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50927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9.26
童心創作 讓小孩愛上閱讀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參賽作品豐美
(本報專題)經過初審和決審兩輪的專業遴選及投票,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下稱「書獎」)各獎項已順利誕生。本屆書獎評審團成員之一,同時是香港區唯一的初審及決審評審的霍玉英博士,表示本屆書獎的參賽作品分別來自中國、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其中包括來自香港的本土原創作品,這顯示書獎獲得相當的認同,更反映愈來愈多來自兩岸三地、東南亞地區的作者、繪者、出版社,對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的關注 。 《喀噠喀噠喀噠》榮獲首獎,霍博士指出這本書帶出極富節奏感的語言遊戲,借助「喀噠喀噠」文字表達及出現的次數,讓讀者頃刻聯想這是來自縫紉機的運作及速度的聲音。其中,當縫紉機壞掉時出現「喀噠喀⋯⋯噠⋯⋯喀噠、喀⋯⋯噠⋯⋯」聲音,文字充滿音樂性而聲音具節奏感,活靈活現地帶出縫紉機的變化。 童心童趣寄圖文 霍博士表示翻閱這本書細讀時,讀者會發現圖文創作者林小杯在得獎作品中所流露的童心童趣,全書多處篇幅顯示創作者對小孩的生活細節觀察入微,例如模仿兒童作筆, 喜歡在牆上畫上塗鴉。書中細膩地描繪小女孩(主角人物)的一舉一動,例如當小女孩打算偷偷地玩這架「喀噠」時,本書的跨頁勾畫小女孩四個不同層次的表情、配合其所在位置、角度,與及陪伴她一起的小狗,在描繪次序上表現濃厚的兒童情味。此外,本書描繪對祖孫、家人彼此間的關愛,將已壞掉的「喀噠」改變用途,變成了一張桌子的惜物濃情。《喀噠喀噠喀噠》在聲音、節奏、童趣及情感的各方面都拿捏得淋漓盡緻,因此本書能夠從云云的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確實是實至名歸。 推動閱讀原創的華文兒童圖畫書是書獎的宗旨之一,霍博士以獲得佳作獎的作品為例,指出創作者是如何從生活中發掘主題, 為兒童們帶來題材特別的原創兒童圖畫書: 包括《棉婆婆睡不著》對家人含蓄卻永恆的愛;《小喜鵲和岩石山》對環境的關愛; 《拐杖狗》動物與人類的忠誠綿綿之情; 《牙齒、牙齒、扔屋頂》對家園之情。這樣,當孩子閱讀來自生活而富趣味的圖文時,便會更容易投入情景 。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旨在表彰作家、畫家創作優秀的華文圖畫書,鼓勵出版社積極出版原創的華文兒童圖畫書,促進社會大眾閱讀及重視原創的華文兒童圖畫書。霍博士期待更多優秀的華文原創圖畫書,她認為創作者應常懷著一顆童心,在構思故事時是著重由兒童觀點出發,透過語言、圖畫的結合,掌握兒童的心理,讓兒童融入圖畫書的世界裡,獲得不同的得著。(張 / 睿)    參選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作品, 均為2013年一月至2014年十二月間初版的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初審評審委員先從196份參賽作品中,根據所擬定評審標準:主題、情節、概念、角色、場景、氛圍等各方面文圖搭配出色,內容與形式適合三至十二歲的兒童閱讀,挑選出34本入圍書。