雪花的結構通常呈六角形,或是由中間點分支出六根分柱, 但每朵雪花的形態也是獨特的。他花了整整三個冬天,把看到的美麗雪花形狀繪畫出來。後來他從閱讀中得悉照相機這項發明,便夢想把雪花的形態拍攝下來。雖然父母也覺得這想法有點瘋狂,而且照相機的價值不菲,但仍然支持兒子, 以十頭牛換取了一部照相機。最初他拍出來的照片質素很差,像是一團黑影, 於是反覆研究,到了第二個冬天,終於掌握到適當的拍攝方式。他為了使雪花的影像更清晰,甚至用上數小時,以雕刻刀刮走菲林底片上黑暗的部份。往後的每個冬天,他都在門前收集雪花,而且行動必須非常迅速和小心,否則雪花便會溶掉或斷裂。他就這樣在每個冬天拍下雪花的照片,有時候他會把照片賣出去,有時候會把它當作生日禮物送給朋友,也會展出相片。直到他66歲那年,在其他科學家的贊助下,他終於把畢生研究的心血出版成書,名為《Snow Crystals》。著作出版後不久,他在大風雪中拍照,因而染上肺炎離世。他對雪花的熱愛,為後世留下美麗獨特的照片,也大大增加了世人對雪花的認識。後人稱他為「雪花人」。 共讀指引 Wilson Bentley醉心於雪花的獨特美態,致力研究水份、溫度等如何影響雪花的形成,並鑽研獨特的拍攝技術,以保存雪花的真貌。對Wilson Bentley來說,每朵雪花也可能帶來驚喜,那份巨大的喜悅使他不禁要與人分享。當時不少人認為他的舉動是愚蠢的,幸好他的父母十分支持他,即使花掉家財也為他購買照相機,完成他的心願,才成就日後他對雪花的深入研究,為後世留下一份美好的禮物。相信家長跟孩子在閱讀這繪本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Wilson B entley對雪花的熱愛和堅持,以及父母在他尋夢的路上,對他的包容和鼓勵。     繪本看世界 在Wilson Bentley居住的美國佛蒙特州傑里科市,後人在市中心為他立了紀念牌匾,記錄他的生平和成就。此外,更有義工為他設立了紀念館,將他生前拍攝的雪花照片、研究用的工具和照相機等一一展出,那裡還售賣他的心血著作,和其他與他生平或雪花相關的書籍,當然也有以雪花為設計藍本的各種產品。如果日後你到此旅遊,可以造訪這座紅色磨坊中的紀念館,感受這位雪花人對雪花的畢生熱愛。     《Snowflake Bentley》 作者:Jacqueline Briggs Martin 繪者:Mary Azarian 出版社:Houghton Mifflin I S B N:9780395861622
kjy05_20220313_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2.03.11
是誰發明了電視?
你平日有沒有看電視的習慣? 雖然現今網絡發達,網上媒體選擇眾多,但電視機仍然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庭電器。這次我們共讀的繪本,就是關於電視發明者的故事。  1906年,一個沒有電影、公眾廣播電台和電視的年代,一個男嬰在美國猶他州的一個農場誕生,他的名字叫Philo Farnsworth。他自小對機械懷有濃厚的興趣。爸爸帶著三歲的Philo參觀火車,那天晚上他便把自己看到的火車結構一一畫在紙上。六歲的他對留聲機和電話感到無限驚奇,覺得這些發明好像魔法一樣,爸爸耐心地跟他講述發明家的故事。11歲那年,家人為了提升生活質素,搬到愛達荷州的一個農莊裡,那裡有電力供應。而最令Philo驚喜的,是閣樓裡竟有大量科學雜誌,讓他早晚沉醉在閱讀中。從雜誌中他首次看到「電視」一詞,那時候的科學家正努力研究,如何將影像作遠距離傳送。Philo不斷發問和學習,很快便成了家中的電機工程師,而電視這個念頭也一直縈繞在Philo的心中。14歲那年,一天他在犁田的時候,看到田裡一行一行被翻鬆了的泥土,有如平衡的線。他忽然靈光一閃,把過去的知識和想法融會貫通了,想到只要將影像分解成平衡的光線,以電子的方式傳送,再於接收那頭整合,便可以成功傳送影像了。到他升讀高中以後,他曾經跟自己的老師談論過這個劃時代的想法,但始終缺少資金進行研究,後來他終於得到了商人的資助開始研究。他和女友一起努力不懈,製成了第一部電視,可惜首次試驗卻因電流失控而失敗了。他並沒有放棄,到了1927年,他終於成功以電視機傳送影像,影像中出現的人,正是他的女友,亦是將來的太太。發明電視機的時候,Philo不過是一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 共讀指引 故事的主角隨著自己的興趣和夢想,不斷探索,努力不懈地研究,終於發明了二十世紀其中一項最偉大的發明 —— 電視機。家長跟孩子共讀時,可藉此了解孩子的夢想和興趣,並鼓勵他們增進那方面的知識。只要有不怕吃苦的毅力,和不怕失敗的意志,夢想也可能會成真。家長也可與孩子一起搜集資料,認識電視的運作原理,也可探討數碼電視與傳統電視之間的分別,這也是一節不錯的親子科學課。電視的內容豐富,但過於沉迷便會浪費時間。