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91103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11.01
明愛慈善賣物會 坪石天主教小學參與 施比受更有福
(本報專題)踏進十一月,你會想起甚麼,會是秋天的微風、落葉、街邊攤的栗子蕃薯,還是每年一度的明愛慈善賣物會呢? 每年到賣物會走一圈,都會看到林林總總的商品,毛公仔玩具、衣物及家庭用品等;有些人亦會購買遊戲券到攤位,參與不同的小遊戲,贏取小禮物,場內滿佈歡樂。 於一九六一年開始的明愛慈善賣物會, 至今已經有五十八年的歷史,因應社會近日的大型活動、交通不穩定,為顧及大眾的安全,本年賣物會將改為邀請參加單位在所屬堂區、學校等地方自行舉辦。 坪石天主教小學便於十月廿一至廿五日,在學校操場舉辦賣物會,讓學生在午息及放學時到攤位購買物品。校長高翠萍十月廿三日說,學生只可帶二十元回校,所以在放學時段,家長亦可與學生一同選購。 運用零用錢  買禮物送給近人 在十月廿三日的賣物會中,坪石天主教小學操場的數張長桌子上,便擺放著不同的貨物,有適合小朋友的鉛筆、擦膠、玩具; 適合家長的衣服、杯子等。高校長說,每年的文具和玩具都受到學生歡迎,但本年的新商品「假花」亦受到他們的喜愛,「他們說是要送給媽媽。」 六年級的歐陽學琪、陳寶如及陳鎧童, 這次亦運用零用錢買了文具、頸鏈、聖誕卡等。學琪說,母親節時亦有送一枝花給媽媽,但很快便凋榭,所以這次買了一枝假花,送給媽媽「長久的保留」。 而寶如喜愛創作,平日亦會幫忙班房的壁報設計,她這次亦買了一些小橡筋以編織手繩。此外,聖誕節快將來臨,她亦買了聖誕卡、生日卡送給同學。 這三位同學亦有作為小義工,在午息時幫忙售賣工作。鎧童平日亦有參與賣旗活動、探訪獨居老人,她認為明愛賣物會所得的款項,能幫助有需要人士,而自己又能在當中幫忙售賣物品,十分有意義。  家長義工參與 讓孩子自主決定 除了由學生擔任小義工在攤檔協助義賣,每天放學前,一些家長義工都會提前到學校準備攤位,把貨物從課室搬至操場。 家教會主席黃玉蘭是兩位小朋友的媽媽,在活動中亦有幫忙義賣的工作。她說,活動讓她看到子女間的互相幫忙與分享,「妹妹看見哥哥忘了帶錢,主動說:『我有錢,我幫你買。』」她亦認為家長在這裡較放心讓孩子自由的選擇;而小朋友明白這是一個慈善活動,除了會因為做善事, 而感到開心外,亦會更珍惜自己所買的。 從愛德服務中學習 高翠萍校長說,學校中較多基層的小朋友,「他們的捐獻,大多已是他們所有的。」 但從活動中,能讓他們學到「施與比接受更加有福」,而學生亦能明白自己有能力幫助人,從愛德服務中學習。 明愛慈善賣物會九龍區籌備小組代表伍詩媛指出,有些家長對明愛服務的認知十分局限。為小學生及家長而言,在校內舉辦賣物會,非教友家長除了可以做義工外,亦可以透過小朋友把相關的慈善信息帶回家。 香港明愛行政事務主任倪戌英在十月廿一日說,賣物會的出現是為回應社會的需要,「當時人們較窮困,物質生活不足夠」,所以希望出售低價格的物品,幫助市民大眾。而自八、九十年代起,香港的物質生活開始豐富,明愛賣物會便成為天主教機構、學校、堂區,聚在一起福傳的平台;而當中籌得的款項,亦會投放在明愛服務中,繼續服務社會上的弱小者。(吳)   
kjy01_20190217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02.15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參與方濟廚房 服務貧弱