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由陳一心家族基金會於2008年創辦,並獲豐子愷先生女兒豐一吟女士的支持與允許,以豐子愷先生之名命名。首三屆書獎於2009年、2011年及2013年舉辦,透過論壇、講座、展覽、親子閱讀等相關活動, 表彰、鼓勵及推動優質華文兒童圖畫書的創作與出版,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華文圖畫書閱讀資源,以優質圖畫書陪伴孩子度過美好童年。 http://fengzikaibookaward.org/   
kjy02_2015052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5.23
對神明盡責任 對別人要幫助 九龍第十三旅 公教童軍
  走進九龍第十三旅的童軍屋,除了不同的裝備,例如營幕、煤氣罐等,抬頭一看,近屋頂處掛著十字架和宗座遐福, 屋內牆身亦貼有不少聖經金句和昔日童軍活動的相片。九龍第十三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公教旅團,多年來培育青年。即將慶祝八十周年旅慶,全旅上下均非常雀躍。 (本報專題)九龍第十三旅公教童軍旅團成立於一九三五年,由聖德肋撒堂主辦,是堂區善會之一,現由該堂助理司鐸溫國光神父擔任神師,共有深資空童軍團、深資童軍團、童軍團及幼童軍團四個支部。旅團以聖堂旁的童軍屋為旅總部,童軍團及幼童軍團除每月首主日,每個主日於童軍屋舉行集會;每月第二主日,各團員均會在集會前一同參與彌撒。 學習紀律 實踐愛德 成立之初,該旅由數位外籍教友領導各項童軍活動。戰事爆發,本港童軍活動全部陷於停頓;戰後初期,該旅分散於各地的成員陸續回港,旅團的活動得以逐漸恢復,並慢慢發展,培育成員參與不同的青年活動、社會服務、救災施賑、領袖訓練等工作。該團招收的成員並不止於青年教友,亦積極招收非教友青年,使他們參與童軍活動之餘,亦可認識天主教信仰,作為福傳的媒介。 童軍團成員葉柏伶和幼童軍團成員羅正騫均是天主教徒。柏伶自幼童軍起參與童軍活動,現為燕子小隊的隊長。正騫兩年多前參加幼童軍團,是綠隊的副隊長。柏伶常到聖德肋撒堂參與彌撒,因為經常經過童軍屋,當時就讀小五的她便向媽媽提出參加童軍活動。「因為我很喜歡參與戶外活動,所以對童軍頗有興趣,媽媽亦認為我能從中學會獨立, 於是便參加了九龍第十三旅。」 五年多的童軍生活中,柏伶特別難忘去年參與第三十四屆蘇格蘭國際小隊露營。「二十一天的交流中,我體會到蘇格蘭當地與香港不同的童軍生活,參與競技、營火會,甚至在主日一起讚美天主。」身為公教童軍,她認為童軍生活能推動信仰,「童軍的誓詞包含『對神明,對國家,盡責任』的幅度,身為童軍我們服從指令,身為教友亦應遵守天主十誡。」  在聖德肋撒堂領洗的正騫希望擴闊生活圈子,所以參加童軍。學習不同的童軍技能,例如繩結、先鋒工程等,正騫都認為很有用處,「我也從童軍生活中學會幫助和照顧別人。」他亦難忘去年參加童軍歌唱比賽,「雖然沒有得獎,但大家一起努力練習,一起唱營火歌,我覺得很開心。」 全人發展 推動福傳 童軍團趙建強團長早於三十多年前已加入九龍第十三旅,雖然他並非教友,仍對年青時以童軍身份參與的宗教活動有深刻印象。「昔日在堂區內,我們會協助管理停車場,又會幫忙在聖枝主日派發聖枝,也會參與每年的花地瑪聖母出巡。」他表示旅團昔日的教友成員較多,現時雖然教友成員的數目大減,每月第二主日集會前參與彌撒的傳統仍保留至今。 趙建強期望陪伴團員一同成長,「我像大哥哥般,和他們一起玩、一起做,希望培育他們成為良好公民。」