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5_20151011b_s
The Happy Wanderer
2015.10.10
Venice 威尼斯
Venice is a famous Roman city in north-western Italy and nowadays it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ourist destinations(目的地). It is not hard to understand why so many people fall in love with this city instantly(即時). With Saint Marco Square as a backdrop (背景), a romantic thing to do is perhaps to ride a gondola(貢多拉)with your love one at the Grand Canal with a gondolier singing an Italian love song. The annual event is, of course, the Carnival of Venice when people wear colourful masks. Venice was an important trading port in the past where east meets west. The famous traveller, Marco Polo was born in Venice.  Venice’s architecture(建築) has attracted many art décor to copy it and it is also a major art and painting centre that has its unique style known as Venetian art.  Two Shakespeare’s play used Venice as a background, Othello and The Merchant of Venice; and numerous movies used Venice as a setting and that includes the James Bond movie called “Casino Royale”.  While most people visiting Venice and its lagoon(潟湖) to see Saint Marco Square, churches and bridges linking them; there is a famous island nearby called Murano which should not be missed.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glass island. When people talk about Venetian glass, they are actually referring to these glassblowing(吹玻璃)techniques in Murano.    The island has the 12th century Basilica of Saint Mary and Saint Donatus that is famous for its mosaics floor and dome(圓屋頂). More importantly, there is a unique cross made completely from glass of the size of a man. 
kjy04_20150927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9.26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獎作品 佳作獎
《棉婆婆睡不著》 作者:廖小琴 繪者︰朱成梁 出版社︰信誼基金出版社 ISBN︰978-986-161-475-5  適讀年齡︰3-8歲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  夜深了,村子裡好安靜,彷彿整個世界都睡著了,只有棉婆婆的家還亮著。棉婆婆睡不著, 她反反覆覆的上床、數羊、下床、做家事,直到最後一刻,我們才發現,原來棉婆婆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心裡記掛著棉爺爺。微乎其微 的家事堆疊出棉婆婆的生活日常,她始終面帶笑容,讓我們領會到踏實的幸福,是為心愛的人在村子口的樹上留一盞燈,在家裡準備好熱茶,讓晚歸的棉爺爺能好好休息。這平凡的幸福,為讀者帶來一股暖意和感動。   《牙齒、牙齒、扔屋頂》 作者 / 繪者︰劉洵 出版社︰中國福利會出版社 ISBN︰978-7-5072-1937-1  適讀年齡︰3-8歲 出版日期:2014年3月  本書以孩子換牙為線索:爺爺跟小妞妞說,牙掉了要趕緊把它扔到屋頂上去,這樣個子才長得高,還會有好運。