甚麼節目值得收看,每天能看電視多久⋯⋯這些問題也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 繪本看世界 繪本中的主角P h i l o Farnsworth,年紀輕輕便發明了電視機,可說是年少得志,不過他的發明路上並非一帆風順。在他發明了電視機以後,便曾因專利權發生爭議。當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聲稱他的員工才是電視系統的發明者, 幸好Philo的高中老師提出證據反駁, 找出Philo於高中時在筆記簿中繪畫的電視草圖,Philo終於在1934年獲正式認可為電視的發明者。Philo在發明電視後,並沒有停下腳步,他不斷努力發明各式各樣的東西,來改善人們的生活。他在一生中共獲得了150多項專利。 《The Boy Who Invented TV : The Story of Philo Farnsworth》 作者: Kathleen Krull 繪者: Greg Couch 出版社: Dragonfly Books ISBN : 978-0385755573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4b_20211219_s_0
400 400 FAMOUS_SAYING
Stories Behind Popular Sayings
2021.12.17
Christmas crackers
Apart from delicious festive food and drinks, there is normally a cracker next to each plate on the Christmas dining table. A cracker does not mean a thin, crisp biscuit. In British culture, a Christmas cracker is a paper tube wrapped with coloured paper. Before dinner starts, you and the person sitting next to you pull each end of the cracker. When it pops open, it will make a mild bang. Traditionally, a Christmas cracker contains a small toy, a paper crown, and a joke or a riddle. This festive table decoration gives young and old a lot of fun.  The Christmas cracker was invented by Tom Smith, a British baker and confectioner, in the 1840s. He tried to sell beautifully wrapped sweets like those in France. They sold very well at Christmas time. To increase the sale, he inserted love messages into the sweet wrappers.  Legend says that Tom Smith got an idea of adding the “pop” element when he heard the crackling sound from a log fire one night. After he died, his son decided to put small gifts into the Christmas cracker.   除了美味的節日食物和飲品,聖誕節餐桌上每個碟子旁邊通常都放著cracker。英文cracker的意思並不是薄脆餅乾,在英國文化中,Christmas cracker(聖誕爆竹)是一根外層以彩紙包著的紙管。在聖誕餐開始前,你和坐在你身旁的人分別拉住聖誕爆竹的一端。當它瞬間爆開時,它會發出微弱的爆炸聲。傳統上,聖誕爆竹內有一個小玩具、一個紙皇冠,還有一個笑話或謎語。這個喜慶的餐桌裝飾品給老老少少帶來許多歡樂。 聖誕爆竹由英國麪包師傅兼糖果製造商湯姆.史密斯於19世紀40年代發明。他嘗試售賣包裝漂亮的糖果, 像法國售賣的糖果那樣,他的糖果在聖誕佳節時十分暢銷。為了增加銷量,他把寫滿愛心的字句夾入糖果包裝紙。 傳說中,湯姆.史密斯在一個晚上聽到柴火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 於是萌生了在糖果裡加入「砰」的聲音。他逝世後,他的兒子決定在聖誕爆竹內放進小禮物。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