另外受訪的幼童軍團團長曾偉成及深資童軍團長曾仲康均指,身為領袖,除了訓練成員的技能外,更重要是以身作則,讓他們學習待人處事,善盡本份。 該旅長岑順潮解釋,領袖灌以德、智、體、群、美、宗教,協助團員成長發展,並進行福傳,讓青年發展個人潛能,達至全人發展。迎接八十周年旅慶,他感謝旅團各級成員延續旅團的發展和教區司鐸的包容、鼓勵和支持,「童軍運動是團隊事工,缺一不可。」他亦期盼在天主聖神的引領和堂區主保聖女小德蘭的轉禱下,拓展旅務,發展福傳。 九龍第十三旅神師溫國光神父補充,童軍活動認同成員有信仰、注重紀律和服從,並鼓勵成員「日行一善」,實踐愛德,與天主教信仰相符。他指旅團與堂區關係密切,堂區會邀請團員參加堂區的青年活動, 慶祝大瞻禮如主保瞻禮時,亦會由童軍列隊歡迎主禮。 身為神師,溫神父每週會與團員分享天主教信仰,亦期望每月一次的彌撒能推動福傳。「藉著彌撒,非教友團員有機會接觸信仰;教友成員亦應實踐信仰,為天主作證。」旅團邁向八十周年,他祝願團員在渡服從紀律的生活中,培育善良、友愛的心,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澄) 
icon47
創作天地
2014.03.09
2014.03.09 : 文章
   南丫島的一天 今天天氣晴朗,陽光普照,最適合到郊外旅行。我和家人坐船去南丫島遊玩。 首先,我們到風力發電站參觀。風力發電可以節省能源,對環保有很大的幫助。然後,我們到洪聖爺灣遊玩。我在沙灘上堆沙,爸爸媽媽就坐在沙灘上談天說地。 接著,我們到榕樹灣踏單車。爸爸教我踏單車,可是,我踏起來東搖西晃的,踏單車真困難啊!我開始有點灰心了。幸好爸爸鼓勵我,他說: 「騎自行車是需要膽量和毅力的。如果因為困難而輕易放棄,就不能學懂了。」最後,我回復信心,繼續努力向前踏呢!  晚上,我們到了附近的酒家吃海鮮,還吃得津津有味呢!我覺得今天的活動很有意義,我不但學會了踏單車,還知道風力是可以推動機器發電的,這大大加深了我對環保的認識。   張家鳴 聖博德學校 三乙      我的七歲生日 美好的一天,對我來說,是和家人、同學、朋友相處的時刻。我記憶猶新的美好一天,是我的第七個生日。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日是我經歷最美好的一天。那天,我一覺醒來,抱著期待的心情迎接這天的來臨。因為這天是我的生日,我期望有很多美好的事情,降臨在我的身上。 當我梳洗後,步入廚房,我看見爸爸媽媽忙碌地為我準備生日會。那一刻,我還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直到我看見媽媽在準備期間,不小心燙傷了自己的手,她也堅持為我準備生日會。那一瞬間,我真的萬分內疚。所以,我馬上幫忙媽媽準備食物。 下午,同學們陸陸續續地來到我的生日會。看著他們享受我準備的食物,我有莫大的滿足感。大家為我唱生日歌,一字一句載著滿滿的祝福; 每一份禮物都充滿著無限的心意;每一個笑容,為我的生日添上別具意義的回憶。 原來,每一件事也不是理所當然的。父母為我準備生日會是出於疼愛; 朋友出席生日會是出於友情。這天,我和家人、朋友度過美好的一天,我也學懂了珍惜每一個人對我的愛。   劉柏聰 坪石天主教小學 四B      美好的一天 今天是我回到山東外婆家的第七天。早上,我睜開睡意矇矓的雙眼,伸了個懶腰,望向窗外,只見天空灰濛濛的一片,心想:今天定會下雪吧! 多年來,我一直盼望能看到下雪的情景。 吃過外婆精心準備的早餐後,爸爸叫我隨他出外散步。剛踏出門口,突然,我看到天空飄著一片片白色的不明物體。我詢問爸爸:「這些白色一片片的東西是雪嗎?」