通過妞妞掉了牙後,到巷子找爺爺沿途所見,展現城南老巷子的生活場景和習俗。本書以文圖刻劃時代變遷中的局部與瞬間,流露出對傳統民居和生活在城市化進程中,逐漸消失的傷感。   《小喜鵲和岩石山》 作者:劉清彥 繪者︰蔡兆倫 出版社︰社團法人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 ISBN︰978-986-88224-6-7  適讀年齡︰7-12歲以上(7 歲以下,家長陪讀)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阿利,是第一個停在岩石山的小喜鵲。岩石山天天等著阿利到來,而阿利帶來的不只是精采的故事,還帶來了好特別的禮物。光禿禿的岩石山,因為阿利的禮物,漸漸換上小喜鵲和岩石山光彩的衣裳⋯⋯    《拐杖狗》 作者 / 繪者︰李如青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08-4496-2  適讀年齡︰9-12歲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 有如電影的一個圖畫故事,鏡頭從一個被遺落的紙箱引入。老伯伯與箱子裡的小狗相遇,彼此相伴慰藉。但老伯伯在一次散步時跌倒,被救護車載走,遺下一根拐杖。小狗咬著拐杖, 跟著救護車跑⋯⋯只要聽到「嗚喔、嗚喔」的聲音,看到紅燈閃亮的白色車子,都以為老伯伯在那裡。鏡頭推移下,小狗帶著拐杖,翻山渡海,穿越城市與時光,造就一段令人動容的珍貴友誼。 (資料提供: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        入圍作品(部份)(排名按筆畫序)    《人之初》 《上廁所》 《九千九百九十九歲的老奶奶》 《北京遊》 《只有一個學生的學校》 《功夫》 《沒有公雞怎麼辦》 《我自己可以》 《我有一盞小燈籠》 《我們去釣魚》 《前面還有什麼車?》 《神探狗汪汪》 《記事情》 《恐龍快遞》 《跑跑鎮》 《誰的家到了?》 《尋貓啓事》 《爺爺的打火匣》 《遲到的理由》      *另有部份入圍作品內容簡介,詳5-6頁。
kjy02_20150927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9.26
童心創作 讓小孩愛上閱讀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參賽作品豐美
(本報專題)經過初審和決審兩輪的專業遴選及投票,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下稱「書獎」)各獎項已順利誕生。本屆書獎評審團成員之一,同時是香港區唯一的初審及決審評審的霍玉英博士,表示本屆書獎的參賽作品分別來自中國、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其中包括來自香港的本土原創作品,這顯示書獎獲得相當的認同,更反映愈來愈多來自兩岸三地、東南亞地區的作者、繪者、出版社,對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的關注 。 《喀噠喀噠喀噠》榮獲首獎,霍博士指出這本書帶出極富節奏感的語言遊戲,借助「喀噠喀噠」文字表達及出現的次數,讓讀者頃刻聯想這是來自縫紉機的運作及速度的聲音。其中,當縫紉機壞掉時出現「喀噠喀⋯⋯噠⋯⋯喀噠、喀⋯⋯噠⋯⋯」聲音,文字充滿音樂性而聲音具節奏感,活靈活現地帶出縫紉機的變化。 童心童趣寄圖文 霍博士表示翻閱這本書細讀時,讀者會發現圖文創作者林小杯在得獎作品中所流露的童心童趣,全書多處篇幅顯示創作者對小孩的生活細節觀察入微,例如模仿兒童作筆, 喜歡在牆上畫上塗鴉。書中細膩地描繪小女孩(主角人物)的一舉一動,例如當小女孩打算偷偷地玩這架「喀噠」時,本書的跨頁勾畫小女孩四個不同層次的表情、配合其所在位置、角度,與及陪伴她一起的小狗,在描繪次序上表現濃厚的兒童情味。此外,本書描繪對祖孫、家人彼此間的關愛,將已壞掉的「喀噠」改變用途,變成了一張桌子的惜物濃情。《喀噠喀噠喀噠》在聲音、節奏、童趣及情感的各方面都拿捏得淋漓盡緻,因此本書能夠從云云的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確實是實至名歸。 推動閱讀原創的華文兒童圖畫書是書獎的宗旨之一,霍博士以獲得佳作獎的作品為例,指出創作者是如何從生活中發掘主題, 為兒童們帶來題材特別的原創兒童圖畫書: 包括《棉婆婆睡不著》對家人含蓄卻永恆的愛;《小喜鵲和岩石山》對環境的關愛; 《拐杖狗》動物與人類的忠誠綿綿之情; 《牙齒、牙齒、扔屋頂》對家園之情。這樣,當孩子閱讀來自生活而富趣味的圖文時,便會更容易投入情景 。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旨在表彰作家、畫家創作優秀的華文圖畫書,鼓勵出版社積極出版原創的華文兒童圖畫書,促進社會大眾閱讀及重視原創的華文兒童圖畫書。霍博士期待更多優秀的華文原創圖畫書,她認為創作者應常懷著一顆童心,在構思故事時是著重由兒童觀點出發,透過語言、圖畫的結合,掌握兒童的心理,讓兒童融入圖畫書的世界裡,獲得不同的得著。