(本報專題)聖文德天主教小學連續五年派遣學生義工到聖文德堂「方濟廚房」服務,為黃大仙區內清貧長者提供家常便飯,送上溫暖,從中活出「微末心、手足情」的方濟精神。 「公公、婆婆,趁著水還暖,慢慢飲杯水。」 「當公公、婆婆向我們表達謝意,便會向他們說:『不用客氣』來回應。」 以上是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的小義工服務時與長者的對答。每次學校派出約六名學生參與,初期學生只負責盛飯,後來逐步幫忙做飯、洗菜、烚菜、擺設餐具、招待長者,至後期執拾和清潔等。 目前該校平均每月約一次承包飯餐,為約四十位到「方濟廚房」用膳的來賓供應晚餐。飯餐成本由校長或教師自發捐獻,去年底開始邀請家長參與煮食,家長負責烹煮兩款菜式, 亦會為茹素的長者特定餐單,餐單先給予負責義工過目,以切合長者的身體狀況與所需營養。 體會方濟「微末心、手足情」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的辦學團體為方濟會,而方濟會自二○一三年在聖文德堂舉辦「方濟廚房」,為區內的獨居或貧弱長者提供膳食, 該校遂於二○一四學年起派學生參與這愛德服務,成為第一所參與這服務的學校,至近年陸續有其他同區學校加入。 對於這項愛德服務日漸壯大,該校校長張偉菁說,活動饒富意義,學生從服務學習關懷弱小的重要,當他們體察長者的處境,自然會反思如何關心自己的父母和祖父母。 張校長又指出,活動能帶出方濟精神「微末心、手足情」,這精神教導學生「要視所有認識的人也是其中的兄弟,服務時也是幫忙兄弟,而不是施捨,學生明白到需要主動去關心他人」。 該校的六年級學生何浚賢第五次參與方濟廚房,他說最初要招待長者感到害羞,不敢與長者交談,慢慢適應環境及工作程序後,現在他既要負責「樓面」工作,也學會洗菜、烚菜、盛載食物、傳菜等。 每當客人陸續進入「方濟廚房」,浚賢會為客人送上溫水,「會先請他們喝一口溫水,又請他們慢慢飲,老人家都很友善,會報以微笑及多謝回應我的服務」。他表示最喜歡洗菜,服務時學習如何把菜徹底洗淨,又謹記煮烚菜時要加薑,以切合長者口味。 此外,浚賢更感染母親一同參與服務,他有見獨居長者孤獨無援,令他反思要多關懷長者,「參與方濟廚房後,我發現長者很需要別人幫助,因而多抽時間探望爺爺和嫲嫲,去關心他們」。 關注黃大仙區人口老化 藉著服務回應社會需要 「方濟廚房」的社區飯堂由聖文德堂負責運作,逢週一至週五的黃昏招待區內有需要長者。張偉菁校長指出,「方濟廚房」的構思源自美國方濟會推動的免費午餐,服務能切實回應黃大仙區人口老化的情況,她指區內不少獨居長者,或是祖孫家庭(隔代家庭),亦有部份長者因經濟困難居於環境狹窄的劏房,「服務能直接支援長者的實際需要,同時教導學生孝順長輩、關懷老弱、尊重生命、幫助弱勢社群,帶出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 該校學生,就讀六年級的郭浩程於上學期在同學邀請下參與方濟廚房,她說能夠為長者提供膳食而感到很有意義,尤其不少長者體弱及行動不便,故此有義務去幫助有需要援助的人。 另一位學生,五年級的謝家寶每當聽到長者向他說「謝謝」時,他也以「不用客氣」來回應,「我在這裡學會待人接物,也鼓勵我要多做社會服務,關心社區」。獲選為副店長的家寶現主動到其他社福機構當義工,服務長者及殘障人士。 四年級生蕭沛嘉最喜歡與同學結伴參與服務,她說有長者退休前是中學教師,在飯堂主動教學生英語,令她在服務中得著甚豐。 