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5061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6.13
戲劇節囊括十獎 聖若翰天小戲劇組 展現關愛精神
  為了香港學校戲劇節的演出,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戲劇組非常努力地為話劇《虛擬歡樂國》練習,該劇的演出卻因成員意外受傷而幾乎取消。面對這樣的情況,成員間並沒有埋怨,反而發揮關愛和團隊精神,最後憑該劇在戲劇節中獲得十個獎項,成績斐然。    (本報專題)《虛擬歡樂國》共有二十三位小二至小六學生參與演出,劇本由學校老師創作,同學亦有給予意見。該劇講述歡樂國的皇后過份開發土地導致災禍發生, 幸好得到怪獸的幫助,歡樂國才能度過難關。該劇帶出保護環境、不要以貌取人,並要以善良和愛心對待別人的信息。 互諒互讓 鞏固團隊 演出前約一個小時,就讀二年級的潘志豪正在搬道具,卻因不小心絆倒而撞到椅子,頭部受傷流血。志豪和就讀四年級的哥哥一起擔演負責保護皇后的士兵,「當時很多同學都哭了,因為我們非常擔心志豪的傷勢」,五年級生莊瑩瑩回想。校方立即安排志豪送院治理,並與評判聯絡,商量延遲評審日期;如未能安排時間,最後或需取消。 幸好,志豪的傷勢並不嚴重, 縫針後當天已可出院;評審亦延後數天進行。第二天,縱使媽媽和老師勸阻,志豪仍堅持回校上課和排練話劇。他解釋,「我真的很喜歡演話劇,而且我不希望影響排練。」當天早會後, 該校葉春燕校長召集戲劇組同學,一方面安慰志豪和各位同學,另一方面勉勵大家繼續努力。志豪續道,「我很感謝大家對我的關心,而且完全沒有人責怪我;也多謝風紀照顧我,替我拿書包。」 六年級生許小雯表示同學們都紛紛問候志豪的情況,「因為我們都很關心他。」就讀五年級的鄭穎怡回應,「我認為志豪很勇敢和堅強,我們擔心他的情況多於擔心演出。」不過她表示經過這次經驗, 大家排練時都加倍小心。 合作團結 成就夢想 演出延期進行評審,同學們繼續全力投入排練,包括志豪亦能一同參與,瑩瑩笑道,「有種失而復得的感覺。」第四年參加戲劇組,她認為從中最大的得著是學會合作,「舞台上,各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份,演出才會成功。」她認為這次意外亦令他們更加合作團結,最後在演出中有出色的表現。 穎怡則難忘正式演出當天,志豪在演出中更換服裝時丟了傷口上的護理膠布,「我們都幫忙尋找膠布,可惜最後也找不著,志豪亦唯有繼續演出。」她亦欣賞各位演員之間的默契, 讓演出順利進行。志豪認同,「比賽時我很緊張,忘記了一句對白,幸好飾演皇后的高年級同學有技巧地提醒了我,我才化險為夷。」 不但順利完成演出,該劇還獲傑出劇本獎、傑出導演獎、傑出舞台獎、傑出演員獎(黃凱怡、陳貝兒、湯澤楠、鄭穎怡、石佩文)及評判推介演出獎。五百多所參加中、小學中,四十一所獲得評判推介演出獎,聖若翰天小是其中之一,並獲大會安排於五月十六日, 假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公開演出。 「我們很高興獲獎,並能在專業舞台上公開演出,十分難得」, 小雯分享,「我也很珍惜這次演出,因為我不知道升中以後是否還有這樣的機會。」她和另外三位受訪戲劇組成員亦感謝兩位老師為戲劇組付出的時間和心血。瑩瑩補充,「我們也很珍惜老師對我們的指導,矯正我們的錯誤。我期望可以改善不足的地方,不斷進步,更投入角色,下次做得更好。」   負責戲劇組的何綺慧主任和李美寶主任表示她們很欣賞志豪面對意外的鎮定和同學們堅持一個也不能少的精神;亦感謝校長和家長們對戲劇組的支持。葉校長亦嘉許同學們的關愛和團隊精神,互相扶持,期望同學將這種精神承傳下去。(澄) 
kjy01_20140302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4.03.02
愛心送暖南昌邨 天主教柏德學校 探訪仁愛之家
