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21111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11.11
愛延續生命 首屆香港器官移植及透析人士運動會
她,在水中如魚得水,泳池是她的舞台,水花是舞台上的聚光燈。他,在跑道上縱意馳騁,揮灑汗水,成績驕人,更被譽為「香港小子」。蔡心怡和朱濼汶在國際運動賽壇上獲獎無數,總是站在頒獎台上,接受別人的掌聲。他們的確與別不同 —— 他們的肚皮上都有一條長長的疤痕,二人都曾接受器官移植。死裡逃生,他們更珍惜生命,誓要活得精采無悔。   常懷希望 積極面對 (本報專題)十一歲、念小五的心怡愛跳舞、愛說話,是個活潑好動的女孩。因先天性膽管閉塞,她半歲時急需換肝續命。幸得姨媽捐出半邊肝,心怡才能健康成長,但想要恢復活動自如,還不是那麼順利。為了參加2009年世界移植運動會,她開始習泳,「我的頸部大動脈曾動過手術,游自由式時要扭動脖子呼吸,加上當時有手腳不協調的問題,我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克服這些障礙。」今天,她最擅長的項目正是自由式,也曾參加背泳和蝶泳比賽,而2009年的比賽中,她在六至八歲四項分齡賽事中全部奪冠。 參加國際比賽除了得到大賽經驗,心怡還有不少體會,「我在比賽中接觸到其他國家的參賽者,他們比香港的受惠者更願意走出來面對人生,他們積極的態度也感染了我。」心怡強調:「雖然接受了器官移植,但我們不需別人遷就太多,也能和正常人一般過活。」她亦希望自己能參與推動器官移植的工作,並鼓勵患病者:「我們應時常懷有希望,不要以為自己死定了;患病就像汽車壞了,只要修理一下就好了。」 堅持到底 永不言敗 高高瘦瘦、皮膚黝黑,不難聯想到濼汶是一位運動健將。由短跑、馬拉松、跳高、跳遠到足球,他無一不歡;運動,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小時候的他卻是另一個模樣。因膽管閉塞,他出生兩個月後便動過手術。以為自此安枕無休,肝臟的情況卻不斷轉差,「四年級時,醫生告訴我,不換肝便只能多活兩、三個月」,濼汶憶述。幸好,適合他的肝臟來得及時,有一個善心的家庭捐出剛去世親人的肝臟。回想重病時,默默伴他走過去的,是家人,「我在醫院時,妹妹每天都給我畫一幅畫。」縱使父母行醫多年,對他的病卻是束手無策,「我知道父母更難受,但他們一直陪伴著我。」  手術成功,雖然要一直服用抗排斥藥,但他決意奪回失去的光陰,「我一向熱愛運動,但以往運動量不能太大;康復後我重新投入運動和學業,一來是覺得應對捐贈者有所交代, 二來是希望用自己的身體和能力推廣器官捐贈的信息。」結果,2008年中國移植運動會上,當時十七歲的他勇奪五面金牌,一舉成名,其後亦繼續活躍於體壇,積極參與中國及世界移植運動會。成就他的,除了器官捐贈者,還有堅強的鬥志。作為過來人,濼汶鼓勵病者道:「的確是很辛苦,但不要退縮、不要認輸!」對於即將舉行的第一屆香港器官移植及透析人士運動會,濼汶表示十分期待 。主辦機構香港移植運動協會希望藉活動推廣器官捐贈,亦邀請在等待器官移植的透析人士(如需洗腎的病人)和捐贈者的家屬參與。 運動會籌委會主席周嘉歡醫生補充,「我們也希望遺體捐贈者的家人得到安慰,期望他們和大眾明白,受惠於器官捐贈的不僅是病者,而是整個家庭。此外,透析人士需要保持良好的狀態去接受器官,我們亦鼓勵他們日常多做運動。」是屆運動會將邀請內地和澳門近百名選手參與,周醫生期望本港受惠者和透析人士也能積極參與,「我們希望能有五百名參加者,也希望以後能每兩年舉辦一次這類運動會。」器官移植受惠者常言,他們有兩個生日;因為本著愛德,無償的器官捐贈讓他們重獲新生,重新起飛。(澄)     不少人在簽署器官捐贈卡時都有一個疑問:到底我是否真的能幫助別人?這個活動就是要給他們一個答案,展示給他們看,你的決定是對的、有意義的,接受器官移植的人甚至可以比正常人活得更好。相比國外,香港接受器官移植的受惠者並不積極參與體育項目,在本地舉行運動會就是希望吸引更多康復者走出社區,參與更多。 香港移植運動協會主席 黃志強 日期:24-25/11(週六、日) 地點:青衣室內體育館、  青衣運動場 資格:參賽者須為器官移植或透析人士,歡迎公眾到場觀賽 項目:大會增設門球、草地滾球及競步三個體力消耗較少的項目,鼓勵透析人士參加。      
