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20120506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5.06
聲影情意交流融會 學校電子學習試驗計劃 中小學分享初階段成果
 (本報專訪)全港獲選參加「學校電子學習試驗計劃」(下文稱為試驗計劃)的中、小學及特殊學校,超過六十間。本學年至今,試驗計劃已在各學校推行了達八個月,本報記者走訪兩間有份參與是次試驗計劃的天主教小學和中學 —— 嘉諾撒培德學校及荔景天主教中學,校長、家長和師生,一同分享電子學習的經驗和感受。   培德學校 友校合作 提升學習興趣 嘉諾撒培德學校聯同三間天主教小學(天水圍天主教小學、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和白田天主教小學)參與是次試驗計劃,計劃名為「匯通英情教育」(Blending 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in Schools with Situational Activities),在計劃中的首年,學習對象為小一學生;三年後,試驗計劃將推展至小學三年級。   早於2011年2月,四校英文科老師已積極進行協作會議,一同規劃課程內容及制定合作計劃和會議日程。四校跟香港城市大學多媒體及互聯網技術創新應用中心(AIMTech Centre)緊密合作。該中心在資訊科技範疇上作出支援,為學生提供一個互動學習模式的學習平台。採訪當日,該校兩位負責試驗計劃的英文科老師陳沛珊和陳仲兒配備手提電腦,即場簡介試驗計劃的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公教老師陳仲兒指出:本年課程共分八個單元,四校老師在編寫課程內容時,滲入宗教倫理的元素,配合學校宗教課。陳沛珊老師亦是宗教科老師,她舉例說明:「每個單元共有兩篇主要課文(Main Text),學生透過動畫、歌曲、朗讀課文、討論和遊戲,學習英文。當中一個單元為例,教導學生認識世界,我們在課文完結時,也會帶出天主創造天地的信息。」   本學年開學前,該校為一年級學生的家長安排講座簡介試驗計劃。兩位家長張張思梅和鄭黎惠如表示:女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升了不少。鄭太說:「最初,我協助女兒在家中使用電腦溫習及完成英文科功課,如輸入學生密碼等。現在,女兒已可自行使用電腦溫習了。她在我指定的時間內使用,一般不會超過半小時。我認為在電子學習和傳統學習的模式之間,應取得平衡。」張太與女兒一同溫習,意想不到電子學習為她們帶來不少樂趣:「女兒喜歡與我一起進行課程中的電子遊戲,學習英文。電腦的英語發音能輔助我教導女兒英文生字的拼音。」   除了使用課室裡的電子白板外,在特定的英文課堂中,一年級學生分成小組,四人一組,一同使用手提電腦上課。陳沛珊老師說:「我們安排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組成小組,她們在課堂上互相幫助。」每月,四校老師進行協作會議,除了設計和發展課程和相關教材外,也分享教學經驗。由於四校位於不同的區域,學生的背景和學習程度也不一樣,各校亦相應地調整練習內容。四校老師現正籌備二年級的課程內容和教材,陳沛珊老師自言從設計和發展課程和教材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感;陳仲兒老師愉快地說:「雖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我從其他老師身上,學習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經驗,獲益良多。」    該校余佩琴校長表示三年多前,校方已積極推行電子學習,她期望是次試驗計劃有助學校繼續發展電子學習的領域,老師亦能從中學習掌握應用這種教學模式:「計劃中,電子學習平台能幫助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老師可以因應學生的能力,分派深淺程度不同的功課。此外,這個教學系統能記錄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老師可藉此監督、了解和促進學生的學習表現。」   2011/12學年至2013/14學年,教育局為提升學生透過使用電子媒體學習的能力,撥款推行「學校電子學習試驗計劃」(Pilot Scheme on e-learning in Schools)。試驗計劃以學習為重點,為期三個學年,以便全面涵蓋一個學習階段。藉此計劃探討如何在不同學校推行電子學習以照顧學生學習差異,及學生應如何實行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試驗學校成為研究及發展中心、試驗平台及改革推動者,使電子學習在學校得以持續進行。  