   (本報專題)每年,該校均會安排基督小先鋒成員出外服務。以往他們多到安老院探訪,這是學校首次安排學生到仁愛之家服務。活動前,校方特意在小先鋒集會中,向同學介紹仁愛傳教女修會的服務精神以及創辦人真福德蘭修女的生平,希望同學們做好準備。 因服務而喜樂 「除了認識德蘭修女,我們探訪前亦在校內舉行捐贈活動」,六年級的郭清科表示。他們向同學收集文具、玩偶等物資,又向學校的膳食供應商收集膠盒,贈予仁愛之家。兩個小時的探訪由修女們帶領參觀仁愛之家開始,然後,修女給同學們分別安排工作。「我認為仁愛之家是一個溫暖的地方」,清科指出,「因為修女們不計較得失,接納有需要的人,為他們提供膳食和住宿。」 探訪日期臨近聖誕節,同學當天亦有報佳音。「除了向享用膳食的人報佳音,我們亦到宿舍內唱聖誕歌」,五年級的林海泉表示。他也協助清潔報佳音的場地,掃清地上的落葉。「我覺得修女們很有愛心,對我們和露宿者都很好」,海泉分享。 同級的馬世昌幫忙排好椅子和餐具,預備派發膳食、招待露宿者。小先鋒們協助修女和義工派發飯菜、水果和麪包,其後也幫忙清潔收拾。世昌解釋他最難忘清潔廚具,「雖然我平日在家中也會做家務,可是仁愛之家的廚具容量很大,比家裡用的大得多了,也更重」,因為仁愛之家招待為數不少的有需要人士,「我們要合作,才能完成清潔的工作。」縱使有難度,但世昌感到很開心,「因為能夠幫助別人,又能和同學合作,我覺得很滿足。」 因付出而富有 經過這次的探訪,六年級生梁超儀有以下的感想, 「我覺得仁愛之家十分和諧,即使等待派發食物的人很多,但他們不會爭先恐後,仍按秩序排隊。」她補充, 「享用膳食的人還對我們表示飯菜很美味,很感謝我們,我感到很滿足!」 超儀認為服務的修女們無私奉獻,「她們過儉樸的生活,服務有需要的人;她們也很關心露宿者,關懷他們生活中的小事。」仁愛傳教女修會的修女們跟從德蘭修女的精神生活,「德蘭修女很有愛心,她不怕病人患上傳染病,願意照顧他們」,超儀表示,「我也學會珍惜自己擁有的,因為很多人比我們貧乏。」   清科也十分敬佩德蘭修女,「她盡力幫助有需要的人,實踐耶穌的說話:『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澄) 
kjy01_20130602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6.02
綠色生活 由心出發 寶血會教育事務處 台灣環保教育訪問團
四天的異地旅程中,五十位參加者到訪的不是名勝古跡,亦非湖光山色,而是一個又一個的環保設施,以及當地學校。他們遠赴寶島台灣,尋找當地的綠色寶藏,希望透過親身經驗、交流分享,學習台灣的環保教育,貢獻所任教的學校。 (本報專題)該交流團由耶穌寶血女修會(寶血會)教育事務處舉辦,安排五十名來自屬會三所中學、八所小學及三所幼稚園的校監、校長和老師,於三月三十一日至四月三日期間,到台灣交流。在該修會副會長李秀芝修女和該修會教育事務處主任黃美美修女帶領下,這群懷著同一教育理念的教育同工,一起踏上環保之旅 。 感恩之心 推動環保 「到訪慈濟八德回收站給我帶來震撼」,六位接受訪問的參加者之一,寶血會培靈學校馮敏兒校長形容,「在那兒服務、當講解的志工都上了年紀,為甚麼他們退休後,還願意在回收站義務工作?」她認為這是環保心靈化、生活化的表現,讓志工們持之以恆地為環保出一分力。她續道,「天主給予我們管理大地的職責,我們應該尊重大自然,與大自然融合,以感恩的心,將綠色生活付諸實行。」 給該校吳于寧主任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台灣人民感恩的心,「在慈濟八德回收站裡,志工們不單常把感恩二字掛在嘴邊,從那兒的二手貨場,可以看到他們延續物命,珍惜所有;不是丟棄不再適用的東西,而是送到二手貨場,讓有需要的人用較低價格買下來,物盡其用。」 該校朱慧珍副校長亦十分欣賞台灣的環保教育三步曲,「首先以情打動心靈,讓公眾感受到有需要為自己、為下一代犧牲;然後學懂惜福感恩、欣賞世界;最後採取實際行動。」她期望日後亦能以此模式教育學生,「除了在生命教育的課程中讓學生體驗大自然之美,亦希望可以將學校午膳的廚餘發酵成有機肥料,在校園結合課程和實踐,從經驗向孩子推廣環保。」 體驗自然 保護大地 「修會在台灣也有修院和屬校,我留意到當地不論家居抑或學校的垃圾分類,也做得很仔細」,寶血會思源學校校長劉燕棠修女以此與香港作比較,「香港雖有環保基金資助學校的相關設施和政策推動,但學生回家後,可能就是用另一套處理方法。」