新學年增設家長服務 家長獻廚藝分享美食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其他學習經歷統籌主任王嘉敏老師說,最初這項服務只由「生命小領袖」的六位成員負責,後來邀請高小學生參與;自一六學年起成立「螢生會」,由四至六年級每班級均派出兩位學生參與生命教育相關的活動,「方濟廚房」也成為活動之一。 王老師欣賞學生每次服務後不言倦,更學會細心回應長者需要;不少長者稱讚學生乖巧有禮,「欣賞學生服務的心和善待長者的態度」。 另外,去年十一月起,該校約有十三位家長加入服務,有家長負責煮食,亦有的與師生一起送菜餚到聖文德堂。 有份參與煮食的家長林曉燕,每次跟其他家長構思食材,以每餐三十至四十人的份量,烹煮約八至十二斤菜、三斤半肉類。於剛過去的聖誕節,她們購買一百二十隻雞翼,藉以與長者同度節日; 得知長者喜歡吃三色椒,便配以肉片煮成,為方便咀嚼會切細塊, 肉類煮至腍身。 林曉燕說,女兒仍是低小學生未有機會參與,但也對服務感興趣,她認為讓孩子參與服務學習,學習服侍他人,過程中定有得著。 該校去年舉辦「愛心罐頭收集」活動,全校學生共捐贈四百多個罐頭,當中約逾一百多個罐頭,於農曆新年前送贈予「方濟廚房」的長者,與長者歡度新年。此外,於農曆新年假期後,該校定於二月二十二日再到方濟廚房參與,現正構思與賀年相關的食材, 與長者同賀新春。 張校長說,長者遇見小孩,他們也會很快樂,尤其獨居長者平日待在家中很寂寞,「方濟廚房讓長者與義工學生交流,有長者事後寫信讚揚學生服務時有禮貌」。(高)   黃大仙區貧窮與老化現況 根據《二○一七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顯示,全港貧窮人口共一百三十七萬七千多人,貧窮率逾兩成,其中黃大仙區屬於貧窮率最高的五個地區之一,貧窮率為二十三點七個百分比,有三萬九千九百戶、共約九萬五千七百多人。 另外,按《二○一六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長者》的報告指出,本港在二○一六年共有一百一十六萬多名六十五歲及以上的長者,較二○○六年增加三成六以上,約三十一萬人。其中黃大仙區和觀塘區的長者佔該區人口的比例最高,均為十七點二個百分比。
kjy01_20181216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12.14
主教座堂設置「劏房馬槽」 鼓勵青年以行動關愛貧苦
(本報專題)耶穌基督降生在馬槽裡,若聖家到臨今天的香港,會變成甚麼樣子?主教座堂青年牧民組在聖堂大門外展示「劏房馬槽」,鼓勵青年細想耶穌的事跡,從而關心窮苦的人。 天主教學校與堂區也會趁著將臨期布置聖誕馬槽,迎接耶穌基督降生。其中主教座堂青年響應教區「青年年」,創作現代版的「港式馬槽」,主教座堂青年牧民組組長鄭曉薰對本報說,藉著劏房馬槽去鼓勵信徒,尤其是喚起更多青年,去關心貧苦大眾,了解本地劏房家庭的貧窮處境,「青年可探訪劏房戶, 設身處地去了解他們的困難」。 馬槽反映香港社會 模擬基層家庭環境 劏房馬槽設於座堂正門側,由八位青年以循環再用的物料砌成,左面的「Yo u th」(青年),代表「你」(You)、耶穌的「十」字架和「羔羊」,充滿色彩的手印寓意眾人應愛人如己,如同信徒愛基督時所閃耀的美麗。(圖一)  馬槽右邊的聖家像及家具擺設是個劏房場景,反映不少香港人面對的住屋問題,以及人們不能彼此相愛的處境。作品鼓勵信徒在黑暗之中帶出基督的光。這「劏房」布置簡樸,只有電視、木架和一張床,鄭曉薰指這體現基督卑微地臨在馬槽之中。