爸爸嗯了一聲,我掩藏不住內心的喜悅,高聲叫: 「我終於看到雪了!」 雪愈下愈大,不一會兒,地面和屋頂上都鋪滿了白茫茫的積雪。我隨手抓起一團雪,雖然凍得雙手麻木,我看到漫天飛舞的飄雪,心情還是激動不已。我決定拿起鐵鏟,堆起一個雪人。 回到香港後,我把這件事與同學分享,這是我最美好的一天!    范鏡明 彩雲聖若瑟小學 五C      回憶那一天 夜空像一幅美麗的圖畫,我看著星空,回想那與夜空一般美好的一天。 那天,天氣晴朗,我匆匆地出門去了。我去參加少年軍,晚上還和朋友一起吃火煱呢。雖然表面上,我並不雀躍,暗地裡卻異常期待。 終於到了吃火煱的時間了。每個人都各自忙著做自己的工作,洗蔬菜、切蘿蔔⋯⋯突然,一陣哭聲傳入我的耳中。我急步走去看看,發現那個上午因請假去玩而被責備的朋友。我上前哄她,做鬼臉,說笑話逗她樂⋯⋯費了很多功夫,她才破涕為笑。即使如此,她說謝謝時,一種無法言喻的滿足感令我感到很值得。「你們還吃不吃?」「來啦!」夜風輕輕地吹拂,我彷彿嗅到了友誼的味道。 那天,我的回憶增添了亮麗的一頁。   曾詠欣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六B      舅舅家的一天 今天,媽媽終於答應讓我獨自一人去探望舅舅,我興奮極了!  一大清早,我拿著媽媽親手焗的蛋糕出發。不一會兒,我便到了大埔站。下車後,我一蹦一跳,走向舅舅家。突然,有人從後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回頭一看,原來是舅舅特意來接我。 到了舅舅家,我被很多蚊子叮了,痕癢難耐。舅母看我這麼難過,就拿了一些葉子,吩咐我把它們浸泡在水中,用來洗澡。結果,蚊子真的沒再叮我,真神奇!  中午,舅母在廚房裡大喊:「你們到菜田收割一些菜,帶回來做午飯吧!」表姐和我立刻往田裡跑。忽然,一隻兇惡的狼狗出現,不停地猛吠,一副要把我吞下去的樣子。我嚇得一邊驚叫,一邊往後退,結果掉進了泥塘。表姐馬上把我拉上來,可我已變成了一隻泥鴨似的,於是她叫我先回家清洗,由她負責收割青菜。 午飯後,我們便到果園玩捉迷藏。那兒有很多果樹:龍眼樹、荔枝樹、香蕉樹……確是藏身的好地方。玩累了,舅舅帶我們到溫室採摘草莓,一顆顆紅通通的草莓就像小燈泡,令人垂涎三尺。我還是第一次吃到那麼新鮮、清甜的草莓呢。 快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又是離開的時候了。舅舅看見我依依不捨的樣子,便說歡迎我隨時再到他家裡玩。   李嘉祐 天水圍天主教小學 六E      美好的一天 今天我起得很早,就看見媽媽忙碌的身影。我想:我能不能幫媽媽減輕一點負擔呢?我跟媽媽說我想學習做家務。開始時,她不同意,可在我苦苦哀求下,媽媽同意了。  首先,我先整理我的房間。真是「不幹不知道,一幹嚇一跳」,原來我的房間是亂七八糟的,想想平時媽媽挺辛苦。下一次,我一定會收拾好。我先把桌上的書本整理好,然後把被子和床單疊好。接著掃地,我忙得手忙腳亂,房間才算是乾淨一點。看到自己的成果,心裡樂滋滋的。媽媽看到房間這麼乾淨,還誇我是好孩子呢!  之後我想做一頓飯給媽媽吃。我把米淘了淘,然後放進電飯鍋裡。我再把西紅柿和雞蛋放入鍋中,炒了幾下。媽媽看我笨手笨腳的,她終於忍不住了,上前指指點點的,說西紅柿要加糖、雞蛋要加水……最終,還是媽媽煮飯,我在旁邊看著。  今天我雖然沒有去玩耍、也沒看動畫片,但能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還能幫媽媽減輕負擔,讓她休息一下,我真高興。我覺得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      黃祖藝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 五C 