她表示最重要是從心出發, 「我們需要熱情和投入,並為孩子製造氛圍,培養他們的綠色習慣。」 旅程中,他們亦有到訪當地學校,包括寶血會的屬校台南市天主教私立寶仁國民小學及寶仁幼稚園。劉修女表示兩地屬校同樣秉持修會的辦學精神,「我們堅持犧牲與修和的精神,與弱小者同行,所以到訪台灣屬校,也感覺很親切。」該校陳志恒主任指出當地屬校幼稚園設有蝴蝶生態園,內裡有不同品種的蝴蝶翩翩起舞,而參觀高雄市美濃區龍肚國小時,他亦有不少體會。「該校每個學生也要下田種稻,學校善用大自然教育學生,讓他們在生活的地方享受大自然,從而學會珍惜和保護它。」 「龍肚國小將學校視為大自然一部份」,同校的梁應揚老師舉例說明,指出其與香港學校理念不同之處。「他們不會視地上落葉為垃圾,將它們掃走;沙地就是他們的運動場……」學生就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環境中成長。陳主任亦期望將來能在學校舉行主題學習活動,讓學生從他們的角度,分析香港的廢物處理,從小養成環保的生活態度。   劉修女補充,「我們將學校飯堂的洗米水儲起,它營養豐富,用以澆花,花兒都長得更漂亮。」實踐由細節開始,綠色生活由你我做起! (澄) 
kjy10_20121216
icon89
校園隨筆
2012.12.16
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
商人對聖誕的來臨抱有很大的期望,踏入十一月,不少商場、店舖、旅行社、酒店都推出層出不窮的宣傳、推廣、優惠,吸引和刺激消費。十一月下旬,遍佈港九各區的大型燈飾,閃閃生輝,洋溢濃烈的節日氣氛。不知從那時起,松樹、卡通人物、Season Greetings成了聖誕卡的主題;整體而言,聖誕節的主角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們在那裡的時候,她分娩的日期滿了,便生了她的頭胎男兒,用襁褓裹起,放在馬槽裡,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路2:6-7)料想不到,今天耶穌在商業的社會中,仍找不到容納的地方。最近,我行經一間酒店,見到窗櫥有一個用朱古力做的大馬槽,放在馬槽中間是一隻火雞,伴隨著白酒和紅酒各一枝。心想,這就是現代的「聖家」?今天,連馬槽也容納不下耶穌!沒有以耶穌為中心的聖誕,往往只著重經濟效益、節日狂歡、通宵達旦的假期⋯⋯。 然而,我們怎樣才能預備「地方」,讓耶穌誕生在我們當中?我們怎樣才可度一個有意義的聖誕節?  關心,愛心,一顆溫暖的心 送禮物只是表達關愛的其中一種方式,我們還可以多讚賞別人的成功、體諒他人的疏忽、寬恕得罪自己的人、幫助父母處理家務⋯⋯。對那些我們不認識的人,我們可以透過參與義務工作,探望獨居或住在安老院的長者,從日常的零用錢中捐助貧窮病弱的人,將溫暖帶給身邊的人。我們的家長、同學和教師編織頸巾,送給有需要的人。在假期中,慈青曙暉團探望聖瑪利安老院的「老友記」,在生活中實踐愛。 心境平安 在消費的社會中,我們容易貪得無厭,不斷想擁有更多物質、更新的產品、更高級的享受、更刺激的娛樂,這些都使我們跌進焦慮、不安、妒忌、貪婪、空虛的漩渦中。在這個聖誕節假期裡,多一點與家人相處,共享天倫之樂;多一點閱讀,豐富心靈;多一點祈禱,與天主建立密切的關係;多一點擁抱大自然,欣賞天主創造的美麗。 常懷喜樂 事事感恩,便能品嘗生活的喜樂。當我們還是孩童時,我們比較容易為多謝別人的禮物,以喜樂、期待的心情接受禮物;但我們日漸長大,我們有時會認為別人的「送禮」是想當然的,我們甚至會以禮物的價錢去衡量別人的心意!當我們重新欣賞別人的祝福、心意、關心的時候,我們便會嘗到內心的喜樂!  聖誕節是慶祝救主的誕生,耶穌是節日的主角。他的誕生改寫了整個人類的命運,人不再毫無選擇地生活在黑暗、罪惡和死亡當中, 人重新獲得自由,生活在光明、美善和得著永恆的生命。聖誕節慶祝耶穌給我們帶來了新天新地 —— 讓我們活在愛、光明、喜樂和平安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