(張 / 睿)    參選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作品, 均為2013年一月至2014年十二月間初版的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初審評審委員先從196份參賽作品中,根據所擬定評審標準:主題、情節、概念、角色、場景、氛圍等各方面文圖搭配出色,內容與形式適合三至十二歲的兒童閱讀,挑選出34本入圍書。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由陳一心家族基金會於2008年創辦,並獲豐子愷先生女兒豐一吟女士的支持與允許,以豐子愷先生之名命名。首三屆書獎於2009年、2011年及2013年舉辦,透過論壇、講座、展覽、親子閱讀等相關活動, 表彰、鼓勵及推動優質華文兒童圖畫書的創作與出版,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華文圖畫書閱讀資源,以優質圖畫書陪伴孩子度過美好童年。 http://fengzikaibookaward.org/   
kjy02_2015052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05.23
對神明盡責任 對別人要幫助 九龍第十三旅 公教童軍
  走進九龍第十三旅的童軍屋,除了不同的裝備,例如營幕、煤氣罐等,抬頭一看,近屋頂處掛著十字架和宗座遐福, 屋內牆身亦貼有不少聖經金句和昔日童軍活動的相片。九龍第十三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公教旅團,多年來培育青年。即將慶祝八十周年旅慶,全旅上下均非常雀躍。 (本報專題)九龍第十三旅公教童軍旅團成立於一九三五年,由聖德肋撒堂主辦,是堂區善會之一,現由該堂助理司鐸溫國光神父擔任神師,共有深資空童軍團、深資童軍團、童軍團及幼童軍團四個支部。旅團以聖堂旁的童軍屋為旅總部,童軍團及幼童軍團除每月首主日,每個主日於童軍屋舉行集會;每月第二主日,各團員均會在集會前一同參與彌撒。 學習紀律 實踐愛德 成立之初,該旅由數位外籍教友領導各項童軍活動。戰事爆發,本港童軍活動全部陷於停頓;戰後初期,該旅分散於各地的成員陸續回港,旅團的活動得以逐漸恢復,並慢慢發展,培育成員參與不同的青年活動、社會服務、救災施賑、領袖訓練等工作。該團招收的成員並不止於青年教友,亦積極招收非教友青年,使他們參與童軍活動之餘,亦可認識天主教信仰,作為福傳的媒介。 童軍團成員葉柏伶和幼童軍團成員羅正騫均是天主教徒。柏伶自幼童軍起參與童軍活動,現為燕子小隊的隊長。正騫兩年多前參加幼童軍團,是綠隊的副隊長。柏伶常到聖德肋撒堂參與彌撒,因為經常經過童軍屋,當時就讀小五的她便向媽媽提出參加童軍活動。「因為我很喜歡參與戶外活動,所以對童軍頗有興趣,媽媽亦認為我能從中學會獨立, 於是便參加了九龍第十三旅。」 五年多的童軍生活中,柏伶特別難忘去年參與第三十四屆蘇格蘭國際小隊露營。「二十一天的交流中,我體會到蘇格蘭當地與香港不同的童軍生活,參與競技、營火會,甚至在主日一起讚美天主。」身為公教童軍,她認為童軍生活能推動信仰,「童軍的誓詞包含『對神明,對國家,盡責任』的幅度,身為童軍我們服從指令,身為教友亦應遵守天主十誡。」  在聖德肋撒堂領洗的正騫希望擴闊生活圈子,所以參加童軍。學習不同的童軍技能,例如繩結、先鋒工程等,正騫都認為很有用處,「我也從童軍生活中學會幫助和照顧別人。」他亦難忘去年參加童軍歌唱比賽,「雖然沒有得獎,但大家一起努力練習,一起唱營火歌,我覺得很開心。」 全人發展 推動福傳 童軍團趙建強團長早於三十多年前已加入九龍第十三旅,雖然他並非教友,仍對年青時以童軍身份參與的宗教活動有深刻印象。「昔日在堂區內,我們會協助管理停車場,又會幫忙在聖枝主日派發聖枝,也會參與每年的花地瑪聖母出巡。」他表示旅團昔日的教友成員較多,現時雖然教友成員的數目大減,每月第二主日集會前參與彌撒的傳統仍保留至今。 趙建強期望陪伴團員一同成長,「我像大哥哥般,和他們一起玩、一起做,希望培育他們成為良好公民。」另外受訪的幼童軍團團長曾偉成及深資童軍團長曾仲康均指,身為領袖,除了訓練成員的技能外,更重要是以身作則,讓他們學習待人處事,善盡本份。 該旅長岑順潮解釋,領袖灌以德、智、體、群、美、宗教,協助團員成長發展,並進行福傳,讓青年發展個人潛能,達至全人發展。迎接八十周年旅慶,他感謝旅團各級成員延續旅團的發展和教區司鐸的包容、鼓勵和支持,「童軍運動是團隊事工,缺一不可。」他亦期盼在天主聖神的引領和堂區主保聖女小德蘭的轉禱下,拓展旅務,發展福傳。 九龍第十三旅神師溫國光神父補充,童軍活動認同成員有信仰、注重紀律和服從,並鼓勵成員「日行一善」,實踐愛德,與天主教信仰相符。他指旅團與堂區關係密切,堂區會邀請團員參加堂區的青年活動, 慶祝大瞻禮如主保瞻禮時,亦會由童軍列隊歡迎主禮。 身為神師,溫神父每週會與團員分享天主教信仰,亦期望每月一次的彌撒能推動福傳。「藉著彌撒,非教友團員有機會接觸信仰;教友成員亦應實踐信仰,為天主作證。」旅團邁向八十周年,他祝願團員在渡服從紀律的生活中,培育善良、友愛的心,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澄)