kjy02_20111009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1.10.09
慢遊我城 重新探索城市生活
  每一個城市都擁有不同的個性和特徵。在每日的尋常生活中,你可曾以探索的眼光,細心觀察自己所身處的城市?   (本報專題)每年,不少中、小學和特殊學校參加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觀眾拓展辦事處舉辦的「學校藝術培訓計劃」。仲夏的一個晚上,荃灣大會堂文娛廳內人聲鼎沸,四間中、小學和特殊學校的師生在後台,為戲劇培訓計劃的結業演出作好準備。當中有份參與演出的柴灣角天主教小學的學生感到心情緊張,因為經過整學年的戲劇訓練,他們展示學習成果的時刻終於來臨了。   「2010/2011學校藝術培訓計劃」中的戲劇培訓計劃,以「『慢』遊我城」為主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表達「戲劇源於生活」的概念,共有十三間中、小學和特殊學校參與,合作藝團是本地的新域劇團。柴灣角天主教小學共有二十一位四至五年級的學生參與計劃,來自劇團的導師每星期到校一次,為學生進行戲劇培訓。   該校負責老師何嘉怡指出:「導師透過劇場遊戲引起學生興趣,刺激學生的創作思維,教導學生表達自我情感和演戲技巧。在遊戲中,導師引導學生留意在城市中日常生活的細節,並以漫畫、文字的形式表達。我們收集這些作品,作為劇本的藍圖。」劇中敍述兩位主角在香港遊玩時遇到的人和事,並發現香港人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提起這次結業演出,該校四位學生鄭守博、蔡樂晴、區曉晴和馬嘉璐,不約而同地露出可愛的笑容。樂晴說:「排練時,同學常常鬧著玩,但在正式演出當日,大家都表現認真,不敢怠慢。」導師活潑的講授方式,為課堂增添不少樂趣。曉晴想了想,說:「有一次,導師跟我們進行名為『玻璃屋』的遊戲,我們模擬處身於玻璃屋內,輪流為玻璃屋添置傢俬,這遊戲訓練我們的想像力和記憶力,很有趣呢!」四人均認為接受訓練後,除了學習與別人合作外,個人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也增強了不少。    另一位負責老師江慧婷說:「在計劃結束前,新域劇團為我們安排交流活動,與參加計劃的小學配對,互相觀摩對方的戲劇演出。我相信學生能從中學習欣賞別人演出的長處。」守博補充說:「友校位於青衣,學生們以這個社區作為專題研習的題目,並訪問青衣的居民。透過學生們的演出,增加了我對青衣社區的認識呢!」(可)     學校藝術培訓計劃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觀眾拓展辦事處,每年均與本地具藝術教育經驗的專業藝術團體合作,推行「學校藝術培訓計劃」(School Arts Animateur Scheme)。計劃以學校為基地,為學生提供為期七至十六個月的系列式藝術培訓和導賞活動,讓他們發揮藝術潛能和創意。康文署自二千年成立以來,全港累計有五百一十六間中學、小學及特殊學校曾參與此計劃,2010/11學年參與全年計劃的學校達八十七間,參與學生約六萬人。     你知道嗎?   本報記者走訪位於荃灣的柴灣角天主教小學,讓我們一起認識荃灣區吧!   荃灣位於新界西部,由於海灣水淺,多年前名為「淺灣」,而「荃灣」一名即由此演變而來。在一八九八年,荃灣鄉村及「舊墟集」的人口大約只有三千人。五十年代初期,隨著柴灣角一帶各工業廠房陸續開設,荃灣才踏入重要的發展階段。七十年代初,香港政府通過荃灣發展計劃,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並興建多個公共屋邨及基本建設。直至八十年代初,荃灣區議會才正式成立,是香港最早成立的區議會之一。近年,區內不斷興建私人屋苑及商業大廈,但仍保留不少特色建築物,如三棟屋博物館和圓玄學院等。   (資料來源部份取自網頁:http://www.gohk.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