kjy02_2012101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10.14
紀錄片以眼代足 投入社會 遊走世界
(本報專題)黑漆漆的電影院裡,大銀幕上沒有精心安排的驚險爆破場面,沒有浪漫的配樂,「大卡士」的金牌演員亦欠奉。但紀錄片給觀眾呈現的,是以真實的素材,演繹現實的故事。它打開一扇門,讓我們了解生活中絕少接觸卻真正存在的一部份。走在製作紀錄片最前線的導演張虹與拍檔、資深攝影師林偉鴻接受本報專訪,帶我們開墾香港觀眾尚未開發的電影瑰寶──紀錄片。 以事實撼動心靈 「很多人誤以為紀錄片只是紀錄一個場面,很容易拍攝,很容易學懂。但實際是更為困難,因為我們無法控制現實」,張虹解釋道。「但紀錄片也是電影,亦有故事結構和戲劇性。紀錄片的結構同樣有起承轉合,最典型的會透過實況紀錄,探討一個活動成功與否,中間有沒有發生衝突。」 她以動作片作比較,「紀錄片的結構和一齣以飛天大盜為主題的電影一樣,能不能成功奪寶?有沒有遇到甚麼困難?」但她強調紀錄片的素材是真實的,「沒有美女演員、沒有華麗的燈光效果,真實的卻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觀眾反應更大。」紀錄片題材與生活息息相關,包羅萬有,由環保、全球化到社會問題、維權通通涉獵。林偉鴻表示紀錄片就是以真材料說故事,「正因為素材是真實的,才能探討這麼多社會議題。」 有別於電視上經常看到的旅遊飲食節目和新聞專題片,紀錄片有觀點、有角度,拍攝手法亦有所不同,沒有電視的時間限制,鮮有旁白。「也不一定有確實的結局,反而希望觀眾隨劇情思考影片主題,作出自己的分析」,林解說。他表示在電影院觀賞紀錄片的經驗亦不一樣,「黑暗的環境讓觀眾更加集中,他們也能互相感染,同喜同悲。」張補充在電影院看紀錄片是一種群體經驗,「就像獨自一人玩耍和一群孩子一起玩耍,是兩種不同的體驗。」 以影片認識世界 不少人對紀錄片有既定印象,認為它沉重、沉悶,甚至總在教訓觀眾,但張虹對此絕不認同。她強調,看紀錄片也可以很輕鬆,很開心。「觀眾看紀錄片不是上課也不是受教訓,最重要的是投入」,她希望觀眾不要有負擔,「如果看電影必定要得到特定信息,這樣辛苦倒不如不看好了。」她期望觀眾抱持開放的心去欣賞影片。 今年十一月將舉行華語紀錄片節2012,林偉鴻以展片之一《青春啦啦隊》為例,「這是一齣台灣拍攝的紀錄片,講述一支由長者組成的啦啦隊努力訓練的過程,老少咸宜,相信即使是小孩子也會喜歡。」張虹亦向學生推介有關西環舊茶居的《去壹》,以及顧名思義的《菜園人》和《輪椅人事》,「這些學生作品的題材貼近生活,對年青觀眾來說比較親切。」 另一參展作品《中國門》亦是張虹的推介,以內地教育制度為題,紀錄內地青年求學求職的實況。她認為紀錄片最重要的是有助觀眾了解我們身處的世界,「透過紀錄片我們可以接觸到平日難以踏足的地方,認識到平常和我們距離很遠的事物。」 為鼓勵學生接觸紀錄片,去年起華語紀錄片節推行「學生觀影計劃」,特設學生場次,安排播放適合他們觀賞的紀錄片作品。張虹和林偉鴻希望能推動紀錄片普及,因此,他們舉行社區巡迴展,到學校和社區中心等放映。勞心勞力只為一個目標,「我們希望觀眾能接觸紀錄片,然後把觀賞紀錄片發展成興趣。」(澄)     華語紀錄片節 2012 日期:2012年11月1日至14日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 agnès b. 電影院 「學生觀影計劃」場次 11月1、2、4、8、9、12、13、14日, 下午四時半,歡迎學生透過就讀學校報名參加。 給學生觀眾的推介展片: 《中國門》、《去壹》、《輪椅人事》及《菜園人》 網頁:http://www.cdf.asia 電話:2540 7859    
