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30421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4.21
星光引領 回應主愛 徐仁恩修女 致力媒體福傳
「小時候,曾想過長大後當老師。從小喜歡畫畫的我也有想過當畫家,但並沒有想像過會成為修女。」聖保祿孝女會徐仁恩修女(Sr. Mary Gesuina Seo, FSP)來自韓國,笑起來眼睛瞇瞇的,像個容易親近的大姐姐。「我從沒有聽過耶穌對我說話,也沒有夢見過他,但他透過我身邊不同的人召叫我,叫我將生命交給他,為他工作。」她將這些感動她、引領她跟隨耶穌的人比作一顆顆閃亮的星星,「就如引導三位賢士找到小耶穌的異星。」      (本報專訪)徐修女信仰路上遇到的第一顆星,是她的一個中學教友同學。「我以前完全不認識耶穌,是這位同學經常鼓勵、陪伴我到聖堂,又常來家裡探望我,更在復活節和聖誕節給我做復活蛋和巧克力,讓我非常感動。」在同學的積極鼓勵下,初中的徐修女決定領洗,「這是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我重生了!」接下來的一年,她的家人也受了洗,加入教會的大家庭。 意想不到的計劃 媽媽和爸爸也是她的星星。徐媽媽非常熱心,參加聖經班、給她介紹很多聖人故事,也堅持每晚睡覺前,一家人一起祈禱和誦唸玫瑰經,主日一起參與彌撒。徐修女回想少時,笑道,「那時我覺得玫瑰經很長,唸的時候常打瞌睡;媽媽則向我解釋我們該在一天結束之前感謝天主。」媽媽一直希望兒女中有一人能奉獻給天主,徐修女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當時的她並不認為自己會度獻身生活,「我跟媽媽說:『我不當修女,我會結婚, 過普通的生活。』」星星亦在她的大學時期出現,一名要好的女同學邀請她積極考慮聖召,但她這樣回應:「這與我無關,我要結婚。」 大學畢業後當幼稚園教師,徐修女在社會上工作了一段日子後,徐爸爸患上癌症。她們一家一直在醫院照顧他,不斷為他祈禱,希望他能痊癒。最後徐爸爸因病離世,到天國去了。「我希望天父接納爸爸的靈魂,因為我們和天父一起的時間是最幸福的。」爸爸的死亡亦引發徐修女思考,「我們由天主創造,將來也要回歸父家;這生命既然不是我所有的,我該怎樣運用我的生命?」不像梅瑟、亞巴郎,也不似宗徒們,天主並沒有親口向她說話,「但祂透過不同的人召喚我,我於是決定加入修會,永遠和耶穌一起生活。」 傳播主愛的使命 不同的修會有不同的傳教使命,聖保祿孝女會透過大眾傳播工作傳揚福音,「聖保祿孝女會的修院給我的第一印象就像一個舒適的家,充滿平安。修女們活潑、愛笑,是個十分愉快的團體」,徐修女回憶道。聖保祿孝女會是國際修會,在五十五個國家設有分會。修會秉承會祖真福雅培理神父(Blessed James Alberione,1884-1971)的精神,透過書籍、多媒體資料和網絡將基督聖言帶給全人類。「我們的修女翻譯來自世界各地的書籍、輯錄聖歌唱片等,日常也要輪流準備食物、洗滌衣服和清潔修院,主日亦會到不同堂區推廣書籍。」 徐修女形容,聖召是耶穌送給她的一份美妙禮物,她接受了,打開,內裡滿是耶穌的愛心。「然後我答覆耶穌:『我也很愛你!』我全心全意愛他、跟隨他,與他在一起。」徐修女愛踏腳踏車,邊踏車邊看身邊的景物。她認為度修道生活就像和耶穌一起踏腳踏車,「你可以看見天上的事,可以看見很美、很遠的東西,獨自一人做不來的,和耶穌一起便能做得到。」(澄)   
kjy16b-20130414
icon42
書包.背包
2013.04.14
學業上的壓力