(圖二)  早前主教座堂亦有舉辦「基層飯局」宴請基層人士,讓信徒與他們建立友誼,鄭曉薰說,這項愛德服務是青年關懷劏房戶與新移民家庭的良機。 被問到今天聖家若「留落」到香港劏房,鄭曉薰說:「若今天我在貧窮的地方遇到他們,我會向天主承諾去關懷更多窮人,也讓更多人明白基督在這卑微之處降生的計劃。」 聖誕馬槽的傳統:  帶出基督謙卑降生 坊間不少馬槽布置得富麗堂皇,馬槽的原意卻是從簡樸帶出基督謙卑地降生成人的歷史。而設置馬槽這傳統習俗,幫助我們去明白聖誕節的真正意義——救主為人誕生世上。 根據方濟會網站指出,馬槽這傳統與方濟會會祖亞西西聖方濟(St. Francis)關係密切。聖方濟十三世紀初在意大利格朝奧慶(Greccio)與窮人擺出馬槽、鋪上乾草、牽上牛驢慶祝聖誕節的經驗,促使方濟會到處去推動類似的慶祝。在十六世紀末期, 教會亦推動馬槽的敬禮傳統。 起初「馬槽」(拉丁文是Praesepe,英文是Crib)可以是聖誕本身,也可以加上牧人的朝拜及宣揚、賢士朝拜等景象。至於有關東方賢士的數目、身份和名稱,各方意見不一,福音並未列出他們的數目,一般指他們總共有三位,大概是因為福音提及他們攜來三份禮物而推論出來的,他們帶來的禮物為耶穌聖嬰作出三方面不同的見證:王權(黃金),神性(乳香),及人性(沒藥)。 在耶穌的出生地中東白冷(Bethlehem),聖誕大殿前方的空地名叫馬槽廣場,便得名於耶穌所誕生的馬槽。每年有不少人到此迎接聖誕節。 貧窮人口不跌反升 17.7萬兒童生活匱乏 在香港,不少基層家庭的兒童原來也與小耶穌般生活匱乏,缺乏足夠的生活空間和學習資源。 香港政府十一月公布去年本地的貧窮情況,去年貧窮率為20.1%,貧窮人口高達一百三十七萬七千人,兒童貧窮人口亦由十七萬二千增至十七萬七千人。 與此同時,樂施會早前發表《香港不平等報告》,指出貧窮人口持續上升之際,貧富懸殊比以往更嚴重。樂思會呼籲政府增加公共服務預算,讓公民享有平等的發展機會。 樂施會建議政府提高經常性開支比例至沙士時期的百分之十五點七,增加的開支可用在增加兒童、長者、非華語學童、基層家庭及住屋服務。為進一步收窄貧富差距和社會上的不平等,樂思會亦建議政府檢討現時稅收方法,加強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上述香港不平等報告顯示,反映貧富懸殊程度的「堅尼系數」(超過0.5為嚴重),二○一六年為0.539,創四十五年以來新高,較其他已發展地區,如新加坡、美國和英國等地嚴重。本地最貧窮及最富有的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差距,亦增至四十四倍,即窮人需工作三年八個月,才能換取富人一個月的薪金。 面對香港的貧窮問題,聖誕馬槽為每個人都是一份邀請,去關懷生活匱乏的人士。(鄧╱吳)     
kjy01_20170423NEW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04.22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濯足禮 謙卑服務 彼此相愛