kjy02_20140119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4.01.19
探索特色建築 認識歷史文化 嘉諾撒培德學校 同根同心廣州之旅
廣州,因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建有不少歷史悠久的中西特色建築物。同根同心廣州交流之旅兩日一夜的行程中,嘉諾撒培德學校的四十位小五生到訪多個景點,認識當地的歷史文化。與其中四位同學訪談,她們除了分享旅程的難忘回憶,亦反思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本報專題)廣州自古以來一直是中國重要的通商港口,與國外接觸頻繁,亦是鴉片戰爭、辛亥革命等歷史大事的重要舞台。營商、戰爭等各種不同因素影響廣州建築物的風格,是見證歷史的重要文化寶藏。 建築訴說歷史 「我希望在交流之旅中,認識廣州的歷史文化和建築物的不同藝術風格」,吳綺琪表示旅程滿足她的期望。參觀中山紀念堂讓學生們認識孫中山的事跡,給綺琪留下深刻印象,「孫中山先生十分偉大,他有理念,為人民設想,希望人們能過好日子。」她亦十分欣賞中山紀念堂的建築,「八角式建築的它看起來就像一把傘,還有用青磚藍瓦建成屋頂呢!」綺琪補充道,「路上還認識了其他建築風格,包括:新古典主義、羅馬式、希臘式等,獲益良多。」 另一受訪同學何貴姿亦非常贊同,這次並非她首次遊覽廣州,但她認為得著甚多。「以往到廣州以玩樂為主,這次旅程則以參觀為主,我學到很多歷史知識。」她表示參觀廣州近代史博物館讓她更了解孫中山的事跡和抗日戰爭的歷史。石室聖心大教堂則是貴姿最難忘的景點,「從外面看, 聖堂的玻璃窗好像沒甚麼特別,進內後發現光線透過玫瑰花窗非常漂亮,彩繪玻璃上更記載了耶穌的事跡!」 已有近一百三十年歷史的石室聖心大教堂同樣令陳子倩非常讚嘆,「沒想過這麼宏偉、全以花崗岩建造的教堂,在當時只花了二十五年便能完成。」她續道,「而且聖堂內有很多天使的雕像捧著聖水,很特別。」 保育承傳文化 女孩們也觀察到廣州和香港保育歷史建築物的情況有所不同, 「廣州的歷史建築比較多和集中,香港的則比較分散」,李焯芯指出。她認為應保護具歷史價值的建築,「我們應盡力保持它們的原貌,也應盡量保留它們,不要輕易拆毀,需要土地的話政府可以考慮使用那些廢置空地。」 子倩亦認同應保存歷史建築,「香港和廣州一樣,有不少中西合璧的建築」,她們參觀沙面區時留意到該處有部份歷史建築改作商業用途,「政府可以參考,把建築改作其他用途,保留它們。」貴姿補充,「我認為保育歷史建築非常重要, 經濟發展方面可以吸引遊客,但更重要的是讓後世的人從中認識歷史。」 本年度是該校第二年參與同根同心內地交流計劃,團長林靜華副校長表示,旅程中同學們不但用心聆聽導遊講解,亦主動抄錄筆記。「我認為在真實的場景中認識歷史能提升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令他們印象更深刻。」她十分高興同學在過程中認識歷史,並明白保育的價值。 另一負責活動的劉穎初老師亦表示校方選擇「廣州的西式建築及其文化歷史」為活動主題是希望同學能學以致用,「這個旅程能配合小四、五年級的部份課程內容,同學們能親身到課本上提及的地方,也能深入淺出地理解保育信息。」(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