曾幾何時,我十分嚮往高中的生活。高中生, 有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目,不用修讀那些無關痛癢但又費時非常的「術科」:普通話、音樂等。如此種種,令我對高中充滿憧憬。除此之外,踏入高中亦代表了一件事:我快將進入人生的另一階段, 不再是個學生了。 然而,步入高中的第二年,我卻深深明白到「三三四」新學制對學生以至老師的影響。 其一,是接連不斷的補課。由於很多選修科目如生物、經濟的教學大綱都比較廣闊,相對每個星期只有五至六節課,教師們需要更多時間授課。正因如此,不論是放學後、週末抑或公眾假期,都總會看見學生拖著疲倦的身影,回校上課。這些補課動輒二至三小時,不論對教師還是同學,都是非常費神的。 其二,是所謂的「校本評核」。透過小組討論、個人研究等途徑來「提升」同學對選讀科目的興趣——這是「校本評核」的定義。但,事實是否如此?本來已繁忙的校園生活變得百上加斤,某程度上是因為很多科目都要求學生進行「校本評核」。 以上兩種,都不過是冰山一角。「唉,還有堆積如山的功課和小測,長此下去,我怕我會小活好幾年啊⋯⋯」下課後,我和朋友們坐在課室角落聊天。「其實,我們每天不斷重覆這樣上課、下課、回家、溫習⋯⋯到底有甚麼意義?」由小時候直到現在,不論老師、父母,都一直向我們傳達一個訊息:好好讀書,日後長大了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也許我們在唸幼稚園、小學時仍會對這說法深信不疑。可是,現在呢?「三三四」新學制開始後隨之而來的,是「中學文憑試」。第一屆放榜時,新聞報導的內容令我大吃一驚:「只有全港十八個百分點的中學生會獲得大學的入學資格。」 身為一個中學生,我不禁有些擔憂:「萬一將來的我,就是那進不了大學的一群學生,我應該怎辦?又或者說,我可以怎辦?要知道,在香港若是只有高中畢業的學歷,只能在快餐店當個服務員,抑或是在便利店當收銀員。所謂的「好好讀書,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還有可能嗎?  想到這裡,我不得不問自己一句:「到底一個『有用的人』,是如何定義?賺很多錢?成功置業⋯⋯讀書,真的是為了將來可以賺多些錢,早些結婚?」 我苦笑:「談到成功,為甚麼我想到的全是有關金錢和物質兩方面的事情?到底抱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我太功利,還是這個社會所做成的風氣?」 換言之,如今的學生要承受如此大的壓力,完全是因為害怕日後賺不了錢?就這麼一個功利的原因? 坐在旁邊的友人看見我一直在發呆,拍拍我說:「別想太多了,還是快點回家溫習吧,明天還要做數學模擬試卷呢。」「對,所謂『小時不讀書,長大當運輸』啊。」友人打趣道。 又是另一句教訓我們要好好讀書,他日才能飛黃騰達的話。不知道這句話,是否這位朋友的父母教訓他時所說的呢? 
kjy04b-20130224
icon50png
童年@香港
2013.02.24
憶記童年的大澳
除水上棚屋、蝦醬及鹽魚外,你所知道的大澳還有甚麼?是附近水域出現的中華白海豚,還是劃為古跡的大澳警署? 今天要到大澳遊逛,交通算是便利,你可以坐船, 可以坐車。不過,好幾十年前的大澳, 連接香港島的只有油蔴地小輪,快船航程兩個多小時,遇上需要停泊在沙螺灣、東涌、汲水門、馬灣等地的慢船,航程得要近四小時。在好久好久以前,媽因為沒法趕上第一班開往香港島的油蔴地小輪,我就在大澳唯一的醫院出生。因此,我是地地道道的大澳人。 一年裡,我們家兄妹只有在農曆新年和暑假才有機會坐船到港島。不知是個子小,還是路途真有點遠,從我家到碼頭,要花近二三十分鐘。可是,走著那一段路,好神氣!身上穿的是白襯衫和黑色西裝褲,還有刷得油亮亮的皮鞋。相熟的鄰里街坊見著,總問:「出香港?」爸爸或媽媽邊拉著我走,邊答應:「帶孩子出去走走!」小時候的我總得跌跌撞撞的追趕著爸媽的腳步,而身後留下同齡人羨慕的眼光。 小時候,大澳沒有中學,只有四所小學和一所私立幼稚園。我們家三兄妹都沒有唸過幼稚園,聽爸說,校長是個外省人,廣州話不純正,所以沒有把我們送去。等上了小學,我才明白家裡較為富裕的同學,都上過幼稚園。我們三兄妹唸的是大澳公立學校,說是公立,學費當然便宜。大哥早年在民權學校唸書,一所開設在二樓的私立小學,後來,學校結束了, 他就轉到新成立的大澳公立學校唸六年級,而我剛上一年級。就在這一年,大哥通過升中考試,九月便寄居於香港島親戚家,開始他的中學生活。 除大澳公立學校外,大澳還有永助學校、大澳學校和漁民子弟學校, 如今就只有大澳學校仍然開辦。1999年,母校停辦,2006年改建為香港少林武術文化中心。近年,常常跟外地來的朋友來遊大澳,母校是必到的。在那一排排石階上,我每每「看見」學生群中,一位瘦小的女孩在那裡參加了一次又一次的典禮。最難忘的該是音樂比賽吧!那女孩,就是今天的我! 