kjy01_20121007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10.05
從小玩意
看大社會 香港歷史博物館 香港兒童生活研究計劃
  (本報專題)公仔紙、鐵甲人、印水紙、字母擦膠……這些都是昔日香港最受歡迎的玩意。它們不會發出聲響,也沒有電子屏幕,有些甚至不是立體的,卻在它們的年代,俘虜了無數小孩子的心,是孩子們最寶貴的家當。讓我們一起走進時光隧道,去看看上一代的兒童世界吧! 香港歷史博物館於三月開始「香港兒童生活」研究計劃的物品徵集行動,至今已收集了超過一千四百件物品,負責此計劃的一級助理館長(自然歷史)張銳森認為反應不俗。「歷史博物館的理念是搜集、保存,最後作陳列展覽。這次徵集行動便是希望增加藏品數目和類別、豐富館藏,以準備未來的展覽」,張銳森解釋。「我們搜集戰後五十年代至今的玩具和兒童用品,發現它們在不斷變化,而且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 本土玩具 眾生相 「五、六十年代物質條件缺乏,只有富裕家庭的孩子才買得起玩具」,張銳森表示。當時的小孩要不跑到空地玩集體遊戲,要不便是自製玩具,橡根繩、紙足球等,這些都是當年的創意之作,數個「荷蘭水蓋」(即鐵製汽水蓋)亦已夠孩子樂上半天。七、八十年代經濟開始發達,玩具的面貌亦有所改變,開始流行超合金模型、超人公仔等與卡通人物有關的玩具,但仍屬比較簡單的玩具,沒有太多教育意義。 時至今天,孩子的玩具已全然變了另一個模樣,電子遊戲、小電腦等,是上一代想像以外的玩意。「九十年代開始著重以玩具提升孩子的學習和智力發展,以益智和互動的玩具為主」,張分析時代演變與生活趣意的變化。「時代進步很影響小朋友的用品,昔日我們用沙膠,現在孩子用的是塗改液;物質豐富了,孩子的選擇更多。」 以「煮飯仔」為例,六十年代的配件選擇較少,其中炭爐、舊式暖水壺等都是當時的生活寫照;及至九十年代,「煮飯仔」的配件變得非常精緻、更加多元化,更加入了不少咖啡壺、多士爐等新玩意。張補充,「現在『大富翁』也有電子版,只要輕觸屏幕,不用再抽『機會卡』和『公益福利卡』,可見時代對玩具的衝擊。」時代變遷改造了玩具,玩具也反映了社會進步。 擁抱回憶 善珍惜 玩具的意義不止於玩樂,它們還滿滿的盛載著令人會心微笑的回憶。「它們或會勾起你昔日校園生活的回憶」,張續道,「雖然簡單、細小,但不同的玩具代表了不同年代的童年生活,是一份集體回憶。」 「對我來說,字母擦膠最能代表我的童年生活」,張銳森微笑著回味,「我認為這是七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兒童用品。以前,大家總希望能集齊全套二十六塊字母擦膠,更捨不得用呢。」他表示雖然未安排確實展覽日期,但希望將來展出時可以成為一個平台,讓生於不同年代的人,都能了解其他年代香港人的童年生活。 他亦期望藉此讓同學們更了解上一、兩代的童年生活,從而更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上一、兩代的兒時生活跟現在很不一樣,他們生活困苦,好些完成小學或初中便已經要工作養家,年紀小小便要負上成年人的責任」,他寄望學生讀者懂得欣賞擁有的:「這個年代的小朋友有這麼多資源,其實很幸福。」 他強調擁有原是寶貴:「很多時候,物件稍為陳舊一點,我們便丟掉。但要知道,有些東西失去了便不能再擁有、被取締後便會從此消失。」張銳森亦鼓勵同學們在年底徵集計劃結束前,把舊玩具捐贈給歷史博物館,「博物館不只收藏年代久遠的物品,因為現在不保留的話,過些日子想找卻再也不會找到呢。」也許,不論你和我,都能為保留香港兒童文化生活出一分力。(澄) 記者手記 回想小時候只能用沙膠的日子,要擦走錯處並不容易,常留下痕跡,一不小心更會把功課簿弄穿,挺麻煩的。但正因為沙膠的不方便,每寫一個字都小心翼翼。反觀有了塗改帶等文具後,很容易把簿子四處都塗得白白的。物質生活改善的確帶來了不少方便,我們卻漸漸地忘記了珍惜呢!  