(本報訊)逾越節前夕,耶穌知道自己即將離開世界,便在晚餐時,脫下外衣,為門徒洗腳(若十三1- 15)。聖方濟各英文小學於四旬期禮儀,首次倣傚耶穌的做法,分別由六對在學校擔任不同角色的人,進行濯足儀式,以表達謙卑服務、彼此相愛的意思。牧民助理胡嘉寶老師指出,為了讓學生有心理準備,老師會先在課堂教導濯足的意義,並於濯足期間以音樂襯托,令氣氛更莊嚴,讓學生更投入。 六對角色分別為: 校長與學生 神父與老師 大腳板與小腳板 課程主任與學生 服務生 基督小先鋒 大腳板李家瑩 與 小腳板鄧詠桐:為最小的服務 大腳板與小腳板是該校舉辦多年的培育活動,由高年級學生一對一照顧低年級學生,讓他們在低年級時接受別人幫助,至高年級能幫助別人,這理念亦切合濯足禮的主題。 五年級生李家瑩和一年級的鄧詠桐,因關係良好而被老師挑選作濯足禮代表。家瑩表示,她會在小息時探訪詠桐,若看到別人需要幫助也會幫忙,「他們可能還小,不懂處理問題。」詠桐補充,家瑩會替她檢查手冊,她亦會說謝謝作報答。胡老師解釋,老師會教導學生從細微事情實踐謙卑精神,並提供切身例子配合,例如教他們向曾幫助自己的人說多謝,希望學生從最基本的行動中,學會感恩和知足。 劉偉明校長 與 學生戎磊:感動人心的行動 就讀六年級的戎磊為了在畢業前做些有意義的事, 故自薦成為濯足禮一員,完成儀式後,他紓解了不少壓力,更重要的是,他承諾會主動做家務作為服務。 劉校長表示,當他跪下為學生洗腳時,感到十分感動,「雖然平日在聖堂祈禱,甚至結婚為父母斟茶時會下跪,但只是為自己而做,這次經驗卻是公開的愛德服務。」他亦對學生願意被洗腳而深受感動,因在社會較少這樣的親密接觸,是一個好的開始。 他認為除了要感動自己,還要感動其他人,宗教科主席黃永鴻老師認同,他不希望浪費聖堂位處學校旁這配套,故期望學生在禮儀中有所聚焦,如「一些有權力的同學,如風紀,也要為看似只能服從的同學濯足。」望學生長大後,仍會記得禮儀的意義。 劉校長鼓勵師生有親密接觸,自己也會以身作則。如戎磊說:「平時覺得校長說話有型、很善良,會跟學生聊天。」譚永明神父認為:「小學生有一半教育是從身教學習,如展示出型格,也是一種身體語言。」但同時要有內在修為,才能在生活中實踐。他表示,學生也許不知道怎樣謙卑,但慢慢成長及轉換身份後,便會更了解整個禮儀過程,及如何更謙卑地服務。就如平日學生在早會上,會問神父為何要祝平安,但在這儀式的氣氛感染下,他們表現出是值得互祝平安的。 譚永明神父 與 鄭麗敏老師:肢體的重要 當鄭老師知道被邀請時,她感到十分榮幸、感動及激動,因她沒想過自己有機會被神父洗腳。她回憶起在祭台前的情景:「當我在眾目睽睽下除鞋,我不敢看前方,腦裡一片空白。」完成濯足禮後,她感到平安及滿足,雖然跟神父接觸不多,但她感受到家的感覺。 譚神父笑言渴望為人洗腳,因蒙受祝福的感覺很實在。他曾為不同人濯足,但他認為這次經驗最難忘,因為以前只會留意怎樣令人舒服,怎樣讓人感覺不只是儀式,而是實際的行動;但是次儀式讓他明白老師雙腳是一個使命,努力為學生奔馳。另外,對方願意被洗腳也需要很大勇氣,二人相互付出和接受,是基督徒生活中的美麗;令他聯想到耶穌怎樣洗我們的腳,我們又應如何洗其他兄弟姊妹的腳,是信仰默想上的一個好題材。 平常人不太注重保護雙腳,但原來神父最近行山時受傷,導致走路有點瘸,才醒覺能跪下已是很大的恩寵,他很感激從這小事上看到天主的臨在,並提醒他要好好照顧雙腳,在將來也會以更謙卑的心去服務,無論是任何類別的服務工作,都要划到深處去。 除了雙腳,雙手亦帶出重要信息,他提到勞動工作十分重要,並以聖德蘭修女著重雙手工作為例,如派飯、抹地等,使他同樣樂意用雙手服務;他喜歡照顧自己,如洗衣服、做飯等,「若果清潔姐姐能把照顧我的時間為其他神父服務,我便會很開心。」 鄭老師聽到神父一番話後,想起有同事即使扶枴杖也要上學,「現在能行走時,我們不會覺得腳是肢體一部份,當不能行走時,才會知道不能沒了它。」她表示會更努力為天主服務,不計較任何回報地付出,用身教實踐基督徒精神。(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