kjy01_20130113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1.13
福德學校樹人60載 紮根龍城 風雨冋路
由花灰色花崗岩建築的校舍,在培民村山頭上,見證著九龍城、樂富一帶60年來的歷史變遷。從前山上可遙望獅子山、遠眺維多利亞港;今天高樓林立,景物不再。座落山上的福德學校亦經歷難民潮、新移民潮和「殺校年代」的轉變,時至今日因應教育需要的改變,將教學方向聚焦在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多年來,該校秉承天主教教育理念,服務社區,與社區互為影響。       (本報專題)一切源於一場大火。1951年,東頭邨難民區發生大火,來自美國的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瑪利諾神父)在未建福德學校前,於現址向災民派發麪粉及救濟品,並開展福傳工作。其後修會察覺該區的教育需要,開始辦學。起初教授成年人裁縫、編織藤籃等技能,讓他們自力更新;及後為照顧區內孩童的教育需要,在現址興建小學,即福德學校,為該修會在港成立之第一所學校;後來更成立幼稚園(已於1993年結束)。 化育慈懷 改變生命 黃君南1971年畢業,現為該校舊生會主席。他表示年幼時家中資源匱乏,學校就像他的另一個家,讓他不受外界影響,在安全的環境成長。黃表示當年住所和學校鄰近九龍城寨,城寨經營黃、賭、毒事業,該區孩子一不小心便會誤入歧途,「沒有入讀福德學校的話,我想當年我和很多同學都已成為『飛仔』。」該校創校校監涂挽靈神父(Fr. Howard D. Trub e, M.M., 1913- 95)則於校內積極推行青年工作,吸引學生課餘時間多留在校內。涂神父常於校內播放電影,又提供麪包、麪條等食物,更安排學生參加舞會、參觀軍艦等。 小學階段的愉快時光,一直深深地刻印在黃君南的腦海中,「校舍地方大,我們可以四處跑;環境也很好,下午兩、三時總是陽光充沛,而在安靜的操場上就能看見蜜蜂採蜜;我們還曾在校內砍柴、露營。」事隔多年,一切記憶猶新,「最難忘的是每天等待學校在小息提供麪包,熱騰騰的,總覺得特別香,那是幸福的滋味;還有上課時聽到校外鑿石碑『叮叮、叮叮』的聲音」,黃憶述,「學校給我『根』的感覺。」 同心合意 情繫校園 90年代的新移民潮繼續為該區帶來大量新生,福德學校一直蓬勃發展。但隨著九龍城寨清拆、該區人口下降及老化,以及面對同區學校的競爭,該校2007 至2008年度因收生不足,面臨殺校的危機。該校校長劉偉傑,於1999年開始在該校執教鞭,任教十年、擔任校長三年。在他眼中,學校最獨特的地方,是持份者關係密切及重視學生成長。 劉校長將學校比喻為桌子、將舊生會和家長比喻為桌腳,強調它們是學校的支柱。「政府殺校時舊生和家長們自發遊行和請願;又為學校籌款,使學校得以自資形式運作一年,繼續收生教學,最後渡過難關,一年後繼續以津貼學校形式運作至今。」基於愛和歸屬感,該校舊生不遺餘力地回饋母校,除財政上支持,亦協助學校活動、舉辦補習班等。黃君南表示這一切都是由師生間的愛開始,因愛上學校的生活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