kjy01_20120219_0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2.19
香港藝術節四十年 慢步細味 藝術之旅
 傍晚時份,香港文化中心內,人聲鼎沸,好不熱鬧,人們三五成群,等候進場欣賞藝術文化節目。部份人走到場館另一邊,參觀「香港藝術節四十年海報巡禮」展覽,細心欣賞香港藝術節不同年份的海報,這些圖象勾起參觀者不少的回憶......   (本報專訪)一九七○年代初,香港藝術節(Hong Kong Arts  Festival)首次舉辦,為香港藝術文化的發展揭開重要的一頁。香港藝術節行政總監何嘉坤最近接受本報訪問,與年輕讀者分享接觸藝術的樂趣,細說香港藝術節的發展。   國際演藝薈香江 在「香港藝術節四十年海報巡禮」(展覽期至本年三月四日),四十幅海報以圖象的方式展示香港藝術節與香港的發展,何嘉坤凝視會議室牆上的數張海報,說:「這些海報不但具有歷史價值,每一張都是獨立的藝術品。慶祝香港藝術節四十周年的同時,這次海報巡禮別具意義。」她認為藝術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現象,從海報中,可以看到香港在不同階段的文化探索,逐步邁向國際化。交談間,她表示樂於邀請本報讀者的參與:「我也十分期待知道年輕人對展覽的感受!同學們,你們可以留意海報上的設計細節,如在不同年代,香港藝術節的標誌都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部份海報帶有濃厚的本土味道,部份則突出國外的表演團體。大家也可以藉此展覽,反思個人對香港的看法。」 何嘉坤擔任香港藝術節行政總監一職已六年了,在她眼裡,同事們精明能幹,衝勁十足,她說:「作為行政總監,我的責任是幫助同事促成手上的工作,讓各人互相配合,達到工作的目標。看到同事努力工作,更獲得比預期中更好的成果,我份外感到高興。」香港藝術節於每年的年初舉行,但工作團隊全年馬不停蹄,參加不同城市舉辦的藝術文化活動,互相交流;他們積極聯絡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藝團,為未來舉行的香港藝術節作好安排。何嘉坤又說:「我們現正安排2013-14及2014-15年度香港藝術節的節目。本年香港藝術節在十六個場地,舉行一百七十場表演節目,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眾多,加上到來欣賞節目的觀眾......青少年,你們可以想像在安排和協調方面,工作量實在不少啊! 」 (下接第二頁) 同學們, 你有沒有與趣參與 香港藝術節 舉行的活動?The Sixteen   英國十六合唱團及古樂團(The Sixteen)以精準而優美的演出見稱,擅長在細緻演繹中滲透澎湃的張力。樂團將先後於兩個晚上演繹韓德爾的不同作品,包括於首場上演的四首優美聖詠作品與加冕頌歌,與次場的大型作品《彌賽亞》(Messiah)。 演出日期:2月24及25日  相關的「藝術節加料節目」:《彌賽亞》工作坊   Dominante    來自芬蘭的無伴奏合唱團多米拿堤合唱團(Dominante)成立於1975年,在指揮兼風琴好手塞波.莫托帶領下,以極高的合唱造詣、獨特而通透亮麗的聲音,演遍世界大城小鎮。 演出日期:3月3及4日 相關的「藝術節加料節目」:多米拿堤合唱團大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